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推进机制的构建
2018-05-14符繁荣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应紧跟时代步伐,着力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机制,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科定位模糊、教育内容与专业教育体系分离以及教育资源匮乏、手段缺失等问题,因地制宜地更新教育理念,建立健全教育管理机制,加强师资力量,强化实践平台支撑,完善课程体系,从而使大学生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与较高的创业能力。
[关键词]新时代 高校 创新创业教育 推进机制
[作者简介]符繁荣(1980- ),男,四川华蓥人,重庆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重庆 400056)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8)07-0067-04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背景下,要想实现新发展、新突破,就必须完善新思路,解决新的社会主要矛盾。而解决矛盾的关键就是依靠数以亿计的创新创业型人才,这离不开最具活力和生机的大学生群体的参与。因此,高校有必要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机制建设,着力提升学生的创造力,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一、新时代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
单就字面意义分析,“创新创业教育”包含“创新”和“创业”两个层面。一方面,这两个概念有明显区别:前者强调的是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育与强化,鼓励他们乐于尝试、勇于开拓,善于在工作、学习中打破常规,创造性地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更多的是思维层面的推陈出新;后者则注重实践方面的探索,强调学生打破惯有的就业模式,积极主动地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行业、领域,甚至为打造全新的就业生态而努力,更多的是行动层面的鼎新革故。另一方面,这两个概念又有紧密联系:创新意识和精神是创业取得成功的关键和前提,创业注重的是开创性,如果没有足够的创新意识,依旧按照既定模式,创业进程将难以取得突破,即便取得一定进展也会举步维艰;而创业是创新意识和精神被认可的最终归宿,一个人的创新思维只有通过创业实践才能全面、客观、真实地予以体现,创业者也才能得到内心的归宿和慰藉。高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机制建设,体现了新时代背景下人才培育机制的变革与创新,这对于国家与社会、高校以及大学生自身都具有深远意义。
1.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机制的推进,有利于助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步入了新时代,创新驱动、科技进步作为推动国家跨越式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驱动器,理应受到重视。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离不开一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精神、创业能力和素质的人才作为智力支撑。尤其是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以工业一体化、工业智能化以及互联网产业化等先进科技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机制的推进对于我国借助创新驱动在“工业革命4.0”的浪潮中占得先机,具有关键作用。
2.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机制的推进,有利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跨越式发展。当前,国内高等教育规模日益庞大,但受培养模式同质化、创新意识缺失以及实践与理论不协调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办学质量、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等关键性指标难以获得质的提升,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新时代对人才提出了新要求,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机制的推进可以促进高校转变教育理念、深入推进教育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实现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可持续、跨越式发展。
3.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机制的推进,有利于学生发挥专业优势,实现自身价值。现实生活中,受传统就业思维和官本位思想的限制,很多大学生在就业时将目标定位于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稳定行业,甚至抛弃了自己求学生涯所学习的专业知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机制的推行可以促使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激发创新热情,充分挖掘专业知识潜能,主动适应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顺利解决自身就业问题的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优化社会就业结构。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面临的瓶颈
1.学科定位不准,创新创业教育渐趋边缘化。很多高校的主流教育体系中未包含独立、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板块,而是在企业管理或技术经济的相关学科中有所涉及。这直接导致创新创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位置缺失,使该种教育类型的归属存在诸多疑问,定位相对模糊。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局面,一方面是部分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上的急功近利,片面地追求创新创业教育的速度和效果,将对大学生开展的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培养,与对企业家、管理人才开展的速成教育、短期培训混为一谈,没有真正意识到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对人才素质培养的多重意义和关键作用,整体人才培养规划中没有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其中,教学层面也难以真正有效开展;另一方面是部分高等教育管理者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解过于片面,认为创业与创新就是技术创新,而忽略了对于青年学生更为珍贵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意识层面的创新。
2.创新创业教育的执行与专业教育体系相分离。由于未纳入整体质量评价、人才培养以及学科建设规划体系中,创新创业教育在很多时候均面临“单打独斗”的窘境,未能与具体的专业教育相融合,其针对性也就大大降低。同时,国内高校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相对较晚,课程设置方面具有一定的随意性,教育内容也亟待完善。上述因素造成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体系的分离,而这与设立该学科的初衷显然是背道而驰的。与传统教育注重夯实学生的各项专业基础知识相比,创新创业教育具有一定的“形而上”特質,更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等上层素质的培养。但是,这些上层素质的提升是建立在学生下层专业知识扎实基础之上的,如果一味地强调创新创业教育,而忽略了学生专业知识这一重要载体,其效果可想而知。
3.创新创业教育手段不足,资源相对匮乏。目前,教育手段与资源不足已逐渐成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进一步发展的掣肘。第一,创新创业教育能否取得预期效果,过硬、优秀的师资队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特殊性,要求教师既能向学生讲授独特的创新意识和系统的创业理论,又要具备丰富的创业经验实践和社会阅历。当前,国内绝大多数高校不仅难以保证创新创业教育师资的知识结构和创业经历,在师资统一协调和整合方面也亟待完善,个别院校甚至仍然由辅导员兼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教师。第二,与一些起步较早、教育较为发达的国家相比,国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受限于课程的随意性,优质的本土化教材十分匮乏,同时在引入国外教材时缺乏系统的整合与落地,使得实际教学过程缺乏足够的理论指导和科学支撑。第三,目前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较为常用的形式主要有撰写创业报告和参加创业大赛等,这些活动在规范性方面有所欠缺,加之很多高校缺乏开展创业实践的场地、资金等物质条件,极大地限制了创新创业教育的覆盖面,违背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推进机制的路径分析
