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2018-05-14周树会仲文婷李红

教育与职业(上) 2018年4期
关键词:专业设置区域经济高职院校

周树会 仲文婷 李红

[摘要]高职教育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领域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和高级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是连接区域经济与高职院的一个重要枢纽,是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逻辑起点,是区域经济发展与学校教育是否相吻合的一个重要环节。文章通过对徐州市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现状与徐州市产业结构现状的契合度研究,分析了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之间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发挥政府行政职能;面向区域经济发展布局,制定专业发展规划;全面推进校企协同育人,推动专业转型升级;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复合型高级人才。

[关键词]高职院校 专业设置 区域经济

[作者简介]周树会(1982- ),女,江苏连云港人,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仲文婷(1980- ),女,江苏徐州人,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李红(1966- ),女,江苏徐州人,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研究员。(江苏 徐州 221140)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8)07-0053-05

一、徐州市高职教育专业设置概况

目前,徐州市共有12所高校,包括6所高职院校,分布在徐州市铜山区、鼓楼区、云龙区、贾汪区、泉山区等区域,其中的江苏省徐州机电工程高等职业学校于2015年年底升格为江苏安全职业技术学院,6所高职院校中5所为公办,1所为民办。2015年,教育部在2004年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基础上,经过调研论证、征求优化及行政审定等过程,做了全面修订,形成了新的19个专业大类新名称。2016年,又增补了食用菌生产与加工、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等13个专业。2016年,徐州市高职教育专业共涉及目录19个专业大类中的17个大类,在目录中二级专业大类99个专业中,徐州市6所高职院校覆盖44个,专业布点数为184个。目前,徐州市高职教育专业设置已经形成了集群式的发展结构,主要是以土木建筑、装备制造、财经商贸、教育与体育、电子信息、资源环境与安全大类为主导的集群式结构,这六大类的比重均高于6%,占徐州市2016年招生总人数的73%以上,这也说明徐州市高职教育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办学规模及特色。

二、专业设置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助力性分析

徐州是国内重要的综合性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主要以工业为依托。目前,徐州市紧随国家发展步伐,经济发展已迈上了一个全新高度,即新型农业不断发展,机械制造不断更新,老工业化企业不断转型升级。2015年,产业结构首次实现由“二三一”向“三二一”的结构优化转型。区域高职院校肩负着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任,是各行各业人才资源培养及输送高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阵地,是产学研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其专业结构的合理设置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专业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布局紧密结合。徐州各区域经济发展各有千秋,在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是以市中心为核心,辐射各区域。为了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每个区域都备有不少于一所职业院校,其中高职院校也已基本覆盖每个区域。徐州市主要支柱产业为装备制造业、能源产业、食品加工业等,同时还正在快速发展新能源产业。徐州市6所高职院校的招生规模目前已达到42653人。从表1、表2中可以看出,目前徐州市6所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与招生规模紧跟徐州市三产结构“三二一”格局设置专业,土木建筑大类、装备制造大类、财经商贸大类、资源环境与安全大类的专业比重都充分体现了徐州的经济特色。

2.合理的专业设置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高职教育发展的宗旨是以服务市场为导向,专业设置根据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做出及时的调整。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阵地,在培養适应各类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所需求的专门人才方面,高职教育发挥着普通高等教育无法替代的作用。例如,结合徐州市工业转型战略部署,以产业科技创新为驱动力,高端制造业、节能环保产业等核心产业正在不断发展,近3年徐州市高职院校在装备制造大类、资源环境与安全大类等方面的专业设置日趋合理,2016年招生规模达4072人;根据徐州市城市轨道的建设蓝图及2019年通车运行规划,2016年徐州市有4所高职院校在交通运输大类开设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技术等专业,招生规模为776人;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需要的经济管理人才越来越多,2014—2015年财经商贸大类专业设置一直呈现上升趋势,2016年6所高职院校(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除外)中有5所开设8个专业,专业布点数达22个。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资源储备库的形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有助于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推动区域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3.电子信息化专业融入经济新形态,保障产业转型升级。传统产业要转型升级,就要实现传统与信息化相融合,就要依托信息技术与现代化管理。徐州市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发展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首先就要发展新型电子信息产业。信息化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基础,而信息化人才则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因素。2016年,徐州6所高职院校中有5所开设电子信息大类,设有10个专业,占专业规模的8%,专业布点数17个。与2015年相比,高职院校撤销2个专业,新增设3个专业,专业设置较灵活,符合信息化变化快的特点。新时代电子信息人才的培养为徐州市新一代移动通信和经济发展新形态所需的物联网、信息安全与管理等新型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发展的契合度分析

