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科技创新交流对推动中国技术转化的启示与思考

2018-05-14陈斌龚正平

中国西部 2018年3期
关键词:发达国家中国

陈斌 龚正平

〔摘要〕 科技交流是一个国家在全球获取创新要素和科技资源,提升科技创新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本文介绍了国外主要国家的科技交流情况,从科技资源交流、人才交流、技术转化创新平台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并总结了国外科技创新过程中科技合作、人才交流、成果转移转化方面的经验启示。最后,结合国内相关政策对推动中国未来技术转移转化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科技创新交流 发达国家 中国

〔中图分类号〕F1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694(2018)03-0037-09

〔作者〕 陈 斌 研究员 中科院广州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广州 510070

龚正平 工程师 中科院广州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广州 510070

一、引言

当前,全球创新要素和科技资源在世界范围内加速流动,全球范围争取创新资源逐渐成为各国和地区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欧美等发达国家及一些发展中国家越来越重视通过科技交流来获取他国更多的科技创新资源,跨国科技合作、人才引进、国际技术成果转移转化等方面的政策理念也都发生了一系列新的变化。因此,全面了解世界主要国家科技交流的现状和趋势,及时掌握各国科技交流相关政策的调整,对中国国际科技创新工作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国外现状

1.国外科技合作交流

美国作为世界科技强国,一直将科技合作作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方式,主要是为国家战略和政治服务,并拓展科学研究资源获取范围、提高研发能力、节省研发经费和时间,实现有效利用别国科研人力资源。具体合作形式包括合作研究、国际会议、数据库开发、运作支持、标准开发、技术转移、技术援助等。〔1〕美国国际科技合作的热点领域有高科技、国土安全和全球环境等,并且民间国际科技合作也呈现明显上升趋势,新兴科技合作方式逐渐得到推广,其国际科技合作经费主要来自于联邦政府拨款和非官方机构提供的资金。〔2〕

英国的国际科技合作主要内容和方式包括:参与建设国际大科学装置、参与大型国际科技合作计划、保持与主要科技大国的双边合作、实施英国本国科技计划中的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等。英国研究理事会(Research Councils of UK,RCUK)2010年3月公布了最新《国际合作战略》,新战略的目的是推动世界各地科研人员的交流和合作,并将环境变化、清洁能源、老龄化、全球威胁与安全、数字经济、纳米科学与工程确定为英国国际科技合作的优先领域,〔2〕达到既合作又竞争的目的,以提升英国的影响力。

2008年2月,德国联邦政府正式发布《加强德国在全球知识社会中的作用,科研国际化战略》,〔3〕目的是为政府有关部门的科技合作提供相关的指导,增加部门间的协作,整合各部门的政策和措施。德国研究共同体(Deutschen Forschungsgemeinschaft,DFG)作为国家级科学资助机构,主要从六个方面开展资助,包括个人资助、竞争力计划、合作计划、科学基础设施计划、科学奖项和国际合作计划等。德国国际事务办公室(Internationale Buro des BMBF,IB)近年来的国际合作项目资助也主要集中于亚洲、大洋洲、独联体国家及中北美地区。IB与西欧国家的合作项目无论是数量还是金额都不多,主要集中在尖端科技领域。〔2〕

日本的国际科技合作主要从地域、研究领域、政治环境三个角度出发,并综合考虑合作方的科技实力。早期,日本大部分合作活动都围绕美国和欧美成员国展开。近年来,随着中国和韩国科技水平的提高,日本从美、欧、亚三级视角出发,注重加强与亚洲伙伴国家间的科技合作。日本国际科技合作性质主要分为“竞争性合作”“互补性合作”“援助性合作”。〔2〕同时,日本还将参与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作为本国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方针,以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形式参与全球科技活动。

2.国外科技创新人才交流

国外主要是通过移民或签证政策,大型平台,人才政策、基金、计划,跨国公司及猎头公司招揽等引进人才。

(1)通过移民或签证政策吸引人才。部分国家通过立法和实行国家计划来鼓励高级技术人才移民,例如美国于1990年出台的《移民与国籍法案》,加拿大2013年4月开始实施吸引外国企业家的“创业移民计划”等。另一些国家和地区主要是通过推出针对国外高级人才的特殊类型签证来吸引人才。例如英国的“杰出人才签证”;欧盟成员国的“蓝卡”计划等;日本法务省入国管理局发布的《第三次出入境管理基本计划》等。〔4〕还有一种做法则是通过积分制筛选引进人才,如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等通过对个人学历、技术专长、能力、职业经历以及语言等进行打分,以此判定引进的人才是否符合国家发展需求。日本法务省2012年也制定了“高级人才积分制度”。〔5〕

