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庭延续性护理对老年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观察

2018-05-16胡玉侠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8年2期
关键词:延续性偏瘫康复训练

胡玉侠

脑梗死高发于老年人群,且在发病时常引起脑缺血缺氧而导致神经功能损伤,出现偏瘫等严重症状,可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极大影响[1]。脑梗死偏瘫老年患者需长时间的康复训练、药物治疗等才能恢复运动功能,大部分患者在入院就诊后归家自行康复训练,故患者的康复训练效果及恢复情况缺乏有效评估和指导,不利于患者预后[2]。基于此,本院尝试将家庭延续性护理应用于脑梗死后偏瘫老年患者护理工作中,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04例脑梗死后偏瘫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且符合《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3]中脑梗死诊断标准者;一侧肢体瘫痪;年龄65~85岁;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内科疾病;伴严重精神障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家庭延续性护理组(观察组,n=52)和传统护理组(对照组,n=52)。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例(%)]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传统出院护理干预:于患者出院时对其进行饮食、康复训练指导,并嘱咐患者安排合理作息、保持良好心态以提高康复质量;每3个月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观察组予以家庭延续性护理:①在出院时,与康复医师共同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并将计划方案告知患者及家属。②通过微信等平台与患者家属建立联系,及时发现患者康复过程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予以处理。③每个月对患者进行上门随访,评估患者康复训练情况,包括良肢位的摆放、关节被动运动、患肢按摩等;观察有无潜在并发症发生,督促患者有效完成康复训练。④利用联络平台与患者家属积极沟通,及时发现患者的不良情绪;对有烦躁倾向的患者及时给予干预措施,并指导家属与护理人员共同安抚患者;对有抑郁倾向的患者,向其介绍康复效果较好的病友,辅助患者建立康复信心。⑤在长期康复训练过程中,患者家属可能存在极大的心理压力,故在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时也需同时对其进行开导,指导患者家属耐心护理患者,以温和的语言与患者交流,改善患者心理状况,促进患者病情康复。

1.3 指标评估方法

1.3.1 生活自理能力评估方法:在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根据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4]评估两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量表总分为18~126分,分值越高,自理能力越好。

1.3.2 神经功能评估方法:在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根据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评分(MESSS)[5]评估两组患者神经功能,量表总分为0~45分,分值越高,神经功能障碍越严重。

1.3.3 肌张力情况评估方法:在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根据改良Ashworth量表(MAS)[6]评估两组患者肌张力情况,将量表分级量化为0~5分,分值越高,肌张力越高。

1.3.4 运动功能评估方法:在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根据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7]评估两组患者运动功能,量表总分为0~100分,分值越高,运动功能越好。

1.3.5 生活质量评估方法:在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根据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8]评估两组患者生活质量,量表总分为49~245分,分值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3.6 心理状况评估方法:在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根据抑郁自评量表(PHQ-9)[9]评估两组患者心理状况,量表总分为0~27分,分值越高,抑郁情况越严重。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生活自理能力(FIM评分)、神经功能(MESSS评分)、肌张力情况(MAS评分)、运动功能(FMA评分)、生活质量(SS-QOL评分)、心理状况(PHQ-9评分)差异。

2.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FIM评分、MESSS评分比较 干预3个月后,两组FIM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P<0.05),MESSS评分则较干预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FIM评分、MESSS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干预前后MAS评分、FMA评分比较 干预3个月后,两组MA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FMA评分则较干预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MAS评分、FMA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干预前后SS-QOL评分、PHQ-9评分比较 干预3个月后,两组SS-QOL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P<0.05),PHQ-9评分则较干预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干预前后SS-QOL评分、PHQ-9评分比较(分)

3.讨论

脑梗死偏瘫具有致残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且老年患者常伴焦虑、悲观等负性情绪,患者易对治疗及康复训练持怀疑态度,使其依从性较低,严重影响患者病情康复[10]。因此,对于出院的脑梗死偏瘫老年患者,更需要加强康复护理,提高患者康复训练耐心及信心,以达到促进患者病情恢复、改善预后的目的。

本研究将家庭延续性护理应用于出院脑梗死偏瘫老年患者护理工作中发现,给予此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干预后神经功能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分析其原因可能与家庭延续性护理通过指导患者正确的康复训练方法,刺激受损神经元,调节神经兴奋性,利于促进机体神经功能恢复有关。此外,观察组干预后抑郁情绪也明显较干预前缓解,且缓解程度优于对照组,提示家庭延续性护理干预可利用联络平台等工具与患者家属积极沟通,及时发现患者的负性情绪,并早期予以心理干预,利于降低患者抑郁发生风险。不仅如此,观察组干预后运动功能恢复情况也明显较对照组好,说明家庭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有效刺激机体神经功能改善,利于提高肢体运动功能,且缓解患者负性情绪也能促进患者主动运动,于提高康复训练效果有利。

除上述结论外,本研究还发现,观察组干预后自理能力改善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考虑其与家庭延续性护理能提高患者运功功能,利于患者自我控制能力提升;且缓解患者负性情绪,于促进患者主动活动有利有关。另外,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也较干预前提高。猜测该结果由家庭延续性护理以下优点共同作用引起:①增强患者及家属互相沟通及体谅,利于患者建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②及时、有效评估患者康复情况,利于提高患者康复训练效果;③提高患者自理能力,对促进患者社会活动有利。

综上所述,家庭延续性护理可提高脑梗死偏瘫老年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也能缓解其负性情绪,对改善患者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均有利。

参考文献

1 马春霞.依达拉奉联合丹参川芎嗪治疗脑梗死的治疗体会[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5,25(1):19-21.

2 王荣,石健.连续性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依从性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4):443-445.

3 饶明俐.《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摘要(三)[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6,23(1):4-8.

4 李高.肌力训练联合水中步行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5,37(12):942-944.

5 焦俊杰,郭洪亮,何有娣,等.眼针对脑梗死半身不遂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Barthel指数的影响[J].中国针灸,2016,36(6):581-585.

6 秦彦强,孙迎春,张亚娟,等.大接经从阳引阴针刺法对脑梗死肌张力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6,22(2):189-193.

7 杨红,朱世琼,李亚梅,等.睡眠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睡眠颠倒及康复的影响[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6,13(2):88-91.

8 冯雨桐,李建军,刘惠林,等.脑卒中患者抑郁状态与生活质量水平相关性的研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5,21(12):1433-1437.

9 周春兰,刘颖,罗祥蓉.患者健康问卷抑郁自评量表在住院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中应用的信效度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28):3461-3466.

10 周艳华.分期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肌力、生活质量及依从性的影响[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7,42(8):1134-1136+1139.

猜你喜欢

延续性偏瘫康复训练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延续性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人格特质与脑外伤偏瘫患者残障接受度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