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未来教育家》主题沙龙回应未来社会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期待

2018-05-17刘世荣,刘志君,张艳红

未来教育家 2018年4期
关键词:学科融合课程

永持初心:站在距离孩子最近的地方去设计课程

Q1:请您谈谈新华区推进课程融合的初衷。

刘世荣(沧州市新华区教文体局副局长):

“让每一名学生享受幸福教育,让每一位教师享受教育的幸福”是新华区教育人一直以来追寻、探索的方向。课程建设作为“幸福教育”的重要载体,对促进师生健康、快乐、幸福地成长发挥着重要的价值引领作用。

2014年11月,我区路华小学校报上刊登的一则报道引起了我的关注。一(4)班的班主任程玉燕老师经常组织周末亲子活动,并且乐于把活动过程中的精彩瞬间收入镜头中。这些照片不仅是生活的记录,更是教学中的宝贵资源。她利用照片设计了特色作业——生活中的数学,激发孩子们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把学科与生活融合,不知不觉把“重难点”变成了“愉悦点”,孩子们都很开心,也收获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这个案例给了我很大触动。在实际生活中,很多问题往往需要学科融合的知识才能更好地解决,但我们的教育却只传授了分科的知识,而忽视了融合的价值和意义。小学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而且他们对新知识的学习主要依赖于自己的具体经验。在游戏和玩耍中学数学,在生活和实践中用数学,这种学习方式更适合一年级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特点。程老师把教材内容变成孩子们的生活,对孩子来说,是减轻负担、提高兴趣的无痕妙招;对老师来说,是建设教材、用活教材的典型案例。

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杜威在《学科的社会性质》中对学科融合问题有过精辟的论述:“事实本身没有分界线把它们划分成分别属于科学的、历史的或地理的。现在通行的鸽子笼式的分类(一开始就把学生分到包括在大量不同教科书中的不同学科中去所促成的分类)在关于各门学科的相互联系上、各门学科与它们所从属的整个智育的关系上滋长了一种完全错误的观念。事实上,这些学科都必须与同一个最后的现实发生关系,即是说,与人的自觉经验发生关系。”

课程融合是课程发展的关键词之一,这一趋势与世界各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价值追求密不可分。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发布让我们坚定了努力的方向。在核心素养时代,由于不同学科领域和素养之间存在多重交叉相连的关系,某一种素养的培育很可能是多个学科的目标。学科融合背后其实是一种文化思想的律动,或者说一个思维规律在自我进化。课程整合由此被认为是面向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课程开发模式的必然选择。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说程玉燕老师把实践活动与数学学科相融合的做法犹如一粒种子,那么教育规律、教育家的理论支撑和国家层面的课程改革趋势就是灿烂的阳光和清新的空气,在新华区这片沃土中,必将由原始简单的个案样本推而广之,当老师们真正站在距离孩子最近的地方去设计课程的时候,这种融合课程的有益尝试一定会繁花似锦。

方向:过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Q2:推进课程融合这项工作有哪些预期?目前处于哪个阶段?

刘世荣(沧州市新华区教文体局副局长):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绘制出了我国基础教育令人振奋的蓝图——“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这是新时代的教育思想,共和国的教育福音,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跨上了新的发展台阶。教育无论怎么变,方向只有一个,那就是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我区各学校一直围绕提供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追求“幸福教育”为发展目标,积极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处于改革前线的校长和教师,面临着拓展教育思维的疆界、增强改革实践力度的时代挑战。

基于此,我区把课程融合作为课程变革的突破口,面对一条从未走过的路,我们在探索过程中经历了固守抵触、破冰转变、试点先行、典型引路、区域推进五个阶段。目前处于区域推进阶段。

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要做的是让融合课程更完善立体,校际间均衡发展;力争让每位教师都能成为融合课程的践行者和推动者,发现并挖掘自身的潜力,形成自己的师本课程,增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学生们开心地学,想学,会学,所学对生活有意义,借助融合课程追求高品质的学习。以期校校开花、师师出彩、生生乐学,最终落实核心素养,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践行:我们所做的这一切都基于儿童立场

Q3:从启动试点到全区推进,教文体局在区域层面做了哪些工作?提供了哪些支持来确保各学校开展?在学校层面,结合每所学校的实际,都有哪些具体的、体现学校特色的做法?

