APP下载

基于“培训式教学”模式的个人与团队管理课程改革实践

2018-05-21温培华

广西教育·C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高职教育

【摘 要】本文针对个人与团队管理课程中学生学习效果不佳、理论知识多、教师备课难等问题,提出应用“培训式”教学模式改革个人与团队管理课程,通过开发素质、知识、能力三位一体的“培训式”模式的课程体系,提升学生的职业与岗位对接能力,组建“培训式”个人与管理课程教学团队,完善课程资源建设等措施,促使工商类的学生就业知识、素质和能力贴近社会岗位的要求。

【关键词】培训式教学 高职教育 个人与团队管理课程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2C-0080-03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这就要求职业学校的课程及教学模式应和产业部门的生产经营有效对接,为学生就业后能快速适应岗位要求,在情感态度、知识技能、继续学习能力等方面奠定基础。本文结合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培训式教学”专业建设体系,探索基于“培训式教学”模式下的个人与团队管理课程改革与实践,促使工商类的学生就业知识、素质和能力更能贴近社会岗位的要求。

一、个人与团队管理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学习效果不佳,难以保证课堂教学质量。个人与团队管理课程是理论课程,在教学中,教师主要以讲授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主,通过讲授法和案例分析法,向学生传授管理知识。高职学生具有理论基础知识差、动手能力强的特点,课堂上出现学生玩手机的情况,造成学生不能集中听课堂上教师的授课内容,学习效率低下。枯燥的理论知识导致学生上课疲劳,出现教学效果不佳的现象。

(二)专业课所需掌握的理论知识多,教师出现备课难。个人与团队管理课程理论比较多,上课讲的知识点比较多,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课堂上保证学生听得懂、学得进,所需时间和经历要比较多,但因专业内容过多,老师需要提前备课,这给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二、教学改革目标

(一)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加大学生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培训式”最早是源于军事训练或体育训练中的技术性科目,是一种以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培训式”是实践形态的,需要较强的行动特别是动手能力。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陈杰教授在借鉴传统军校、艺校和体校人才培养方案及现代教育新理念基础上,首创了高职教育“培训式”人才培养新模式并应用于本院工商管理专业。

“培训式”模式下的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个人与团队管理课程改革与实践,应以企业和市场的需求为出发点,以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为核心,以“培训式”课程内容为载体,以训练式的教学模式与手段为支撑,推动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内涵的提炼与建设。

(二)有效解决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课堂上“学”的问题。枯燥的理论知识导致学生上课疲劳,出现教学效果不佳的现象。“培训式”模式下的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课程,以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为核心,以“培训式”课程内容为载体,以训练式的教学模式与手段为支撑,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从而解决学生课堂上“学”的问题。

(三)有效解决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师课堂上“教”的问题。“培训式”课程教学内容、形式、方法的改革,必然要求打破传统的授课,改变传统考核下学生“上课抄笔记、下课背笔记、考试考笔记、考完全忘记”的恶性循环。在“培训式”模式下,教师的授课模式在不断创新,不再局限于教室,不再局限于单一的任课老师,教师可以到企业授课,学校也可以邀请有经验的行业专家进入课堂等模式。

在“培训式”模式下,教师积极推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个人与团队管理培训式教学实验班设立以來,在实践实训方法、手段、内容上不断进行探索、改革、创新,在原来“沙盘实训、ERP实训、顶岗实习”的实践实训教学体系的基础上,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转变为“以学生与企业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教学改革具体做法

(一)开发素质、知识、能力三位一体的“培训式”模式的课程体系。个人与团队管理“培训式”教学实验班能根据产业和经济结构的变化适时动态地调整课程的教学内容,特别是根据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意见,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以就业为导向,职业与岗位对接,不断进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进行优质课程建设。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全面导入高职“培训式体系”,将课程类型分为“培训式课程”与“学科课程”两类。“培训式课程”以核心能力的获得与提升为目标,因此培训式课程因核心能力模块而设,课程内容与能力相对应,具备训练性,且能反复训练;“学科课程”遵循“必需、够用”原则,围绕“培训式课程”的需要而进行配置。按照高职“培训式体系”的“能力本位,素质与知识作为支撑”的专业人才培养思路,高职“培训式体系”的课程开发思路是:提炼核心能力,将核心能力分解成能力模块,针对能力模块设置培训式课程,围绕培训式课程设置学科课程。配合能力的提升组织学生参加技能比赛,参加校外实践。开发思路及课程体系分别如图1、表1所示。

(二)加强与广西移动客户服务基地建设,提升学生的职业与岗位对接能力。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训基地与合作单位广西移动客户服务中心平台,完成工商企业管理原有实训室改建、扩建、提升、整合及新建工作,为专业的实践实训提供有力保障。

