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非通用语专业发展

2018-05-14佟加蒙

中国电化教育 2018年3期
关键词:专业建设互联网+互联网

佟加蒙

摘要:“互联网+”理念正在深度介入包括教育在内的社会生活各领域。非通用语种专业的发展建设面临如何适应“互联网+”理念谋求发展,以更好适应“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之下国家对非通用语种人才不断增长的需求。该文围绕“互联网+”教育的趋势和理念,从课程建设、课堂组织和教师发展等不同方面探讨做好非通用语专业发展的思路和措施。

关键词:“互联网+”;非通用语;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产业和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概念在不同行业和领域引发广泛思考并产生重要影响。关于“互联网+”外语教育的讨论也在相关高校和机构引起研究关注。作为高校外语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非通用语种的专业发展也面临如何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新变化提升专业建设水平的问题。

非通用语专业在我国历史悠久,相关语言人才对国家开展面向亚非和欧洲国家的各领域对外交往发挥了重要作用。非通用语一般指英、法、德、俄、日、西(西班牙)和阿(阿拉伯)等七种外语之外的语种。“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由于非通用语种对象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度契合,非通用语专业的建设更是得到了相关高校的高度重视并取得了长足进展。目前,无论是新建非通用语种专业数量还是开设非通用语种专业的高校数量都在不断扩大,适应专业特点和时代变化做好非通用语种的专业建设是相关高校的共同关切。在“互联网+”正在深度渗入包括教育在内的社会生活各领域的今天,如何把非通用语专业建设与围绕互联网而产生的新型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结合起来也成为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围绕“互联网+”教育的趋势和理念,从课程建设、课堂组织和教师发展等不同方面探讨做好非通用语专业发展的思路和措施。

二、“互联网+”及其与非通用语专业建设的关联

“互联网+”的概念在国内由社会影响广泛的互联网企业率先提出,并得到各行业各领域的积极响应。到2015年,“互联网+”被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的行动计划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得以体现。这样的定位意味着“互联网+”理念将对包括教育在内的各个行业和领域产生深刻影响。对于长期以来在传统教育模式之下发展的非通用语专业而言,“互联网+”教育理念的日益普及对现有的专业发展模式形成了很多挑战,为改善传统课程建设和课堂组织形式提供新鲜的思路,并对提升非通用语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具体而言,“互联网+”理念与非通用语专业发展存在以下关联。

(一)“互联网+”教育理念是改善现有非通用语课程建设和做好新建非通用语种课程建设的重要契机

近年来,国内非通用语种专业数量正在经历大发展。很多高校都在增设语种专业方面加快了步伐。例如,到2020年,北京外国语大学开设的外语语种将达到100种,全面覆盖所有与中国建交国家的官方语言。边疆地区省份的多所高校也在加快扩张语种数量。一方面,现有非通用语种课程建设的模式以教材为主并辅以教参等教辅材料。以互联网为载体和形式的各类数字化教学资源有待对现有课程建设形成补充和完善,强调互动和多媒体的“互联网+”教育理念有待丰富现有非通用语课程内容。另一方面,有很多新建语种专业是国内首次开设的语言专业,在课程建设方面需要从零起步,适宜在专业开设伊始就从课程建设环节重视引入互联网意识,做好“互联网+”模式的课程建设。比如,一些新建语种专业或因对象国人口和经济规模以及国际影响力较小,面临学习者数量少和高度分散的问题。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将教学资料采集、规整和汇编实现数字化,从而提高有限资源的利用效率。在这方面,一些出版机构和社会培训机构因较早意识到互联网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深刻影响,已经做出了诸多有益的尝试。而作为以本科教学为主要途径开展非通用语教学的单位,高等院校拥有最为丰富的非通用语师资力量,有条件也有能力在“互联网+”理念指导下探索更多的课程建设模式。以教材为例,以數字格式并辅以丰富的视听辅助材料的多媒体课件无疑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所学内容。数字教材的应用也早已不应限定于传统“视听说”类课程,而是可以贯穿“听说读写译”的各个语言技能训练环节。

(二)“互联网+”教育理念可以对探索新的课堂组织形式形成有益帮助

互联网理念渗入外语教学课堂已经不是新鲜事物,很多外语专业都以翻转课堂的形式组织口笔译等不同课型的教学。通用语种的各种在线教学在内容上也十分丰富。由于非通用语普遍存在学习人数少和对象国状况千差万别等专业特点,以互联网为平台探索有别于传统课堂组织形式的教学模式就更有必要。可以从几个方面考虑“互联网+”理念对非通用语课堂组织形式的提升和改善。比如,传统非通用语课堂组织仍然以小班教学和师生互动为主要特点,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互联网+”理念还没有和非通用语本科教学形成广泛结合。尽管很多高校在建设非通用语在线教育平台方面做出了努力和尝试,但是整体而言仍然有巨大的新型课程建设空间。再比如,目前国内非通用语种本科专业大多实现了“7+1”或者“3+1”模式的教学过程,即在四年学习过程中派遣学生赴对象国学习一个学期或者一个学年的时间。如何利用互联网对留学学生的学习过程实现有效指导和管控,以及如何利用互联网帮助在国内学习的学生获得更好的语言学习环境,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此外,由于“开设所有与中国建交国家的官方语言”已经成为非通用语专业的建设目标,可以考虑利用互联网平台实现部分语言的远程学习。原因是个别待建设的新语种专业存在对象国局势动荡等不安定因素,接受派遣赴对象国学习或进修的留学人员常常会有所顾虑。这种情况下,充分利用互联网建设网络课堂和开展在线学习,可以辅助做好新建语种师资培养和课程建设。

