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冠心病患者血液检验相关指标检测分析

2018-05-15邱金兰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年4期
关键词:肌钙蛋白标志物血小板

邱金兰

(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人民医院,云南保山678300)

前 言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为冠心病,是一种涵盖了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脏病等多种类型的心脏疾病类型,病情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多项研究结果证实[1-3],冠心病患者与正常人群相比,在血液检测相关指标上存在明显不同。本次研究将以此为据,主要研究冠心病患者与正常人群在血液检验中血小板相关参数及心肌标志物检测结果的差异,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以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50例为观察组、以同期前来我院体检的正常群体5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中男性、女性比例为28:22,年龄由低至高45岁~85岁,平均范围(65.8±9.2)岁,病程由短至长 1 年~10 年,平均(4.8±1.1)年。本组患者中疾病类型包括心绞痛者25例、急性心肌梗死者25例;对照组人群中男性、女性比例为26:24,年龄由低至高45岁~85岁,平均范围(65.2±9.6)岁。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上述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显示,其在性别、年龄等基础资料上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 法

本次研究中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BC6800)、电化学发光免疫全自动分析仪(Cobase411)、生化全自动分析仪(BS2000)等诸多仪器联合完成两组患者的血液检测,相关配套试剂及质控物均采用亚原装配套出厂物品。医护人员应将上述仪器进行全面检查并质控维修,按照说明书完成血液采集、检测、分析等操作。

对照组患者均于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静脉血样5ml及EDTA-2K抗凝全血2ml,分别置入上述仪器中完成检测分析工作,要求患者血样整体检测分析过程不得超过2h。观察组患者则于急诊时就完成血样采集、检测及分析工作,要求患者血样整体检测分析过程不得超过1h。

1.3 观察指标

①统计两组患者心肌标志物[4]检测结果差异,包括高敏心肌肌钙蛋白(标准参考值 0.000~0.014μg/L)、心肌肌钙蛋白(标准参考值 0.000~0.010μg/L)、心肌肌钙蛋白 I(标准参考值 0.000~0.034μg/L)、肌酸磷化酶-同工酶MB(标准参考值0~24IU/L);②统计两组患者血小板相关参数的差异,包括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参考值 11.6%~13.7%)、血小板计数(标准参考值 100~300×109/L)、血小板分布宽度(标准参考值15.5%~18.1%)、血小板平均体积(标准参考值 7.8~11fL)、血小板压积(标准参考值 0.108%~0.272%)等。

1.4 统计学分析

将本次研究数据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18.0表格中,分别以(±s)、(%)表示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并予以t检验、χ2检验,分析组间项是否之间的差异,如 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心肌标志物检测结果对比

观察组患者在高敏心肌肌钙蛋白、心肌肌钙蛋白、心肌肌钙蛋白I、肌酸磷化酶-同工酶MB等心肌标志物检测结果上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且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细化分组的情况下,心绞痛患者组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组高敏心肌肌钙蛋白、心肌肌钙蛋白、心肌肌钙蛋白I、肌酸磷化酶-同工酶MB等心肌标志物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升高,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血小板参数检测结果对比

观察组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分布宽度、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压积等指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均明显升高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在细化对比的情况下,观察组患者中的心绞痛患者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组在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分布宽度、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压积等指标上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 2。

表1 两组患者心肌标志物检测结果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心肌标志物检测结果对比(±s)

?

表2 两组患者血小板参数检测结果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血小板参数检测结果对比(±s)

?

3 讨 论

当前临床针对冠心病患者的检查主要以各种影像检查为主,例如心电图、心电图负荷试验、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对确定患者病情发展、心脏组织变化均有重要意义。然而上述影像检查无法深入彻底的观察患者体内各项激素的变化情况,针对冠心病患者的确诊仍然需要影像学检查联合各种指标检测结果联合确定[5]。

本次研究中针对冠心病患者中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液相关参数与心肌标志物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血液相关参数与心肌标志物检测结果上与正常群体均存在明显差异。这一结果说明患者体内各项激素会随着患者病情发展而不断变化,最终与正常群体相比表现出明显异常。以心肌肌钙蛋白为例,其本身包括心肌肌钙蛋白T、心肌肌钙蛋白I、肌钙蛋白C三中类型,当前临床均以心肌肌钙蛋白T、心肌肌钙蛋白I作为心脏疾病患者的主要检测指标。以心肌肌钙蛋白I为例,多项临床研究已经证实[6-8],心肌肌钙蛋白I的检测结果是作为判定患者心脏疾病类型及病情发展的重要依据,其检测水平结果直接反映着患者心机结构及功能受损的严重程度,同样是判定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重要指标。而人体心肌肌钙蛋白I作为对心肌细胞死亡最敏感、最特意的一项标志物类型,其已经成为当前临床诊断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金标准。其能有效反映出人小灶性心肌损伤状况,对不稳定性心绞痛亦有良好的判定效果。同时心肌肌钙蛋白I在人体内异常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其血管官腔狭窄的情况下,心肌缺血缺氧状态导致体内炎症因子表达异常,患者心肌结构在受到损伤的状态下导致体内心肌肌钙蛋白I水平发生明显异常,出现心肌肌钙蛋白I急剧上升的现象。因此心肌肌钙蛋白I水平直接反映了冠心病患者体内病变、心肌损害的严重程度。而心肌肌钙蛋白T在人体中的异常变化与心肌肌钙蛋白I基本相同,两者作为构成人体心肌蛋白的重要成分,同时受到人体心肌损伤的影响而产生异常变化。其他血液相关参数及心肌标志物的改变亦是相同原理,医护人员应加强对冠心病患者体内多项指标参数的检测分析,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发展制定更加符合患者生理情况的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中观察组中心绞痛患者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血液相关参数及心肌标志物检测结果上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冠心病患者中心绞痛患者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心肌肌钙蛋白I、心肌肌钙蛋白T、肌酸磷化酶-同工酶MB等血液检测指标上与正常群体的检测结果存在明显差异,值得关注。

参考文献

[1] 张志红.冠心病患者血液检验相关指标检测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1):164-164.

[2] 杨红超.冠心病患者血液检验相关指标检测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2):37-38.

[3] 丁弘.冠心病患者血液检验的相关指标检测[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4,20(5):710-711.

[4] 冯丹,王衍晶.不同血液检验指标用于冠心病患者检测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3):35-36.

[5] 刘天淑.不同血液检验指标在冠心病患者中检测分析[J].现代养生 b,2014,12(16):103-103.

[6] 史丽玲.不同血液检验指标在冠心病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16,14(1):68-69.

[7] 田平.不同血液检验指标在冠心病患者中检测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6):32-33.

[8] 卢超,赵新萍,侯小霞.不同血液检验指标在冠心病检测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28):39-40.

猜你喜欢

肌钙蛋白标志物血小板
肌钙蛋白升高也有可能是这些疾病
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对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的防治效果
超敏肌钙蛋白T与肌钙蛋白I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价值
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总数和血小板平均体积的相关探讨
脓毒症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回顾及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疾病的生物学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在消化系统肿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MR-proANP:一种新型心力衰竭诊断标志物
心脉隆注射液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脑钠肽前体及肌钙蛋白Ⅰ的影响
血小板与恶性肿瘤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