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C在我国高职教育发展中的冷思考
2018-05-14康霞
[摘要]文章分析了慕课的优势及其在我国高职教育中发展的现状,指出了慕课在我国高职教育中发展的问题,如退学率高、课程欠缺实践性、学分认证不正式、教师工作量大、社会认可度不高,进而提出了慕课在我国高职教育中推进的策略:构建完整清晰的知识体系;建立学分银行和信誉银行;增强高职特色、促进慕课内涵式发展;加大政府支持、引导慕课社会化发展,以促使高职慕课逐步走向特色化、内涵式、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慕课 高职教育 问题 发展
[作者简介]康霞(1981- ),女,河北泊头人,北京政法职业学院,讲师,硕士。(北京 102628)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8)06-0099-05
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网络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进一步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集中面授已不是唯一的授课方式。随着泛在式、碎片化学习方式的盛行,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慕课(MOOC)应运而生。慕课诞生后迅速掀起了热潮,截至2011年10月,仅麻省理工学院就有约2000门慕课课程上线,吸引了来自全球约1亿人次的访问。2012年,哈佛、牛津等世界顶级大学也纷纷组建网络学习平台,随之海量的网络课程陆续开放,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如斯坦福大学开发的“人工智能导论”网络课程的注册学员高达16万人。因慕课的“超光速”发展,这一年被《纽约时报》评为“慕课之年”。
一、慕课的优势及其在我国高职教育发展中的现状
1.慕课与其他网络课程相比的显著优势。第一,高水平性。慕课的高水平性主要体现在课程资源上。海量的慕课课程基本由世界一流大学的高级教授精心打造。名师联手、名校联盟使大量世界顶级的优质教育资源触手可得。与普通在线课程相比,慕课并非一次性讲座,而是拥有系统的教材和课程结构的科学体系。
第二,高开放性。慕课的高开放性主要体现在其不设定年龄和人数限制,也没有学历学位的要求,面向全球民众免费开放。慕课的高开放性还体现在其自由、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和开放的学习平台上,学习者只要具备网络条件,就可以随时随地畅享全球在线教育资源。学习者可依据自身的基础和兴趣自主选择慕课平台上的具体课程,课程视频的回放和快进功能也赋予学习者自行调节、控制学习节奏的权利,这都是现场教学和其他网络学习难以实现的。
第三,高互动性。慕课的高互动性主要体现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规模很大。2012年维基百科评价慕课课程是开放的,规模越大运行效果越好,其通过基于主题或问题的讨论与交流将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学习者和教师联系在一起。此外,慕课高互动性的特点还体现在其必须要配合平台进行作业、讨论和检测,其后续跟踪的互动活动也可以有效地保证慕课网络课程的效度。
2.慕课在我国高职教育发展中的现状。慕课以其显著的优势迅速成为国内教育界关注的焦点。继香港大学之后,2013年5月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分别宣布正式与美国大型开放网络课程领域三大巨头之一的Edx合作。同年7月,上海交通大学与复旦大学相继宣布加入Coursera平台,并宣布将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名牌高校共建中国慕课。在国内一流高校的影响下,慕课已在我国高等教育界蔚然成风、遍地开花,被业内人士誉为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
慕课这一崭新的教育模式给我国高等教育带来了冲击,其影响也不仅限于普通高校。近年来,国内开放大学、成人教育、社区教育,甚至基础教育也都在积极研究、推进慕课本土化的进程,我国已然形成慕课多元化的发展态势。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的生力军,一直积极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学习新的教育技术。诸多高职院校以本校王牌专业为试点,或强强联盟,开始研发各种层次、不同规模的慕课课程。传统媒体和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报道与评论和慕课相关的非学术文献与学术论文数量也随之激增。2014年,我国高职教育经历了慕课学习、体验、实践和研究的过程,这一年也堪称“中国高职慕课元年”。