(三)用“互联网+”理念指导非通用语教师发展

“互联网+”时代对教师发展提出了更多要求。对于外语教师而言,这种要求从过去的语言技能水平和专业学术素养提高拓展到了对互联网理念的了解和应用。非通用语教师只有将自身发展与具有时代特色的学术成长路径相结合,才能更好地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教学要求。伴随互联网在过去十几年的发展,新一代学生的成长过程已经与互联网密不可分。可以说他们的休闲娱乐和成长学习都是在高度参与互联网的状态下完成的。面对互联网时代的学生,非通用语教师也需要了解和熟悉互联网发展的趋势和动向,将“互联网+”教育的理念融入自身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提升之中。无论是教学准备环节的多媒体课件制作或者课堂组织环节的多媒体应用,都对教师的网络知识技能提出了要求。例如,熟悉互联网的一代年轻人可以迅速通过网络渠道获取关于对象国的各种知识,可以通过网络结识对象国“语伴”在社交软件上随时获得语言技能训练。他们更习惯于通过网络进行学习准备、与教师互动和复习巩固所学知识。伴随“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中国与广大非通用语对象国在各领域的来往和交流都日益频密。非通用语种的学生到对象国旅游、学习和工作实习的各种渠道都越来越顺畅,提高语言技能的平台也越来越完善和多样化。相应的他们对在国内开展非通用语学习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如果固守传统思维按照旧方法和思路来组织教学,将在与学生互动和教学效果方面遇到越来越多的挑战。

三、“互联网+”在非通用语专业建设领域的应用

作为本科专业建设的共同规律,非通用语种的专业建设也涉及教材和课程建设、教学大纲制定和人才培养,以及师资队伍培养等问题。尤其是对于新建语种而言,需要在专业开设之初就在上述问题上厘清思路和明确路径。传统上非通用语的专业建设模式在国内有着几十年的历史和成熟的经验和做法。以“互联网+”理念对传统非通用语专业建设模式进行改善和提升的时候就需要对既有的做法进行反思并对相应的问题提出对策。

(_一)基于互联网的非通用语专业课程和教材建设

非通用语本科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教材建设。包括“听说读写译”在内的基础语言技能训练课程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围绕具体的教材来组织。尽管互联网技术早已经对知识载体和媒介产生了深刻影响,可是到今天十几万字左右的纸质教科书仍然是“教材”的基本形式,也是大多数传统课堂围绕之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实际上,作为课程建设的核心内容,“教材”的形式已经在发生变化。以非通用语种专业的“报刊阅读”课教材为例,最早期的报刊需要远程空运而来,经过教师“剪报”和汇编给学生使用。互联网出现以来,实时的新闻报刊阅读材料无穷无尽供课堂使用。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又使得关键词抓取和采集成为可能,可以按照不同的新闻内容和题材实时从互联网抓取阅读材料。阅读过程在联机课件上完成,逐篇测试学生的阅读理解程度和阅读水平,并根据学生的实际阅读水平提供不同难度的阅读材料。这样的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闻阅读教程”已经和传统的教材形式完全不同,实现了效率和效果的倍增。再以“视听说”课程为例,传统的视听媒介先是从磁带发展到基于局域网的视听实验室。互联网技术进步之后,在线互动使得视听训练的过程更加生动直观,视听素材丰富到取之不尽。实际上,一些通用语种基于互联网的课程建设已经不局限于具体的个别课程,而是贯穿到了总体培养方案之中。

对于非通用语种专业而言,需要从课程和教材建设的环节导人互联网理念,从“听说读写译”基础技能课程开始做好互联网理念指导下的专业建设。作为一个标志性的起点,每个非通用语种专业都应该建设好融汇语音语法和精读实践的基础课程,其中既包括传统纸质教材,也包括多媒体形式的数字教材。在后续的课程建设过程中,陆续建设包括“新闻阅读”“视听说”“口译”和“笔译”等系列课程。最终形成可以覆盖四年本科学习的大约1800左右学时的数字化课程。对于拥有专业非通用语教学团队和专业电教和出版机构的高校而言,基于互联网的数字化课程建设并不存在技术障碍。实际上,外语类院校在近年也在不断加大对于“慕课”等形式的数字化平台和课程的关注和投入力度。例如,已经成立了“中国高校外语慕课联盟”,推动数字课程和在线教育在外语教育和教学领域的发展。非通用语专业应该把握这样的学科发展契机,以数字化课程和数字教材建设为起点,使非通用语专业的发展适应外语学科的新变化和新发展。