(三)组建“培训式”个人与管理课程教学团队。教学团队的组成必须是校内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和校外以企事业单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能工巧匠为主的兼职教师队伍的有机结合,而且校内专任教师必须在年龄、职称、学历等方面都有合理的梯队搭配。课程教学团队有1名负责人,校内专任教师“双师型”教师至少5人,至少有3名骨干教师,骨干教师中至少有1名是企业能工巧匠,专兼职比例达到1∶1。课程教学团队总的副教授以上职称争取达到5人。

(四)完善课程资源建设,完成个人与团队管理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为进一步做好人与团队管理课程开发与教学资源库建设相关工作,提升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已完成人与团队管理精品课程资源库建设项目。经过几年不断的建设与完善,人与团队管理教学资源库已按照专业、课程、素材三层框架的组建完成。建设完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开放式的人与团队管理教学资源库平台。强化“课堂教学”和“实训教学”功能,按照“碎片化资源、结构化课程、特色化专业、系统化设计、平台化支持、需求化导向、兴趣化学习、共享化建设”的设计理念,通过“课程设计、资源开发、资源集成、教学应用、教学分析、教学管理”六个阶段的建设,建立个人与团队管理课程建设。

四、教学改革成果

(一)成立实验班,提升“个人与团队管理实验班”学生的技能水平。为验证教学成果,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2015级、2016级学生中成立个人与团队管理课程在“培训式”模式下进行教学,教学实现创新。第一,课程按照“培训式体系”划分为两大类:学科的理论基础课和培训式的实践训练课,理论基础课(学科课程)注重知识的够用、实用,实践训练课(培训式课程)强调技术的可训练、实战性。第二,学生按高标准、严要求“准军事化”管理,促成学生良好素质和习惯的养成,学生的日常操行、领导力、意志力、人文、科技、思想品德等素质项目纳入教学内容,作为必修课或者选修课计算学分。第三,课堂教学形式多样。主要有课堂讲授、案例分析与讨论、管理实战、项目作业、仿真模拟和移动课堂。第一届个人与团队管理专业培训式班拟在2013级开始实行改革。经过4年教学,学生积极参加各项全国职业技能比赛,通过教育厅或行指委等单位搭建的职业技能平台,不仅荣获2015全国市场营销职业技能比赛一等奖等,而且也提高学生的技能。

(二)组织教师团队,打造高水平教学团队。个人与团队管理教学团队组建较晚,因此团隊是一支年轻、富有活力、敢于创新、具有极大提升空间的教师队伍。在“培训式”模式下,我们加大对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投入,采取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对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兼职教师等分别进行培养,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和创新能力,打造一支结构优化、梯队合理、素质优良、团结和谐的教师队伍。其中培养课程负责1名,培养骨干教师5名,建设兼职师资库,聘任兼职教师5名,校内专业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100%,兼职教师承担课时达到专业课程总课时达到超过30%。

(三)构建个人与团队管理课程资源库平台。以职业能力为线索,系统地规划了课程的素材资源,建设多元化的教学素材资源,其中教学课件1个、文本22篇,图片200幅、微课视频20个、动画27个、案例44个、习题200题。

1.开放式资源库平台。开放式资源库平台是以知识元为基本构成单位,凭借知识元与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赋予用户根据自定义逻辑链接进行知识元选取、编辑、定制权利,具有开放式标准、共享结构功能的共建共享开放信息资源平台。平台的开放性就体现在各知识点和技能点可以进行有机组合,各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资源进行重组,平台赋予用户编辑界面的权利,用户可以根据自定义的逻辑链接进行知识元的选取、编辑,定制资源。

2.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课程资源库平台。理实一体化专业教学资源库不是教学资源的简单罗列展示,不是精品课程网站,而是利用工作过程导向的理念、思路和方法重构课程模式,以企业典型工作任务为主导,构筑知识与能力匹配的模型,确保课程与岗位能力对应、模块与典型工作任务对应、知识点与技能点相互对应,建立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理实一体化专业教学资源库平台提供对应知识点的资源库,对应技能点的实训库,并提供知识点和技能点匹配设计,帮助学习者完成知识到技能的转换。

【参考文献】

[1]刘燕娜,肖友智,戴永务,等.基于参与式方法的《管理学原理》教学研究[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

[2]张旭升,唐著斌.“培训式教学”模式探究[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09(2)

[3]刘筱兰.管理学的信息化教学设计[J].商场现代化,2008(32)

【作者简介】温培华(1982— ),硕士,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责编 苏 洋)

猜你喜欢

高职教育
职业高校职业思想道德重要性探析
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专业基础课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浅谈素质拓展训练对提高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
高职软件技术实训考核评价标准构建
高职院校新开设无人机专业的探讨
“营改增”对高职会计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研究
微商思维在高职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