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在中职学前教育课堂中的建构和实施
2018-05-14张艳娟
张艳娟
[摘 要] 通过对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及职业学校学生特点的分析,论述了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在中职学前教育课堂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自主—互助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理论基础、教学目标、教学程序、教学评价五个方面阐述了该教学模式的理论框架。最后,结合教学实践,以一节课堂教学为例,阐述了自主—互助课堂教学模式在中职学前教育课堂中的具体应用。从而论证了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更为学生可持续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实行很有必要。
[关 键 词] 自主—互助课堂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小组合作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2-0138-02
一、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学习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中职幼儿保育专业是要培养与幼教实际相适应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内涵和扎实的保育专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集保育技能与教育技能于一体的全面可持续發展的中级保育员。由此可见,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不仅仅是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更应该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要改变原有课堂的结构,它要求教师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转化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的行为,转化为学生多样化的自主参与方式,变先教后学的教学方式为先学后教的教学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构建和实施自主—互助的课堂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更为学生的可持续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在中职幼儿保育专业施行很有必要。
中职学前教育的学生虽然中学学习的基础不好,但是这些学生有表达的欲望,有学习的渴望。在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中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在小组互助的学习中获得自信和成长,从而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施行自主—互助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二、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的内涵
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是指在教师有效的组织和指导下,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而实施的课程。
(二)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该理论对学生和教师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础上而建立起来的。
2.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过程设计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主要研究的是“学”,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是完成意义的建构。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在这种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过程设计理念的基础上而建立的。
(三)教学目标
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教学目标的确定首先要考虑学习者这一主体;其次是要尊重学习主体本身内在的体系特征。在考虑两者的基础上确定学习主题和学习目标要求。
(四)教学程序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的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共分为三个阶段:(1)准备阶段:包括教学目标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三步。这三步共同决定了学习任务,学习任务是整个模式的核心,所有步骤都围绕学习任务展开。(2)学教互动阶段:课堂上学生围绕学习任务先进行小组内部讨论,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进行班级课堂教学交流,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巡视进行学习指导帮助。(3)评价与修改阶段:学习效果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修改三步。评价是修改的基础,是教学设计成果趋向完善的调控阶段。
(五)教学评价
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学习模式的教学评价是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首先,该教学模式中学生预习提纲是在课程结束后上交,允许学生在课堂小组讨论和集体讨论之后对自己的预习提纲进行修改。其次,课堂教学中采取对小组整体评价的方式。小组在课前完成提纲的过程中可以集体讨论完成。预习提纲的成绩和小组课堂发言的情况是学生的平时成绩。最后,通过学期的期中、期末考试最终给出学生该门课程的最终成绩。
三、自主—互助学习型教学模式在课堂的实施
(一)准备阶段
1.学生培训
在实行自主—互助学习模式改革之前我们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培训,让学生了解该模式的理念、教学程序。在了解的基础上,在日后课堂实施中不断强化才能慢慢使学生自主学习,相互帮助,最终形成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
2.划分小组
在实施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的实践中,以学习小组为集体学习的基本单位。我在两个教学班中采取的是以6人为一个小组且面对面的座位布局。在分组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和性格进行合理分组。每组设组长一名,负责安排学习任务、协调讨论活动进程、掌握学习时间。