刘世荣(沧州市新华区教文体局副局长):

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从启动试点到全区推进,我们的学校和老师们有过彷徨,也走入过误区。为此,区里几次组织各校校长和名师工作室的教师外出取经。2015年,近距离考察深圳市滨海小学,2016年、2017年参加在上海举办的“新经典大讲坛”。在不断的探索—实践—反思—学习—内化的过程中,大家渐渐清晰地认识到对融合课而言,难的不是把多门学科融进教学,而是改变教师的观念和行为。融合不是现有学科课程的简单相加,也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策略,而是一种思想。在课程建设中,老师已不仅仅是一个被动的实践者,还是设计者和研发者,我们所做的这一切都基于儿童立场。

2016年,我区确定了试点学校先行、典型引路的策略,并逐步推进。2017年4月,在“新华区教学评估总结会暨新华好老师展示”活动中,石化小学率先推出了语、数、英三节融合课,现场听课的老师们深切感受到了学生在融合课堂中的兴奋与获得感,体会到了授课教师探索、付出后的乐趣与成就感。

紧接着,路华小学的“风筝”主题融合课、第二实验小学“同在蓝天下”主题融合课、车站小学的“端午”主题融合课,相继开展起来,学生与家长的积极反馈,给予了我们推广的动力。2017年11月,我区推出的具有融合思想的课例《心中有数》,荣获河北省小学语文优质课大赛评比二等奖,教育界同仁的认可,坚定了我们推广的决心。授课教师黄晓燕说:“融合课程犹如单块的积木被逐渐地组织起来,弥合了缝隙,拼成一个完整、立体、多元的画面,我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成长,享受到了教育的幸福。”

2017年年底,我们再一次集合全区各学科骨干力量,协同备课,校际教研。以现实情境——沧州建州1500周年,结合我区区域教材《走进魅力沧州》《故事里的核心价值观》及两届知识竞赛的实施开展,确定了区域展示融合课程的主题——“魅力家乡”。12月25日,“新华好课程”展示活动隆重举行,来自五所学校的八位教师带来了七节各具特色的学科内融合和跨学科融合课例。“魅力沧州”融合课呈现出多元样态,把师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以及身边熟悉的事物、景物,同国家课程建立密切连接,使学习内容由原来遥不可及的教材变成了触手可及的人、事、物,不再有距离感和压力感。教师以课堂学习的设计师和儿童学习的促进者的姿态展开活动,师生都非常投入,参与热情高涨。没有进行融合课学习的班级,学生们非常羡慕,特别着急地追问老师:“我们什么时候才会上这样的课?”观摩课程展示的深圳市红树林外国语小学的同行由衷地感叹:“通过这两天的学习,我都深深爱上了沧州,何况本土的孩子。”

张艳红(沧州市路华小学教学副校长):

课程改革是做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更不是等出来的。只有在教学实践中去探索,才能发现课程融合的意义和价值所在。以“风筝”主题融合课程实践为例:为了给学生足够的时空去解决问题,自主体验学习的过程,首先,我们打通班级、学科界限,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组成一个全课程开发共同体,采用走班制为同一年级的不同班级依次授课,授课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研讨对应的策略,通过相互配合、交叉授课,实现教学元素间的有机融合。在落实学科素养的同时,为学生建立多学科之间的全方位关联,将核心素养的提升放在课程中,落实到课堂上,让教师为未知而教,学生为未来而学。

高淑婷(沧州市车站小学教学副校长):

课程融合的最初尝试,缘于学校文化建设中构建“快乐课堂”的需求。探索课程融合,我们经历了以下过程。

校本研修完善顶层设计。2015年9月,我们以课程融合为切入点,实施了一系列校本研训,略显稚嫩的跨学科融合课初步呈现。在课例模仿过程中,我们发现了有关课程融合理论知识的欠缺,便多次派各学科骨干教师外出学习、培训,初步构建融合课程体系。

