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生物课堂的探究性教学

2018-05-18刘志强

关键词:探究性生物高中

刘志强

【摘要】 高中阶段的生物学科有着很强的实验性,在新的课程改革背景下,要想让高中生物课程实现自身的教育功能,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我们的高中生物教师就要大胆尝试,积极探索。探究性教学是一种新型而有效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倡导教师与学生一起探究性的学习,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生物学科能力。

【关键词】 高中 生物 探究性 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03-180-01

0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高中生物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和能力是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已经不适应学生学习生物的需求,在新的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根据学生发展特点和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充分的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一、探究性教学内涵

所谓探究性的教学通常是指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采取“一言堂”的教学方式,而是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主动的思考问题,探究问题,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高中生物学科有着较强的实验性,本身较为抽象,教师的理论讲解,学生的被动接受知识,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很难提升,而探究性的教学方式则是让学生充分的参与到知识探究活动当中,让学生很好理解知识的同时,也能够让学生了解到自己所学的知识不仅是对事物简单观察的结果,而是经过原始的材料逐渐积累而形成的知识体系,因此,学生只有学会进行原始材料的积累,然后有计划的进行实验和研究,才能不断的获取知识,增强能力。因此,探究性教学的本质就是要求学生以自主、学习、合作的方式对知识内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同时进行小组的合作交流,从而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并掌握知识内容的教学模式。

二、高中生物探究性教学的具体策略

探究性教学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活动。本章节就根据高中生的发展特点和生物学科特点,对高中生物探究性教学的具体策略进行分析。

(一)课前准备工作中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培养

探究性教学的有效实施,教師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地位,在教学设计中,要去了解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教师的备课环节是有效进行探究性教学的基础环节,教师备课的过程即是探究生物教材的过程,因此,在课前准备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要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托,积极贯彻新课程理念,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重难点,根据不同学段高中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特点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的设计。学生的探究活动的主体,因此,教学设计一定要适应学生的能力发展。高中生物的课堂教学目标不仅是让学生掌握知识,更是让学生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师的问题设计不仅要考虑自己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也要考虑学生的主体性,由于学生的能力水平和思维能力存在着差异,教师所进行的问题设计不仅要考虑到生物教学内容,还要考虑学生个体差异,所设计的问题能够让学生深入浅出的进行思考和分析,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延伸出不同的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强学生的信心,拓展学生的生物视野。

(二)创设问题情境

探究性教学是对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尊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思维,在教学过程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是很重要的,只有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形成良好的探究氛围,因此,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时一定要充分的考虑学生的发展特点,根据生物教学内容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

首先,问题情境的设计要有趣味性,生物知识本身就较为抽象,学生很难的理解,因此,教师要让问题有趣,有新意,更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说,在讲解“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肽链”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将班里的学生比喻成为一个个独立的氨基酸,告诉他们左手为氨基,右手为羧基,双腿并拢为氢,每一名学生的脸为R基。在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之后,请三名学生到讲台上表演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这样就使学生产生了积极性,原本枯燥的生物知识也很有趣,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也轻松地掌握了本节的内容。

其次,问题的设计要坚持适度性的原则。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既要基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又要有一定的难度,并且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能够通过讨论探究找到答案,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求知欲望,实现探究性教学的效果。

最后,问题设计要坚持层次性的原则。在生物课中的问题设计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应该随着教学内容的讲解和教学活动的进行有着逻辑性和内在的联系的,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让学生通过不断的思考收获知识。

(三)及时的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每节课的课堂总结环节是把本堂课学到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的过程。无论教师采用什么样的总结方式,都始终要考虑到学生才是教学过程中的探究者,要通过让学生观察、思考和讨论来回顾本堂课的内容,把课堂知识纳入到整个生物学科学习的整体系统中来,使学生能够把这些知识进行整理和生活化。

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要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程度,多设计一些开放性强的题目,使学生展开发散性思维,使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当中去。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生物探究性的教学是教学改革发展的要求,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更具开放性和实践性,作为一名高中生物教师,更要不断的用新的教育理念武装自己,创新教学方式,丰富课堂教学,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学科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沈争光.新课标下高中生物探究性教学实践与思考[J].成才之路.2010(35).

[2]刘婷.新课标理念下高中生物探究性教学初探[J].新科教.2010(06).

[3]陈永辉.新课标下高中生物探究性教学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刊.2008(03).

猜你喜欢

探究性生物高中
第12话 完美生物
探究性学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变革的应然诉求
基于生物学核心素养的探究性拓展实验
生物趣多多
隐藏在深海里的神秘生物
深海里的神秘生物
由一道习题引发的探究性学习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