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创作教学的多元化路径探究
2018-05-14邢依楠
【摘要】在高校音乐创作教学中,学生大多对音乐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創作热情也比较高,但整体音乐基础比较薄弱,学习习惯和自律性相对较差,音乐创作中的问题较为突出。本文结合高校音乐创作教学实际,分析音乐创作教学的作用及其发展现状,总结突出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有益的改进措施,以供广大同仁参考。
【关键词】音乐创作;问题;现状;措施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音乐创作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对于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音乐创作教学中的现实困境
(一)目标不切实际
音乐创作包括曲式、和声、复调、配器等诸多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具备音响模拟探索、简单乐器制作等方面的能力,这些更多的是对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把握,并不会过于强调结果。但是,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教师往往会忽略学生创作过程的体验与进步,更多的是对结果的强调,这与教学初衷并不相符。
(二)没有顾及全体
在音乐创造活动中,学生由于个性、基础等方面的差异,他们对课堂学习一部分表现活跃,一部分处于被动。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缺乏“面向全体”的教学理念,更多的是关注那些有特长的学生。如此一来,那些基础较差、未被关注的学生就会变得消极,甚至出现抵触情绪。
(三)缺乏有效指导
音乐创造教学多采用“传授式”“训练式”教学方式,这对学生的创新创作并不利,甚至会让学生由于缺乏有效指导而随意为之,形成所谓即兴创作,效果并不理想。与此同时,部分教师一味追求开放性教学,却忽视了基本的一些艺术规律的遵循,这也使得学生的音乐创作没有思绪。
(四)过程操之过急
部分音乐教师在教学中为了快速完成教学任务,忽略艺术发展规律和学生的发展规律,总是依照教学进度安排课程内容,有的更是草率对待,操之过急。久而久之,学生在学习中缺乏循序渐进、科学有效的内容引导,创作总是束缚思维,厌倦情绪高涨。
二、音乐创作教学的多元化教学尝试
(一)培养兴趣
任何教学都要以兴趣为前提,没有兴趣的教学,学生是无法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的。为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内容,强化学习内容的启发性与趣味性,让学生将学习视为一种享受和追求,自然而然变成了一种自觉的行动。比如,我国各民族优秀的民歌,其音调经过了千百年的锤炼,有着丰富的营养。教师可在教学中汲取和借鉴民间音乐素材,让学生鉴赏体验其中的闪光点和值得借鉴的地方。在这一过程中,注意形式的灵活与生动,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广泛涉猎
广泛涉猎各种不同风格的音乐是促使学生更好地进行音乐创作的必要步骤。因此,教师要引起重视,借助古典音乐、现代通俗音乐等各种类型的音乐作品,为学生带来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音乐的学习体验。比如,在古典音乐方面有一定程度的涉猎后,教师要将学生最为熟悉的通俗音乐部分进行呈现,必要时还要结合电脑音乐创作课进行深入学习。有了各种音乐类型的积累与学习,学生的创作才能得心应手。
(三)自我创作
创作过程是整个创作教学的重点,所以,教师不必过于重视结果,要结合各种有效手段为学生的创作助力。比如,引导学生感受到音乐的情绪、速度、节奏,走进音乐的意境,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组织学生即兴自由地演奏打击乐器,必要时引导和鼓励他们自己设计节奏;由学生讨论、争论,提出几种方案,教师予以必要的指导和纠正;组织学生创作歌词,题目可由教师或学生从命题中选择,必要时可以师生共同设计第一乐句,然后交由学生进行分头续作;待学生完成后,教师要鼓励他们自己唱一唱、比一比,充分享受自己创作音乐的乐趣。
三、结语
音乐创作学习是一个研究创造的过程,鉴于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转变观念,正视教学中的不足,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从兴趣、过程和能力提升等方面逐一落实,帮助学生提升创作能力。当然,“教无定法”,每个教师要根据学校、学生的情况以及个人的教学专长,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把音乐创作教学搞得有声有色,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创作热情。
参考文献
[1]高荻保治.音乐创作教学[J].中国音乐教育,2007.
作者简介:邢依楠(1982—),男,汉族,吉林省长春市人,硕士,讲师,吉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研究方向: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电子音乐作曲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