经历了“坐而谈”阶段的积淀,诸多高职院校纷纷“起而行”。为复旦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提供慕课服务的超星集团,在吸纳全国数十家国家级、省部级骨干职业院校后,成功组建的超星高职慕课平台已于2014年上线,并计划在3~5年时间建设100门名师课程、100门大师课程,在500所职业院校的100万名在校学生中进行推广。经过几年的探索与研发,我国高职慕课课程类别日渐丰富,除语言、经济、管理、信息技术等大类专业课程,一些相对较小或有民族特色的课程也悄然在列,如中国音乐、考古、传统陶艺、书法欣赏入门等。我国高职慕课也由初始阶段的泛化式、粗线条发展逐步转型为高精尖式的发展模式。部分高职院校结合自身特点,一些与专业结合紧密的特色课程相继上线,如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的“户外摄影基本技法”,厦门华厦职业学院的“电路与电工基础”等。
此外,我国各类高职慕课联盟和平台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2014年4月,在第一届中国职业教育微课程研讨会上成立了“中国职业教育微课程和慕课联盟”;同年,福建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结合中国网络人才发展计划(CNTD),与福建省知名高新企业星网锐捷公司合作,建立了最专业的校企融合职业教育云平台——慕课先生,其专注于网络人才培养课程的制定,着眼于培养具有高度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的中国信息技术行业高端技能型网络人才,不仅得到了业内的万众瞩目,也博得了英国等外国媒体的关注。2014年9月,10所高職院校签约加入以慕课为纽带的苏州国际教育园课程共享联盟,这10所高职院校的学生选修慕课已实现学分互认。在联盟中慕课除涉及通识类、公共基础类、文化素养提升类等内容,还涉及职教特征鲜明的“汽车维护”和“急救基本知识与技术”等课程,我国高职教育的慕课发展已迈上与区域经济相结合的新台阶。联盟中还有31门课程引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名校,从而拉近了高职学生与名校的距离,进入了高职慕课与名校课程融会贯通的新阶段。
二、慕课在我国高职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慕课贯通了诸多前沿教育理念,也与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现状和特点相契合,但因高职教育在课程设置、培养目标等方面与普通高校不同,以致其在与高职教育融合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1.退学率高。慕课打破了传统教育中固化的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定式,实现了教学的民主。慕课学习迎合了“90后”追求自由、权利和个性的心理特点,得到了广大学生的热情参与,但学习一段时间后,部分自控能力和学习自主性较差的学生因缺乏权威导向而无所适从,进而变得松散,严重影响学习效果,甚至出现较高的中途退学率。由此可见,部分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强,自控能力较差是导致高退学率的首要因素。
目前,慕课课程多为免费注册学习模式,缺乏一定的准入标准。很多学习者对课程很感兴趣,但中途常会因欠缺背景知识和基础能力而降低学习兴趣,甚至放弃学习。由于慕课无需缴纳额外的费用,部分学习者以可有可无的学习态度进行学习,这直接影响了慕课的学习效果与学习效率。2009年,Fini通过对CCK08课程中低完成率、高退学率的现象分析得出,在MOOC环境下未完成所有的课程学习,并非学习者的目标不切实际,而是对于不少学习者而言,将MOOC学习作为闲暇时的一种消遣而非学习。
2.课程欠缺实践性。高等职业教育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个性化课程设置要求很高。慕课课程在满足高职学生“自助餐”式的学习愿望时,其专业性和实践性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2014年7月,上海职业教育协会副秘书长潘家俊在网络技术条件下的高职教学研讨会上指出,在职教院校中,专业划分细致,单专业的受众学生数量较少;职教课程动手实践操作比较多,网络课程难以满足实践课程的需要。高职慕课课程多为部分高职院校特色专业的教师团队独立研发,普遍缺乏其他院校同行的斟酌与推敲。因专业完全对口的高职院校为数不多,能为他们提出改进意见的人员可谓凤毛麟角,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慕课资源的质量提升。高职慕课探索的领军人、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数码艺术学院院长张苏中教授曾指出,高职慕课最大的难题还在于缺少优质的职教慕课资源,专业性强、职业化高的学习内容太少。此外,部分高职专业划分细致,大部分慕课课程受众面较小,仅局限于几所有相同专业课程的高职院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慕课资源利用不充分。
