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安新区的刘易斯拐点现象及政策方案
2018-05-14黎雪竹吴垠
黎雪竹 吴垠
〔摘要〕 通过分析贵安新区对其他地区劳动力就业压力的缓解及本地可能出现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枯竭情况,本文提出贵安新区即将面临的刘易斯拐点现象,并借助其地缘的特殊情况,结合国家政策和新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从劳动力主体、劳动力市场的循环、企业主体和政府助力四个方面提出解决刘易斯拐点的方法,期望对中国西部地区相关新区建设提供政策启示。
〔关键词〕 贵安新区 刘易斯拐点 劳动力循环 政策方案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694(2018)03-0001-08
〔作者〕 黎雪竹 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成都 611130
吴 垠 教授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成都 611130
二元经济理论中的刘易斯拐点问题,是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建立在劳动力完全自由流动的基础上,提出的二元结构下传统部门向现代部门转化的模式。在二元经济社会中,只要工业部门支付的工资略高于农村维持生计的基本工资,就可获得无限供给的劳动力,工业部门用农业劳动力代替资本,所获超额利润用于再投资,以吸收更多农村剩余劳动力。〔1〕由于劳动力从过剩走向短缺的过程中出现了转折点,因此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会逐渐减少,直到最终枯竭。
这种枯竭的解释有两种可能:一是实现了最终的城市化。第二三产业彻底吸纳了农村劳动人口,缩小产业真正需要的后备军,也意味着劳动力富余现象至少在结构意义上可能结束。二是工业尤其是制造业疲软。在不涨工资的情况下,无法吸引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工业化进程中。从表面上看,这时的二元经济中,工业和农业都仿佛处在一种不完全的“饱和”状态,农业无法提供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工业,因而现有劳动力价值上升,劳动资料成本上升,最后会直接带来工资上涨从而影响利润。
一、贵安新区对劳动力转移的吸引
刘易斯拐点现象是指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富余到枯竭的转折点。这就涉及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界定。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指农业生产部门的劳动力向非农业生产部门的流动。根据中国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本身的劳动力与自然资源状况等特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途径不可能是单一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是职业转移,即由农业产业向非农产业转移;另一类是地域转移,即从一个地区向其他地区转移。如果某一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其他地區仍然从事农业生产,全国范围看并没有发生产业上的转移,则不能称其为真正意义的转移。
从城市化进程的角度来看,农村劳动力人口的转移同时存在推力和吸力。其中,推力是指低收入、交通不便和人均耕地减少等欠发展地区内部存在的问题导致该地的劳动力人口想要外出务工;吸力则是指目的地城市的各种优越的环境,使得目的地城市对农村人口产生吸引力。作为目的地来讲,地处中国西部的贵安新区,是中国东部及南部城市工业转移的承接地,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存在非常强大的吸引力,因此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其转移。
首先,贵安新区的建立和维护对劳动力产生了巨大的需求。贵安新区的开发运作层是贵安新区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即贵安新区开发工作由贵安新区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承担,包括重大基础设施和大型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土地一级开发、房地产开发、基础产业投融资及建设和资本运作等各项工作。大规模的房地产开发、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大量制造业就业岗位,同时新区建设提供了比农村可获得维持生计的物质资料更高的薪酬,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形成巨大吸力。所以,农村劳动力得以快速向其转移。而且基于人口红利,此时农村劳动力人口富余,弹性极强,容易在这样的情况下发生转移。此外,贵安新区坚持改革创新和扩大对外开放,基本实现了一年有框架、两年有效果、三年有形象的既定目标,服务业也欣欣向荣,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其次,贵安新区的行政体制改革也有利于工业劳动力的增长。2015年8月,贵安新区行政审批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综合行政执法局同时挂牌成立,推行“审批局外无审批、行政审批一枚章”,实行相对集中审批,对于行政许可申请,受理事项非因法定事由超过法定时限未办结的,除涉及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安全的事项外,实行“超时默认”,一律视为申请人已经取得行政许可并办理有关手续。这标志着贵安新区在全面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也表明贵安新区的行政体制改革为市场提供了宽松的发展空间,较大地释放了市场潜力。实施行政体制改革近两年来,贵安新区新增市场主体9906户,是改革前的5.5倍;高通、微软、华为等为代表的高新企业相继入驻,预计到2020年将形成250多万台服务器装机能力、1.5亿部智能手机产能,产业规模达1500亿元。相对宽松的市场准入程序,为贵安新区延长产业链提供了非常舒适的成长环境。
