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养成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2018-05-14陆旭敏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8年9期
关键词:任课老师班级过程

陆旭敏

[摘           要]  阐述现代中职校学生入学时存在的共性问题,以及在班级管理中怎么开展养成教育,通过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促使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关    键   词]  中职学校;班集体建设;班级学生管理;养成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6-0218-01

一、学生整体情况介绍

本班级是无锡江南中专2017届学生,学制3年,主要招收初中毕业生,以没考上高职的毕业生为主。培养目标是中级职业技术人员,以生产服务一线的操作人员为主。其中需要注意的是,班级总共32人,其中家庭是非本地户籍在周边打工的有 27人,离异3人。通过调查,家庭不和睦的有15人。

二、我班学生的现状

(一)身心安全存在较大的隐患

新生刚到学校首先表现出是的怕和人说话,一开始以为是性格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和学生熟悉以后,发现这部分学生以前在初中学校常被其他强势的学生欺负,不知道怎么保护自己,导致到新的学校后心里有阴影,不适应新学校的生活。同样,班级学生也表现出环境适应能力差、自制力较弱、对任课老师不尊敬等现象。

(二)缺乏亲情,行为有偏差,价值观扭曲

有部分学生的家长在锡打工,由于这部分学生初中是在老家上的,到无锡上学,没有什么朋友,家长陪伴时间较少,缺少亲情的抚慰与关怀,往往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

(三)存在心理障碍

人的成长过程中会出现两个断乳期,一个是3~4岁,一个是在青春期,主要表现为:前者是生理上对成人的依赖逐渐减少,后者是心理上对成人的依赖逐渐减少,学生这段时间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特别需要父母的关爱与陪伴,而这恰恰是我们学生所欠缺的,加上父母不懂得较好的教育方法,使学生或变得郁郁寡欢,或内向孤独,或乖戾无常,形成偏执性格,严重影响学生健康发展。

(四)行为习惯差,倾向读书无用论

班级有大约10个学生上课经常睡觉,大部分学生上课不认真,抄袭作业,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不到10个学生能上课认真听讲,但方法策略较差,学习效率低下,由于他们以前的同学、伙伴没有上学的都已经踏上社会,在价值多元化的冲击下,看着自己的同学没读书照样在社会上挣钱,于是有些学生就开始动摇,导致退学去打工。

三、对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

在分析全班学生的特点以后,发现问题出在习惯和性格上,也就是学生养成教育没有做好,这个没做好,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品学兼优的学生那就是一句空话。那么班级应如何开展养成教育呢?

(一)养成教育必须了解学生,尊重学生

通过长期与学生沟通磨合,了解每个学生的优缺点,设法把学生优点发扬光大,克服改正缺点,对此,我每天下午第三节课,单独安排一个教室,先从静坐10分钟开始,通过一个月的训练,保证每个学生能静坐40分钟。有的学生懦弱胆小,我就利用七八两节课,组织班级干部和他们一起读书、品书、聊书,每周四看最新的电影,定期让他们在全班同学面前演讲,从易到难。这部分学生,我为他们定的学习目标是比较简单容易实现的,主要是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二)养成教育从爱和严出发

做班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要“严”“爱”并行,耐心等待学生的进步。作为教师,只有热爱自己的事业,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生,特别是困难生和后进生,才能搞好教育事业。对调皮捣蛋的学生,要严格按照日常行为规范和课堂常规要求约束他们,要经常找他们谈心,释放他们心中的压力,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们的缺点,用严格的要求期待他们点滴的进步,要做到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和引导,切忌简单粗暴。另外,老师需要耐心等待,因为学生改变不良习性,养成良好的品质与习性是个曲折的过程,老师要有应对学生反复的心理准备。只要老师有足够的耐心和智慧,诚心诚意,学生良好的品质与习惯一定能够养成。

(三)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方法和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要利用自修课的时间让学生学会怎么读书、怎么预习、怎么制订自己的学习计划,并且要监督计划的执行程度,让学生勇敢地踏出第一步,并且朝着成功的方向不断前行。要让学生养成反思的习惯,反思自己学习、读书、生活过程中的得与失,取长补短,不断进步,在班级要树立学生学习的榜样,让学生去模仿,通过榜样的力量使学生有目标、有方向,提高自我学习的意愿。

(四)养成教育必须持之以恒

从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来看,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会受到不同环境的影响,缺乏目的性,表现出价值取向不稳定、随意性和偶然性。好的品德形成是一个螺旋上升、反复培养、不断完善的过程,通过平时的点滴、课上课下活动、校园环境熏陶等完成养成教育。

(五)必须全体任课老师齐心协力共同奋斗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不能离开全体任课老师的帮助,任课老师和班主任要齐抓共管,共同努力,以身作则,做学生学习的榜样。

(六)教师要及时反思,改进方法,因材施教

在教学过程中,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长,学生会有更为复杂、棘手的问题,这时老师要及时反思我们的教学观念、我们的管理技巧,要及时查找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教学策略,不断反思、不断弥补、不断进步。

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本班学生和刚入校相比,有比较明显的进步,老师在与不在学校,学生能做到和平时一样,班级大部分学生上课认真,也能自觉上圖书馆借书。总体来讲,学生在校遵纪守法、学习认真、有礼貌,在家能尊敬父母,相信他们踏上社会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丰富自己的生活。

猜你喜欢

任课老师班级过程
班级“无课日”
基于小学生核心素养下农村小学班级管理策略与实践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如何协调班主任与科任老师的关系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高等教育转型期的素质结构与养成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
以牙还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