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静安区健康促进场所人员健康知识与行为状况调查
2018-05-21吕红云奚艳华任文军孙益雯甘国柱
吕红云,徐 伟,奚艳华,任文军,孙益雯,甘国柱
健康安全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可以为市民提供生理、心理、社会和组织环境方面的服务,有利于其提高自我保健和自我防护意识,促进健康行为的形成。场所健康促进是指围绕在这些场所活动的人群或相关人群的健康而开展的一系列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1]。笔者通过对静安区健康促进场所人员健康知识与行为进行调查,了解静安区健康促进人员其健康知识与行为掌握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服务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静安区8个新创健康促进场所,其中两家社区、两所学校、两家医院、一家企业和一所机关。根据创建单位或场所不同人群类型的总人口数,根据样本量公式:
确定样本量共801人。其中,社区居民200人,医护人员226人,医院患者200人,学校教职工88人,机关企业员工87人。
1.2 调查问卷
采用上海市健康教育所自行设计的《新创健康促进场所个人调查问卷》。由调查对象自填问卷,文化程度低或其他原因可由调查员代填。
1.3 计分方法
共有40个题目。其中1~9题为基本情况。10~25题为健康行为(含单选13题,多选2题);根据健康生活指数危险因素评分标准(成人标准)进行计分,得分范围0~10分,得分≥6分者为及格;总体健康行为形成率=及格的人数/调查总人数×100%[2]。26~40题为健康知识(均为单选题),共15题;答对者得1分,答错或不知道得0分,最后计算每个调查者的健康认知得分,得分范围0~15分,得分≥9分者为及格[3];总健康知识认知率=及格人数/调查总人数×100%[2],单项健康知识认知率=答对该题人数/调查总人数×100%[4]。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Epi Data 3.1录入数据,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率的比较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人口学特征
在男女比例方面,学校教职工和医护人员均是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其中男性护士人数为 0;企业和机关是男性多于女性;社区和医院患者男女比例接近1∶1。在年龄方面,社区居民的平均年龄为(62.03±10.68)岁,医护人员为(37.22±9.48)岁,患者为(59.96±12.94)岁,教职工为(35.67±8.17)岁,机关企业员工为(34.93±9.38)岁。在文化程度方面,学校教职工、医护人员以及机关企业员工均是大专/本科以上,其他均是初中。见表1。
表1 场所人员人口学分布情况
2.2 一般情况
被调查新创健康促进场所中,医护人员健康知识认知率达96.48%,为最高;其次是学校教职工(85.23%),医院患者为51.50%,社区居民为37.00%,机关企业员工为26.44%,为最低;健康行为形成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学校教职工(82.95%)、社区居民(76.50%)、医护人员(73.13%)、医院患者(70.50%)和机关企业员工(29.89%)。
在认知率最低的健康知识点方面:社区居民为吸烟的危害(25.50%),学校教职工为就医(13.64),医护人员为关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理解(53.54%),医院患者和机关员工均为“OTC”含义(30.50%和 42.86)。特别要注意的是,企业有四个健康知识认知率都不高,分别是对于烈性传染病的正确态度(20.55%)、吸烟的危害(20.55%)、癌症早期危险信号(16.44%)和从事有毒有害作业自我保护(15.07%)。
在健康生活指数中度危险率最高的危险因素方面:社区居民、学校教职工和医护人员均为抑郁(41.00%、67.05%和65.49%),医院患者为营养(59.00%),企业员工为压力(52.05%),机关员工为体重(78.57%)。在高度危险率最高的危险因素方面:社区居民和企业员工均为睡眠习惯(42.00%和64.38%),学校教职工、医护人员、患者和机关员工均为体育活动(65.91%、70.80%、70.00%和28.57%)。
2.3 慢性病患病情况
慢性病患病率位于前3位的分别是医院患者(71.50%)、社区居民(64.50%)和企业员工(60.27%),学校教职工为43.18%,医护人员的患病率最低(32.60%)。各个被调查场所患病率最高的疾病分别是:社区居民和医院患者均为高血压(32.50%和39.50%),学校教职工和医护人员均为颈椎病(23.86%和15.86%),企业员工是脂肪肝(10.96%),机关有两项,分别为脂肪肝和颈椎病,患病率均为21.43%。
2.4 临床预防性筛查
在临床预防性筛查上:只做一项检查的,企业员工超过90%,机关员工超过70%,社区居民、学校教职工和医护人员都有一半,患者达到40%;做两项检查的,医院患者将近一半,社区居民和医护人员都超过30%,机关员工接近30%,其他均较低;三项筛查都做的人数最多的是医护人员,也仅为16.36%,最低的是机关(0.00%)。
2.5 影响因素分析
