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教育新时代背景下系列新形态教材建设研究

2018-05-14徐慧琳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8年9期
关键词:新形态技能职业

徐慧琳

[摘           要]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在借鉴国外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高职新形态系列教材的研究现状,发现我国高职教材在教材定位、内容选取、知识体系、呈现形式等方面的研究还须进一步加强。

[关    键   词]  高职类;系列教材;建设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6-0169-01

高等职业教育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要求职业院校转变发展观念,树立科学的质量观,将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和首要职责[1]。教材作为知识传播的载体,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桥梁,是学生与知识技能的纽带,是教师组织教学的根本依据。“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学什么”“如何学”这些教育的根本问题最终都将以教材的形式展现出来[2]。2012年《教育部关于“十二五”职业教育教材建设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是教材建设。因此,建设和完善高职教育教材并进一步发展已经成为当前职业教育的重中之重。

一、高职系列新形态教材建设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研究起步较早,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全面的职业教育建材建设体系。教材内容全面,教学理念先进,教学资源丰富,注重引导学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依据基础、专业、应用等三个阶段进行教材结构设计,同时依托出版社网站搭建教材网站,形成丰富的在线课程资源。

目前,国外一些常年在教学一线以及拥有丰富实训经验的教师已经形成教材编写团队,他们始终保持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坚持能力本位,注重技能的培养,避免纸上谈兵和枯燥的文字表达。教材的选题大多依据课程标准、企业和用人市场的要求、市场供求状况以及教师和学生的愿望等,论证环节较为严密[3]。教材中通常利用案例或设定情境,采用学生熟悉、有兴趣的图片或情景描述将学生带入学习环境,图表、文字排版清晰、直观。教材将知识、技能有效融合,同时,结合实际案例,帮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学习。

(二)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我国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高职教材的建设理念与思路、建设体系与框架、使用效果和反馈以及如何体现高职特色与专业特色等方面,并提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对策建议。但是,很少有学者提出系列教材的建设路径;另外,高职教材的编写创新度不高,在教材的建设中,没有融入新观念、新技术、新资源,无法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

二、新形态土建类高职系列教材建设途径

(一)围绕一个核心——职业能力培养

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是既能直接从事一线生产操作又能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此,高职教材的编写应充分考虑学生从事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的性质和定位,基于工作过程合理确定教材的内容。

“项目化”教材以典型的工作任务为载体,利用工作任务帮助学生学习必备的知识点,通过设置一个任务,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

(二)服务一个对象——高职土建类学生

确定教材的服务主体,通过分析学情,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并投其所好。减少理论内容,提升技能水平和操作能力。

教材的内容选取、体系构建、色彩搭配、风格特点,更加贴近学生的学习认知方式、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4]。利用二维码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手段,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转换知识点的表现形式,将教材的课堂教学功能延伸到支持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

加强纸质教材和数字资源的有效融合,充分借助信息化技术,让枯燥的书本知识变得生动。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真正成为能够充分满足教与学实际需求的、学生乐学教师易教的新形态教材,帮助学生将知识内化于心,将技能外化于形。

(三)聚焦一个热点——行业新技术

高职教育的职业性特点要求高职教材应具有鲜明的职业特色。因此,教材体系的构建应加强与行业、相关企业之间的密切联系。将行业以及企业中的新材料、新规范、新方向等内容及时添加到教材整体建设框架中,如BIM技术、绿色建筑、建筑工业化。

(四)组建一个团队——高职教师+行业专家

教材质量的好坏在于编写团队的人员构成,编写团队能力的高低决定着教材质量的优劣[1]。这就要求参与编写的高职教师对学科体系和发展方向有明确的认识,把握学生的需求以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学科的发展有自己想法。行业专家可根据实际工作经验以及工作岗位的要求,提出实质性意见。因此,行业、企业、学校三者共同组建的合作团队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其教材开发才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符合实际工作岗位需求。

三、结语

高職教育新时代背景下系列新形态教材建设的关键是要提升学生的技能操作能力,学生所需的知识技能要和未来的岗位要求相结合,应注重融合相关岗位需求的技能标准和教育方法。

参考文献:

[1]李辉.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视界下的教材建设路径:基于美国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J].高教探索,2014(6).

[2]安淑女,闫照粉,王晓燕.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院校机械制图教材建设[J].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

[3]叶岚,郭元建.借鉴国外职业教育教材特色的农业高等职业教材建设探讨[J].世界农业,2013(11).

[4]王冰.高职教育教材发展趋势探究[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6(3).

猜你喜欢

新形态技能职业
在“空中”打造教学新形态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新形态西装
拼技能,享丰收
我爱的职业
图书馆未来的新形态、新趋势探索
五花八门的职业
关于马术职业
盯紧!这些将是5年内最赚钱的平民职业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