目前,徐州市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发展步调基本呈同向状态,积极为徐州市区域经济产业转型与升级提供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但是,深入调查就会发现,徐州市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仍然与区域产业发展转型升级存在一定的不适应性。

1.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契合度存在差异性。结合徐州市近三年的产业结构状况(文中三大产业的相关数据来源于2014—2016年徐州市统计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及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情况,将高职教育专业设置按三大产业结构进行契合度分析,得出2014—2016年徐州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对比情况,具体见表3。数据显示,高职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异,尤其是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与第一产业相关的专业设置较为单一,仅有园艺技术、动物医学、畜牧兽医等6个专业,现代农业、新型农业等相关专业设置空缺。与第三产业相关的专业设置过于密集,新型信息化专业不够,过于集中在会计、审计及财务管理等专业,导致第三产业人才集中、过剩严重。

2.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内部吻合度不高。表面来看,徐州市高职教育专业设置基本符合徐州市“三二一”的产业结构,但深度剖析就会发现,三产发展实际所需的技术性人才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存在“供不为求”的错位性问题。例如,会计、审计2个专业,仅2016年就招生754人,占招生总数的4.47%,出现了严重的“供大于求”;面对老龄化的市情,就业缺口非常大的公共管理与服务大类,2016年招生人数为191人,仅占招生总数的1.13%,仅设3个专业,占专业总数的1.63%,出现了严重的“求大于供”;作为全国交通枢纽重要城市,航空服务与管理、铁路运输与管理等与徐州市特色产业相衔接的专业设置均为零,出现了严重的空白。结合以上问题,建议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应主动对接地方产业,撤销整改供过于求专业,增设求大于供专业,大力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急需的专业规模。

3.新兴产业专业设置存在一定滞后性。徐州经济发展主要以工业化为主导,但对于一个综合发展的城市,目前徐州高职院校第一产业专业设置及覆盖率过低,尤其是新型的科学高效的现代化农业相关专业呈空白状态,不能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趋势,将信息、生物、能源、机械等多个领域融合到传统农业中去。同时,2016年新能源专业设置、新材料专业设置等战略型新型产业相关专业设置均为零,已不能接轨徐州市以产业科技创新为驱动力,做大做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等的产业规划。2019年,徐州市城市地铁项目将正式运行,而2016年与之相衔接的城市轨道交通与运营管理专业,仅招收了40人。多个新兴产业的兴起,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高职院校对接新兴产业的专业设置已经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滞后性。

四、高职教育专业设置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1.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发挥政府行政职能。从宏观层面来看,我国高职教育想要更快更好地发展,政府必须介入其中,积极发挥主导作用。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法律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以下简称《职业教育法》)还是1996年制定的。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及职业教育规模的不断壮大,现有的法律在诸多方面已经不能促进和保障职业教育的科学有序发展。同时,现有《职业教育法》面向的是整个职业教育体系,相关规定都比较宽泛,缺乏针对性。因此,国家层面应加快修订《职业教育法》的步伐,借鉴国外的成熟经验,结合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制定出符合职业教育发展需求的《职业教育法》。地方政府要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将与区域经济发展最为密切的高职教育作为引领地方职业教育体系健康发展的排头兵,以推动高职教育发展为切入点,主动健全和完善相关体制机制,积极出台相关政策与指导性文件,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强化相应的政策指导,积极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教学科研、专业设置等创设良好的发展环境。地方政府还应积极发挥其行政职能作用,架起连接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桥梁,改善目前高职院校主要忙于发展规模、地方行业企业只追求自身利用的不良局面,积极搭建信息交流平台,定期公布区域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情况,让区域行业企业动态了解区域人力资源储备现状,为企业对口人才引进提供便利;定期公布区域产业人才需求情况,让各高职院校根据区域經济发展人才需求现状,及时调整专业设置,促进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地方政府还应积极构建企业数据库、高职教育数据库及相关比值需求数据库,在真实有效的大数据的支撑下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和区域经济需求侧在结构、数量、质量上的全方位融合,促进专业链、人才链和产业链的有机衔接。

