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氯地平配合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效果观察
2018-05-14赵广厚杨兴华孙曼
赵广厚 杨兴华 孙曼
【摘 要】
目的:研究氨氯地平配合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因原发性高血压来本院就诊的10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50例给予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50例给予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定期检测两组患者的血压,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血压值的变化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有效率为78.0%,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收缩压及舒张压分别为(136.4±8.5)mmHg、(88.5±7.9)mmHg;觀察组分别为(125.3±7.2)mmHg、(77.6±7.5)mmHg;观察组血压下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配合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氨氯地平;贝那普利;临床效果
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与继发性高血压,其中原发性高血压占95%左右。原发性高血压是指病因不明,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是引起心、脑血管等疾病的重要原因及危险因素,也是导致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常表现为头晕、头痛、疲劳、心悸、耳鸣等症状,血压持续升高可对心、脑、肾、眼底等器官造成损害[1]。近年来,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率不断上升,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因此寻找一种既安全又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十分必要的。由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单独使用一味药治疗很难控制血压,增加剂量又容易导致不良反应加重。经过临床上不断研究发现,联合用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为观察两组药物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笔者选取本院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因原发性高血压来本院就诊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中男患26例,女患24例;年龄为54~75岁,平均年龄(62.7±5.2)岁。观察组中男患27例,女患23例;年龄为55~74岁,平均年龄(61.9±5.1)岁。两组患者病程1~10年,平均病程(4.30±3.77)年。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2)治疗前2周未服用降压药物;3)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糖尿病、肝肾障碍患者;4)所有患者及家属需签署知情同意书;5)无相关药物过敏者。
1.2 方法
积极治疗并发症,结合饮食及运动疗法。治疗前需停止使用其他降压药物,停药期间定时测量患者血压,每周测定3次,计算3次血压的平均值,作为治疗前血压测定结果。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每日早起口服,每次2.5mg,1天1次,定时检测血压,若血压未达到目标值,则将剂量调整为5mg/d,最大剂量不超过10mg/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贝那普利治疗,每日早起口服,每次10mg,1天1次。两组均持续治疗4周,4周为1个疗程。
1.3 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收缩压恢复正常或下降≥20mmHg,舒张压恢复正常或≥10mmHg。有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有所减轻,收缩压下降≥30mmHg,舒张压下降≤10mmHg。无效:治疗后未达到有效标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进行描述,行χ2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两组降压效果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降压有效率为9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情况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出现轻度咳嗽2例、轻度头痛2例、下肢水肿3例;对照组出现轻度咳嗽6例、轻度头痛4例、下肢水肿5例。症状较轻,患者均可耐受,治疗前后患者血糖、血脂及心率无明显变化,无需停药。
3 结论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血压水平随年龄增大而增高,其发病因素中遗传因素约占40%,环境因素约占60%。原发性高血压起病比较缓慢,早期症状不明显,患者未重视,导致疾病持续发展,容易引发脑血栓、脑卒中、心脏病等一些心脑血管系统并发症[2]。由此可见早发现早预防也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关键。
原发性高血压降压目的是能够降低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临床上常用的5类降压药分别为:利尿药、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和钙通道阻滞剂。氨氯地平属于钙离子拮抗药,可阻滞心肌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外钙离子经细胞膜的钙离子通道进入细胞内,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从而降低血压[3]。其特点为与受体结合和解离速度比较慢,导致药物作用出现慢维持时间长。贝那普利属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能抑制血管紧张素Ⅰ转换为血管紧张素Ⅱ,能使血管阻力降低,使血压下降,长期使用能有效地控制血压。原发性高血压必须要长期持续降压治疗,治疗时采用较小的剂量,能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目前临床上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以小剂量联合用药为主[4]。
根据上述结果显示,氨氯地平与贝那普利联合应用,观察组降压有效率为94.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两种药物联合应用,提高降压效果的同时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5],临床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 胡健.心血管系统与疾病[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231-245.
[2] 徐立峰.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J].中国医药指南,2012,(09):483-484.
[3] 黄乐珊,朱仪,朱秋玲.氨氯地平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J].现代医院,2011,(12):68-70.
[4] 叶应春,陈伟芬.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研究[J].河北医药,2012,(12):1797-1799.
[5] 施训仕,李阳,杨鑫,等.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50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22):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