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2018-05-14韦吉莎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8年9期
关键词:专业技能实训职业

韦吉莎

[摘           要]  中职教学不仅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而使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中,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广受重视。学生职业能力是否具备,在较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未来职业的胜任能力。因此,中职教师采取了诸多举措,促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但是,在培养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着眼于此,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    键   词]  学前教育;职业能力;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6-0202-02

学前教育在近些年成为一个热点,这主要与学前教育阶段的特殊性息息相关。中职阶段开设学前教育专业,可在较高程度上培养从事学前教育的准教师,帮助学生实现自身价值,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了提升学前教育成效,中职学校专注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采取了诸多有效举措,帮助学生增强了职业能力,提升了职业素养,帮助学生获得了全面发展。立足现状,总结经验,弥补不足,是本文探究的主旨。

一、当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现状

伴随着教育教学领域的不断变革,加之时代变化和需求,教育教学在模式、方法、手段等多个方面发生了革新,有效催生了新的教学理念。其中,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就是典型代表。这一现实情况的出现,并非仅仅是因为满足教学目标的需要,更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客观需求。为了充分发挥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效能,教师采取了很多举措,开展了一系列实践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实现了全面发展。通过长期的实践经验可以看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需要学校、教师等各方协同配合,充分发挥各自效能,形成培养合力,促进学生对职业的认知,提升学生的职业态度和职业意识,引导学生进行职业实践,进而达到提升职业能力的目的。

与此同时,学前教育专业在中职教育阶段得到较大程度发展,不仅仅是因为学前教育专业本体属性与中职教育特性相吻合,更是因为国家政策的积极推动。在中职学校的大力推动下,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设计更为完善,开展得更加合理,成效更加突出。随着中职学前教育專业的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为重要议题,该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逐步被提上日程。总体而言,当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呈现出良好局面。教师充分结合学生需求,采取多种举措,促进了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学生艺术水平、活动组织、管理能力、教学能力等都获得了一定进步,为以后从事学前教育工作奠定了基础。这一总体现状,呈现出当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有效性。

但是不可否认,当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仍旧存在一定的不足。本文通过文献分析、现场调研,发现问题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学生在舞蹈、唱歌、音乐等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满足学前教育教学需要,但是学生在学习这些艺术形式时,往往是被动的,多数学生并非出于对这些艺术形式的喜爱,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生艺术水平的后续提升,进而为学前教育的开展埋下隐患。二是对学前儿童进行社会教育和引导,帮助学前儿童更好地认知和了解社会,进而适应社会,是每个学前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的能力。但是,当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并不是十分重视学生这一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自身社会适应能力尚且不强,知识储备也欠缺,难以有效实现对学前儿童的教育和引导。三是学生活动组织能力较为欠缺。这一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并非简单的能力问题,而是教学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当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对于实训环节的重视程度有待提升,学生缺乏实践机会,多数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四是学生自身人文素养存在一定缺陷。当前幼儿园出现的一些事件,主要原因除了约束机制的不规范外,还有一点就是学生人文素养的欠缺,需要进一步加强。五是学前教育阶段学生的专业技能需要进一步提升,这也是造成当前学前教育阶段教学问题百出的重要原因。学生不仅要学会知识,还要学会如何传授知识,这是下一步需要改进的方向。这些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寻求有效策略,实现困境突围,是本文关注的核心问题。

二、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优化策略

(一)培养艺术情感,增强艺术传授能力

在当前学前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舞蹈、音乐等艺术的教学和传授,已经成为教学的必要内容,这就要求从事学前教育的教师也要具备这些能力,如此方可真正实现教学成效的提升。但是,当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对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虽然已经加强了对学生艺术能力的培养,但学生在学习这些艺术的过程中,却出现了“心不甘情不愿”的被动情绪,这种情绪状态体现了学生艺术情感的缺乏,不利于学生艺术传授能力的培养。所以,要进一步加强学生艺术的情感教育,增强学生艺术情感,增强学生对艺术的传授能力,让学生在热爱的基础上,有效提升自身的职业能力,为学前教育教学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我在教学中,就注意到这样一个问题:每到进行舞蹈等艺术教学时,学生往往体现出不耐烦的情绪,不愿意去学。我咨询了部分学生,学生表示“我又不喜欢这个,学起来觉得没意思”。在了解到这一现状后,我充分认识到学生艺术情感的缺乏不仅不利于教学的开展,更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起到了阻碍作用。为了促进学生艺术情感的提升,我引导学生从自己喜欢的艺术形式出发,逐步联系现在学习的艺术形式,实现“爱屋及乌”的效果。同时,我进一步革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增强了学生对艺术学习的激情,增强了学生的艺术情感,提升了学生的职业能力。

