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歌剧《弄臣》中的咏叹调《每逢那节日来临》
2018-05-14颜娜琪
【摘要】威尔第是十九世纪的意大利歌剧巨匠,他在继承发扬了传统歌剧的同时,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歌剧《弄臣》最受大众欢迎的作品之一,本文笔者通过对女主角吉尔达咏叹调《每逢那节日来临》的细致分析,在音乐和演唱上做一些初步的研究,希望可以帮助演唱者迅速进入角色状态,了解这首咏叹调的重难点。
【关键词】吉达尔;音乐形象;演唱;音色
【中图分类号】J653 【文献标识码】A
这部歌剧取材于雨果的讽刺戏剧《国王寻欢作乐》,故事情节讲述的是弄臣里戈莱托的女儿吉尔达错误地爱上了曼图亚公爵,并被公爵玩弄,弄臣想要为女儿报仇刺杀公爵,但是吉尔达甘愿为爱情而替公爵一死的悲剧。
一、吉尔达音乐形象的分析
一部歌剧中的人物形象可以说成是歌剧中人物性格的体现,也是作曲家塑造人物音乐形象的主要来源。在威尔第的歌剧里,用音乐塑造出了一个个鲜明的人物音乐形象是其创作的一大特色,也是他的歌剧被众多观众热爱的主要原因之一。
吉尔达是一个美丽纯真善良的人物形象,她的人性之美表现在对人善良。她是弄臣温室里的花朵,对爱情充满了美好单纯的向往。在这部歌剧当中,吉尔达的情感特征是展开故事的引线,正是由于吉尔达对于父亲的爱、对公爵的爱,才使得吉尔达的人物形象更加的丰满。尤其当戏剧发展到最后,吉尔达为了爱情,用自己的生命来拯救了公爵。在咏叹调《每逢那节日来临》中,吉尔达的音乐主题在旋律的抒情性上不断加强,伴随着旋律吉尔达向父亲娓娓道来。一开始威尔第利用一系列变化重复和模进的创作手法,使旋律线条起伏扩大,同时同音反复的使用给音乐增加了律动和紧张感,在细腻的小调上刻画,所以将吉达尔那种最初的纯洁、善良和对爱情充满憧憬的少女的人物音乐形象展现出来。在后一部分,威尔第改用在大调上将旋律线条运用上、下行级进的创作手法体现出来,保留了咏叹调主题中三连音的特点,同时将其运用到伴奏中,使音乐情绪有了波动,暗示着女主角在这一刻开始遭遇命运的挫折,但依旧保持着其纯洁、质朴的音乐形象,在威尔第笔下的众多音乐形象中,吉尔达可以称得上是最纯洁的人物音樂形象,也是戏剧冲突的根源。
二、咏叹调《每逢那节日来临》曲式分析
该咏叹调为单二部曲式,1-9小节为引子,e小调进入,A部分从10-35小节,由重复乐段构成,其中10-21小节为原乐段,二乐句类型,加两小节的连接进入到重复乐段,歌曲的旋律是由弱起十六分音符的三连音加以八分音符、四分音符的前短后长抑扬格主题动机发展而来,增强了音乐的推动力;钢琴伴奏采用了交替低音的形式出现,又给音乐带来了一定的动力性,因此体现出第一部分那种充满活力、充满希望的音乐情绪,同时也表达了剧中主人公对即将到来的爱情的欣喜之情;第二部分从36-51小节,为二乐句乐段,转至C大调进入,由两个弱起开始,音乐推动力相比第一部分有所增强,且钢琴伴奏由交替低音变为主题式的柱式和弦,音乐情绪得到渲染,也标志着剧中主人公的心情从欣喜变为兴奋;但从42小节开始到47小节,主旋律变成二度级进为主的述说型旋律,同时“crescdo”记号的出现音乐情绪又从兴奋变为愤慨,之后又从47小节开始进行下三度的模进,中间夹进一次下六度的跳进,之后便是一串三连音的半音化上行,到达全曲的高潮,直接体现了主人公焦急的状态;这首永叹调虽然为单二部曲式,但在情绪上却是层层深入的,无论是从最初的充满活力到情不自禁的兴奋,再从无力的愤慨到最后的焦急,作曲家都将“词”与“曲”进行了最完美的结合,从而真实地诠释了剧中吉尔达这一人物的情绪状态。
三、咏叹调《每逢那节日来临》的演唱探究
