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调研的国企技工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2018-05-14冯媛媛
冯媛媛
[摘 要] 通过问卷调查、现场访谈等多种方式对国企进行深入调查,并依据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总结了学校在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师资结构、教学模式、校企合作、信息化水平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地性的改革方案。
[关 键 词] 国企;技工学校;人才培养;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2-0059-01
技工学校等同于高中层次学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主管。国有企业主办的技工学校,作为历史遗留问题,数量已经急剧缩减,但是仍然占据职业教育一隅。目前国有企业正呈现前所未有的改革发展气势,作为国有企业主办的技工学校,必然要成为改革发展的排头兵。本文旨在研究两方面的问题:(1)调研国企技工学校人才需求现状与发展趋势,提出国企技工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中亟待解决的问题;(2)针对问题,探索解决方案。
一、困境
(一)专业困境
近十年,技工学校由于各种因素,不能准确地把握行业需求变化,专业保守固化,导致人才培养模式滞后于行業发展实际,影响毕业生就业能力与岗位需求的对接,造成与企业需求的脱节。以机电专业为例,从1999年,学校将原来的电工和钳工组合,设置了机电一体化专业,经过近二十年发展,机电专业开设的课程、培养模式、实训的硬件设施几乎保持原样,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跟其他院校相比,没有显著的企业办学特色,缺少与行业前沿技术的对接,没有走出校企合作的专业优势之路。
(二)课程困境
技工学校课程教学的现状还是学科模式。数据显示,有72%的毕业生对我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表示满意,但超过57%的毕业生认为在校学习的课程并不能满足工作需要。课程体系广而不精、职业素养教育缺少系统性、评价体系不完善是目前课程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教学困境
目前技工学校的实践教学水平仍然比较薄弱。调查发现,学生的实操水平、综合能力普遍不高,第三年的现场实习虽然能够深入一线,但出于安全的考虑,实习学生“坐着”的时间占多数。造成学生实践能力的不足的主要原因是实训场所和实训设备严重不足、设备老化、陈旧,处于低端水平,无法满足实践需求。与此同时,学校目前的教学管理处于分散和半动态状态,信息化建设缓慢,无法支持专业建设、课程改革以及教学模式的创新。
(四)师资困境
技工学校在师资方面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1)专业师资配备不足,尤其是实训指导教师严重不足。(2)学校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部分教师揣着技师证却承担不了中级工的训练指导。(3)专业教师的理论和实操能力明显不足,教师对行业、企业、岗位了解太少,不清楚企业生产一线需要。(4)专业教师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授课,但更高层次的课程开发、行业创新能力尚存不足。
(五)校企合作困境
本文中的技工学校具有事业单位法人资质,隶属于国有企业,相当于企业办学,具有先天的就业优势。但是,企业在用工计划、学校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完善、人才定位等方面并没有起到主体作用,对学生教育和实训的投入远远不能满足发展需要,影响校企合作的开展。调查显示校企双方都有合作需求,但是由于存在偏差,影响了校企合作动力的形成。在问卷调查中显示,从1986年至2016年的毕业生专业对口率仅为44%。
二、国企技工学校人才培养改革对策
(一)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国企技工学校的培养目标应依托企业,建立新型校企合作模式,培养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能适应冶金企业各种岗位需求,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信息应变能力的技能型人才。
(二)全面架构校企合作下的专业体系
校企合作既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要手段,也是企业发展的得力助手。既然是互利和共赢,必须由制度做支撑,最佳形式是针对三大支柱专业,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第一步,成立专门的“校企合作机构(部门)”,研究制订校企合作方案,预测人才需求,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文化对接、岗位对接、师徒对接、评价对接、服务对接等多维对接模式。第二步,成立专家委员会,进行更具体的专业调研。第三步,进行专业设置调整、师资配备和课程资源的建设。第四步,通过校企合作机构,整合资源,建立与各专业岗位对接的企业实训中心。
(三)打造复合型师资队伍
制订中长期师资培训规划和激励制度,建立适宜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自主发展的制度体系,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建设专兼结合教学团队,充分发挥教师在课程建设与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促进课程改革发展。
(四)创新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
职业能力培养应作为课程体系建构的核心思想。在本次企业调研过程中,全面分析了企业主体岗位人才的职业能力结构,形成了企业所需技能人才的“岗位技能突出、综合素质良好、具备关键能力”的能力框架,在此框架基础上,打破原有固化的学科体系,采用课题式、项目化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构建出“学中做、做中学”的学习环境,强调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的对接,推动教师“做中教”意识的强化,建立多方协作的整体性评价体系,以现有校园网络平台为基础,建立更加完善的信息化资源管理平台。实现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过程为依托,以信息化资源为保障的创新性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2]周玮.新常态环境下现代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