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元素引入数控实训基地建设研究

2018-05-14崔豫军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8年9期
关键词:实训基地生产

崔豫军

[摘           要]  将企业元素引入数控实训基地,通过加大实训基地的建设力度,完善实训教学管理体系和建设实训资源,创设一个仿真的职业环境,模拟企业产品生产的工作过程组织实训教学,师生均在其中担任不同的员工角色;通过模拟生产产品,使学生在校内实训时得到岗位意识培养、专业技能提升,缩短学生上岗的适应期,使学生顶岗实习后能尽快融入企业。

[关    键   词]  企业元素;职业环境;实训教学;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6-0052-02

校内数控实训基地是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实施实践教学、培养学生专业技能、职业素养的重要场所。要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作用,提升学生综合能力,通过校企合作,引入企业元素,加强实训管理和提升教学水平,创设一个仿真的职业环境,通过对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养,为学生校外顶岗实习以及将来就业打下坚实基础。本文就企业元素引入数控实训基地的建设展开探讨。

一、企業产品引入数控实训基地,实施模拟产品生产

不同类型的企业生产的产品不同,对设备设施的要求不同,对生产环境的要求不同。通过合适的人力调配,用经济的方法、组织适用的管理,生产出客户满意的产品,结合有效的企业文化建设,实现企业发展的目标。因此,企业元素应该包含企业文化、产品、设备设施、生产工艺、人力资源管理、物资管理、质量管理、生产现场管理等内容。

一般而言,中等职业学校的校内数控实训基地的功能包括基本技能训练和生产性实训两类。基本技能训练是所有学校的实训基地都应该有的,而生产性实训基地是通过校企合作、引企入校建立起来的,因为不是所有学校都有条件建设。我校所在地区工业不发达,引企入校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条件不足,因此我校尝试将企业元素引入数控实训中,增加模拟生产实训阶段,通过参照企业员工管理、成本控制、生产管理、质量监控、绩效考核等管理模式建立一个仿真的职业环境;通过分析实训教学需求,引进企业各类具有代表性的数控加工典型产品;通过模拟企业产品生产的工作过程组织实训教学,结合教学做的统一,使学生在校内实训时感受模拟的生产环境、真实的生产任务、真实的现场管理和质量管理,从而得到岗位意识的培养、专业技能的提升以及职业素养的养成,缩短学生上岗后的适应期,使学生顶岗实习后能尽快融入企业。

二、实训管理参照企业生产管理,构建仿真生产过程

数控实训与企业生产最大的区别在于目标不同,数控实训以培养人为目标,而企业生产的目标是赢利。产品生产注重的是质量和效益,学生实训注重的是产品生产过程的熟悉与掌握程度。通过模拟生产实训,让学生既能学到产品加工的技能,知道质量和效率控制的方法,又能熟悉生产流程,了解生产管理常识,使综合能力得到锻炼。

(一)数控实训基地基础建设

校企合作共建数控实训基地,引入企业元素,按照职业标准、企业生产现场管理要求,结合岗位任务进行数控实训基地建设。模拟生产实训的设备与企业生产的设备区别仅仅是规格和型号的不同,通过加大投资力度,不断更新添置类似于企业生产的实训设备,改善实训条件,充实教学资源;参照企业生产现场管理,对实训现场重新进行布置,将企业文化引入实训基地,进行文化氛围的布置,为营造仿真的实训环境打下良好基础。

(二)数控实训基地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参照企业生产管理实际情况,对实训岗位职责、实训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从管理的目标、管理的范围、管理项目、管理岗位等方面,按照模拟生产管理对数控实训基地进行整体管理设计。在实训教学中,将考勤、物料管理、生产计划、质量管理、“6S”管理、安全文明生产及着装等参照企业的制度执行,以实现实训过程与生产过程一致,实训产品的生产要参照企业对产品的验收标准进行综合评判。总之,数控实训基地生产情境和工作氛围的车间化、生产任务的仿真化、运行和管理模式的企业化是校内数控实训基地模拟生产的基本特点。

(三)学生“五员六定”管理及实训生产的实施

通过调研岗位能力需求以及对我校数控专业毕业生就业工作岗位的跟踪调查,我们设立了5个主要的企业工作岗位,即工艺员、物料员、编程员、操作员和质量检验员。以工作小组的形式通过分工合作,在同一实训任务中工艺员、编程员、物料员固定,操作员、质检员大家轮换,其他人员作为观察员和学员,在每个新任务中组员进行岗位轮换,共同完成实训任务。现场工作有“六定”——定人、定岗、定责、定位、定时、定量,在任务实施过程中,每个人的岗位、职责分清;物品定置摆放,实施“6S”;参考产品生产实际,设定工时定额,培养时间效率意识;设定工作量或生产批量,熟悉生产批量对工艺的要求。通过模拟企业生产现场,创设仿真生产情景,结合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组织实训,使学生通过模拟生产,熟悉产品加工的流程及工作要求。在实训中可以根据场地、设备、师资及学生情况等实际情况的不同,实行两班制倒班生产实训,或实施小班制生产实训,或实行轮岗生产实训。总之,通过校内模拟生产,让学生能熟悉产品加工、生产流程、岗位规范、现场管理等生产一线情况,为快速适应就业岗位打下基础。