师本课程开启主题融合。我们一直在思考,究竟该怎样借课程融合之春风,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2017年1月,在参与我区申报的河北省规划课题《小学语文与多学科融合的实践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依据本校实际确立主题,寻找不同学科的融合点,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教师专业发展为着力点,以问题解决为基本范式,持续深化校本教研,以师本课程为先导,开启了极具特色的主题融合课程之旅。

主题融合带动课程融合。在课程融合的实践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传统节日文化课程。中国传统节日兼跨德育、智育、美育三大范畴,我们选取了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四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以师本课程为蓝本,以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为目标,以课程融合理念为导向,发挥各学科自身的特点,找准课程的融合点与学生的成长点,制定实施方案,教师们发挥团队精神集体备课、实践提升,构建了多学科融合的传统节日文化主题融合课。

课程融合催生多元评价。信息量极大的主题融合课程,需要多元化评价体系的支撑。随堂评价、阶段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家校互动评价、校际互动评价、新媒体互动评价的介入,丰富了主题融合课程的内涵,扩展了主题融合的外延。在构建主题融合课程的同时,我们还提倡在日常教学中打破学科壁垒,努力寻找融合点,进行多学科整合,提高课堂效率。

实践研究绘就融合愿景。今年1月,我校申请并立项了市级课题《小学开发传统文化校本课程的研究》。有了扎实的课题研究作后盾,会让我们的传统文化主题融合课程站位更高,内容更加丰满,体系更加科学。

田春花(沧州市实验小学教学副校长):

环境引领,利于“融合”。搬入新校区后,我们改变了原来的办公室组合方式,变学科组合为年级组合。同年级任课教师实行集团化办公,有利于各学科教师相互交流,集思广益,用整合的思想方法找到学科之间的内在关联。

学术引领,走近“融合”。我们多方搜集相关文献与课例视频,组织教师学习、观摩和研讨;同时关注优秀学校的微信公众号,把相关信息推送给教师阅览。还外派教师到深圳参加培训学习,使教师们对融合课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骨干引领,尝试“融合”。基于以点带面、循序渐进的工作思路,我们在各个年级和学科中选出“精兵强将”,成立了“融合课程”工作坊。工作坊成员先是在本学科教学中积极尝试学科融合,之后以年级为单位团结协作,开展统整式融合课程的教学实践。工作坊成员的创新实践带动了更多的教师开始了课程融合的初体验。

评价引领,激励“融合”。教师在融合课程方面参加的每一次活动都可以得到学术积分,学校会在“绩效”中给予奖励。优秀的教师还可以在“校园教师讲坛”上分享研究成果,为参评“年度卓越教师”创造条件。以上评价措施大大激发了教师们参与课程改革的积极性。

柳淑兰(沧州市建兴小学校长):

绘本世界里包罗万象,涉及语文、数学、科学、天文、地理等各个领域的知识。绘本的多元价值和认知角度,为带动单元整合、学科融合提供了条件。基于此,我校开展了绘本融合课程研究。2017年3月,以省教育规划办立项课题《利用绘本教学丰富校本课程、深化德育工作的实践研究》为抓手,确立了以“绘本”为主题,以教师专业发展为着力点,深化校本研修,以师本课程为先导,寻找不同学科的融合点,进行了绘本阅读课程与国家基础课程相融合的课程研究,形成了以儿童生命成长为核心的九种阅读主题,包括习惯养成、完善自我、美丽自然、奇妙想象、感恩教育、人际交往、哲学道理、励志自信和传统文化,使绘本阅读课程融入各学科的知识建构过程中,建立起融会贯通的桥梁。

例如:在绘本阅读的“美丽自然”主题,语文学科根据各年级教材中关于自然的单元进行拓展阅读,结合绘本书目让学生积累词汇、学习表达;美术学科则带领学生寻找春天的气息,用画笔描绘出美好的大自然。又如,王俊女老师执教的《道德与法治》中的《班级是个大家庭》一课,以绘本故事《图书馆狮子》导入,联想到班集体是一个大家庭,引出思品课《班级是个大家庭》,最终让孩子们明白所有的幸福和快乐都建立在友善、守规矩的基础之上。

参与融合课程研究的老师们在尝试中前行,在实践中创新。每一节课都是师生共同创造的“第一次”,都在实现着关注学生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突破:把整个世界变成教材

Q4:学校在具体开展课程融合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如何解决的?

