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尔霍夫第一定律”的教法
2018-05-14闫旭琴
闫旭琴
[摘 要] 基尔霍夫第一定律又叫节点电流定律,简称KCL定律,它是基尔霍夫定律之一。“基尔霍夫定律”是电路中电压和电流所遵循的基本规律,是分析计算较复杂电路的基础。它可用于交直流电路的分析,也可用于含有电子元件的非线性电路分析。基尔霍夫定律包括基尔霍夫第一定律(KCL)和基尔霍夫第二定律(KVL),前者应用于电路中的节点,而后者应用于电路中的回路。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们好奇心强,对直观事物比较感兴趣。因此,在KCL定律的教学中,可以充分考虑学生特点,从生活现象出发,采用翻转课堂法、问题探究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积极探索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关 键 词] 基尔霍夫第一定律;翻转课堂;分组讨论;任务驱动;启发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9-0125-01
电工基础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主干学科,课程地位尤为重要。作为电工基础中解复杂电路的重要定律——基尔霍夫第一定律,更是一个纯理论推导的定律,学生学习起来既无兴趣又倍感吃力。那么,如何讲好这一课,就成为我们必须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下面我结合个人多年教学经验,浅谈该课题的教学方法。
一、利用翻转课堂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上课前几天,教师可以先将新课基础部分的微课上传网络,并通过班级QQ群或微信群发布相关问题,要求学生通过微课学习以及网络查阅来解决问题。例如:“什么是复杂直流电路?复杂直流电路和简单直流电路有何不同?复杂直流电路可用电阻串并联的方法解答吗?什么是支路、回路和节点?”学生可利用电脑或手机看微课视频、百度搜索查阅、图书馆找资料,或在班级群平台请教老师、和同学们共同探讨等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并将完成结果于课前上交老师。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适当奖励学分。这样,我们将陈旧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为课前由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帮助学生快速地获取新知识,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继续探索知识的好奇心,还为课堂教学打好扎实的理论基础,节省了更多时间来解决重难点,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利用问题探究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有了课前充分的准备,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事先准备好的生活中常见的三通(四通)水管,并引导学生联系日常生活经验观察三通(四通)。师生共同探究,得出结论:如果水从三通(四通)其中一口(两口)流入,在有水压的情况下则会从另外两口(一口)分别流出,且流出三通(四通)的水一定等于流入三通(四通)之水。因为水流进三通(四通)之后不会凭空减少或者增加(管漏除外)。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由看得见的水流联想到看不见的电流?如果我们把任意电路中的任一节点比作三通或者四通,而把汇聚成节点的各支路比作三通或四通各进出口。那么,在复杂电路中,对于任一节点,流进节点的电流之和是否也等于流出节点的电流之和呢?
三、利用分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争先争优心理
提出上述问题之后,学生可分组进行讨论。经过几分钟的激烈辩论,最后,可由每组组长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在收回讨论结果之后,一一出示于黑板上,并和学生共同点评各小组结论,提出正确观点:在电路中任意一个节点上,在任一时刻,流入节点的电流之和,恒等于流出節点的电流之和。由此,我们引出了节点电流定律的第一种形式。
四、利用任务驱动法调动课堂学习气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
得出节点电流定律第一种形式之后,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屏幕出示几个关于节点电流图例,要求学生分组、分环节抢答。
第一环节,各组分别列出图例中各节点的电流方程式,以计时抢答形式来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课堂气氛。以最短时间列出图例方程式且都正确的组为优胜,以学分奖励小组成员。
第二环节,教师提出:请同学们将刚才的方程式移项,将所有电流都移动到等式一边,观察等式,从等式中找出规律,以组汇报。而后教师点评各组结论,师生共同总结节点电流定律第二种形式。即如果规定,流入节点的电流为正,流出节点的电流为负,则有:在任一电路的任一节点上,电流的代数和永远等于零。
第三环节,教师出示事先准备好的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节点电流定律的应用,巩固所学知识。练习过程中,师生共同解决当支路电流方向未知时设置参考方向的问题。
五、利用启发教学法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推广应用
在学习了KCL定律之后,教师可启发学生思考探索KCL定律的推广应用。通过多媒体教学师生共同总结出以下结论:
KCL定律同样适用于晶体三极管,即于任一电路任一三极管,在任何时刻,流进管子电流之和恒等于流出管子电流之和。
KCL定律也可应用到电路的任意封闭面。即流进一个封闭面的电流应等于流出这个封闭面的电流。
如果两个网络之间只有两条导线相连,那么,这两条导线(或支路)中的电流必相等;如果其中一根导线断开,则另一根导线的电流一定为零。若一个电路中只有一处用导线接地,则该接地线中没有电流。所以,在接地良好的电力系统中工作时,只要穿好绝缘鞋或者站在绝缘木梯上,并且不同时触及不同电位两根导线,就能保证安全,不会有电流流过人体。
总之,如何上好“基尔霍夫第一定律”这堂课,还需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今后的路还很长,还有多样的教学方法等着我们去发掘。要想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就应该不断更新思路,应用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桃.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及验证[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7(17):70-72.
[2]曹红.“电工基础”教学中的有效课堂教学探讨[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2(3):57-58.
[3]秦圣.从基尔霍夫定律看高中物理相关知识[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