(2)通过大型平台吸引人才。一种是通过大型跨国科学合作项目来吸引人才。例如欧美等国家通过发起世界级大科学项目来汇集世界各国科学家,例如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发起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項目,美国发起的国际空间站计划等。二是通过建设跨国合作的研究机构和基地吸引人才。例如日本于2003年设立的尖端研究基地计划,韩国于2009年设立的世界级研究机构计划等。三是在海外建设人才引进平台,就地吸引人才。〔6〕如新加坡国立大学设立了多学科全球联盟的研究战略,在海外著名创新聚集区设立海外学院;日本通过在国外建所的方式,韩国则与美国等开展国际联合研究项目,设立海外合作中心。四是通过各种政策吸引海外机构在本土构建相关平台来吸引国外人才。如新加坡实施“跨国公司和地区总部计划”,通过特别税收优惠,吸引相关跨国公司在新加坡设立地区总部。

(3)通过人才政策、基金、计划吸引人才。德国通过为海外德裔青年学者提供教育或科研领域高级职位,并兼顾学术人员子女教育及眷属就业来吸引德裔学者回国。同时,出台了包括培养和吸引创新型高级人才的“高技术战略”、设立 “国际研究基金”等吸引人才。〔7〕法国为吸引在海外从事专门领域研究的顶尖学术带头人回国,设立了“国家级海外研究人员归国激励基金”,并解决其家属的工作和保险。〔8〕以色列为吸引在国外的以色列科学家回国于2011年启动了“卓越研究中心计划”。韩国2012年启动了“智力回归500人计划”。〔6〕

(4)通过跨国公司和猎头公司招揽人才。大型跨国公司有面向世界招聘高级人才的优势、机会和能力。近年来,跨国公司大规模地在海外扩展生产与科研业务,并建立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大力推行人才本土化战略。〔7〕跨国公司争夺人才主要通过设立科研机构、人才本土化、育才计划、兼并等。例如,美国许多跨国高技术公司除给予国外高级技术人才高薪外,还根据人才从事工作重要程度额外配给股票期权。除跨国公司外,全球有70%的顶级和高级人才还通过猎头公司流动。90%以上的跨国公司也都在利用猎头公司获取人才。如北美已形成高达千亿美元级规模的庞大成熟的猎头产业体系。〔4〕

3.国外技术转化创新平台与机构发展主要情况

(1)北美主要国家技术转化创新平台与机构。美国技术转移比较成熟,目前已经形成了由非盈利组织、技术转移办公室及研究技术应用办公室、民间中介、顾问机构为主干的技术转移组织体系。比较著名的有Yet2.com和美国国家技术转移中心(NTTC)。Yet2.com是全球最大的网络技术交易市场平台,其NTT基本功能包括全球技术授权业务和知识财产专业服务。美国的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为行业提供整合性技术交易信息网站及专业咨询服务,是一个国家级的技术交易市场平台,其主要从“商业黄金”网络信息服务、技术转让“入门服务”、专题培训服务、发行技术转让出版物服务等方面开展服务。〔9~11〕

(2)欧盟及主要欧洲国家的技术转化创新平台与机构。欧洲创新转移中心(IRC)是为了促进欧洲地区研发机构与中小企业间的技术转移而成立的一个泛欧洲的技术交易市场平台。IRC成立于1995年,总部在卢森堡,主要通过提供一对一服务来满足技术交易过程中的相关需求。同时,通过网络工作平台的建设,提供跨国的即时技术交易服务,对欧洲区域间的技术转移贡献颇大。

英国技术集团(BTG)是英国主要的技术转化创新平台与机构,也被认为是最大的国际技术转移中介机构之一。〔11〕英国国家授权BTG履行技术许可证颁发及专利保护的权利,是具有国际权威的技术贸易机构,专门以风险投资来支持技术创新和技术转移。BTG的运行主要通过一个有机整体,即国际技术成果——开发形成技术产品——推广转移——再开发及投产等实现利润共享和风险共担。

