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使用PFNA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8-05-19王耀华
王耀华
有研究数据显示,髋部骨折发病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老年人群人数居于首位,多是由于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骨强度下降,骨骼脆性增加,再加上老年人的髋周肌群发生退变[1],反应速度缓慢,一旦受到外部压力作用(如摔倒、突然扭转等)极易导致骨折,且容易引发多种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大打折扣,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威胁到病患的生命安全[2]。因此,采取适当的治疗老年髋部骨折的手段对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患者痛楚有着重要意义。
本次研究选取行PFNA手术治疗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与行DHS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对比,旨在探究PFNA手术治疗老年髋部骨折的疗效,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7年8月之间本院骨科门诊收治的64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所有患者均经X线检查确诊为髋部骨折,且均符合《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2条规定老年人的年龄起点标准(≥60周岁)[3],排除有严重神经系统疾病、凝血障碍、心肺肾功能异常或严重感染等疾病患者。其中,观察组男18例,女14例,年龄61~75岁,平均年龄(68.21±5.12)岁,右侧骨折15例,左侧骨折17例,老年髋部骨折Garden分型:Ⅰ级3例,Ⅱ级16例,Ⅲ级12例,Ⅳ级1例;对照组男20例,女12例,年龄62~76岁,平均年龄(69.12±5.35)岁,右侧骨折17例,左侧骨折15例,老年髋部骨折Garden分型:Ⅰ级5例,Ⅱ级17例,Ⅲ级8例,Ⅳ级2例。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骨折部位以及老年髋部骨折分型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行DHS手术治疗,对患者施行麻醉处理,使患者保持平卧位,将患者右侧腰背部部垫高45°,利用C臂X线机进行骨折闭合复位,选取右侧股骨大粗隆做8 cm纵切口,逐层切开阔筋膜、股外侧肌,使股骨上段剥离暴露。再将导针从大粗隆下方约2 cm处钻孔进入,角度与前一导针平行,使其保持在135℃。选取长度为95 mm DHS螺钉,顺着导针钻入铰刀,将螺纹拧入固定住螺钉并装入滑槽钢板,使钢板与股骨紧贴,再按以上步骤重复拧入3枚螺钉,对髋关节活动度进行检查。最后对伤口清洗干净,置入引流管,将伤口做缝合处理。
观察组行PFNA(股骨近端髓内钉)手术治疗,对患者施行腰硬联合麻醉或全身麻醉,让患者平躺于骨科牵引床上,行牵引复位(如有需要可借助器械进行复位或切开复位,以便于确定位置),健侧肢体向外伸展,患肢和躯干内收10°~15°;利用C臂X线机进行骨折闭合复位,确认后再在大转子上做5 cm切口,使大转子显露出来,进针点正位选取大转子顶点,侧位选择股骨颈与体连接处上外侧的方形隆起的地方1/3交界处,由内向前穿入,并置入导针透视确认;将股骨值打开,使远端扩髓至能通过瞄准器,近端扩髓至17 mm,手动旋转将主钉放置入适当的位置;沿瞄准器将近端螺旋刀片置于股骨粗隆间,并置入远端锁钉,使引流管留置,将切口处进行缝合。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通过对比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脂肪栓塞、泌尿系统感染、褥疮)发生率以及Sanders优良率。Sanders评分为55~60分为优秀,45~54分为良好,35~44分为差,低于34分为失败[4]。
1.4 统计学方法[5-6]本次研究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 1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等都显著少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出现1例并发症发生情况,发生率为3.13%;对照组出现6例并发症发生情况,发生率为18.75%;从并发症发生总体情况来看,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χ2=4.010,P< 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x±s)Table 1 Comparison of treatmenteffects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x±s)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Table 2 Comparison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n(%)]
2.3 两组患者Sanders优良率比较 观察组Sanders优良例数为27例,优良率为84.38%;对照组Sanders优良例数为20例,优良率为62.50%;观察组患者Sanders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3.925,P<0.05)。
3 讨论
髋部骨折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主要表现为轻度的屈髋屈膝及外旋畸形,患肢移动时容易使髋部产生明显的不适感,影响患者的运动功能,严重患者会出现无法站立或坐立[7]。现阶段,人口的老龄化趋势日益严峻,老年人群的身体健康状况也日渐下降,出现骨质疏松的老年人也越来越多,即便没有重力作用,也会出现骨折的现象,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有研究数据显示,髋部骨折是继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后第三大老年人“杀手”[8],极易引发脂肪栓塞、泌尿系统感染、褥疮等多种并发症,对病变的器官进一步造成损伤,患髋部骨折的老年患者死亡率达到了50%,即便给予有效的治疗,5年后存活率也仅20%[9]。因此,选择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方案对治愈老年髋部骨折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临床上通常选用手术治疗老年髋部骨折,主要包括髓内和髓外两组类型,本次研究中选取的PFNA即为髓内固定手术,对照组选取的DHS手术即为髓外固定手术。针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除了手术治疗外,还应密切关注患者其他多发性损伤的发生情况,及时处理以改善不良症状。相较于DHS手术而言,PFNA手术具有以下特点:①操作更为简单方便,对股骨头的血运影响较小;②螺旋刀片的表面积大,内芯直径逐渐扩大,使刀片的锚合力提高,呈角具有稳定性;③主钉长短有不同标准,插入更为方便,能准确找准入钉点,使断钉和钉尾处再骨折发生情况减少,避免了对局部受力。PFNA手术治疗髋部骨折能保护骨折周围血运不受影响,使骨折处能够尽快愈合,大大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为患者节省开支,提高了社会经济效益[10]。
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①平均手术时间:(98.25±3.42)min<(105.65±4.65)min;②术中出血量:(187.54±75.12)ml<(236.12±71.36)ml;③住院时间:(10.36±5.28)d<(15.51±6.35)d;④并发症发生率:3.13%<18.75%;⑤Sanders优良率:84.38%>62.5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行PFNA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DHS手术,该术式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术中出血量,使Sanders优良率有所提高,并缩短了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避免扩髓对患者骨量丢失的坏处,对人体的创伤较小,手术操作简单安全,值得被广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纪泉,高凡,文良元,等.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人髋部骨折疗效的多因素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2,27(6):497-499.
[2] 王全彬,王东振,石永进,等.加长型PFNA和DHS内固定治疗老年髋部骨折的疗效比较[J].创伤外科杂志,2016,18(12):751-752.
[3] 王文岳,杨天府,刘雷,等.加长型PFNA治疗股骨干骨折伴同侧髋部骨折的临床观察[J].实用骨科杂志,2012,18(4):300-302.
[4] 孙晓辉.PFNA在老年髋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6,27(5):573-574.
[5] 郭瑛,黄智,彭波,等.2种内固定方式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髋部骨折的疗效分析[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4,23(4):378-380.
[6] 季国玉.PFNA在老年髋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分析[J].医学信息,2016,29(20):109-110.
[7] 宿显良.PFNA治疗髋部骨折的疗效、并发症及疗效的影响因素观察[J].中国实用医刊,2016,43(19):109-111.
[8] 王富国.PFNA治疗老年髋部骨折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7(10):157-158.
[9] 张国保,郭培刚.PFNA微创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3,45(9):1106-1107.
[10]王喆,李盛龙,汤欣,等.InterTAN与PFNA-Ⅱ髓内固定系统在老年髋部骨折中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2017,3(4):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