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策略

2018-05-14丁玲丽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8年9期
关键词:会计专业实训职业

丁玲丽

[摘           要]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带动下,会计人员也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现阶段,大部分中职院校都比较重视会计基础知识、技能的传授,经常会忽视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但是新时代需要的并非只是拥有丰富知识的人才,最需要的还是一些拥有较高职业素养、良好创新精神,能够科学灵活运用相应知识与技能的高品质人才。从现状出发,从实践中探讨如何优化课程资源,改善教学方式,利用好企业和学校的资源,对学生从纵向和横向进行多维的会计职业能力的培养,提升综合职业素养。

[关    键   词]  中职会计;职业能力;职业素养;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6-0210-02

现代会计工作错综复杂,已超出了传统会计核算的范畴,会计从业人员不仅要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应用理论,更要掌握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等技能以及语言沟通、行文综述、人际交往、团队协作等能力。显而易见,会计工作的职能要求比以前更高更全面,这也给中职院校在培养一线会计从业人员的过程中提出了新的思考,应对社会需求变化,我们培养的会计专业学生应该具备从事会计工作的职业能力。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实践,在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应学会将所学知识、技能和态度在实际的职业活动或情境中进行类化迁移和整合,展现完成一个完整的会计工作或会计任务的综合职业能力。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中职会计教师应及时更新教育理念,结合教育培养目标,以及学生不同阶段的认知发展特点,从不同角度为学生传授丰富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采用更科学、有效的策略方法来加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以此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一、注重会计课程内容优化

中职会计教学内容的设计对学生职业思维的培养,以及专业技能的熟练掌握、应用有着直接影响,必须做出科学合理安排,进而为学生职业素养的全面提升提供有力保障。为此,教师应结合授课需求,对不同课程比例做出恰当调整,进而为学生实施针对性的全面教育。对于会计专业,除了要注重相关专业课程的合理安排,还要多设计一些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发展以及职业道德素养提升的教学活动。

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职业素质,增强其责任意识,使其可以认真严谨地对待每一项工作,在教学中,教师应适当为会计专业的学生安排一些从业职业道德方面的课程,并与中职德育课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相结合,使其职业思维得到进一步发展,在毕业后尽快地适应工作需求,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赢得更理想的发展空间。

注重课程的融合,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思维发展能力,如将专业课程与数学课程相结合,进一步培养、拓展其逻辑思维能力;将案例分析课程与语文、文秘写作课程等相结合,培养学生写作、表达、语言沟通、文书撰写等方面的能力。

专业课程模块化,与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相结合。传统的专业课程教材理论与实践比较脱节,应按会计的操作流程将专业课程模块化,融入企业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处理,将会计基础知识、账务操作、财务管理财务分析等课程进行融合,进行模块化教学。

二、积极改善会计教学方式

中职生虽然具有较强的求知欲,但是也处于叛逆、贪玩的年龄,通常都比较喜欢新颖有趣的教学方式,极为抵触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对此,中职会计教师在各项教学活动设计组织中,应结合学生不同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突破传统授课理念、模式局限,着重从心理层面引导学生接受一系列职业素质要求。

(一)通过引用系列生动的案例来帮助学生对职业素質的重要性做出全面认识

如将当今的热点问题与教材案例有机整合,带领学生融入实际会计从业环境之中;可以通过会计分队辩论的方式来让学生对税务筹划、避税存在的区别进行准确掌握,并懂得该采用哪种方式来给予有效应对、检举揭发。这样既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全面激发,也能够进一步拓展其职业思维,使其在未来工作中,可以独立分析处理会计从业方面的一系列问题。

(二)开发学习平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教和学生学应是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并应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因此,在40分钟的课堂之外,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现有效评价就尤为重要。在信息化背景下,学校可在学生的学习基础之上,开发实训平台,提高课堂效率,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实训平台实现学生自学、质量监督和反馈以及分层教学。

(三)重视实训课程教学,增加实训课程的比重

在不同的阶段,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轮训,从感受企业氛围,到认识企业工作过程,再到深入实践企业工作。

三、开展纵向职业素质教育

要想取得更理想的教育培养成果,仅通过职业道德等课程的开设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应从不同层面做出一系列努力。从学生选择就读会计专业之后,就要将这一学科、行业的特殊性着重介绍给学生,积极带领学生到合作企业参观,或者是对该行业的资深从业人员进行访谈,以此来让学生对自己未来从事的行业环境、发展前景等方面有初步认识。在学生对要学习的专业有较为全面的了解之后,应着重从思想情感层面来进行相应知识的传授,激发其兴趣。

1.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电影、案例的观看与分析,让学生对一名会计可能给企业带来的影响产生深刻认识,并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

2.积极邀请一些会计行业的专家,或者是用人单位的领导讲将现阶段、未来会计行业的发展动态,以及会计岗位提出的从业要求,进而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不断增强。此外,也可以通过成功校友先进事迹的讲解来激励学生。

3.利用参观体验课,加强职业道德培养,增强学生对专业、行业的认同感,加强职业认知。

四、适当强化会计实践教学

不论对于哪一专业来讲,学以致用都是教学的最终目的,会计专业也不例外。职业能力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和提高的,能促使人的能力向高度专业化发展。為了让学生在毕业后顺利、快速地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中职院校应适当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锻炼,通过实践教学来为学生尽可能多地提供锻炼、展示自己的平台,且能够在此过程中明确自身优势与不足。为此,教师可以积极鼓励学生多参与一些会计技能大赛,以此来激发、保持其会计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热情,适当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实习实训机会,从整体上提升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促进其就业竞争实力的逐渐增强,使其可以全面适应社会高速发展提出的各项需求。

(一)工学交替实训

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引企入校,引入会计代理记账公司直接入驻学校。代理记账公司有丰富的真账资源,通过入驻学校,可以便于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工学交替式实训,让学生在实践中检验知识的有效性。

(二)校企双师授课

充分利用企业师傅资源,安排企业师傅进课堂,与专业教师共同授课。企业师傅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且对账务的处理和专业知识的运用能更好地掌控,而专业教师对理论知识的梳理,对课堂教学的掌控有天然的优势,校企双师共进课堂,互相弥补短板,激发优势,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和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有良好的作用。

(三)定岗实训检验

中职教育是“2+1”的模式,高三年级的定岗实训就是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终极检验。在学生定岗实训的过程中,学校可以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开发综合实践平台,将企业、学校、学生均统一纳入平台管理,对定岗实训进行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的结合,以多维视角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考评,利用平台将企业实践和学校考核无缝对接。

综上所述,中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思维的培养往往都需要经过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在教学实践中,应始终坚持以生为本原则,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构建更科学完善的教育体系,将学生职业素养、就业能力的拓展视为重要目标,以此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会计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龚瑞.重视学生素质培养 提升能力本位:中职会计教学改革路径探索[J].好家长,2018(7):238.

[2]范楠.思维导图在中职会计教学中的应用[J].学园,2017(3):46-47.

[3]李鹏亮.浅谈中职学校会计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7):19.

猜你喜欢

会计专业实训职业
高职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
会计专业课程与思政教学的融合方式研究
依托互联网实施商务英语函电实训教学
基于OBE理念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路径优化策略
液压课程开放式虚实结合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提升中职机械专业钳工实训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尝试
会计技能大赛对职业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分析
浅析职业院校实训中心管理机构设置
我爱的职业
五花八门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