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代音乐美学思想的多元特征

2018-05-14张淼淼

北方音乐 2018年13期
关键词:音乐美学唐代

【摘要】唐代的音乐美学思想融合了众家之长,有自先秦时期儒家思想带来的影响,也有魏晋风潮带来的美学影响,同时与道家思想相互融合,使唐代音乐美学思想有了多元化的特征,这也是唐代时期的文化、艺术等形式的集中表现和反映。

【关键词】唐代;音乐美学;多元特征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民族音乐文化相互交融的日渐加深,唐代音乐美学思想出现多元化的特征,继承和发扬了儒家道家和魏晋时期的音乐美学思想,共同构成了唐代音乐美学思想多元的特征。

一、儒家思想在唐代音樂美学思想的美学体现

(一)礼乐的认知

礼乐制度是从中国先秦时期建立起来的,一种以享受音乐水平来划分社会等级地位的一种政治制度。理和节是礼乐制度中的核心思想,对于我国音乐文化的发展有奠基的作用。礼乐在我国古代文化中有重要的作用,体现了音乐对古人的教化作用,礼乐制度是整个中国古代社会一直沿用的主流思想,在唐代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交流。魏征和唐太宗认为,礼乐对社会文化进步有重要的作用,但对将音乐和政治地位联系起来明确反对,不同意音乐能产生左右国家政治的思想浪潮。

(二)对音乐功能的认知

礼乐对于古人有教化的作用,有利于人表达情感,并且对人的情绪能产生影响。唐代音乐人薛易简的著作《琴诀》阐述了音乐对人的情感的影响。通过分析音乐能够对人的喜怒哀乐忧思等情绪做出影响,可以看出继承自荀子《乐论》里对乐的描述。荀子说:“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体现了唐代音乐思想中荀子等儒家思想文化的代表,肯定了礼乐对于人教化的作用,在音乐对人情感的影响方面做了进一步阐述。

(三)韩愈的音乐思想体现

韩愈作为唐代时期新儒家的代表人物,思想核心“不平则鸣”可以看作是儒家音乐思想“情动于中,故形于声”的继承和发展。他认为,在得不到平静的时候人们有抒发内心情感的需求,因为心中有不平的情绪所以需要抒发心中所想。通过音乐的形式抒发郁结内心的不平,载体是乐器,带动了唐代乐器的发展。

二、其他思想在唐代音乐中的美学体现

(一)魏晋思想在唐代音乐美学思想的体现

嵇康的作品《声无哀乐论》是我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巨著之一。嵇康适时提出了反传统思想——“声无哀乐,乐本在心”,这一思想与儒家提倡的乐与政通的思想是相对的,也是被现代美学家考证为自律论的古代美学思想代表之一。唐太宗对于嵇康的思想观念的继承和发展表现在认为人自身具有各种不同的情感,音乐是将人本身的情感诱导出来,人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可以不同种类音乐产生影响。意思是音乐本身不存在情感,都是听音乐的人将自己的情感带入到音乐的环境里,认为音乐表达的情感是由于人的情感而产生的。魏晋思想中涉及的“声无哀乐,乐本在心”思想在唐代音乐美学思想上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发扬,体现了其多元特征的一方面。

(二)道家思想在唐代音乐美学思想的体现

道家思想讲究道法自然和大音希声,这一思想对于唐代音乐美学思想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元结的《元次山集》和高郢的《无声乐赋》中均体现出对道家思想一脉相承的看法。元结称自然界的水声为全声,表明了其对自然之美的喜爱和热情,与道家道法自然的思想相吻合。他将全士的概念提出来,表明对能够欣赏自然之声和自然之美的人的欣赏,他对士人提出精神修养的必要。其作品形式水乐为后现代主义音乐大量运用自然之声和寻常生活中的声响做出了借鉴,也是运用自然声音的先驱。这种音乐思想是唐代音乐美学思想中关于自然之美的体现,是对于道家思想的完美继承和发展。

(三)民族音乐文化交融带来的美学影响

唐代音乐文化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来自各个民族的音乐文化融合。少数民族和外来音乐文化对中原音乐思想的渗透和影响使唐代音乐文化显示出兼收并蓄的特征。唐代文化对外来文化并不排斥,以一种相互融合的态度来吸收外来音乐中的优点,即“纳四夷之乐者,美德广之所及也”。也正是由于这种特点,使得唐代的音乐制作、器乐发展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也使得唐代音乐有了百家之长,这也是唐代音乐美学思想多元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三、结束语

唐代音乐美学思想体现在对于儒家、道家以及魏晋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以及在各个民族音乐文化的融合发展当中,使唐代音乐有兼收并蓄并且呈现出多元融合的特点,对后世的音乐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寇丹.大唐时代音乐美学[J].民族音乐,2015(03):4-7.

作者简介:张淼淼(1992—),女,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音乐史。

猜你喜欢

音乐美学唐代
感性的体悟 理性的传达
不可复制的贝多芬
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及其价值的解读分析
唐代女性服饰考略
唐代铜镜中的设计美学初探
唐代前期的文学理论初探
唐代皖南诗歌探究
音乐美学基本原理对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