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街区》课程的教学思考
——图示再现、形式创造与认知更新1
2018-05-17赵衡宇陈雨萌李贵华中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
文/ 赵衡宇 陈雨萌 李贵华 (中南民族大学 美术学院)
一、图像化再现的表现形式
图像、图示化的表现与再现是建筑学教学中的基础视觉练习,它贯穿着教学的始终。图像是基于客观空间对象的一种相似性的、生动性的描述或写真;是一种表示法,它包含了被描述对象的有关信息,因此成为学生最主要的信息源。关于图的研究一直是建筑学科教研的核心问题。
图像化再现是城市街区研究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它历史悠久,如《清明上河图》。它也是建筑学科的主要思想工具,相对于面向新设计的图示语言,历史街区由于其复杂的时空生成背景、以及深刻链接文化的属性,对图示语言的探讨在近年来逐渐重新成为学术前沿颇受关注的热点,这一趋势对于建筑学基础教学起到了重要影响作用。
图1 《一点儿北京》绘本中的轴测图
视频影像的再现手法今天看来是再常规不过,作为一种动态图像再现,它是某种“真实的”现场还原,例如当下宣传城市形象片。除去动态图像再现,静态图像呈现形式属于传统内容。从空间角度看,图像化再现是对空间的视觉再现的过程,主要包括摹写还原、增补信息、改变表述等方式。图像即叙事,其再现运用到城市研究有非常多的呈现形式,如何创造新形式和表达方法一直属于有目的性的尝试,如《一点儿北京》城市绘本运用全景式的轴测图这一再现手法将北京若干个街区复杂的空间(内部)一览无余地呈现出来1李涵,胡妍.一点儿北京[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3.。具体生动,搭载很多建筑信息的图像配以文字再现了场景故事;在建筑的表达上通过组合典型的建筑轴测图纸,对真实场景信息进行了某种集约化的信息加工,其中蕴含了轴测图暗含的等比性价值导向(图1),但由于轴测有角度的问题,表现上也有一定的视角局限性。
除了轴测等比表现,城市研究中图像再现常常运用两种颇具后现代解构色彩的手段,两个有效的静态表现手法——分解图及爆炸图,分解图即整体的部分拆解分离,在爆炸图中则会完全“支离破碎”。爆炸图通过支离破碎的构件展现了再现对象的改变,同时模拟了再现对象的生长轨迹,是一种“逆向还原”法2华霞虹.走向城市建筑学的可能—“虹口1617展览暨城市研究”研讨会评述[J].建筑学报,2017(09):103—109.。
在历史街区的教学中这些图像再现手法给了我们以思考,如何通过这些表现形式基础,举一反三、拓展式地运用到历史街区研究实践中,并挖掘更深的内涵。
二、图像化再现的运用和教学案例
图像化再现是艺术加工的一种,其不仅单纯反映现实,更是更新再现“感受”后的结果,通过一个图示表达不同的感受或是通过一个图示总结不同经验。图像化再现的有效性主要功能在给人的启发和激发体验感受上。
1、线描图与清单图
保安街片区作为武昌老街区,历史可回溯到明清时期,有很高的教学案例研究价值,下图所示便是根据某一区域所画分析图。在这块区域的分析中,主要采用线描图和清单图两种图示表达手法,较为简明地表达了街区建筑空间关系(图2-4)。
在绘制过程中,学生将无人机实景俯瞰照片用单线临摹街区建筑边沿,摹写街区院落机理和轮廓,将建筑空间不同的肌理组合关系用不同形式的纹样填充,简明区分出建筑空间类型和形态。线描图是将图片转换为图示最简单并直接的办法,依据实景图片而勾勒概括的线,往往能抛开事物复杂的表象总结出本质规律,一目了然又富有趣味。
图2 保安街无人机俯瞰实景描边图(局部)
图3 保安街俯瞰线描图(局部)
图4 清单图(矩阵图)
线描图之后将空间归纳拆分,将每种建筑院落空间类型罗列出来,形成了清单图。清单图(图4)中可以看出,大体分为:围合院落空间、半围合院落空间、连栋建筑空间及单体建筑空间等大类。分类是简化事实的手段,建筑组构类型取代简单的样式分类是清单图(纵横)希望表达的本质。清单图不是单纯的排列关系,它展现的是对建筑空间形式的类型归纳。这些形式上的归纳总结为研究建筑建成年代、时代风格语言等都有进一步的参考意义。