再次,贵安新区的地缘环境和其所承担的国家战略作用也要求大力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贵安新区地处黔中经济区核心地带,位于全国综合交通骨干路网包头至广州、上海至瑞丽的交汇点,是西部地区通往珠三角、南亚和东南亚的重要陆路通道。一是响应和贯彻国家精准扶贫战略,贵安新区秉承因地制宜原则,以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为核心,吸收农业部门富余劳动力,打好扶贫攻坚战。二来是因肩负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构筑沟通南北和承启东西开放大格局战略支点的国家战略使命,贵安新区积极抢抓机遇,极大地增加黔中经济圈乃至贵州全省参与区域合作的机会并提升其能力,也有力促进长江经济带上游地区与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高效对接,加快形成沿海、沿边、沿江全方位开放与跨区域互动发展的良好格局。这也要求有充裕的劳动力作为支撑。
最后,贵安新区产业升级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高端产业部门转移。位于贵州南部的平塘县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即“天眼”,作为国家九大科技基础设施之一,代表了中国在空中的雄心,彰显了我国数十年在太空力量的飞速发展,也预兆着科学将引领新型旅游模式的形成与发展,并促进整个贵州的二三产业转型升级。这直接反映了贵州省将来的发展方向对高新技术人才的需求,也有利于贵州本地的产业升级。从侧面可以看出,贵安新区将需要大量的产业及技术支持,也将需要更多层面的技术工作者,这提供了大量的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岗位,一定程度上能成为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高端产业部门转移的动力。
一般来说,农村剩余劳动力想要转移会面临许多困难,包括生存困难、维权困难、心理困难及交友困难等。这主要是因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综合素质较低,与之相伴随的,其择业自由度也就很有限,所以建筑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业、零售业等成为其转移的首选行业。自2014年建立后,贵安新区吸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这既由贵安新区的大量人力需求又由农村转移劳动力择业的有限同时决定,但这样的劳动力优势一般主要在新区建立初期较为明显。
二、贵安新区的刘易斯拐点现象分析
贵安新区建设需要大量投资,各环节工业部门需要形成产业链来降低交通成本,这样就形成了工业集聚,使得生产环节减少了对劳动力的消耗,提高了利润。当剩余价值重新投入扩大再生产时,同时产生了替代效应和规模效应。不论是需要投入等比例的劳动力和资本,还是需要用资本代替大量重复工作的劳动力,都要求投入更多的资本。在我国始终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大背景下,大力推进工业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带来了技术革新的日新月异,使得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时间缩短、生产效率由此提高。
尤其从中长期来看,随着产业技术的不断升级,市场一定会出现新的劳动力替代的技术及设备等。所以当资本边际效益高于劳动边际效益时,市场的逐利性会使企业家选择用大量机械化生产设备代替低端劳动力,则低端劳动力市场将会迅速萎靡。对于整个贵安新区而言,这意味着新区建设步入成熟,市场规模不断扩充,产业技术持续提升。同时,贵安新区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引力会大幅度下降,这一点不容忽视。
另一方面,当贵安新区的基础设施逐渐完善,建筑业、采矿业以及交通业等对于劳动力的需求会减少,贵安新区也会像东部南部发达城市一样,由于劳动力饱和而对外来劳动力数量需求下降。这时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的贵安新区,对于劳动人口的整体素质要求会逐渐提高。但是,对于农村来说,剩余劳动力已经向非农产业逐步转移,其总量的确逐渐减少,而“刘易斯转折点”主要有两个标志:一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总量持续下降,另一个是农业工资水平显著上升。所以,对于企业而言,会直观感受到“民工荒”“涨薪潮”,感受到结构性劳动力短缺现象的出现。
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持续下降,农村劳动力蓄水池功能显著减弱,自然会出现“民工荒”。当然这种“用工荒”是双方的,也就是说产业真正需要的后备军并没有缩小,相反,越来越需要技术、资本、知识的企业会要求劳动力提升自身水平,企业对技能型、知识型、复合型人才的争夺将更加激烈。农村剩余劳动力由于转移困难则出现结构性失业。失业人员的增多导致在岗劳动力负担加重,影响企业经营的实效,也影响社会稳定。