刘志君(沧州市石化小学教学副校长)

融合课程在开展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师资的问题。我们需要有融合思想,多学科执教能力,爱生活、爱教育的老师,换句话说,就是高素质的全科教师。尽管一些师范院校已开始培养,但我们不能“等米下锅”。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我们采取骨干教师引领、全员参与、专家助力的模式,让教师与管理者在理念上达成共识,成为先行的学习者,了解国内外成功的案例,明确课程设计的目的,从课程的执行者变为课程的创生者。

记得一次集体教研时,一位老师在笔记本上记下“融合”两个字,然后调侃道:“‘融’字的‘虫’是在左边还是右边?融合两个字都不会写了,更不会上融合课了。”在场的老师哄堂大笑,不是我们的老师素质不高,这可是正规师范院校毕业的,原因就是年龄偏长,思想观念稍显落后。我首先让大家回想孩子这一天的收获,数学课进行了加减乘除的运算,语文课训练了字词句段篇,音体美是各美其美。以雪花为例,我们读过诗文,画过美景,表达过赞美之情,这些绝不是同一天完成的,因为各学科教师之间没有沟通,大家只负责本学科,学生所学纵向延伸有余,而横向联系不足,学生留下的是零零散散的碎片。只有融合课程才能让孩子全面、立体地认识事物。随着我的介绍,老师们陷入了沉思。

老师们更新了教育理念,认可了融合课程的优势,接下来就是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了。备课时,我们采取学科骨干教师引领、年级骨干教师统筹、多级专家群策群力设计课程。教研组长参照地域资源、网络资源按梯度设计课程内容。年级组长以学生为核心协调各科老师制定课程计划、设计活动内容、展示课堂成果。课程实施上避免“穿新鞋走老路”,创建全新的课堂模式。我们不是告知孩子们知识,不是训练孩子们能力,而是一起探究“做什么”“怎样做”“做得怎么样”等问题。

林燕(沧州市中宇小学教导主任):

在开始研究课程融合的过程中,的确遇到了很多困难。一是老师们对融合课的课型尚存疑惑,一节课就像一碟大烩菜,什么都有,到底哪方面的内容是重点,为什么要融合这些内容?融进来的内容越全面越好吗?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开始了课程融合的研究。

关于主题融合课程的研究,我们选择了一个主题,由不同学科的教师来执教。通过一个主题的串联,让学生从不同的学科学习中全方位地了解这一主题,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在操作实施的过程中,我们遇到的困惑是:如何选择一个适合的主题,这个主题在不同学科是不是能很好地串联?在团队教师不断地磨课中,我们渐渐达成了共识:主题不要太高深,一定要来源于孩子们的生活,接近孩子们的生活。

还有一种融合课的课型是以某一学科为主体的多学科融合。有些教师在融合的过程中,把涉及到的几个学科的知识尽量叠加起来,课堂就像几个拼凑起来的板块。那么,究竟如何融合呢?新华区教文体局教研室的领导也时刻关注着各校的研究动态,下到各学校来听课、做指导。同时,我们在区域层面申请了省级课题《小学语文与多学科融合的实践研究》。在课题的引领下,我们借助媒介——创作绘本,把多学科的内容巧妙融合。

王香(沧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教导主任):

2017年,在新华区教文体局领导的倡导下,我校积极投入到“融合课程”的改革之中。面对改革所带来的新挑战,起初,我们有太多的困惑和不解:长期从事分科教学的教师不具备多学科教学的素养怎么办?整合什么,如何整合?如何将分散的学科知识统整为融汇多学科的知识体系?多学科融合在一起,学习目标如何定……

