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影视人物造型课程怎样更好地深入中等职业教育的课堂
2018-05-14朱祎
朱祎
[摘 要] 浅析了影视人物造型课程怎样更好地走进中等职业教育的课堂,造型设计不能够代替剧情,是透过剧情来彰显人物的性格特征,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该课程的科学性,需要将理论基础与实际操作融为一体,让学生能够精准地表现人物特点。
[关 键 词] 造型设计;色彩;风格;大众审美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2-0172-02
影视人物造型是影视剧的重要元素之一,在人物造型中主要包括两个部分:(1)化妆造型;(2)服装造型。二者是一个整体,互为补充,密不可分,完善影视剧中人物造型,反映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和审美情趣,它所起到的作用远远不再是局限于传统外观审美这一基本的美学价值。
一、影视人物造型设计课程的意义
影视人物造型是综合影视艺术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剧中人物形象性格化特征的主要因素。为了更好地突出影视剧的观赏性,让观众对影视剧中的人物性格更好地把握,在进行影视人物造型时,首先必须理解人物,其次要体现人物,理解人物是体现人物的前提,体现人物是理解人物的结果,要将剧中人物的精神以及全剧的文化等人文因素结合起来,使衣、形、神和谐统一。同时,影视人物造型还是一个整体的、全面的构思与计划,也是把这种构思与计划通过一定的手段设计完成的过程。
影视人物造型设计课程是根据影视剧本来分析剧情、分析人物(身份、年龄、性格、民族、职业)及人物性格和剧中的规定情景(人物所处的环境、时间、地点、时代背景、风俗)来研究剧中角色的外观造型,以对角色外部形象的造型进行设计。
二、影视人物造型在中等职业教学中存在的难点
影视人物造型是一门专业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需要学生掌握有关于美学、色彩、化妆、发型等专业技能知识。中等职业教育方向是以培养学生技能为主,需要学生很好地、牢固地掌握专业知识,由于学生年龄普遍偏小,对美学、色彩等方面知识掌握起来存在一定的难度。
对影视剧人物的性格刻画,学生不能够很好地理解透彻。在对某一个影视剧中人物造型的设计,需要学生对该剧有充分的理解,要知道当时的时代背景、文化氛围以便适时地选择人物所需的妆面、发型、服饰等,要更好地反映当下的社会文化。同时,每一个人物角色也都需要掌握其精髓,理解人物的语言、神态及心理活动,才能将人物刻画到极致,达到人画合一的最佳效果。
影视剧都是讲述一个故事,阐述一个道理,其中的寓意每个人的领会是不同的,《辞典》对“造型语言”作了如下阐述:“艺术家用以构成视觉形象的各种因素体现创作构思的造型手段和技法的总和。”影视人物造型要做到的是当前人们最想要看的,可以是已过去很久的,抑或是大家还没有想到的,总之,就是给观众一种新奇,一种新的思索,人物造型都需要精心的、特别的设计与创造。影视本身就具有传播与推广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掌握剧中人物的性格特点上存在着严重不足,很难准确把握人物的心理活动。
三、中等职业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目标不够明确
影视人物造型课程是一门集工具性、综合性于一体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包括了实践性的操作,与各门学科的联系紧密。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远远大于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学生在动手操作上的积极性很高。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讲授影视剧中人物角色分析的理论基础。老师教什么学生就机械性地吸收,导致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上感觉到乏味、被动,学习起来目标不够明确,在操作上也只能掌握简单的技能,不能够很好地把握影视角色的关系以及表现出每一个人物角色的唯一性。
四、理论与操作相结合走进课堂
影视人物造型的操作性需要更具体、更细致,学生由于缺乏一定的美学及色彩知识,更欠缺对剧中人物的理解,教师在讲授过程中,要将一些基础知识讲解清晰明了,让学生理解到位。
