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雨课堂”在“机械三维设计”课程中的运用

2018-05-14封明亮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8年9期
关键词:雨课堂建模答题

封明亮

[摘           要]  通过将信息化教学方式“雨课堂”引入教学实践环节,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性,增加了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联系和互动,并使教师实时掌握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授课方法。这说明“雨课堂”的引入在教学环节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    键   词]  机械三维设计;信息化;雨课堂;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6-0121-01

一、概述

“機械三维设计”在高职教育中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技术基础学科,要求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掌握中等复杂零件和曲面的建模能力。在教学实践环节中,笔者发现学生在对较复杂的零件建模时,出现了对平面图纸读图能力不足和空间立体图形想象能力不足的问题,导致学生在建立模型时出现障碍。同时教师在授课的环节为了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往往会在建模的过程中不断停顿来讲授难点内容,这样也导致学生和教师的思路出现不流畅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笔者在“机械三维设计”这门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引入了“雨课堂”,通过“雨课堂”这种信息化教学手段,取得了一定的良性成果。

二、“雨课堂”在教学环节中的引入背景

“雨课堂”是清华大学和学堂在线共同推出的新型智慧教学解决方案,致力于快捷免费的为所有教学过程提供数据化、智能化的信息支持。“雨课堂”能将课前、课上、课后的每一个环节都赋予全新的体验,最大限度地释放教与学的能量。

笔者对所教学的班级进行了学情分析:授课对象为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方向的大二学生,该班学生已修完“工程制图”等专业基础课,具有绘制、阅读和理解平面图的基础知识和机械基础知识,能够进行简单的三维抽象思维,该班学生对于实际动手实践的课程兴趣较大,具有良好的学习主动性。因而,笔者决定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参与度,增进在课堂上与学生的互动,故将“雨课堂”引入教学环节。

三、“雨课堂”在教学环节中的尝试案例

笔者在“机械三维设计”“曲面建模”这一堂教学课中进行了“雨课堂”的尝试。使用“雨课堂”的遥控功能,可以利用手机对PPT进行控制,这样保证了整节课的时间都能与学生面对面地授课和交流,这样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受重视度”,避免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思维没有跟着课堂走的问题。

“雨课堂”也具有单选题、多选题、投票的功能,能将教师在课前所准备好的题目推送至学生端,可设定答题时间,并将答题的结果推送至投影仪展示给学生看。这样可以使每一位学生都参与进答题中,准确掌握每一位学生对该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在笔者所讲授的该班中,一共有学生32人,答题结果如下图所示:

答题结果

根据答题结果可以明确得知该班学生在该知识上掌握得并不理想,答案选择错误的占48%,故需要对该知识点进行强调和再次讲解。通过后台可以看见每一位学生的选择,这样就可以详细地了解每一位学生对知识点是否了解,并针对性地进行讲解。

在教学环节中的案例展示时,通过“雨课堂”的“弹幕”功能能够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和理解充分表达出来,以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想法和思路,并对有代表性的思路进行讲解和评价。

学生完成练习后,笔者将全班学生每4人1组,分为8组,并请组员在组内讨论,选出每组满意的作品,然后利用“雨课堂”的投稿功能将作品投稿到“雨课堂”,教师就将这些作品展示出来,再由全班评选出本次课最满意的作品。

四、结论

通过将“雨课堂”引入教学环节中,充分增加了教师和学生的联系与互动,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与传统教学方式对比发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更牢,理解更深。而此种授课方式也受到了学生欢迎,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黄成龙.雨课堂让教学更轻松[J].科教文化,2016(12).

[2]徐盛夏.教学方式与时俱进:“雨课堂”教学[J].教育现代化,2016(35).

猜你喜欢

雨课堂建模答题
物理建模在教与学实践中的应用
在经历中发现在探究中建模
思维建模在连续型随机变量中的应用
求距求值方程建模
雨课堂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雨课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究
提高《电工基础》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
雨课堂在经管类本科经济法教学中的微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