3.学分认证不正式。慕课的运行与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学分认证是关乎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这对高职学生的影响尤为明显。目前,对慕课的认证基本都是基于平台的、非正式的,这使得MOOC的学分认可面临着各方面的压力。因缺乏统一的评估机制,慕课的超大规模、开放性等特点也为学分认证工作带来了诸多问题,这势必会影响慕课的可持续健康发展。高职学生努力得来的学分却得不到有效认证,其学习积极性必然会受挫,严重影响今后的学习。据悉,American on Education 已尝试启动正式学分认证的实现问题,但还需要规模更大、范围更广,甚至建立全球性的专业机构来着手研究。同时,也急需界定一个适合各个国家、不同层次的慕课评判标准,以促进慕课的进一步发展。
4.教师工作量大。当今社会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技术性课程更新周期短、频率高,职业教育多为应用技术类教育,这就要求专业课教师要定期接受培训,以学习掌握最前沿的应用技术。相应地慕课教程也需及时更新,这将给任课教师增加巨大的工作量。慕课作为网络课程对教师的信息技术授课能力要求更高,专业课教师要在充分准备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积极学习使用信息技术,且慕课的高互动性对教师的工作时间和工作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都会相应地增加教师的工作量。目前,我国高职慕课教师的周授课学时约为普通高校教师的两倍,除完成基本的工作量,即课上授课、课下备课外,其还要抽出一部分时间进行在线答疑。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积极性,即时答疑要求教师要随时关注互动平台的状态,这不仅会造成师资紧缺现象,也会引发高频的教师培训、工作量折算的政策制定和支持等一系列问题。
5.社会认可度不高。慕课,尤其是高职慕课,面临着社会认知度不高的问题。部分高职教师甚至忧虑,如果有家长知道孩子在学校里整天对着网络学习,肯定会有意见。2013年6月,《光明日报》刊登题为“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汹涌来袭——在线大学:洪水猛兽还是‘济世仙丹”的文章;2013年8月,《计算机世界》也载文指出,慕课瑕瑜互见,提醒各大公立大学在享受慕课诸多优势的同时,不要过分依赖在线教育。慕课这一新兴事物不仅面临着一些社会媒体的质疑,不少业界专家也担心“电玩控”的高职学生能否有效控制在线学习时间和学习效率。不仅如此,慕课的学习实践过程还面临着技术挑战。慕课不同于简单的网络公开课,其互动性对技术要求很高,大部分高职院校必须借助专业的力量才能完成后台服务和平台技术的支持与联通工作。
三、慕课在我国高职教育发展中的推进策略
1.构建完整清晰的知识体系。在慕课时代生源是广泛而多样的,其知识结构、能力基础差异很大,需求也有所不同。慕课课程应设定准入门槛,详细说明选课能力和基础知识储备要求,学生只有达到这些先期要求,才能注册学习慕课课程。教师应针对每门慕课课程设定注册须知,清楚地告知学生学好这门课程应先选修哪些课程,储备什么知识,具备哪些能力。学生对慕课课程有了清醒的认识,才可以根据自身兴趣和目标注册学习各种课程,避免因盲目报名出现厌学、退学等现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慕課将整个课程分解为很多知识点,每个知识点只需学习5~15分钟,碎片化的学习容易使学生头脑中的知识体系不够明晰完整,这就要求教师要按课程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行科学切割,并分块、分组、分群建立知识点间的关系网络模型,给学生一个直观的感受,引导学生展开多线式的学习,从而构建起完整、清晰的知识网络。教师在讲解每个知识节点前,应对重点、难点和在本课程中的定位和作用进行清晰的说明和描述,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建立学分银行和信誉银行。英国的开放大学通过与国内甚至国外大学进行互换互认学分而申请这些大学的学位,从而实现直接提供非学历教育、本科教育以及研究生教育的功能。美国社区学院的学习者也可用规定的课程学分申请副学士学位,通过学分认证,他们可以进入社区学院的合作大学进修学士学位,甚至追求更高的学术研修。对慕课而言,设立课程学分、积分兑换是一个很好的激励机制,对学习质量也可以起到很好的监控作用。每位慕课的注册用户可申请开设一个学分账户,存入“学分银行”,除课程学分外,其交流互动、科技创新等项目也在加分之列,以促使慕课成为衔接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的桥梁,进而形成打破学历门槛的慕课联盟,并尝试开发学位授予型慕课。高职学生修满规定的学分后还可以申请转入合作高校进行深造,以获取更高的学位,这必将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持续性,进而增强高职慕课发展的内驱力,如北京外国语大学网络学院就尝试通过学分兑换的方式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提升机会。