图5 建筑改造体块分析图
2、“过程叙事再现”
武锅作为武汉市20世纪50年代所建的老社区,也是笔者多年教学研究的案例之一1赵衡宇.“空间修补术”的多维价值——武汉锅炉厂“红房子自建改造现象分析”[J].装饰,2016(10).,其中有不少值得当代去研究的自行建构现象,虽然其中有些建筑已被拆除,但是我们仍然可以通过图像再现将它的历史信息和相关分析内容展现出来,提供给不能到现场观察的学生参考学习。
在建筑改造图(图5从左至右)的分析图可以看出,在1956年原型的基础上,就是一个标准的武锅“红房子”版本。1982年以后,由工厂在南面统一加建一排阳台,使得建筑南面进深增加,为后来的进一步改造创造条件。1983以后,居民们开始了“无休止”的自行改扩建,如外挂的灶台、飘窗、花架、雨棚、水池、晒衣架等等,根据自家所需,因地制宜,“长”出了各类型的小空间。尤其是底层的住户,利用天然的优势破窗开店,镶嵌式的小商铺随处可见,最终形成统建和自建体块相互补充的形体。
从图5中可以发现,武锅社区原始建筑经过多年变迁,由最初的样式到工厂集体加建再到居民自发性加建改造,是一个不同时代的建筑集成。图是对各个历史时段改造的一个视觉再现,整个建筑最终呈现出多种形式的融合复杂之态。在研究建筑改造分析中,在居中透视的基础上运用不同色彩将改造形式归类,更有利于区分改造年代的异趣。这种按色彩归类的图示表现也属于分解图的一种,这种图示表达手法在研究建筑“生长”属性问题中得到了很好的利用。将不同的改造空间通过结构拆分开来,直观清晰地展现了原始建筑随时代变化的种种原因,引发观看者对历史空间改造过程的猜想。
图示是一种可逆的表达。图示语言可以揭示出,街区总是随着时代、居住人群等发生改变。空间设计并不能保持恒定不变,空间的设计是一种介入社会的办法。在这一过程中,建筑图解内蕴的知识和价值判断不可替代。在这里所说的历史街区建筑图示,更多地指向现代的广义建筑学,它区别于传统侠义的建筑学,传统建筑学仅仅是明确限定的建筑学,而广义建筑学应是包含了日常生活、城市的复杂性、人的自主性。
图6 楼道剖面分析图
3、生活场景的深入剖析
设计并不能一蹴而就,设计的不足来自于空间的不对等,街区充分尊重时代、历史以及主体意愿而积极改变的,以一种“无图纸”式自发“设计”来弥补完善设计师设计的不足是可取的。但事实上,忽略一些其貌不扬,看似杂乱形态的建构物,这是学生们在当前的城市空间认知中常常出现的一个情况,以武锅的某栋建于70年代的老楼为例,如何简要概括又面面俱到地去表达多种有用信息?在教学中采取了剖面图+实景照片对比分析的方法,这样有利于深入描绘研究。
剖面图与实景照片组合是虚与实的结合,也是细节与概括的结合。这一形式的并列图示可以发现它的“另类”,这栋楼与常规的单元楼比较,它的楼梯间和阳台的组合是比较特殊的,其原因在于其一这栋楼拥有特殊的防空地下室结构,其二阳台和楼梯间关系也在不同的楼层有不一样的关系体现。
防空地下室属于特定的建筑设施,受它的建筑结构影响,需要在进入楼道后开设一个侧门,创造了一个进门的空间。使得楼梯间无法按照原有的梯段高度的规律设置,被迫抬高。而这一抬高的结果,使得在一楼到二楼之间形成了个性化的休息平台空间,打破了原有的标准化设计,标准的两层空间做成了三段有趣紧凑的小空间。在内部楼道里形成了四个不同于常规的中转平台,楼道外部墙面被分割成4+1个段式。由于每一层的梯段净高不同,外立面凹凸高低各不相同,因此形成了楼道内部明暗色调很不均衡、非常奇妙的光影效果。最终使得楼梯间充满了变化和趣味,空间感受各异。
值得关注的是在外立面上,由于二楼住户所使用的阳台层高受到很大局限,遂将其设计成一个封闭的储物间,形成了外立面上一个“外挂”的房间,使得这个楼道单元完全不同于其他单元,别具个性。
教学中,最重要的在于如何引导学生去观察和思考建筑单体的“不同”个性,图6的剖视图手法显然是将建筑展现出内部变化积极的面貌。图中线稿部分着重以剖视图将观者带入建筑内部,用生动的人物形象再现生活场景,突出勾勒凸出阳台的趣味形态而不是侧重展现楼道的狭窄等信息。图示呈现由作者主观态度决定,作者的价值判断对图示的褒贬对图示表达起到直接影响作用,原始素材通过作者加工表达的是作者的立场,但同时也蕴含着隐形的逻辑。