德国主要有创新市场(IM)和德国史太白促进经济基金会(STW)。德国联邦教育研发部通过建立IM来促进发明人、出资人、公司企业间的沟通。IM的技术交易网站信息主要包括创新寻求资金、创新寻求企业、企业寻求创新等三个主题。可以在IM上输入相关技术资料,分布于德国各地的18个“创新伙伴”通过IM审查与评估程序来判断其品质优劣。IM同时还提供与技术交易相关的服务,诸如技术评估、法律咨询、可交易技术摘要报告撰写、营运规划等。史太白促进经济基金会(STW)是由德国史太白技术转移有限公司实际运作。史太白技术转移有限公司的定位是技术转移服务组织,是一个充当政府、学术界与经济界的联系平台,〔12〕其目标是“担当政府、学术界与工业界的联系界面,专门为顾客需要服务,把研究成果转化为有竞争力的工艺与产品”。〔11〕主要服务内容包括科研开发、咨询、评估、国际合作等。

(3)亚洲主要国家技术转化创新平台与机构。技术市场Technomart是日本最著名的技术转化创新平台,也是日本国家级的技术交易市场平台。Technomart采用会员制进行运作,技术转移活动重视地域性,并重点从技术信息网站、商谈与展览活动、技术交易服务人员实时联络三个方面开展服务。未来除继续强化这三大部分外,Technomart还将拓展与亚洲其它国家、地区的技术交易合作,如中国、韩国等。此外,日本还积极发展技术转移中介机构,其中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与技术许可组织(Technology Licensing Organization,简称TLO)是其典型代表。〔13〕技术交易所(KTTC)是由韩国政府和民间共同出资创办的韩国著名的技术转移组织,也是韩国国家级技术转移机构。建立国家技术转让数据库和网络来构筑公共和民间部门的技术转移体系,为技术供求双方提供技术交易平台及技术交易支持系统是KTTC的主要职能。KTTC还通过技术评估、技术交易、企业并购等来实现其推进技术产业化的目的。

三、国内现状

1.中国国际科技资源交流现状

目前,中国的国际科技合作已基本实现“获得技术援助,吸纳外国先进技术”,处在“发展本国经济,寻求部分话语权”阶段。中国参与国际合作的主要目的是利用发达国家科技资源,加速提高本国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地位等。

我国主要通过三种方法参与国际科技合作。一是以进军国际市场为目的的国际科技合作。主要是通过企业向国际市场推销新产品,拓展在国际市场中所占份额和地位。参与方式主要有跨国兼并重组、技术入股、参与组建技术联盟及联合研发等。二是以培养和吸纳领军人才为目的的国际科技合作。这类国际科技合作可以整合国际科技人才,尤其是国际顶尖科技领军人才,提升相应科研创新能力,为我国科研院所、高校引进海外归国科学家,带动本土科研水平的提升,培养高端科研人才起着重要作用。三是以参与大科学计划、争取国际话语权为目的的国际科技合作。这类科技合作除可培养、锻炼本国科研人员参与国际合作研发的能力外,还可提高中国在重要科研领域的话语权和地位。〔2〕但是,整体上讲,当前,中国在参与国际合作过程中还面临着许多现实挑战,如在国际合作中不能得到平等的对待、与新兴国家合作不足,国际合作经验不足等。

2.中国国际科技创新人才交流

在科技创新人才引进方面,首先,中国从国家层面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来鼓励人才回国,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如为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而专门设立的 “千人计划”,为引进青年海归及短期回国创新人才而设立的“青年千人计划”等。在地方层面,各省市也出台了各种人才引进计划或政策,如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江苏省实施了“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北京市制定了《鼓励留学人员来京创业工作的若干规定》和《关于进一步鼓励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来京创业工作的意见》等,上海市制定了《鼓励留学人员来上海工作和创业的若干規定》等。

中科院作为中国国家级的科研机构,也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在2015年出台的《中国科学院关于深入实施“中国科学院人才培养引进系统工程”的意见》中明确了中科院组织实施的人才计划及项目有:人才引进计划、人才培养计划、人才激励计划、国际人才计划以及人才专项等。

除政府和科研院所外,中国一些第三方机构也积极参与到人才建设和引进中来。例如,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发起成立了国际技术转移协作网络ITTN,除在国际技术转移合作与国际创新合作方面的工作外,还服务于国家和北京市外国专家局,承担部分全球引智工作。ITTN创建了专家库和创新资源库,其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收集整理国内外各领域专家及其联系信息等。