在讲解色彩的环节时,可以引入一些扩展性的知识,我们现在以红色、绿色为例;红色象征热烈的、喜庆的、革命的、有活力的,运用红色来表现出剧中人物的喜庆,又或是革命的精神。要让学生学会运用色彩所赋予的生命力,用色彩语言来表达思想情感,理解剧中人物的性格特征。红色性格的人物是充满活力的、热情的,总感觉在他身上可以看到用不完的能量,精力始终充沛,同时也可以感染身边的人。另外,用红色的对比色绿色来作比较,红色与绿色是一组互补色。绿色象征大自然,有活力的、年轻的、和平的、平衡的,在色彩语言里它是可以让人感觉到放松的情境。同样,如若用绿色来彰显人物的性格特征,绿色代表的性格特征是属于平和的,没有压力的人,能够使身边的人感受到放松。那么,两组互补的颜色的用法及作用,通过比较,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让学生将知识融入生活中来,在给剧中人物锁定性格特征的同时可以互相将同学的性格用颜色来加以定义。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让理论课程不再枯燥,学生通过学习、实践,更好掌握理论知识的方方面面,以便于在今后的剧中更快地找到人物性格的特点。
在风格的学习环节里,首先要分清风格分类上的人物风格与建筑风格,其次要理解人物风格的分类,即“色、形、质”的理解。在影视人物造型的课程中,我们可以忽略建筑风格的设计,主要针对剧中人物的设计,更多地使用的是人物风格的定义。在了解色彩的基础上,可以清晰地分析出来颜色的冷、暖,在人物风格的分析里则可以明确地分清每个人物的角色。人物风格的不同,可以决定他们的用色、妆容等的艺术化处理,使人物的性格特征更加饱满,曾经获得奥斯卡最佳艺术指导奖的著名影视美术指导叶锦添在张纪中版电视剧《射雕英雄传》中,为周迅设计的造型明显有别于当年翁美玲扮演的飒爽英姿的黄蓉,周迅更加娇小灵敏,他以金庸对黄蓉描写的原文为准则来设计造型的同时发觉了演员本身拥有的特点及风格来创造形象。叶锦添为求在造型上穿出周迅本身的风格,精灵机巧的独特气质,结合清纯淡雅的妆容,合适的服饰搭配及服装色彩使周迅版黄蓉的古灵精怪跃然纸上,人物造型也更趋于青春化、时尚化,深得年轻观众的青睐。为了让学生将这些理论知识很好地融入操作中,在课堂上,可以形象地将剧中人物造型图片一一收集,逐个分析,让学生迅速掌握每一种类型的风格特征,也可以从身边入手,在学生之间做好风格分析报告,运用不同角色对自身风格进行变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手、脑并用,真正地做到动起来。
在对人物脸部化妆、头部发型以及饰品搭配的环节里,大部分学生不能够做到细致。化妆、发型属于一种技能,需要从基础学起,花费的时间与功夫相对要比理论基础的掌握更费时,对一般没有美术功底及美学知识的学生来说,则更是需要在培养美学、美术功底等方面进行提高,大部分学生对化妆的概念没有充分理解,常常把影视人物化妆与个人日常妆混淆。特别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普遍认为影视人物造型课程就是一个简单的化妆课程,尤其是男同学,一开始便对这门课程有抵触感,不愿意学习,在色彩、人物风格的部分还可以接受,进入化妆部分则认为不应该是男生做的事情。所以,教师应首先让学生完全地、透彻地明白影视人物造型在影视剧中的重要性,要根除影视妆面等同于给自己化妆的概念。比如,在我国汉代,汉代的女性头发都是垂直的披发,而口红是只有唇上一点。汉代崇尚黑色,服装主要的颜色就是黑、红、白、蓝、黄,女性服装大多都是红色,衣着以布为主,粗线条的风格比较重。要让学生根除他们本身的通俗观点,从科学的角度理智地对待影视人物造型课程的每一个环节。
五、影视人物造型课程在未来更好地进入中等教育的课堂
随着影视剧的日益丰富,从事影视工作的工作人员为了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在人物造型设计上不断创新,不断追求多变,使作品更加有表现力和张力,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随之加大,使学生将有更大的发展舞台。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教学的实际意义,让影视人物造型课程进入课堂成为学生的兴趣课、技能课、实用课,为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提供更多施展技能的平台。
参考文献:
[1]彭吉象.影视美学[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2]中国戏曲学院.中国京剧服装图谱[M].潭元杰,绘.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