与工程剖面图制式不同,这一剖面图的绘制上增添了大量模拟日常生活的事物形象,使其不再是某种“配景”,使整个图示的表达准确、生动,同时又展现出当地居民的生活常态。为了更好展现楼道内状况,图示中结合图注解释更直观地看到居民改造的类型、分布位置及概率,方便进一步研究居民行为和生活状态。
图7 建筑立面分析图
4、实景的“逆向还原”
(1)分解图
武锅社区初建时建筑立面是统一设计的,随着时代的变迁,建筑外立面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分析这样一个复杂的立面单靠实景照片是不够的,为了使问题清晰化,可以将原有建筑构件分解开来进行深入的图示研究。
建筑通过经年累月的改造,它的外立面会呈现出一些复杂多变的表皮结构,这些构架形成了建筑新的粘合关系。如图7中分布的红点位置所示,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这些构架的体块已被“归纳”,从而呈现出清晰的形式感,不仅有简单轻盈的点、线,也有大面积的面。“点”的分布主要多为延伸的晾衣架与墙面的固定膨胀螺丝所接触的面积,以及固定钢架的结构点;“线”主要是雨棚与立面衔接的条状面积部分;“面”则多为外挑的钢架阳台或飘窗。用这样的图示法表达其分布情况,使得原本单调和过于统一的、无表情特征的外立面结构变得更加清晰、更为丰富,从而促进研究设计的其他的可能性。
如图所示,可以看到在后期改造中关于构建形态的分析,发现这些物件都是有规律性且具有相似性。这些点线面有章可循并符合生活需要,看似偶然的元素有着生活的合理性。设计师的需求往往不能满足居住者的实际需要,老旧的建筑结构也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居民的加建看起来是破坏,实际上是对空间的优化。人们自发性的设计选择实质为今后的设计提供了设计实践。分析性是向实践转化的桥梁。图示感知、手法理解、模拟变化、策划等都是街区实践的目的。 最初的设计无论考虑多周到,随着时间推移,项目的使用对象、性质、需求都会持续改变。但因偶然因素作用而得到的人民自悟式建造经验反而充满生活智慧经得住时间的推敲。在这种无序的力量中也依然是有规律可寻。
图示的过程是将原型与概念提炼出来,作为一种新的理路。基于建筑学本体的内容,运用分解图的表现手法将加建构件分解离析出来,能够更直观地读懂加建方式,更好地向观者展现复杂立面加建构件的“原型”。将加建位置用橙色标出,还原原始立面,图面于是产生了一种新的“结构”,这种“结构”进一步具有启发新的设计范式的可能性。将图像与分解图“并置”、对比分析可以更加直观的研究立面的前后变化,如果抛弃既有的建筑违章的“成见”,可以从这一变化中悉心研读居民自发性加建的目的,揣摩建造者的偏好、建造的习惯,以及对细腻居住活动及其文化的关注。
图8 街角店铺分析图
(2)爆炸图
与现代建筑不同,老社区建筑表皮更为丰富、有更多故事。很多建筑表皮上的附着物展现的就是一种多样化的生活方式,现代城市生活有很多“规训”,为了限制人的行为会作出一些阻碍的界面,比如围墙、栏杆、增添绿化以阻止人的行动,而老街区的“违建”告诉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很多行为是无法真正隔挡和阻止的。
图8为武锅社区内的一家小卖铺,店主利用自家良好的地理位置将住家改为商铺,破墙开门并在狭小的空间内自行规划空间进行经营。这户人家在面向主街的一侧搭建棚屋,开窗营业。为服务更多的人群,又在建筑的另一侧凿出三寸见方的洞口,进行售卖。分析图中,笔者借鉴拉卜卜特的理论1A.拉普卜特 .建成环境的意义--非语言表达方法[M].黄兰谷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以分解的形式,将一个界面上的东西分解为三个属性:固定性界面(建筑体块)、半固定性界面(表皮设施)、非固定性界面(家具人物),以及一个充分与外部互动的内核空间(小卖部室内)。固定性即如建筑墙、面、洞口等不易得到变动的建筑体块,一旦变动必将改变界面的基本属性。非固定性即附属于建筑表皮的设施,具有一定的可拆卸性和灵活性,进一步巩固了界面的实用功能。而家具、人物则是游离于建筑的外表皮、极具灵活性的元素。小卖铺在清晨或傍晚时,便会将桌椅摆出来出售早点、夜宵,午间时便将桌椅收回屋内,呼之即来,挥之即去,具有一定的时效性。
