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族器乐合奏课教学模式分析
2018-05-14邹宇
邹宇
【摘要】如今,音乐学院所开设的民族器乐合奏课堂越来越引起了师生的普遍关注,民族器乐以其独有的特色得到了大多数学生的喜欢。但是,目前的民族器乐合奏课的教学模式已经出现了一些问题,这对于音乐学院的学生进阶式的学习模式和其后期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所以,本文通过对现今音乐学院民族器乐合奏课堂的教学模式的分析,提出了一些课堂模式改革的建设性意见,供各位参考。
【关键词】民族器乐合奏;课堂教学模式;分析改革
【中图分类号】J627 【文献标识码】A
民族器乐是带有民族特色、地域风情的特色器乐,能够通过其特有的形式充分展示民族文化,并且民族器乐的学习追求艺术造诣,在如今的音乐学院有很大一部分学生以民族器乐作为自己的专业方向,所以我们必须重视民族器乐合奏课的教学模式的改革和转变,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出专业性的人才,满足社会对音乐人才的高标准需求。
一、民族器乐合奏课堂教学现状概述
如今,民族器乐合奏课堂的教学模式可以基本概括为:掌握专业音乐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教师在音乐课堂上对学生进行音乐理论知识和乐器演奏能力的引导和教学,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演奏乐器,更牢固地掌握乐理。在整体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合理控制教学进度和教授内容。并且,在演奏过程中,学生也能够更深地理解和把握乐器的演奏形式,在持续的演奏过程中,学生也可以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到所演奏的曲目的文化内涵。但是,如今的器乐合奏课堂的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今,虽然很多高校制定了对于民族器乐专业的学生的教学目标和培养方向,但在后期的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校方还是教师层级对民族器乐专业的学生的教学不够重视,并且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不会加以修改和创新,导致后期培养的人才无法顺应市场的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传统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民族器乐专业的学生面临就业范围狭窄,就业困难等问题。所以说,在现今的民族器乐合奏课的课堂教学中,如何促进艺术生更好地掌握乐理和更好地演奏乐器,需要校方、学生等进行积极探索。
二、器乐合奏课对学生音乐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一)器乐合奏课可以培养学生对演奏乐曲听觉能力的敏感度
在器乐演奏过程中,学生通过听指导老师的弹奏,可以培养听觉能力,能让自己的听觉更加敏感,在指导老师弹奏的过程中,也可以更加熟悉乐曲的旋律和节奏。民族器乐对弹奏者的音乐辨识度和演奏能力等都有非常高的要求,学生只有在器乐合奏课堂上,通过对旋律的倾听和把握,才能更好地培养敏锐的辨识能力,这样也有利于学生在课下进行练习,抛开老师的指导,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听曲识曲能力,对乐曲的演奏进行更精准的练习,进一步加强了音乐学院学生的乐曲演奏能力,久而久之,每个学生都能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演奏风格。并且,对于普通人来说,敏锐的听觉能力可能是一个普通人异于其他人的优势,但对于音乐学院的学生来说,他必须在平常的练习过程中充分培养自己多声部的听觉练习,这样才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多声部的思维习惯。很多初学者反映,在最开始接触合奏课的时候,比较忙乱,无所适从,这也间接反映了初学者因为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训练,所以其多声部思维和立体记忆能力都是比较差的,这也直接导致了其在最初上合奏课的时候,会有一种云里雾里的感觉。
(二)器樂合奏课可以提高学生把握作品的能力
民族器乐中不仅包括传统乐器还包括西洋乐器,那么,器乐合奏课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把握作品的能力。在器乐合奏过程中,学生可以进一步把握作品的文化内涵,了解作品的文化背景,以达到在演奏过程中情景交融的效果。通过对各种类型的乐曲的鉴赏和把握,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和文化内涵,这对音乐学院的学生提高其演奏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在每个学生的学习之路上,尤其是作为一个音乐学院的学生来说,他不可能是只掌握一门器乐的演奏的,每个学生都应该具有品鉴其他乐器作品的能力,这样对于自己作品的演奏与融合是非常有帮助的。并且,每一个经典的乐曲弹奏曲目都是由各种各样的乐器合作完成的,其背后都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文化意义,所以,器乐合奏课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音乐敏锐的辨识能力,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对作品把握的能力。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要求教师作为引导者能够在现实音乐课堂上对学生把握、品鉴音乐曲目背后文化故事的能力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和培养,这样的教学方式对学生音乐文化素质和音乐文化涵养的提升是非常有帮助的。
(三)器乐合奏课可以培养团队协作的能力
