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云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①

2018-05-14朱旦晨杜文龙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8年9期
关键词:学习者高职评价

朱旦晨 杜文龙

[摘           要]  针对新时代高职学生学习特点,充分发挥现有云平台技术优势,构建基于云平台的教学模式,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关    键   词]  云平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6-0008-01

近年来,伴随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教育方面的应用也日益广泛。高职教育作为教育的一部分,为了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加大教育信息化提升,随之产生许多的基于云平台的教育平台。对于云平台,高职如何充分发挥平台优势,结合学生学习特点,开展有效的教学将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一、高职学生学习特点

现在高职学生大部分都是“95后”,这些学生是伴随网络成长的一代人。为了了解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特点,现对我院500名学生进行调研分析,结果如下。

(一)喜欢网络化学习模式

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有85%的学生喜欢通过网络进行学习,不喜欢传统的教学方式。90%的学生喜欢视频、动画、文本等丰富的课程资源,86%的学生喜欢网络测试等网络化的评价方式。

(二)学习主动性偏弱

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75%的学生不喜欢课程预习、及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90%的学生没有自学习惯。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现在的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三)学习基础薄弱

在对调查学生入学英语和数学测试分析的基础上,发现70%以上的学生数学和英语成绩不及格,学生总体素质较差。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教师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压力还是非常大的,為了满足学生学习,必须进行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二、构建翻转课堂模式

翻转课堂教学的本质是通过课前与课中教学流程的翻转,凸显学生的中心地位,进而实现教学方式、学习方式与教学流程的再造,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评判性反思能力,以实现知识的内化与迁移。因此,教学活动的有序设计应聚焦线上与线下的有效互动以及相关知识点之间的有序衔接。

(一)课前在线自学模式

首先,教师设计好教学内容,根据教学内容制作课件、视频、学习任务单或扩展资源等教学资源上传到云课堂,为学生线上自主学习提供辅助和指导。其次,作为学习者,主要是按照教师提供的任务单自主学习,先明确学习目标,这样会有所侧重抓住内容重难点,有利于深入理解知识,也可以帮助教师因材施教。

(二)课中答疑互动模式

该模式结合了在线教学与面对面教学的优势,实施以面对面教学为主,在线教学为辅的教学计划。课中教学主要分为知识讲授阶段、合作探究阶段、小组展示分享阶段、个性化助学指导阶段、总结点拨提升阶段等五个教学环节。

(三)课后巩固提升模式

一方面,课下学生需要对所学知识查漏补缺并复习巩固提高,不断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并融会贯通。另一方面,教师应随时关注学习者的学习动态,根据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并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手段,及时进行总结与评价,以达到个性化教学的目的。

三、教学实践策略

(一)明确教学活动设计思路

基于翻转式教学理念,本课程中教学活动流程的混合主要聚焦线下教学和线上学习的教学流程的混合、学生自主性探究学习与小组协作性合作学习的学习混合、学生为主与教师为辅的教学混合、课内互动交流和课外教学实践的教学混合等多种混合式学习样态,以期融合线上学习与线下教学的学习生态圈,将混合教学理念与翻转教学模式进行有序整合。

(二)搭建学习环境

云课堂的学习环境搭建主要包括教师申请账号、发布课程、资源上传、学生在电脑端或移动设备上自主学习、学生的交流讨论及评价。

(三)教学实施

借助于云平台,发布与推送相关学习资源,按照构建的翻转教学模式,开展教学,积极参与学习者讨论活动,有序引导学习者的讨论活动,以答疑解惑。

(四)实施效果评价

在课程结束后,采用网络调查问卷的形式,从学习方式、学习资源、师生互动、学习效果和评价方式等方面对参与教学实践的学生的学习绩效进行跟踪调查。

参考文献:

[1]杜明清.注册招生背景下高职学生厌学情绪弥漫应对措施[J].科技经济导刊,2018(5).

[2]尹合栋.“后MOOC”时期SPOC教学平台的设计[J].江苏开放大学学报,2015(4).

[3]马秀麟.从MOOC到SPOC:两种在线学习模式成效的实证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6(12).

猜你喜欢

学习者高职评价
在线学习环境下学习者画像构建研究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情感过滤假说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非正式学习环境下基于移动终端的学习者模型研究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