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激素联合降压药物对围绝经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内皮功能的影响
2018-05-19肖萍
肖萍
高血压是心内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受遗传因素和患者生活习惯的影响,长期高血压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造成肾、心等器官损伤,给患者的健康和生活造成影响。女性绝经前一定程度上由于雌性激素的保护作用,高血压发病率明显低于男性人群,但绝经后女性高血压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1],引起广大医生患者的重视。研究表明[2],对围绝经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小剂量激素联合降压药物治疗,能有效控制血压同时改善血管内皮的功能。为探讨围绝经期妇女原发性高血压药物治疗理想方案,本研究对39例患者采用了这一治疗方法,并与同期采用单独降压药物治疗的患者进行了血压变化及内皮功能的比较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6年4月~2017年2月前来本院就诊的围绝经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患者年龄为45~56岁,平均年龄(51.23±6.27)岁,体质量45~82 kg,平均体质量(52.25±6.89)kg,病程1~6年,平均病程(3.26±1.12)年;对照组患者年龄44~55岁,平均年龄(52.36±6.71)岁,体质量45~80 kg,平均体质量(52.25±7.03)kg,病程2~5年,平均病程(3.86±0.99)年。本院伦理委员会对该研究进行讨论并投票通过,所有患者均完成知情同意书的阅读和签署。比较两组所有患者的年龄、病程、体质量等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3]纳入标准:①患者均有围绝经期症状,停经超过半年;②患者无心肝肺等重要脏器严重疾病;③患者无血液系统疾病及药物过敏史;④患者无神经系统及精神疾病。排除标准:①患者不处于围绝经期;②患者存在心肝肺等重要脏器严重疾病;③患者存在血液系统严重疾病或药物过敏史;④患者存在神经系统疾病或精神疾病依从性差。
1.3 研究方法
1.3.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均予以降压药物卡托普利(江苏天士力帝益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3124)口服治疗,口服方法为每天2次,每次服用12 mg,服用疗程为3个月。
1.3.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药物口服的基础上,予以小剂量激素替代治疗,治疗疗程为3个月。
两组患者均于空腹状态下抽取量为4.0 ml的静脉血,采用发光法对卵泡刺激素及雌激素水平进行检测,采用一次性穿刺针进行快速静脉穿刺取血,取血量为1.5 ml,颠倒震荡血压使其混匀,随后注入试管中,采用非平衡法对前列环素水平进行检测。采用水银柱式血压计测量两组患者血压,嘱患者取坐位,测量3次并取平均值。两组患者定期进行血压测量,每周测量1次并必要时根据实际情况调节药物用法用量。疗程结束后,采用相同方法检测相关指标并进行比较。
1.4 观察指标 ①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内皮功能相关指标PG2I、FSH、E2等变化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为(121.52±12.28)mmHg、舒张压为(78.63±8.88)mmHg,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内皮功能相关指标的值分别为PG2I(127.63±46.78)ng/L、FSH(26.67± 13.35)U/ml、E2(62.68±21.21)U/ml,相较于对照组患者明显更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压及内皮功能比较(x±s)
3 讨论
高血压在临床上具有较高发病率且近年来呈现不断上升趋势,若未及时发现和治疗使病情控制得到延误,会给患者造成严重的影响。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长期降压药物口服治疗控制血压,能取得一定效果但对内皮功能的改善作用尚不明显[4]。研究表明[5],对围绝经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小剂量激素联合降压药物治疗,在有效控制血压和改善血管内皮的功能方面均具有明显效果。前列环素特异结合细胞膜受体,提高细胞内环磷酸腺苷的量,通过激活腺苷酸环化酶舒张血管从而实现降低血压目,是重要的降压因子,雌激素和卵泡刺激素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内皮功能和血压改善的效果。通过查阅文献[6]和建模观察,小剂量激素替代治疗的方法,对围绝经期的轻度中度高血压患者起到稳定的降压作用。同时在切除模型的卵巢后血压进一步升高,采用小激素联合降压药物能够明显有效控制病情的发展[7-8]。
根据本研究观察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相较于治疗前明显降低,且其中采用小剂量激素替代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收缩压为(121.52±12.28)mmHg、舒张压为(78.63±8.88)mmHg,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观察组采用的疗法更有利于对血压的控制。通过检测两组患者的前列环素水平,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G2I、FSH、E2相较于对照组患者明显更优(P<0.05)。提示,小剂量激素替代治疗方法有效改善前列环素水平,进而促进了舒张血因子生成,对血管内皮功能具有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认为对围绝经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小剂量激素联合降压药物治疗,能有效控制血压同时改善血管内皮的功能,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孟犁南.激素替代治疗联合降压药物对围绝经期原发性高血压女性血压及内皮功能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1):193-195.
[2] 张萍,张虹,刘杰,等.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对更年期高血压妇女动态血压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4,43(22):2865-2867.
[3] 肖敏,徐八一,陈益彪,等.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成本-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15):132-133.
[4] 陆竹梅,孟晓红,李晓玲,等.低剂量激素替代疗法联合舍曲林对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症及骨密度的影响[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4,32(3):326-328.
[5] 陈娟.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期妇女激素补充治疗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2,30(6):628-629.
[6] 李朝霞.绝经过渡期和绝境后期妇女使用激素替代疗法的风险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4):3782-3783.
[7] 朱海燕.激素替代治疗联合降压药物对围绝经期原发性高血压妇女血压及内皮功能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08,11(8):1448-1450.
[8] 肖丽霞,谢东明.心血管病性别差异研究进展[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4,34(6):993-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