3.中国国际技术转移转化创新平台与机构发展

在技术转移转化创新平台与机构建设方面,国家层面主要的形式是创建“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目的是更有效地发挥国际科技合作在扩大科技开放与合作中的促进与推动作用,提升中国国际科技合作的质量和水平,发展“项目-人才-基地”相结合的国际科技合作模式,使该类合作基地成为国家在利用全球科技资源、扩大科技对外影响力等工作中的中坚力量,并對国际科技合作产生引领和示范效果。目前,“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主要包括四种类型,即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际创新园、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及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截止2017年3月,国家科技部认定的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有169家,国际创新园有29个,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有405家,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有39家。〔14〕另一个创新平台是经原国家经贸委、教育部和中国科学院批准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北京国家技术转移中心”。该中心由中科院与北京市共建,是专门从事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的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5〕中心的国际技术转移平台围绕能源环境、新材料、装备制造等,打造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平台,为国内外各类企业、科研院所等提供高效率、高质量、高水平的服务,其促进技术转移转化的科技咨询服务主要有市场调查、专利分析与知识产权服务、项目技术评估与评审、可行性研究、地方产业园区规划、技术展示与交易、国内外技术考察、企业及地方政府培训及产品检测及认证等。

四、思考和建议

对中国而言,与发达国家、地区开展科技合作,能快速获得所需技术,培养科技人才,有效促进全国科学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整体进步。但需要谨慎吸取国外的经验,并充分结合本国国情,制定相关的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的运作机制、激励机制,创新技术引进开放机制以及与企业合作的相关政策。

1.发挥重要省市的科技先导和区域引领作用,争取重要资源的支配权或优先使用权

充分发挥本国一些重点省市如广东省、北京市、上海市等的科技先导和区域引领作用,利用这些省市的区位优势和产业集群优势,争取国家和国际资源的支配权和优先使用权。重点引进省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与新材料产业、绿色低碳产业、数字创意产业等。利用地缘优势,响应国家《“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要求,加快研发、人文交流、知识产权、技术转移转化等综合性合作平台建设,加强与世界发达国家、地区的合作,争取这些国家、地区的优势科技资源、产业资源优先输入,加快实现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

2.依托自贸试验区和自贸区政策优势开展国际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活动

自贸区是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门户枢纽,应充分利用好上海自贸区、广东自贸区等在国际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过程中的作用。充分利用自贸区的制度优势,加速推进跨境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速度以及便利化程度,如在报关方面,可充分利用“先进区,后报关”等政策,提升用于研发和生产的国外装备、材料的通关效率;税收方面,可对自贸区内企业进口国外的生产装备、原材料予以免税,降低国内企业的生产成本,激励其与国外企业合作的积极性,使国外技术在自贸区的转移转化更加顺利地进行。

3.重视与发挥好国外领事馆、友好城市、合作机构的桥梁纽带作用

利用多国在中国各省市设立领事馆的便利优势,充分发挥外国领事馆的桥梁作用,为本国企业、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引荐科技合作对象。充分利用国外友好城市、高校、研究机构的科技资源,促进其与本国主体科技计划、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国际产业合作计划、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计划等加强对接。积极通过国际科技合作专项计划重点支持优先发展的科技领域,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所需的重大技术引进和再创新,带动高端人才引进与培养。

4.建立和完善国际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政策保障体系与金融保障体系

建立健全与国家层面政策、国际政策全面接轨的国际科技合作的政策体系,加强统筹协调,处理好地方政府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等国家部委以及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间的关系;研究出台相关政策法规或实施细则,保障国际技术转移的有序进行,防止恶性竞争。设立国际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保障基金,制订配套的奖励政策,鼓励技术的供需双方如企业、高校、研究机构,以及第三方中介服务机构积极参与到推动国际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之中。

5.制定双边科技产业研发合作计划,设立联合研发中心和实验室

研究与制定双边科技产业联合研发计划,并配套相应的基金对双方的科技企业开展的联合研发与产业化活动给予支持。设立常规化的项目征集机制,每年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双方企业、高校、研究机构开展联合研发或产业化项目。进一步完善鼓励跨国公司来华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的相关政策,促进跨国公司技术和管理经验的转化和扩散。同时,也要积极鼓励国内科技型企业开展海外并购,到海外设立研发中心,利用海外并购、合作获取国外企业技术,引入国内实现转移转化。