同时,农村剩余劳动力持续下降,尽管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也同时在下降,但由于企业生产产品对于人力资本投资的必要性,所以企业对劳动力的投入刚需决定了企业对劳动力需求的下降慢于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口的下降。这时,企业为了保证产出所需要雇佣的必要的那部分劳动力,引起劳动力供求关系变化。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企业成为市场法则的被动方,劳动者要求涨薪了增加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不可避免地,在岗劳动力流动率有可能升高,员工有理由不满企业的福利薪酬等待遇问题而离职,这也就导致企业的经营状况受到打击。这种“涨薪潮”使企业成本上升,如果企业要保证自己的利润,则这部分——由于供需关系改变升高的非生产部门成本,势必会转移到产品上,使消费者和企业共同承担。而产品价格上升,并不是因为剩余价值增多而上升。更为严重的是,如果持续的物价上涨和失业并存,则经济面临滞胀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本地农村剩余劳动力持续下降可以在短期内通过吸引外来务工人口进入市场而得以缓解,但从长期来看,仍会面临“刘易斯转折点”问题。而且问题的关键在于,这种简单的区域转移本身也是贵安新区的本职使命之一。贵安新区地处西部内陆高原山地地区,是广东和川渝之间的桥梁,一定程度上能化解南部和东部发达地区的低端劳动力人口严峻的失业问题。
前文提到,贵安新区目前面临极大的机遇,从新区的地缘环境和其国家战略地位不难看出,贵安新区建设有重大的经济文化意义——拥有在西南地区促进跨区域互动发展的有利条件,有利于从全域上呼应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自2014年贵安新区获国家批准建立以来,其附近区域如毕节、铜仁、黔西南、黔南、黔东南等地的总劳动力人口均有下降,也就是说贵安新区不仅是作为工业部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之地,也是作为工业集聚地和技术交流枢纽,吸收周边劳动力。〔2〕当然,工业集聚有助于实现专业化分工,也便于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管理,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也减少了社会消耗。但是从长期来看,就不得不考虑贵安新区建设的劳动力短缺危机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了。
举例来说,贵安新区承接广东产业转移的一个试验地——贵安新区的富士康第四代产业园,是贵安新区电子信息产业的龙头企业,主要生产智能型手机、游戏机、高科技纳米触控面板及配件等,用的都是最新的生產方式。随着科学进步和技术革新,工厂扩建吸引了本地及周围地区的劳动者源源不断地进入当地市场,劳动力数量不断膨胀,增加了相对过剩人口,扩大了产业后备军总量。贵安新区所提供的空余岗位和发展机遇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国东部和南部发达城市劳动力人口失业问题。
贵安新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作用的发挥不仅局限于贵州本地。所以,在考虑贵安新区面临的刘易斯拐点现象及政策方案时,自然不能仅局限于本地,还应考虑“云贵川”等各地区联动的解决方案,立足于相互学习充分沟通后,提升贵安新区自己的产业结构,否则农村劳动力短缺的情况只是推迟地区性转移而已。通常情况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自发性和盲目性,正如上文所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困难其中就有维权困难和生存困难。因为这种转移缺乏组织性,所以政府也很难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行有效的管理和保护。
三、贵安新区应对刘易斯拐点现象的政策方案
综上所述,结合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贵安新区不能仅仅局限于承接外省产业转移或引领省内局部发展。贵安新区建立初期,贵州省希望国家在长江经济带规划若干内陆开放试验区,支持以贵安新区为核心的黔中经济区加快发展。目前,作为黔中经济区,贵安新区应找准在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中的定位:把重心放在区域合作发展上,并深化与泛珠三角经济区的合作;同时,借力渝黔铁路促进成渝黔经济共同发展;借助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提高自身对外开放水平,使区域合作成为扩大对外开放的一大支点。将刘易斯拐点问题、低端劳动力供给与生产设备升级之间对立的问题统一解决:
1.将高端生产要素与农业要素有机结合
不能把低端劳动力和劳动力替代设备在生产领域彻底割裂开来。人口问题、失业现象和产业后备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推进资本积累,但同时对劳动力主体是一种无形的剥削,因此也要求劳动力主体能积极提升。为鼓励劳动者提高自身水平,贵安新区要积极制定有利于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政策措施。例如:花溪大学城管委会2017年1月1日正式发布《贵安新区直管区鼓励促进师生落户花溪大学城政策措施(试行)》,这是全国首个专门为师生落户而制定的奖补政策,前后3次奖励共涉及257名师生,共兑现奖励资金1298万元。为实现将贵安新区打造成有潜力容量大的新兴工业区的目标,新区应积极配合贵州省的顶层设计,围绕大数据、天文科技热潮发展二三产业经济;劳动力主体要重视农业要素与高端技术的结合,创新农业生产模式,提高农业从业者的劳动水平,这对化解贵安新区的刘易斯拐点问题具有基础性作用。