《每逢那节日来临》是歌剧第二幕中吉尔达向父亲诉说父亲不在时她所经历的一切。表达了吉尔达被曼图亚公爵侮辱后内心复杂的情感,从爱慕甜蜜到惊慌恐惧再到悲伤的心理变化。吉尔达的这首咏叹调与另一首著名的咏叹调《亲切的名字》在演唱风格和情感上以及音色上都有很大的不同。《亲切的名字》发生在被绑架之前,表达了吉尔达沉浸在对曼图亚公爵单纯的爱慕与幻想中,演唱时需要体现出花腔女高音灵巧、纯净的音色特点。而《每逢那节日到来》要求演唱者在演唱的过程中,做到音乐戏剧性与抒情性统一的音色,不能单纯使用轻巧花腔女高音的声音特点,而是需要抒情女高音有力、通透且饱满的声音。
全曲音域很广,戏剧张力较大,要求演唱者对声音的控制力极强,强大的气息支持,使声音做到纯净饱满。在演唱第一部分时,注意音乐语气的平缓和连贯。尤其是三连音,要体现出叙述感。如歌词大意“每逢那节日到来,我都要前往教堂,遇见一漂亮青年,投来了多情目光,彼此不说话,用目光来表达了心灵的渴望。昨日里夜幕降临,他悄悄进了家门,激动地向我诉说,他是个贫穷学生,他满怀深情,表白了他热烈的爱情。”从18-21小节,音域不断的往上扩张,音乐逐渐加强,演唱这个乐句时,可以在19小节最后一个十六分音符前换一口气,吸气要求两肋张开,口腔吸开,软腭抬起来,意识要先想到20小节a2的位置,然后松弛且饱满地唱这个音,最后在20小节的e2上延长,增强叙述性,这一句也是前半部分的高潮。从22-35小节是对前半部分的再现,音乐处理与前半部分保持一致。其中18-21、31-35小节都是第一部分的高潮,突出表达了吉尔达对曼图亚公爵的爱恋。在演唱第一部分时,要注意整体的连贯性,语气词的运用。(见谱例一)
第二部分为35-50小节,这部分音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35-41由e小调转到C大调,伴奏音型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之前的二八转为了八分音符和密集的三连音的跳奏,速度也逐渐加快,马上将吉尔达从甜蜜的回忆中拉回到残酷的现实现实当中,音乐情绪开始出现紧张与不安。(见谱例二)如歌词大意“突然间闯进一群人,竟将我拖出家门,又将我带到这里来,我焦急万分!”从42小节开始,音乐渐强,到45小节的休止符,需要换一口饱满的气息,因为后面的乐句比较长,在47小节时需要唱出很强烈的很饱满的声音,随后接着十六分音符为主的三连音,在气息的支持与推动下,把曲子推向高潮,最高音a2上运用极强的演唱,最后以一个六连音的琶音结束全曲,吉尔达的情感在痛苦和绝望的情感中结束。在演唱时要做到外紧内松的状态,在49小节连续的十六分音符可以偷换气,带一点点哭腔演唱,来表达吉尔达的惊慌、愤怒的情感。
整首作品难度较大,音域较宽,适合有一定声乐基础的人演唱。要求声音位置要统一,声音要建立在混声的基础之上,第一二部分要唱出明显的情感、强弱对比。这首咏叹调的难点首先在于气息的支持,尤其在演唱第二部分时,在倒数第二个长乐句里要做到由弱到强的演唱,然后紧接着是连续十六分音符的三连音程上形式进行,这里的气口非常短促,这时气息很容易越唱越浅,唱到最后的高音时也很容易声音发紧,所以强大的气息支持对于这首咏叹调来说非常的重要,练好气息,避免这些问题。其次,这是一首咏叹调,要注重舞台表演,注意两段的表情和动作对比,使歌曲具有戏剧性的张力。
三、小结
吉尔达这个人物形象在歌剧中起到了推动戏剧发展的作用。她的性格造成了她的命运,促成了《弄臣》的悲剧。咏叹调《每逢那节日来临》中,威尔第以音乐的形式完美地塑造了吉尔达从爱慕甜蜜到惊慌恐惧再到悲伤的心理变化。笔者通过对该作品的演唱与分析,为今后演唱威尔第难度更大的作品打下了基础。
作者简介:颜娜琪(1995—),女,湖南邵阳人,汉族,2016级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声乐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