合奏与独奏的区别是非常大的。一支优秀的合奏曲目是非常考验整个音乐团队成员对于曲子曲风的把握和整个音色的默契配合。所以说,器乐合奏课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培养学生们之间团队协作、互相配合的能力。在整个演奏过程中,每一个演奏者的节奏都必须达到一致,甚至是团队所有的成员呼吸的频率和节奏都要一致。这需要的是,每个人都能在自己所弹奏的乐器的领域发挥自己最大的努力,与团队其他成员默契配合,完美地演绎整个曲目。需要每个人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培养协作能力不仅体现于学生与学生之间,还体现于学生与老师之间。在整个音乐课堂上教师扮演的是指挥者的角色,所以,在整个课堂上,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与学生之间能够默契配合,将曲子能够完整精准地演绎,还要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与个性化发展,并且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度,因材施教,在把握整体发展不断向前的同时,也要考虑到个体的发展。并且在现实音乐课堂上,学生积极与老师配合,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利于老师的指导和学生的进步的。时间久了以后,学生能够很明显地发现自己在团队中的协作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民族器乐合奏课的教学模式的模式及优势特点
(一)明确器乐合奏过程中的技术特征,有效提升学生的演奏能力
在如今的民族器乐合奏课的教学课堂上,通过老师的指导,学生能够比较清楚地了解并掌握自己所弹奏的乐器的技术特征。如今的教学模式也比较侧重于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弹奏能力进行反复的指导,学生在课堂上和课堂外,都可以根据老师所讲进行练习。教师在课堂上比较清楚地提到了每个学生所弹奏乐器的技术特征,这样对于学生课下的演奏练习也是有一定的帮助的。久而久之,学生演奏能力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二)探究器乐合奏的文化内涵
在器乐合奏的过程中,现今的教学模式比较侧重于探究器乐合奏的文化内涵,这对于学生音乐层面文化涵养的进一步提高也是具有相当大的优势的。
(三)遵循器乐合奏的协同性原则,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上文我们已经详细解释了器乐合奏和器乐独奏的区别,器乐合奏,比较注重整个团队成员之间的协同性能力和每个成员之间的责任意识与相互配合。所以说,在如今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合作意识是能够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和提高的,这也是如今的合奏课堂的教学模式下对音乐学院的學生来说的一大优势特点。
四、音乐学院民族器乐合奏课教学改革的建议
(一)更新传统教学理念
传统的音乐教学理念已经不能满足当代社会音乐的发展。所以说,当今面临的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很多音乐学院毕业的学生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实现就业。所以说,更新传统的教学理念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对音乐型人才的标准和要求,对音乐学院的学生就业也能起到帮助作用。
(二)加强校企合作,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
对于音乐学院的学生来说,能够得到更多的实习机会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说,作为校方,要加强校企合作这一环节,多为学生争取实习机会,让学生在实习岗位上得到更充分的锻炼是非常有必要的。企业提供给学生的实习和锻炼才是能真正考验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并且通过校方的牵线搭桥,能为学生争取到更多的平台进行演出。学生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演出锻炼,能够提升临场反应能力和专业演奏能力。所以说,加强校企合作这一环节绝对不能忽视。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是纯粹的理论知识,但在一些正式的演出场合学到的却是对未来发展非常有帮助的技能。并且,在演奏过程中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器乐合奏的整个曲目的陶醉和兴趣,对于音乐学院的学生的长久发展也是非常有利的。学生平时的一些登台演出的机会都是比较局限的,大多数活动局限在学校之中,这对学生的发展是不利的。学生的演出应该与社会接轨,应多走向社会性质的演出。这样对于学生社会经验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三)专家进校园,为学生更新市场需求形势,与市场接轨
专家进校园为音乐学院的学生进行授课,在一定程度上能给学生带来最新的市场对音乐型人才的需求资讯,也能够对学生后期的培养和教育方向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而学生通过与专家的交流,跟上时代的脚步,了解如今的市场形势下,一些商业演出、活动策划等是怎样形成的。这对于学生日后的就业是非常具有帮助的。
五、结束语
如今的民族器乐合奏课堂的教学模式,具有相当大的优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果不加以解决的话,民族器乐合奏课堂教学便会走下坡路,对学校的发展和音乐学院学生未来的发展都是不利的。民族器乐合奏课程属于音乐学院重点培养人才方向之一,课程模式应扬长避短,教师应合理安排学习的进度和内容,学生与教师之间默契配合,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互助的意识和能力,共同努力,提高音乐学院学生的音乐素质和演奏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立源.民族器乐合奏课与综合大学素质教育问题研究[J].戏剧之家,2016(22):236.
[2]崔健.浅析少数民族器乐合奏课堂教学模式及发展方向——以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少数民族器乐系合奏课程开展为例[J].音乐时空,2015(21):64-65,103.
[3]杨丽君.探究民族器乐合奏课在综合大学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J].知音励志,2015(1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