2.面向区域经济发展布局,制定专业发展规划。高职教育一定要坚持以需求为导向,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布局,科学合理地制定专业发展规划。从表面上看,徐州市6所高职院校都已基本形成各自的专业发展特色,如建筑类专业群主要集中在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化工、机械制造类专业群主要集中在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农业类专业群主要集中在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文化教育类专业群主要集中在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及结合市场需求综合发展的民办九州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安全类专业群主要集中在江苏安全职业技术学院等。但是,深入研究就会发现,专业建设与产业转型、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之间还存在很大的矛盾性。因此,各高职院校应充分结合学校自身办学优势,主动跟进徐州市产业结构新格局,主动对接产业链、创新链,设置专业群。结合第一产业产值比,要及时调整相关专业设置,相应增加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现代农业技术等专业,培养现代农业高技能人才,改变现有的人多不出产的传统密集劳动型所带来的效益差、效率低的问题;第二产业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在数据比值上契合度较为吻合,在此基础上,相关高职院校应做强、做大优势专业,结合自身实际,着力发展现代化工业、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相关专业,助力推动徐州市老工业产业的顺利转型;第三产业专业设置需要解决人才过剩的问题,校际之间要整合有效资源,加强交流与沟通,减少盲目跟风、随意设置的问题,合理设置社会工作、社区管理与服务等现代服务类专业,积极完善家政、养老、旅游等社会领域专业,以及现代产业发展需求的如新能源汽车技术、新能源应用技术等交叉学科,合理统筹专业发展规划,保证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质量,提高适应区域产业变革及新经济发展的能力。

3.全面推进校企协同育人,推动专业转型升级。从中观层面来看,高职教育要想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就必须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工作。校企协同育人是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校企合作工作开展这些年来,虽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主要原因在于高职院校与企业双方对此项工作普遍存在认知上的差异。合作过程中,占主动位置的高职院校推动校企合作的主要途径还停留在毕业生实习及顶岗实习上,没有深入挖掘及产生校企合作的最大化效益;行业企业方面则往往处于被动位置,如果政府的政策有利于自身的经济效益,就会考虑配合高职院校实施校企合作,如果没有实质性的政策扶持,往往就处于观望的状态。要想全面推进校企协同育人,高职院应充分认识到其人才培养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市场、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广泛联合多方力量,实现多元化办学格局,积极邀请行业企业等众多社会力量,深度参与学校的教学改革、教学设计、专业设置、课程设计等,将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各环节,从而推动自身专业设置的转型升级。行业企业则应及时改变旧有观念,充分认识到高职院校是其重要的人才储备库,变被动为主动,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互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深入学校进行功能互补、资源共享等工作,与高职院校一起共同解决人才供给与人才需求存在错位的矛盾问题,加快推进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优化统筹融合发展的步伐。

4.創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复合型高级人才。从微观层面来看,要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除了上述的政府介入调控、加深校企合作等因素外,高职院校自身的努力也是不容忽视的。从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专业设置定位等多方面出发,高职院校要积极尝试,敢于创新,将传统与现代化育人理念相融合,转变固有的育人理念,在原有静态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积极构建动态人才培养新模式。一是积极主动走出去,建“厂中校”,即在深化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将“教室”搬进企业,让学生提前感受“就业”氛围,在服务企业发展的同时,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达到校、企、生互惠互赢;二是积极主动引进来,建“校中厂”,即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及校外资源,在做好硬件设备资源、资产使用合法化的基础上,紧跟区域经济发展趋势,构建相关组织机构,积极邀请行业企业协会专家,共同研究、制订可行性方案,尝试建立校内小微企业,将社会企业缩影纳入学校日常教育,多渠道培养复合型高级人才;三是积极探索,建立区域“产业学院”,即要求高职院校主动深入区域支柱产业及对应企业的内部,紧跟产业发展现状及行业企业需求,建立学校与企业双重参与的区域“产业学院”,根据企业需要设置专业,进行订单式培养,同时为企业员工做好技能提升培训等服务工作,实现企业需要与学校人才培养的“零距离对接”。通过多种人才培养模式并进的方式,实现“融合式”人才培养,积极培养出区域经济发展及行业企业急需的人才,同时解决学生将来的就业、择业、创业不适等问题。

[参考文献]

[1]沈怡玥.基于经济社会发展视角的高职教育办学机制研究[J].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16(6).

[2]李海东.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6).

[3]周树会.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和谐发展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34).

[4]李颂梅.高职院校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对策[J].科教导刊,2017(5).

猜你喜欢

专业设置区域经济高职院校
关于职校生就业与学校专业设置的思考
江海联动开发与区域高职专业设置研究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产学研用合作模式实践研究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中国社会信任基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
大湘西地区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