银行的信用卡运行机制启示我们,慕课也可以建立“信誉银行”,以有效减少不必要的人力和物力浪费。每位课程注册用户开设“学分账户”的同时,还要再开设一个“信用账户”。各慕课平台的管理者要制定详细的信用管理制度,并针对各种不良行为制定不同的管理措施,如学习者中途无故辍学、从不或很少参加互动交流、不完成课程任务等行为将使其信用受损,累计几次将取消其本门课程的学习资格;相反,表现突出的学习者将会获得提高信用额度的奖励,信用额度越高,其获得升学、取得学位的机会就越大,升学院校的选择范围或专业选择的范围就越广。为激发学习者的积极性,高职院校还应将部分慕课课程转型为信用收费课程,以鼓励学习者用积攒的信用额度兑换相关课程进行学习。“信用账户”不仅可以有效遏制学习者的高退学率,促进其学习效率和学习积极性的进一步提升,也是培养学习者诚实守信、持之以恒、团结合作和不断进取等素质教育与全人教育的抓手。
3.增强高职特色、促进慕课内涵式发展。职业教育多为应用技术类教育,对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要求较高,这也是高职院校的一大特色。将来很多本科院校都将转为应用技术型大学,未来的3年~5年是我国高职教育的黄金发展期。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强化“双证书、校企合作、产学融合”等优势,将慕课由粗放式发展转为内涵式发展,积极建设自身的精品慕课课程。
超星集团副总裁蒋凯指出,国际上慕课运用最多的不是本科院校,而是职教院校。到2020年,美国中学程度以上的学生通过网络学习的课程比例将升至98%。国内外很多高校的理工科慕课精品课程为高职实操要求较高的慕课课程研发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如复旦大学的“物理实践教学”,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的“飞行机器人自动导航技术”等。服务地方区域经济是高职教育的又一特色,因此,我国高职慕课课程应从教学法层面真正实现实质性的突破,将联通主义、行为主义等先进理念与教学实践进行有机融合,如苏州国际教育园课程共享联盟的系列地方特色课程就是比较成功的案例。
4.加大政府支持、引导慕课社会化发展。美国政府支持慕课商业化,采用市场化的运作机制为慕课的运行募集充裕的资金,并招纳优秀的专业人才对慕课课程资源进行专业技术处理,为其推广优化出谋划策。我国高职教育应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积极促进慕课的社会化发展。政府应建立多元经费来源渠道,鼓励有实力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参与到高职慕课建设中。政府还应充分利用市场手段调节资源配置,对相关单位的税收政策予以倾斜,以吸引更多社会资金参与慕课建设,这不仅有效解决了高职院校的资金问题,也进一步体现了校企合作的高职特色。
四、结语
慕课以其大规模、开放性等特点赢得了高职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在经历了初期“大跃进”式的发展阶段后,高职院校一定要放慢步伐,冷静地思考如何增大慕课发展的内驱力。任何事物在发展中都会遇到问题,正是这些不足与问题才意味着上升空间的存在。螺旋式上升发展是万物发展的正常轨迹,高职院校应以此为契机,锐意进取,不断改革,把焦点从规模大、范围广、资源多的外在层面转向教与学的内涵层面和实践层面,从而促进我国高职慕课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郝丹.国内MOOC研究现状的文献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3(11).
[2]康霞.中国高职教育是MOOC本土化的又一沃土——MOOC在高职教育中推进的可行性分析[J].新课程,2016(1).
[3]王蓁,田佳欣.慕课在我国发展的SWOT分析[J].新课程,2013(7).
[4]宋德清.MOOC在社區教育中的应用路径探索——基于开放大学建设的视角[J].远程教育杂志,2013(6).
[5]张金良.“慕课”冲击下的高职教育发展与改革[J].经营管理者,2015(13).
[6]邓宏钟,李孟军,迟妍,等.“慕课”时代的课程知识体系构建[J].课程教育研究,201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