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题组思想在数学课堂的妙用

2018-05-18陈晓涛

关键词:数学课堂应用

陈晓涛

【摘要】 题组教学是数学课堂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可以让学生对新知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主动探求,也可以使学生对某一类问题加以巩固理解和深化,还可以让学生明析概念,解决难题,形成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也可以使教师教学得心应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数学课堂 题组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03-127-01

0

1 题组法的引入——巧提问方显真知灼见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很多学生在单元基础以及综合练习中,丢开课本去做种类繁多的大量习题,可又往往力不从心,还有的学生不愿做基础训练题,只愿做高、深、难的题目,然而到头来也只能靠碰答案来解决,竹篮打水一场空;更有的学生只愿做选择题和简单的填空题,而对于用文字表达的问答题和写解题过程的实验题、计算题则懒得动笔,结果眼熟手生,眼高手低,一看就会,却一做就错。

这使我们意识到,要彻底摒弃那种“题海战术”为主的教学思路,必须“变教为诱,变学为思”,将平常的训练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之中,而训练的关键是以能力的培养作为训练的主攻方向。同时高三年级的数学复习课的教学有一般教学范畴的共性,也有区别于新授课和单元复习课的特殊性,仔细分析一下,大致有以下几点:(1)内容庞杂,时间紧,要求高,三者之间的矛盾突出,这就要求必须讲求实效。(2)因大部分知识已学过,能激起学生兴趣的“兴奋点”少,激疑情况的设置困难很多。(3)生动的直观材料很少,不易实施实践探索法教学,教师的诱导受到很大的限制。(4)学生已有相当的感性材料和理论知识,比较适合运用已有知识去探索新的问题。基于上述认识,按照“探索→研究→运用”的基本思路,构建了以“题组教学法”为核心的教学体系。

所谓“题组”法,就是针对某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几组题目,将有关数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与数学思想融于其中,在具体教学中,以题目开路,然后引导学生对题目进行分析、讨论、研究和解答,教师借题发挥、画龙点睛。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探索研究中扩展思维,学以致用,发现规律,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智力与能力得到充分完善与发展。

题组教学,即克服传统教学的一题一例或一课几例的教学模式,在主要教学环节中,精心设计系列化、程序化、有利于学生自学的题组。如检查复习时的铺垫性题组,巩固练习时的坡度性题组,揭示规律时的对比性题组,发展能力时的扩展性题组,联结网络时的沟通性题组等。充分展示知识的形成、发展、完善过程和内在联系,使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实现开发学生智力,形成技能之目的。

题组并不是几个独立数学问题的简单组合,而是注重题目之间的内在联系,使他们在问题的解决时能运用某些问题的规律,引导与启发学生掌握这些规律,提高思维水平。

2 题组法的实施——重实践切莫纸上谈兵

我经常在课堂教学中,试着采用题组的形式组织教学,不仅大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产生了出乎意料的教学效果。

对于高中数学,很多学生感到知识点多,题目类型复杂多变,遇到难题无所适从,陷入思维混乱的状态甚至因此而厌学、弃学。那么,如何能够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形成系统而清晰的思维分析,掌握一些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呢?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题组教学”不失为一种可行且有效的好方法。

如何实施题组教学法呢?就是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解决某一问题,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合理有效地选用一组问题,以达到对问题本质的理解,知识技能的掌握,思维的拓展与提高的目的,题组教学可分为五步走。

2.1回首核心,温故知新,激发强烈求知欲

通过几个问题的提出,让学生产生探求新知浓厚的兴趣,在思考问题的同时,自然地理解和接受新的知识。

2.2一题多变,“花式”求法,举一反三活思维

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问题的本质属性,做到解一题知一类,触类旁通,使之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对方法的掌握更灵活,同时提高解题准确性。

2.3经典聚焦,错误辨析,提高学生思辨力

对学生进行一些辩析对比训练,能防止产生对概念混淆的错误,同时分清各知识点的区别和联系,防止产生联想的错误,深刻理解一些定义、定理、法则等的不同结构以及内在规律。

2.4化难为易,循序渐进,增强自信悟数學

千题万题,不离“母题”之宗,对于一些难点或难题,按照从易到难的梯度设计或解一系列由浅入深的小题。

以化大为小,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让学生从中增强攻克难题的信心。

2.5考点纵横,知识归类,构建完整新体系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将知识点以题组的形式进行归类,不仅使学生对单个知识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更主要的是能将各个单独的知识点串起来,形成知识块,进而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在讲解对数函数时,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可以将已有的函数知识贯穿在对数函数的题目中,让学生不仅学习了新知识,对于函数的性质也能够有更系统更准确的认识。

学习的目的在于“发展思维,提高能力”,数学课堂中的题组教学,能够不让学生对数学“敬而远之”,而是对数学产生兴趣,进而走进数学,领悟数学。学生同时在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归类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培养学习数学的思维能力以及提高学习自信心等方面都有很好的作用,妙解难点题组之道,纵横数学还看今朝。

[ 参 考 文 献 ]

[1]陈新芳.详解一元二次不等式[J].教育教学论坛,2011,29:159-160.

[2]董爱珍.数学习题优化方面的两点体会[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4):112.

猜你喜欢

数学课堂应用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简谈数学课堂中的启发式教学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数学课堂信息化中的“三适”探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