从生活体验的角度来看,卖铺的小洞口设置的十分有趣,当你靠进洞口,便能听见屋内电视机的声音,可以联想到住户一边娱乐,一边工作的生活画面,屋内的主人背对洞口,面朝电视,顾客在洞口呼喊时,店主马上便能听到声音并给与回应。电视机的声音正无形之间喻示路人(这里有家店铺的存在)。
图 9 逐层分析图
除却声音,行人还可以通过墙面上手绘的文字了解到这家小卖铺的存在。洞口边摆放有各式各样的大字报:“豆皮照常营业”、“烟”、“副食店正常营业”、“报纸杂志”、“充值”、“欢迎光临”,还有“各位新老顾客,购物请到侧面窗口,谢谢惠顾”等等丰富的语言。住户正是通过这样的一种辅助设计,让一个很小的洞口表达出了一个超于正常门面的设计感与存在感,以及顺带表达了一种亲和友好的态度和温度。
为了更好地再现并分析这一改造形式的特点,将整个区域的物件用爆炸的形式一层层拆分开来,用这种方式使杂乱的空间清晰化,将同一平面上的物品拆解下来,除去建筑的附作物我们可以看到人们较为原始的想法,为了方便营业他们破墙开窗,为了方便顾客用餐他们将公共空间临时占为己有,这些听起来违反规矩的“违建”,但其实细想细品起来也似乎不无道理甚至可以理解为人性使然。他们将干瘪僵化的空间转化为“共享空间”,他们又是如何做到呢?这些做法并不明显,人生活的痕迹和建筑已经悄悄地融为一体。
逐层分析图是逆向还原的一种表达形式,是在时间积累中追溯过往,将这些建筑构件依次反向析离、罗列出来。图9是一个有意思的房屋形式,共有四层,一、二层是人住,第三层是鸽舍,第四层储存杂物和东西。为了逐层分析层与层之间的关系,我们将每一层相互分离,更清楚明了的看到层与层之间的联系、结构以及材料的运用,为寻找自发性建造手法的共同点提供分析依据。
图示希望通过模拟建筑动态,将建筑生长过程中的时间变化呈现出来。图9的图示表达,在制图上并没有歧视非正规结构,将建筑主体以及建筑加建部分共同表现在一个层级上,其实也是一种对传统图示模式的突破。它希望表达的是,那些建筑附属物同样有重要的存在价值和研究意义。建筑形态中有日常生活的痕迹,建筑墙体之外的界面如衣架、雨棚等都是属于建筑的一部分。将民间自然生长出的小物件以平等化的、立体的形式呈现,以获取视觉的关注度,在习以为常的事物中观看,用新鲜的视角考量既有之物。
三、总结与思考
图像化再现手法在历史街区的研究中是丰富的,它呼应了城市的“历史”性,如何再现、用什么方式再现,仍然取决于绘者想要表达的内容。真正理解了其中的趣味,才能将其由内而外地进行思想的表达,而不是形式主义(由外而内)。图像化再现是对实景研究的质疑和再现,再现方式极具多样性,根据研究和讨论想要体现的内涵而定。从简单的对实景的概括简化到对实景的细节拆分,这些图像再现表达方法都是为了体现表达内涵而存在。
今天,社会已经进入图像时代,建筑图像教学中也有很多受到模式化、商业化影响的问题。图与物之间存在着紧张的关系,但图示语言表达应该价值多元、形式多样,它们并置,碰撞有时甚至矛盾。在建筑教学中,图示应该回到一个启发的状态,我们需要重新寻找某种“陌生感”,这种陌生感能启示建筑学教学研究,让人再次从不同的视角,捕捉空间的事实获得新的认知。
(本文得到江南大学过伟敏教授的指导,特此致谢)
参考文献:
[1]李涵,胡妍.一点儿北京[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3.
[2]华霞虹.走向城市建筑学的可能—“虹口1617展览暨城市研究”研讨会评述[J].建筑学报,2017(09):103—109.
[3]赵衡宇.“空间修补术”的多维价值——武汉锅炉厂“红房子自建改造现象分析”[J].装饰,2016(10).
[4]A.拉普卜特 .建成环境的意义--非语言表达方法[M].黄兰谷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5]赵衡宇,过伟敏.流动性.主体性.时空实践:兼论城市移民非正规住居困境与出路[J].建筑学报,2017(10):106-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