2.为劳动力转移开源
目前,贵安新区对广东产业的承接虽然有效,但不可持续。与产业转型升级和去产能化相联系,贵安新区应结合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使庞大的产业后备军得以流向更多领域,平衡农业人力资源和非农业人力资源的比例。2011年贵安新区拟建后,国务院决定在贵州省贵安新区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为加快推动国家绿色金融创新试验区建设,新区高标准规划建设的绿色金融港即将建成,其中包括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债券等绿色金融要素服务体系,多层次多方向的产业结构,给劳动力转移提供了更宽广的发展机遇。作为大型金融改革创新实验区,贵安新区现在的发展重点之一,就是建立绿色产业发展指标体系,推进城市空间绿色化,这将需要大量的高素质劳动力。〔3〕然而前文提到过,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大多集中在建筑业、制造业、采矿业仓储及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业等,想要向更多行业转移依旧面临很大难度。
所以,要想从根源上解决“用工荒”问题,仍然需要建立健全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口针对性的职业培训和技能学习制度,通过在岗培训、在岗学习,提高劳动力素质;提高农村基础教育水平,完善农村学校贫困生资助政策,引导未就业劳动力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要使劳动力转移和企业需求对口,不仅仅是劳动力素质达到市场需要的问题。信息不对称或信息滞后都可能造成摩擦性失业,所以必须通过新经济带的建立引导完善劳动力市场。2017年,贵安新区获得2017中国智慧城市创新实践“互联网+政务服务”奖。自获批建立以来,贵安新区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探索出行政许可“六个一”模式,通过精心构建“六朵云”审批服务平台,走出了“信息共享、流程再造、数据铁笼”的“互联网+政务服务”新路。〔4〕引入这种“互联网+”的就业服务模式,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就业信息服务中心和基层就业信息服务站网络,有针对性地为农业转移人口提供政策咨询、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公共服务,形成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向工业和服务业转移、同时高端劳动力作用于农业发展的良性循环。这种循环结构,使劳动力自由流动能够主动运行并持续发展。
3.推动大数据新兴产业发展和人才引进
新区要坚持体制机制创新,坚持第三产业与第一产业有机统一,在达到工业劳动力一定饱和的情况下,将传统农业低端劳动力向服务业整体升级。贵安新区在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后,要鼓勵创新创业,制造新兴经济发展点。这有利于解决企业人力资源需求和市场提供的人才不匹配的矛盾,也体现了企业主体对人才建设的更高层的需要。企业主体的生产需要直接影响劳动力市场的容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我们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大数据、云计算、智慧城市建设,连接成21世纪的数字丝绸之路。贵安新区的企业主体应把握好“一带一路”的建设机遇,把握发展新兴产业的机会,结合“创新创业”发展机会,扩大自身劳动力接纳能力。〔5〕
4.积极推行改革新模式
贵安新区作为全国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区县,已探索出行政审批“一章审批、一网审管、一单规范”和政务服务“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双轮驱动改革新模式,有效减少前置审批,让企业主体放开手脚,为创业者拆掉“障碍栏”。政府支持鼓励农业转移人口创业创新就业,认真落实“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扶持政策,放宽基层创业准入限制。2015年,李克强总理对新区管委会干部职工说,贵安新区要有新模式、新体制,着力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和创新动力,就在去年,李克强总理对贵安新区“六个一”服务新模式做出批示。这为创新市场活力提供条件,也为解决产业后备军无法流动的问题打开了新思路,成为企业化解劳动力短缺的政策突破口。
参考文献:
〔1〕Lewis,W.A.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ur[J].The Manchester School of Economic and Social Studies,1954,(02).
〔2〕郭安丽.贵安新区获批 上升为国家级新区梯队[N].中国联合报,2014-01-25.
〔3〕徐晓华,朱 振,苏伟峰.2014~2030年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趋势预测与管理[J].管理评论,2018,(01).
〔4〕何选高.民族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人口转移途径探讨——以贵州省凯里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11).
〔5〕谌思宇.2017年贵安新区十大新闻揭晓[N].贵州日报,2018-01-25.
(责任编辑 博 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