研究发现,就所有被调查场所工作人员总体而言,文化程度、年龄和是否患有慢性病都可能影响对健康知识认知率,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健康行为形成率可能有影响的因素有性别、年龄、是否患有慢性病和是否做临床预防性筛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不同场所以及职业进行分析发现,对健康知识认知率可能有影响的因素是文化程度(社区居民和医院患者)和年龄(社区居民和医院患者),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对健康行为形成率可能有影响的因素有年龄(企业员工)、性别(医院医生和患者)、是否患有慢性病(学校教职工和企业员工)和是否做临床预防性筛查(社区居民和医院患者),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和表3。
表2 场所人员健康知识认知率影响因素分析
3 讨论
针对以上健康问题和可能的影响因素,建议从组织管理制度、健康支持性环境和健康教育服务三个方面采取干预措施,为场所工作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达到创建健康促进场所的目标。
3.1 组织管理制度
建立以“健康促进场所”领导小组为核心、场所多部门协作的工作模式,做到各项职责有明确分工,各项工作有专人负责,各项任务有专人承担[5]。同时,应进一步加大督办考核力度,以查促改,建立有效执行的管理机制,从而提升工作效能[6]。
3.2 健康支持性环境
建议按照《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指导方案》的要求,在健康促进场所建设健康支持性环境,如保持室内外环境整洁,建设促进身体活动的场地和设施,设立固定的宣传栏、板报、橱窗等张贴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材料,在适宜场所(如电梯口,楼梯转角处)设置健康小贴士,为场所工作、学习和生活人员免费配备血压和体重测量设备。
表3 场所人员健康行为形成率影响因素分析
3.3 健康教育服务
对导致慢性病的危险因素进行控制和干预已被公认为是最具成本效益的慢病防控主要策略和优先措施[7]。而控制场所工作人员不健康饮食、身体活动不足、吸烟及过量饮酒等重要行为危险因素的关键是提高他们的健康素养水平。因为健康知识是形成健康行为的基础,健康态度则是行为转变的动力[8],即首先必须学习和掌握一定的健康知识,通过健康态度转变为健康行为,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9]。为此,应该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知识宣传,特别针对低文化程度和高龄人群,宣传资料要通俗易懂,宣传形式要丰富,充分利用和发挥不同场所的资源优势。宣传内容也可以根据不同场所,不同人群知晓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宣传,如针对此次调查场所人群,应该着重宣传慢性病的预防、如何做到戒烟限酒、如何预防抑郁症等健康知识。如针对学校应充分利用学校局域网的有利条件,开展以电话为主、互联网为辅的心理卫生教育方式,设立健康咨询电话、制作健康教育网页,开展“一对一”健康指导及健康咨询服务[10]。另外,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针对本次调查场所人群,应该多鼓励男性、低年龄的工作人员参加健康相关活动,如健康技能竞赛、接受度较高的集体活动方式等等,将健康知识转化为健康行为能力,培养正确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员工的健康行为形成率与临床预防性筛查密切相关,可能是因为越按要求做检查的人越发现检查的重要意义,越关注健康,就越愿意改变自己的不良生活方式。因此,应激励员工做临床预防性筛查,
参考文献
[1] 顾沈兵. 健康促进场所创建实务[M]. 上海: 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 2016:5.
[2] 施云涛, 任伟明. 宁夏永宁县社区居民健康认知与健康行为 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卫生统计, 2014, 31(5): 860-861.
[3] 张云兰, 王润华, 罗万云, 等. 重庆市居民健康知识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重庆医学, 2010, 39(22):3102-3102.
[4] Lenox D.What is health literacy[EB/OL]. (2005-03-01). http://www.chcs.org.
[5] 胡珍珍, 刘昌阔, 何安南, 等. 创建健康促进医院工作的探索与实践[J]. 当代医学, 2018, 23(24): 79.
[6] 吴先敏. “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实践与思考[J].政策, 2016(10):56.
[7] 胡祥炬, 陈国忠, 林曙光, 等. 2009-2012年永安市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干预效果评价[J]. 预防医学论坛, 2013, 19(7): 489-511.
[8] 曾桂群. 知信行理论对 334名农村妇女健康教育的影响[J]. 中国卫生统计, 2007, 24(3): 285-286.
[9] 方俊群, 罗家有, 周立波, 等. 农村居民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之间中介效应的判断与分析[J]. 中国卫生统计, 2008, 25(4): 405.
[10] 潘银莺. 某高校社区不同人群健康教育需求状况调查[J]. 中国学校卫生, 2006, 27(11): 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