3.确定预习学案
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都很高。首先,教师结合任务引领教学理念,整合教学资源和实践经验,将学习内容整合成典型工作任务,然后以学习任务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在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类的基础上,在每一章节的学习中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学习内容的特征确定学习目标,并把学习目标细化为学生要回答的问题或者学生要分析的案例,制定出学生的预习学案,提前一周发给学生要求学生课前自主完成。
(二)课堂教学实施阶段
1.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教师首先要检查学生的预习提纲是否完成,并询问学生在完成过程中比较困难的地方。五分钟的简单的交流既是对学生按时完成预习提纲的督促,又能了解学生的预习程度。
2.小组选择题目
因为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在课堂中不可能每个小组围绕所有的问题展开讨论。因此,我请一个小组自愿选择一道题目讨论。
3.小组展开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小组选择题目后进行小组讨论学习,设定展示内容和形式,组织语言,模拟角色,展示成果。在小组展开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进行巡回指导。询问学生的讨论情况,给小组提出好的建议,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到指导和帮助的作用。
4.课堂教学交流,小组整体评价
小组讨论之后,进行课堂的教学交流,各个小组展示自己的成果。其他小组的同学认真听、看,可以提出异议或者补充。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进行适当的追问和提升。
问题交流展示后,各小组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互评:合作情况、问题的正确性和全面性、交流展示的方式,总分是十分。小组所得的分数就是小组该次课的平时成绩。适当的奖励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學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和竞争的意识。
由于该评价方式强调了小组讨论和交流,教师评价学生时不仅要注重个体的进步,还要强调一个小组的整体进步。每个小组获得的成功都依赖于小组中各位学生的共同努力,使教学活动成为教师、学生、教材、环境之间的多边多向的信息传递活动,突出了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学生中形成互助、互勉、互爱、互尊的良好人际氛围,培养学生团结协助的精神。
5.课堂小结
教学过程最后一个步骤是课堂小结。通过小结,一方面学生巩固了知识、强化了能力。同时,在小结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从职业能力方面进行总结提升,同时更加注重职业情感、职业态度、职业行为习惯方面的总结提升。
四、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以便于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合理地划分小组
小组是自主—互助学习课堂的基本单位,合理有效地划分小组十分关键。小组人数在5~6个人之间为宜,每一个小组要选一个组长。组长应该首先具有一定的领导力,并是能够组织、引领大家展开讨论的学生。小组成员的搭配还要考虑性格、学习程度的因素,这样才能使每个小组之间的程度相当,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也能够更加激发小组之间的竞争意识,有助于课堂良好氛围的形成,最终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二)主动参与学生讨论,并进行适时引导
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并不是忽视教师的作用,相反,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学生进行讨论学习时,教师要巡回指导、主动参与到学生讨论中,以掌握学生学习的情况并及时发现问题。作为观察者,教师除了注意讨论的进度、产生的效果和结果,还要时时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对出现的问题给予积极的引导。作为参与者,教师要成为学生活动中的伙伴,和学生一起参与讨论,有意识地营造轻松、愉快的气氛,并使学习活动处于教师的监控下,避免个别小组的讨论学习不在教学范围内。
(三)集体交流过程中引入小组互评环节
课堂教学的组织采取的是一个小组选择一个题目讨论的形式,这样就容易造成学生只关注自己小组选择的题目。引入小组互评的方式,提出对其他小组的修改和补充能够给自己小组或者个人加分的形式,学生在关注自己小组题目的同时也认真地倾听其他小组的交流,有利于课堂学习的全面性,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五、小结
通过几个学年的实施,我所实施的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13级、2014级(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与2008级、2009级(传统教学模式)学生的相比较,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明显增强,已经养成了课前预习并完成预习提纲的习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增强,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逐渐提高了与人合作的能力。学生考工的通过率也有明显提高,考工通过率从之前的70%提高到85%。
六、反思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在学生群体中得到了极其广泛应用,课堂学习也应该而且必须与信息化相结合。因此,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学习如何实现与信息化的结合,使信息技术为教学提供更多的支持,不断推进教学的发展,这也将是我们今后需要继续研究的一个方向。
参考文献:
[1]陈雷.“互助式教学模式”在职业学校计算机操作课中的构建与实施[J].辽宁师范大学,2005.
[2]潘永庆.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的实践研究[J].教育研究,2006(12):84-87.
[3]张鹤群.谈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中的有效合作的实施[J].创新教育,2010(34):161.
[4]杨晓娟.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过程设计模式[D].山东师范大学,2000.
[5]潘永庆.建立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的实践与认识[J].当代教育教学,2006(14):22-26.
[6]张建伟,陈琦.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4):75-82.
[7]施良方,崔允漷.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