(二)基于互联网的非通用语专业课堂组织

可以从两个个方面考虑基于互联网的非通用语专业课堂组织,包括非通用语专业的基础技能课程以及与对象国合作开展非通用语在线语言学习课程。

翻转课堂等新型课堂组织形式在很多专业的教学实践中受到重视和推广。这样的课堂组织的条件之一就是具备包括在线课程视频在内的新型教材和教辅材料。如果上述数字化课程建设能够落实,就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开展以课下自主在线学习和课堂学习相结合的课堂组织形式。考虑到非通用语专业多年以来探索的“复合型”和“复语型”人才培养常常受困于课时限制而不能实现理想的预期效果,在非通用语的技能训练阶段加强基于互联网的新型课堂组织形式是值得尝试的路径。在具体形式上,非通用语专业以主干课型为基础建立“非通用语自主学习平台”,可以将部分语言技能训练由课上学时转移到课下自主学习。一些出版机构和社会培训机构建立的面向自学者的非通用语自主学习平台已经开始运行。这样的平台以本科专业的标准加以完善建设,辅以非通用语专业教师的在线指导,可以收到更加理想的效果。

与对象国合作开展非通用语在线语言学习课程也是值得探索的有效途径。目前,非通用语专业在开展语言教学过程中会派遣学生赴对象国学习或者从对象国聘请外教来华开展教学。无论“走出去学”还是“请进来教”都受到时间和费用等诸多成本限制。与对象国适当的合作院校开展非通用语在线教学,可以将外教教学贯穿到整个本科学习过程之中。此外一些非通用语教学单位在积极筹备国际合作办学过程中,受到办学经费和办学地点等诸多条件限制,基于互联网的在线学习未尝不是一个可行的替代办法。

(三)“互联网+”与非通用语专业教师发展

为适应已经到来的“互联网+”时代特点,非通用语教师需要以积极融入时代的态度,在语言学习基本规律的基础上重构学习过程,并在此过程中实现自身发展和专业建设发展的双重提高。

首先,非通用语专业教师要将掌握互联网知识和提升互联网意识作为自身职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来看待。从普通教学课件设计和在线课程的设计开发,到翻转课堂的设计和实现,都需要一线教师熟悉互联网和具备丰富的互联网相关技术知识。这既是社会整体互联网化的时代要求,也是新生代学生在互联网环境下成长之后对知识获取渠道多样化的需求。

其次,通过建设“互联网+”理念的非通用语教学过程,可以将总体培养方案中语言技能所占用课时缩减至课下以在线方式完成。非通用语教师除了完成教学任务,还面临科研学术成长的要求。过程冗长的基础语言技能训练课时占据了一线教师的大部分授课时间,再去面对思路不同的科研和学术研究的时候会分身乏术。对学生而言,“非通用语+专业”是已经探索多年的学习路径,基本思路是要求学生在四年内完成专业非通用语学习的同时再学习一门经济、国际关系或法律等学科的专业知识。在培养方案总学时不可能无限延长的情况下,如何在四年有限的时间内既完成非通用语学习,又从专业的角度完成另一门学科知识的学习是一个挑战。将非通用语基础语言技能训练课程所占学时放到自主学习平台是一个可以考虑的解决方案。

此外,面对在未来几年需要“覆盖所有与中国建交国家的官方语言”这样一个新建语种扩张目标,有一大批新增专业的非通用语教师将开始在各自语言专业开展语言教学工作。这些新增语种在专业建设过程中的第一步就是做好培养方案中的具体课程设置、编写教材和组织课堂教学。在这些新建语种的专业建设过程中引入互联网意识,从一开始就做好具体课程的在线学习课件设计和自主学习平台的搭建,对于新建语种专业的未来发展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结语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对包括外语教学在内的各个教育领域都产生深远影响。非通用语专业教学也需要拥抱这样的时代变化,从专业建设的环节做好新时期的非通用语人才培养。“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使得专业非通用语人才在未来的需求会与日俱增。只有以不断改革的教学理念和不断适应时代变化的教学手段来完成基础语言技能训练的过程,才能更快更好地培养出国家战略亟需的非通用语专业人才。“互联网+”教育的变革对于非通用语专业发展而言虽然是一个重大的挑战,但是对于整体学科的进步和跨越发展而言更是一个机遇。對于国内开展非通用语专业教学的单位而言,以“互联网+”教育理念做好各个非通用语种的专业建设,为具体语种打造好基于互联网的自主学习平台,在教师发展评价指标中加入基于互联网课件设计和课程设置的权重,都是值得思考和并制定具体应对策略的问题。

猜你喜欢

专业建设互联网+互联网
浅谈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作用
高职院校新开设无人机专业的探讨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