带着一系列的疑惑,在领导的协调沟通下,我们走近专家,走进实施融合课程的实验学校参观学习。通过多方学习及参与培训,我们逐渐明确:对融合课程而言,最关键的第一步是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明确融合课程的实施背景、意义和价值。进而再解决由谁教、教什么的问题。方向明确了,我们马上行动起来。首先选取了热衷于这一改革的一批青年教师及各学科教研组长、骨干教师,组成融合课程团队。先进行集中理论培训学习,再集中同年级不同学科的教师,根据本学期不同学科的施教内容进行整体规划,根据学情及各学科共有的素材商议确定主题,以主题为核心,各学科课程目标作为起点,选取相应的教学内容开始备课、施教、研讨……

困惑着、摸索着,老师们慢慢开窍了。起初只是按照教材教,后来发现,还可以根据主题补充、创造很多学生生活中熟悉的内容当作教材。这鲜明地体现了教师教材观的变化。例如:在“相约蓝天下”这一环保主题下,五年级英语教材中没有与之相契合的内容,刚开始我们利用现成的绘本《save the pudding wood》,但内容篇幅长,生词较多,孩子们学得很辛苦,效果不好。交流研讨后,我们决定截取动画片《熊出没》视频,用单词lay say tay wait lain rain来自己编文、配音,制作绘本。将自然拼读渗透到教学中,如ai ay的字母组合,发音/ei/,让孩子们自己去拼读。同时,在故事的情境中,在同学们的交流中,自然地进行环保教育。这堂课效果非常好。让老师们真正明白:不要只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把整个世界变成教材。

Q5:可以说,课程融合尤其考验校长的课程领导力以及教师团队的整体素质,您所在的学校,在提升课程领导力、执行力方面,有哪些创新之处?

张艳红(沧州市路华小学教学副校长):

转变课程观念。校长对课程改革的领导,不但要体现在组织管理上,更要体现在观念的引领上。观念是行动的灵魂。课程融合的困难,在于如何摆脱学科本位的教育观念的束缚,解决当前学校课程中学科之间、学科与生活之间内容割裂、缺乏联系与融合的问题。为此,我们参加“新经典大讲坛”等高级研修班,接受全人教育的理念,曾先后到北京、深圳、重庆等地,走进教育前沿学校,实地考察课程融合的真实样态,从而具备了对课程实施引领和指导的能力。

统整课程资源。要有所为,必先有所不为。在课程内容上,我们首先做的是减法。我们的课程体系分为基础性的国家课程、拓展性的校本课程和个性化的活动课程。课程统整中减掉基础课程与校本课程中重复交叉的内容,软化学科界限,改变了单纯以学科逻辑组织课程内容的做法。

主题融合课程以具体的事物作为学习主题,将书本知识与实践体验有机统整,在活动时空上向自然环境、学生的生活领域和社会活动领域延伸,密切学生与自然、社会、个体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在此过程中建立系统的思维方式,体验知识之间的联系,实现统整课程资源的无边界教育。减法之上再做加法,学生的跨界学习增加,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协同教学增加。课程实践过程中,孩子们思维的方式和学习的方法在发生着改变。不同学科的教师能站在学生的学习需求的角度发现融合点,然后联手扩展学习主题的广度与深度,从“以教材为中心”走向“以学生为中心”。

树立团队意识。只有先上路,才会有同行者。我们的课程融合是以年级为单位进行同一主题下的学科整合。为了打破学科间的壁垒,我们将这一年级的所有学科教师组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开展全科教学研究。在课程实践的过程中,德才兼备的教研组长,能够引领大家聚焦学生学习的过程,针对实际问题开展教研活动。通过同伴之间的思维碰撞,引发自己对融合课程的反思,而获得更宽泛、更完整意义上的成长。主题融合课程的实践培养了一批合作型、全能型的教师,教师们在参与课程研发与实施的过程中,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思想和知识结构,由原来的课程执行者变成了课程创生者。他们创造性的实践,激发起学生的内在学习力,激励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学习、自主发展,从而在主题融合课程的学习中,实现了核心素养的形成与提升。

李义静(沧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教学副校长):