(二)强化知识学习,增强社会教育能力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对于学生学习知识至关重要,可有效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增强学生对基本学前教育知识的认知和应用,这是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发展的前提。但是,在当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出现了学生“不愿意学习”的情况,学生学习效率低下,对挂科等现象熟视无睹,这种学风导致学生知识学习水平较低,缺乏学前教育的素养,更缺乏对学生社会教育的能力。但是,帮助学前儿童了解和适应社会,却是学前教育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因此,强化学生知识学习,提升学生学习水平和知识储备,增强学生社会教育能力,是实现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关键举措。

例如,我在教学中,就借助上述理念开展了教学活动,获得了显著效果。我高度重视学生程序性知识的获得,认真按照学校课程、教学标准等各项要求,开展教学活动,帮助学生了解相关学前教育知识,满足学前教育的基本教学要求。同时,我着眼于现实问题,重点关注学生社会教育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阅读与学习有关学前儿童社会学习、人际交往、个体定位等方面的书籍,真正了解学前儿童的需求和身心特性,立足于此开展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有效增强社会教育能力。

(三)加强实训锻炼,增强活动组织能力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除了要进行理论教学外,还要格外注重学生的实训环节,这是实现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关键。学生能否有实训机会,或者能否在实训中真正实现学习和体悟,对于学生各方面能力培育有着重要影响,甚至可以说,其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着学生职业能力的高低。因此,要切实增强学生实训锻炼机会,注重学生实训锻炼的质量。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着眼于学生活动组织能力,让学生在实训中不断增强对活动的认知、对活动组织规则的掌握,进而提升自身活动组织的能力,为后续自身开展学前教育奠定基础。

例如,我在教学中就一直很注重学生的实训环节。我所在的学校,设置了学校与幼儿园的沟通制度,每年都会选派学生到幼儿园实习,增强理论知识的应用,提升实践认知水平,成效显著。在遵循学校“规定动作”的同时,我还积极着眼于学生的实际需求,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到幼儿园开展“交朋友”活动,让学生与学前儿童结对,彼此进行了解和认知,帮助学生真正了解学前阶段的孩子到底想什么、需要什么。在此基础上,我组织学生在幼儿园辅助学前教师组织开展幼儿园一日活动,充分锻炼和提升了学生的活动组织能力。

(四)提升人文素养,增强道德教育能力

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学生职业能力的核心,这是本文笃信的观点。学生在从事学前教育后,倘若人文素养不够,其自身道德必定容易出现问题,很容易引发当前出现的幼儿园不良事件,这种情况下,学生道德教育能力更是无从谈起,对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百害无一利。当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对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亟待从学生人文素养角度出发,增强学生的道德教育能力,进而为学生职业能力发展创造基本条件。

例如,我在教学过程中,就积极践行上述理念,开展教学活动,获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为了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我除了讲授学校要求的相关教学内容外,还为学生重点讲解了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内容,让学生对学前儿童心理特征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同时,我还为学生每周开设一次传统文化课,用讲故事的方法,讲解相关文化知识,进行道德教育,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对学前儿童进行道德教育,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职业能力。

(五)培养专业技能,增强课堂教学能力

当前学前教育阶段出现了这样一个问题:幼儿教师在初次进入幼儿园后,无所适从,对于如何教授幼儿很是困惑,需要依靠有经验的幼儿教师才可开展教学活动。这一问题,从侧面反映了当前学生专业技能的缺乏,而这一问题的存在,对于学生课堂教学能力的提升无利。因此,要进一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知识,进行相关锻炼,增强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教师积极作为,采取适当举措,帮助学生学习专业技能、进行教学锻炼。

我一直认为,未来幼儿教师不管对能力要求提出多少新的变化,专业技能永远是重中之重。因此,在教学中,我也一直认真教学,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进而增强学生的课堂教学能力。我在教学中,创造了以工作为导向的课堂模式,建立了幼儿园模拟教室,让学生担任教师、学前儿童等不同角色,进行教学训练。在每次训练后,不同角色的扮演者进行互换,充分了解彼此的需求和着眼点,增强角色认知。这一举措,有效培养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增强了学生的课堂教学能力。

三、结语

概而言之,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需要关注多个方面,更需要采取适当策略。唯有坚持全方位、全覆盖,才可真正实现职业能力培养的有效性。本文从数个不同层面出发,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養的具体策略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几点经过实践检验的经验,希望本研究的结论,可为相关教学或科研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借鉴。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教师等外在因素的影响,更需要加强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内外兼备,多管齐下,真正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红.如何增强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情感[J].江苏教育,2016(4):76-77.

[2]张鸿昌.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J].俪人(教师),2016(5):19.

猜你喜欢

专业技能实训职业
依托互联网实施商务英语函电实训教学
液压课程开放式虚实结合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提升中职机械专业钳工实训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尝试
浅析职业院校实训中心管理机构设置
我爱的职业
教育改革对高校文秘人员的素质要求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探索
五花八门的职业
关于马术职业
盯紧!这些将是5年内最赚钱的平民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