三、实训资源(产品)的合理选择及建设

(一)优化实训项目(产品)

在实训过程中产品的选择需具有典型性、递进性,参加实训的学生和实训的岗位具有轮换性。通过让学生进行若干产品的生产,掌握相关技能,使学生触类旁通,一专多能,能独立完成类似的生产任务。因此,引进企业产品的技术含量要适中,技术含量高、生产工艺复杂,学生上手慢,在实训时效率就低,废品率高,学校将无法承受原材料和生产时间的高成本;技术含量过低、生产工艺过简单,对学生技能提升意义就不大。学校要积极主动联系企业,通过各种途径走访了解与学生实践相关的产品生产型企业,熟悉企业产品、产量、技术含量等情况,根据实训教学的需要,按照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引进不同技术难度的具有典型教学意义的企业产品入校,逐步建立由简到繁的系列产品实施模拟实训,满足不同层次的实训要求。根据企业一线岗位的需求,合理安排实训课程,通过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训项目的开发,不断更新、积累,实现项目优化。

(二)实训资源整合

通过实训教学团队的分工合作,从实训目标、实训任务、实训管理、素质养成等方面对实训资源进行整体设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树立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把创新能力培养作为实践教学体系和内容改革的核心,注重学生的团队精神和个性要求的协调发展等,在实训中实行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实际操作中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及校际交流,收集各类机械加工典型零件案例、机械制图典型零件图样案例、专业相关技术资料,完善实训资料,确保实训内容能够反映出数控加工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内容;在原有实训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数控技术应用的发展和生产实践的需要适时更新实训项目和内容,将新技术和新方法纳入实训教学中。

四、对建设数控实训基地的思考

(一)校企合作,提升实践教学组织水平

校企合作是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第一步,它能够解决与企业生产环境相似的问题。但要实现数控实训基地建设目标,就必须在重视硬件投入的同时,加强实训基地的实践教学组织水平。围绕基地的实践教学功能,引导教师在深入思考各种实训教学管理问题的过程中,深入了解加工制造业的发展、工艺水平、产品质量要求。把企业的众多元素渗透到实训的全过程,把产业发展对员工职业能力、核心技能的要求渗透到专业建设的方方面面,针对不同学生实施个性化的仿真生产实训,即使实训硬件条件并不足,但实训效果也不会打折。

(二)优化结构,建设完善数控实训基地

在建设完善基础实训和模拟生产实训的基础上,为提供更多的校内实训岗位,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校内建立虚拟车间、使用或开发仿真软件等,为学生实际操作提供仿真操练模拟生产的机会。统筹校内基地建设与校外基地建设,所有的实训项目都在校内基地完成既不现实,也没必要。学校要根据专业实训内容的要求对数控实训基地建设制订出整体的规划,分阶段、分层次组织实施,力求校内基地结构合理,校内校外基地互补,共担学生实训教学重任。

(三)加强培训,提升实训教师综合能力

通过组织教师走进企业,接触真实的数控产品,熟悉生产加工,提炼教学案例;通过集体备课,组织教师进行教研教改,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工作;鼓励教师将数控前沿动态、最新科研成果融入实训教学当中,不断开发新的实训项目。鼓励青年教师到企业带薪工作,骨干教师利用专长服务社会或在岗创业等方式提升教师个人的实践技能,通过加大各类技能培训及教学能力培训力度,提升教师教学指导水平,通过专兼一体化管理的教学团队建设提升师资整体实力。

总之,通过引入企业元素,构建带有企业元素的实训管理体系,把岗位能力要求融入实训课程中,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用產品来评价教师和学生,让学生在完成作品的过程中获得专业成就感,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通过分析企业产品的特性,优化实训项目,建设完善的实训资源,为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打下良好基础,为学生校外顶岗实习以及将来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申屠江平.高职院校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思考[J].职教论坛,2010(9):59-62.

[2]雷艳惠,贾芳云,臧刚权.高职学校实训基地资源共享与管理机制的研究[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3(6):83-84.

[3]吴汉生.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2):68-70.

[4]隋秀梅,于向和,刘宝庆.数控技术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高教研究,2010(4).

[5]宋志国,吴振明.模具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探讨[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

[6]张新国.中职学校实训基地建设浅论[J].现代职业教育, 2015(29):10-11.

[7]陈高峰,史诺.教学工厂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探索与研究[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6).

猜你喜欢

实训基地生产
依托互联网实施商务英语函电实训教学
液压课程开放式虚实结合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超星二号维修基地
注意注意!吸管来袭
提升中职机械专业钳工实训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尝试
2017年农药生产企业新增生产地址备案名单
浅析职业院校实训中心管理机构设置
食品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