6.建立和完善国际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

加强与一些重要国家和地区的联系与合作,结成战略合作联盟,形成政府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企业广泛参与的国际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充分发挥政府在科技投入中的引导作用,通过政府引导与支持,建立国际技术转移协作网络(ITTN)的第三方专业组织,促进先进技术“引进来”,同时也促进中国的优秀技术“走出去”,在其它国家实现转移转化。

7.建设国际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信息服务和技术交易平台

建设整合国家、省(市)层面,境外主要国家和地区相关政策,以及技术需求方、供给方、中介服务方信息的国际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信息服务和技术交易平台。整合分散的信息资源,为参与国际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活动的各方提供一个能够查询各种政策信息、技术信息、合作伙伴信息,促进多方信息与技术交流的平台。平台可与政府、第三方机构积极配合,定期举办线下的技术交流会、交易展活动,打造“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信息服务与交易平台。

8.引进和培养一批高层次的国际化科技人才队伍和科技管理队伍

探索建立长效的人才交流机制,将一般性人员交流提升到可增强创新能力的高水平人才合作与交流,引进一批顶尖海外专家和优秀创新团队回流。利用国家的政策优势,鼓励海外科学家回国服务,支持海外留学人员和华侨归国创业,重点资助自带技术、項目、资金的优秀创新人才。同时,及早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科技管理人才队伍,重视对国际合作科技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可参照新加坡的作法,在相关部门大胆启用外国专家参与政府决策。

9.明确国际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构、人才的认定方法与激励机制

按照《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管理办法》《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重大事项调整实施细则》等政策,确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实际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构,对于第三方技术评估机构、技术交易中介机构,以及技术评估师、技术交易经纪人等的资质进行规范,设立具有一定门槛高度的认定标准,提升专业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明确科技金融政策,建设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借鉴国外有益经验,设立知识产权质押与担保制度、国际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引导资金,鼓励企业参与国际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加大政策激励力度,制定合理的企业人员成果转化的股权激励、分红机制以及技术成果转移转化人员的职称评定方法等,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

参考文献:

〔1〕Wagner C S YA,Hassell S.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i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an update to an inventory of U.S. Government spending[M].RAND,1997.

〔2〕陈 强.主要发达国家的国际科技合作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3〕陈 强,鲍悦华,李建昌.德国国际科技合作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2013,(12).

〔4〕鄢圣文.国外人才引进政策的主要做法与经验借鉴[J].中国证券期货,2012,(09).

〔5〕日本法务省放宽高级人才认定条件 吸引外国精英[EB/OL].http://www.chinanews.com/hr/2013/12-25/5659733.

〔6〕易丽丽.发达国家人才吸引政策新趋势及启示[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6,(07).

〔7〕李恩平,杨 丽.发达国家引进高科技人才政策的比较及启示[J].经济论坛,2010,(06).

〔8〕郑永彪,高洁玉,许睢宁.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吸引海外人才的政策及启示[J].科学学研究,2013,(02).

〔9〕谢秀红.国内外技术转移机构的调查与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6,(12).

〔10〕全球知名技术交易平台和技术转移机构介绍[J].中国高新区,2010,(07).

〔11〕国内外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发展情况[EB/OL].http://www.casnt.com/html/kepuyuandi/jishuzhuanyizhishi/2012/0614/546.html.

〔12〕德国的技术发展现状及技术交易平台简况[EB/OL].http://de.mofcom.gov.cn/article/ztdy/201009/20100907155098.shtml.

〔13〕国外技术转移机构发展的经验与启示[EB/OL].http://www.casnt.com/html/kepuyuandi/jishuzhuanyizhishi/2012/0615/568.html.

〔14〕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概况[EB/OL].http://www.cistc.gov.cn/InterCooperationBase/details.asp?column=741&id=81467.

〔15〕中国科学院北京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介绍[EB/OL].http://www.nctt.ac.cn/zxgk2015/zxjs2015/.

(责任编辑 傅 文)

猜你喜欢

发达国家中国
发达国家创业政策的启示与对策
国外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的经验及启示
大数据时代下网络交易征税的国际比较及经验借鉴
发达国家现代物流发展的启示
我国科技决策咨询发展现状及完善
我国警卫反恐怖斗争对策研究
浅析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代价问题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
发达国家乡村治理的不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