1.科学定位创新创业教育学科,促进其与专业教育体系深度融合。明晰的定位是学科建设的前提和基础。目前,国内诸多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定位方面存在偏差,导致其日渐边缘化,也增加了其融入专业教育体系的难度。新时代背景下,为了全面提升教育效果,首先,相关部门应增强前瞻性,加强顶层设计,将创新创业教育设置为一门独立学科,并尽快明确其学科地位,为其更好地融入专业教育体系扫清各种障碍;其次,学校可以在统一的框架下开展师资建设、课程设置以及学生培养等工作,使创新创业教育的具体执行真正有据可依;最后,教育管理部门和高校自身应结合具体实际,将创新创业教育有序纳入系统的人才素质教育之中,改变过去只面向少数学生的局限,本着“独立之思想”的原则和理念,真正培养每一个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2.探索形成特色性、多样化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根据学校类型、教育发展阶段、所处地区实际等各方面的差异,新时代的创新创业教育应着力在特色性和多样化上下功夫。第一,从高校自身类型来分析,“双一流”高校和部分部属高校应结合学生过硬的专业技能与全面的知识体系,通过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着力塑造各种拔尖创新人才,为新时代国家各项顶层设计提供人才支撑;省属高校以及部分地方性院校应着力引导学生在夯实现有理论知识体系的基础上,生发创新意识、形成创业能力,为所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贡献力量。第二,从教育发展阶段来分析,开设创新创业教育时间相对较长、已经取得一定成效的高校,应该将工作重点转移到学生的创新思维培育与实践能力强化相融合,以及优质教育资源的利用与整合上来;对于发展相对滞后的高校来说,注重挖掘现有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普及创业理念显得更为实际。第三,从高校所在区域来分析,北上广深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相对较为集中,高新技术产业发达,学校在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机制时应该引导学生实施技术性创业模式;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活跃、服务业发达,企业众多、门类齐全,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应该引导学生实施第三产业创业模式,着力提升学生的创业实务和创业能力;中西部地区的传统产业占据主流,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应该在整合各种社会资源的前提下,适当引入创新创业元素,通过良好创新氛围的营造提升学生的创业意识。
3.建设高素质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作为一门全新的综合性教育体系,建立一支实践与理论俱佳、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对于创新创业教育机制的推进至关重要。一方面,高校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激励机制,从资金投入、职称评定以及教学考核等诸多方面予以倾斜,激励更多的专职教师参与到提升自身创新创业授课能力的学习中来。要与一些创新创业教育开展较早、经验丰富、成效较好的高校建立定期交流沟通机制,通过互派人员学习等方式提升教师的实践经验。要从理论与实践融合方面下功夫,尤其要提升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培养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教授互相融合的能力,将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经验及时反馈、总结,形成系统化的体系指导。另一方面,高校也不应忽视兼职教师队伍的重要作用,可以通过对社会资源、校友资源的整合,将一批具备创业经验的优秀企业家引入校内担任创业导师,同时也为校内教师定期赴企业任职、实践创造条件。
4.构建多学科支撑的系统化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作为一门综合性交叉学科,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涉及多个学科。因此,在实际建设过程中不仅要实现现有专业教育内容与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融合,更为关键的是从教学的综合性和学科的互补性方面下功夫,着力实现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的有机融合与比例协调,构建一整套操作性较强、内容较完善的课程体系。优质的课程体系要想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离不开先进的教学方法和合适的教材,这就要求高校充分鼓励教师结合理论知识、实践经验,发挥主观能动性,立足本土探索多样、高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开发优质的课程教材,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提供支撑。
5.推进产学深度合作,打造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创新创业教育要求实现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尤其是实践平台的开发。首先,校内的各项实践性学习,如毕业设计、实习见习、实验教学等,要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充分发挥各种实践活动的载体作用。其次,积极推进大学科技园、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应充分参照大批创业案例,将丰富的实例应用在实际教学中,既能从操作层面指导学生,也可以在整个过程中适当穿插一部分方法、技巧和谋略。为了确保取得实效,科技园区应提供相应的帮扶政策,囊括创业服务、专业咨询、设备、场地以及资金等各方面。最后,高校应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创新模式,促进产学深度融合,进一步加强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建设,使之成为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实践平台。
[参考文献]
[1]董元方.专业教育视域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研究——以清华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
[2]刘艳,闫国栋,孟威,等.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J].中国大学教学,2014(11).
[3]刘伟,邓志超.我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调查与政策建议——基于8所大學的抽样分析[J].教育科学,2014(6).
[4]朱晓妹,李燕娥,张靖风,等.基于建构主义的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协同发展研究[J].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2017(5).
[5]施冠群,刘林青,陈晓霞.创新创业教育与创业型大学的创业网络构建——以斯坦福大学为例[J].外国教育研究,2009(6).
[6]杜刚,李亚光.“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高校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时代金融,2015(14).
[7]谈晓辉,张建智,关小舟,等.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与探索[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5(5).
[8]陈文娟,姚冠新,任泽中.将创新创业教育全面融入高校课堂教学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2(2).
[9]唐根丽,王艳波.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路径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10]郝世界.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研究——以构建创客空间为视角[J].当代经济,2016(8).
[11]曾令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政策依据、内在逻辑与路径取向[J].教育与职业,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