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临床医学专业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的构建①

2018-05-14王丽岩张玉兰李锐锋韩锋玉张晶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8年9期
关键词:实训课程体系岗位

王丽岩 张玉兰 李锐锋 韩锋玉 张晶

[摘           要]  根据乡镇基层医院岗位职业能力及其工作过程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发现采用工作过程课程教学体系可有效培养具有高素质、高专业能力的临床医学专业人员。阐述高职临床医学专业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的构建措施。

[关    键   词]  高职临床医学;工作过程;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6-0032-01

在我国,城乡卫生基础人员中高级职称的人员、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的的人员所占比较低,大多基层医疗设备及条件并不能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且许多基层医疗机构极为缺乏高素质、高学历的技能型人才[1]。在当前高职临床医学专业教学中,仍采用与本科院校同类专业的课程设置。故常难以有效培养出高素质及高级能型的医学人才。

一、工作过程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及步骤

(一)明确临床医学专业所面临的岗位群

通过毕业生跟踪调查、社会需求调研等途径对临床医学专业进行准确定位,明确该专业的工作岗位,即基层医疗机构中内科、外科、儿科及妇产科等岗位。

(二)对基层医疗机构岗位职能进行分析

通过互联网登录高职高专网站、教育部及卫生部官网的方式翻阅与查找相关文献资料,了解掌握我国基层医师职业发展趋势、国家对基层医师所出台的相关政策等,并围绕诊治、预防、健康保健等临床工作实施基础医师岗位调研工作,进一步了解与掌握基层医疗医师岗位的职业及能力情况。

(三)搭建学习领域

学习领域及框架的构建需建立在临床医学专业的职业岗位群、素质及能力的基础上,使学习领域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实效性及针对性;同时结合学生基础能力及素质,通过组织教学,按照由简到难、由浅入深的规律搭建工作过程课程学习体系,继而完善与整合学科知识[2]。

(四)巧设学习情境

学习情境的设计离不开学习领域的有效搭建。在巧设临床医学专业学习情境过程中,需采取六步法,即咨询、规划、决策、执行、检查与评估六个环节;进而使学生在工作过程课程体系中尽快适应临床工作。

二、建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将基层医疗岗位职业能力的具体要求、职业助理医师资格考核标准为基本前提,建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即1个教学概念(课程的设计需与基层医疗岗位任务相联系)、1个核心体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3个模块内容(专业知识、能力及职业素质)、4个课程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材内容与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核的结合)以及5门重要课程(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及妇产科学)。

三、工作过程课程体系的构建措施

(一)加强工作过程实训室的建设

为了让学生能感受到真实的临床职业环境,学校应加强工作过程实训室的建设力度。不断拓展与扩建实训基础条件,继而让学生能在模拟病房、模拟诊室等实训环境中感受临床工作的真实性,使其能深入学习,体会临床诊疗的各个环节,为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奠定良好的环境基础。

(二)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力度

为有效实施工作过程课程体系,学校还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工作;定期安排与规划教师到临床工作中进行进修与岗位实践。且每年每位教师在医院实践的时间不能少于3个月,继而提高教师临床操作技能与认知度;使其不断累积临床实践经验,并与教材内容进行联系,有效应用于实际教学中,提高其创新能力与教学设计能力。

(三)重新编制教学文件

學校需依据新的教学大纲、课程要求、教学目的、实习大纲等内容对教学文件进行重新编制,继而不断完善《外科学操作技能训练手册》等具有临床医学专业特色的教材内容。

(四)优化教学方式及考核制度

为有效培养具有高素质与高技能型的医学人才,学校还应有效结合与创新教学手段,如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案例导入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实训操作等,继而通过探究式、拓展式、专业式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同时,突破传统教学中教室教学的固定形式,延伸至实训课堂,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在今后的工作中将所学知识有效应用于临床实践工作中;此外,教师应积极发挥指导作用,引导或帮助学生解决相关实训问题。建立教、证相融的“三站式”专业考核制度。以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职业医生考核标准为首要前提进行专业考核制度的建立;通过病史的采集、病历的书写、辅助操作等内容进行考核,并制定“专业考核不合格者不可参与顶岗实习”的基本要求,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与能力。

总之,在高职临床医学专业中,有效构建工作过程课程体系,可将教学过程与基层医师诊疗过程有机融合,使教师与学生明确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并培养与提高其临床工作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吴国风,王小燕,陈丙春,等.基于基层医疗卫生需求的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整合的探讨[J].求知导刊,2016(30):135.

[2]徐宛玲,王建国,崔明辰,等.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现状调查[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7):65-66.

猜你喜欢

实训课程体系岗位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依托互联网实施商务英语函电实训教学
液压课程开放式虚实结合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提升中职机械专业钳工实训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尝试
浅析职业院校实训中心管理机构设置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我为什么不能享受事业单位八级岗位退休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