校长领导力是学校发展和教育提升的关键。为使我区的课程融合工作在学校顺利、扎实、深入地开展,我依据“目标管理是高效管理”这一基本思路,采取强化目标引领,注重教师参与的策略。首先,明确课程融合作为学期教研目标,用目标引领教师教学与教师专业发展活动,确保教师的专业发展活动与学校的教研目标保持一致。其次,给予每一位教师参与课程融合工作的机会,因为教师参与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理解的过程、认同的过程。为了去除教师的畏难情绪以及承担失败的压力,在推动这项工作的过程中,我重点做到了“坚韧”“担当”“坚持”。用校长的“坚韧”给予教师一个坚定做事的信念、坚定成事的信心;用校长的“担当”“责任”意识,给教师营造一个放心做事、放手做事的工作氛围,排除教师担心不成事的后顾之忧;“坚持”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勇往直前的精神,校长不仅要用这种精神激励自己,还要将这种精神传递给学校团队成员,促成集体与团队力量的发挥,保障教研改革的持续开展。

愿景:走向“幸福教育”

Q6:接下来,如何巩固现阶段的成果?如何推进课程融合进一步发展?

刘世荣(沧州市新华区教文体局副局长):

课程建设是途径,是手段。一事一物皆教育,时时处处有课程。在课程建设时,需要树立一种课程体系意识,围绕课程理念,将育人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方式、课程资源、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的各种因素组合起来,科学地构建课程结构框架。要站在整体育人的高度,基于核心素养形成来统筹、设置和实施。

首先,在课程建设中要进行梳理、整合,包括学科整合、多学科整合、跨学科整合甚至跨界整合。其次,我们对于试点学校,好的经验要推广,对于薄弱学校采取“先扶后放”的策略,通过校际协同教研等方式,实现资源共享,让各校均衡发展。另外,还要牢固树立科研意识,扎实有效地推进课题研究,河北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十三五”重点课题《小学语文与多学科融合的实践研究》已立项,以有价值的课题为中心,借助大量的案例研究和多彩的实践活动,促进教师成长,推动现阶段成果的巩固和提升。

通过专家指引、课题领航、研讨展示、总结反思等活动,在全区推广开展“融合课程”,期待在此过程中撬动学校各方面的发展,丰富学校文化,变革学习方式,走向“幸福教育”,让核心素养培育真正落地!

王金辉(沧州市北环路小学教学副校长):

莎士比亚说过,一场舞台剧的灵魂不是编剧、导演、演员,而是观众。同样,课程建设的灵魂也不是主任、校长、教师,而是学生。学校在进行“以生为本”的融合课程整体建构时,在策略上要坚持“三个利用”,推进这项工作进一步发展。

利用“互联网+”思维,开发校本融合课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运用“互联网+”思维,从课程建设出发,激励教师根据课程在互联网环境下的转型发展,充分挖掘教学内容,让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运用“互联网+”思维,建构平等、互动、交流的模式,充分挖掘师生资源,不断迭代,开发校本融合课程,使教师和学生获得更好的教育教学体验。

利用团队协同,整体推进融合课程。精心构建常态化协作机制,将教师工作坊作为新形势下的学习研究共同体。开展线上线下研修活动,促使教师积极投身于课程改革的实践中,不断积累和丰富个人的教学经验,在建设共同体的同时,整体推进融合课程发展。开设“求真讲堂”,聘请专家和本校教师主讲,当教学经验被激活、被分享,才会不断升值,对教师队伍的成长起到整体推进的作用。建设本土化资源库,为积累、丰富校本化融合课程资源奠定基础。推广融合成果,做好典型案例、先进经验的总结与宣传。

利用自身优势,促进融合课常态化开展。教师的个人专业成长不仅决定工作上的成绩,而且影响自身的职业幸福。在具体操作上,教师要学会给自己的课程建设画一张像,弄清楚课程的精神长相;要发现课程中的“人”,做到“眼中有人”“课中有生”,把人放在课程建设正中央;挖掘自身的优势,发掘最好的“我”,找到自己的文化“基因”;设计课程的融合模式,建构课程体系,书写精彩的融合故事。最终形成 “老师要有老师样,一个老师一个样,人人都有自己样”的生态多样性师本课程格局。

猜你喜欢

学科融合课程
【学科新书导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融合》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