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自信的缺失与培育路径探析
2018-05-14李清清李晓玲
李清清 李晓玲
[摘要]城市文化的扩张对乡村文化造成的影响以及乡村文化自身的不足,是导致乡村文化自信缺失的两个重要因素。乡村文化自信的缺失已经成为当前影响我国农村发展的短板,怎样又好又快地重塑广大村民的文化自信,对于乡村振兴而言非常重要。文章主要从当前乡村文化的现状出发,分析造成乡村文化自信缺失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探析培育乡村文化自信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乡村文化;文化自信;缺失;城市文化
[中图分类号] G1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0169(2018)11-0032-05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振兴”二字意义非凡,它突出了乡村振兴在民族复兴中的重要地位。乡村振兴不是某个方面的振兴,是全面的振兴,而文化自信是实現乡村全面振兴的动力,广大村民只有在对自己家乡发展有自信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自觉自愿地为乡村振兴而努力奋斗。但是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大部分现代化建设的资源都流向了城市,城市文化也成为社会文化的主力,乡村文化好像只是对城市文化的简单模仿,再加之乡村文化固有的不足,乡村文化自信的缺失已经成为当前影响我国农村发展的短板。
一、乡村文化的内涵
乡村文化是“乡村居民(简称乡民)在乡村环境中长期生产与生活,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心理、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以及表达这些心理、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所制作出来的种种产品。它内敛为乡民的情感心理、思想观念、生活情趣、处世态度、人生追求、行为习惯,外显为民风民俗、典章制度和生活器物,是乡民生活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民安身立命的价值和意义所在”[1]。可以说乡村文化是在我国五千多年灿烂的农耕文明发展进程中,由代代农民在土地上进行生产劳动所形成勤俭节约、淳朴善良、吃苦耐劳的人格与以互利、共生为导向的价值观。农民以村庄为场所、依附着宗族和土地,形成“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方式、守望相助的处世原则,集体约定俗成的仁孝礼仪、村规民约、道德规范等;在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中形成具有特色的乡风民俗和独具匠心的民间技艺如剪纸、民歌戏剧、节庆、庙会、红白喜事活动等。
我国乡村文化是在地理环境、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因素共同作用下而形成的。从地理环境方面来看,我国地形环境复杂,自然环境和资源随着地区的不同而出现非常大的差异,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影响着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促进了“五里不同村,十里不同俗”各具特色的乡村文化的形成。从经济因素方面来看,农村以农业为主,农民非常重视脚下的土地,有着极深的地缘情谊,促进了始于农耕文明的乡村文化的形成。在政治和文化因素方面,农村有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宗族的等级制度,再加之受重塑后的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促进了乡村社会所独有的、以礼俗秩序为支撑的乡村文化的形成。这些独特的、具有乡土气息的乡村文化是农民自信的基础。而乡村文化自信就是指村民对自己文化的肯定与信心,是以一种理性化的视角对传统优秀的乡村文化的认同,对未来乡村文化的发展前景充满自信,且在面对多元文化交流时不卑不亢,保持乡村文化特色。
二、乡村文化的积极作用
党的十九大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传统乡村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起着主导作用,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当社会变迁或者需要价值重建之时都要回到传统的乡村文化之中。梁漱溟先生一直强调,中国文化的根在乡村,“新中国的嫩芽必须从旧中国的老根——乡村——中长出来”[3],乡村文化的复兴,其最重者在于农民的精神重建。乡村文化对乡村社会的影响也是无时无刻、无所不在的,它明晰了村民的价值追求,是农民精神家园的归宿;它使村民能够得到心灵的净化和内心的安定,促进村民的身心健康;它凝聚着乡村的群体力量,乡村文化中的伦理道德、仁孝礼仪、村规民约、风俗习惯等强调的家族服从理念、遇事有章可循,可以调节乡村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使乡村社会更加安定、秩序井然;乡村集市、庙会、祠堂等文化空间的存在,为村民的集体活动提供了平台,使村民更加团结、村民之间联系更加紧密。所以乡村文化是推动转型期乡村振兴发展的动力,是乡村社会建设中重要的一部分。但是乡村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在纵向方面未得到很好的传承及在横向方面受城市文化的渗透,出现不容乐观的文化自信缺失问题。
三、乡村文化自信缺失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当前乡村文化的现状
我国一直以来比较重视“三农”问题,乡村社会不断发展,村民无论是在生活质量方面还是在政治思想素质及道德文明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又因为农村教育的普及,村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不断得以提高、法治观念和民主意识不断得到重视与增强。
但是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这几个方面:村民不再崇尚乡村价值观,原来我国勤劳、淳朴、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传统价值观念逐渐被追求金钱和利益的文化价值观所代替;在生产生活方面,原本的生产生活方式被大部分的村民所否定,生产生活方式变得复杂化;乡村文化的建设主体的空心化;农民缺少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认为城市文化优越,乡村文化落后,以自己是农民的身份为耻,对乡村文化缺少自信。总之,目前乡村文化陷入了混乱与迷茫的困境,原来的文化受到破坏与挤压,原有文化秩序崩溃的同时又没有新的文化秩序过来补充,乡村文化进退无所,乡村文化自信缺失的问题愈来愈严重。
(二)乡村文化自信缺失的外部原因
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产生影响之时,必然会导致两种文化的相互较量。自春秋战国时期以来,我国就优先发展城市。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拉大了城乡之间的差距。城市是文化、经济、政治的集聚地,文化发展水平比较高。而乡村以自然经济为主,农业是主导产业,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文化发展水平就比较低。已失去原有文化体系的乡村在面对汹涌澎湃的城市化浪潮时无力应对。
首先,城市化导致乡村文化边缘化,大众传媒的“城市中心主义”造成乡村文化的断裂。不断更新的文化传播媒介是城市文化对乡村文化进行影响的主要推动因素,城市通过现代化媒体不断地向乡村输出自己的文化,由此导致乡村居民的价值观、婚恋观、消费观越来越接近城市生活。我们可以借用马克思的表述“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4]。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目前对于广大村民而言,看电视、玩手机是他们主要的休闲娱乐活动,有些媒体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通过电影电视展现城市的各种舒适、便捷、时尚、充满物质欲的生活,很少去展现乡村的朴实、安静的生活,乡村居民被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部分村民开始追逐物欲,就象打开潘多拉魔盒,贪婪、虚伪、嫉妒、痛苦等随之释放出来,并产生对人生的迷茫。在城市文化不断地向乡村输出的情况下,大部分的乡村村民的生活方式、文化形式都受到了冲击,中国乡村文化开始断裂。
其次,城市化导致乡村文化建设主体的大量流失。农民群众是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乡村青少年即乡村学生是未来乡村文化建设的接班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及经济的不断增长,城市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进城寻找工作。又因为农村教育的普及和教学水平的提高,有越来越多的乡村学生可以进入城市的高校继续学习,但是这样一来,乡村学生由于长期在外求学而不了解乡村文化的发展,同时城市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大部分的乡村大学生毕业以后选择在城市发展,这样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必然会缺少有着科学文化知识的新鲜血液。农村中的文化建设者就只剩下年迈的老人、没有知识的妇女和留守在家的儿童,乡村文化很难得到发展。
再次,城市化导致乡村文化认同感逐渐缺失。随着城市文化对乡村文化的强势改造,农民固有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和文化形式等方面也随之发生改变。再加之农村文化中也有低俗的文化,部分农村地区存在民间迷信的泛滥和宗教势力抬头的现象,这些都严重污染着乡村文化,使乡村缺乏凝聚力、文化根基不牢固。农村原来的文化秩序遭到破坏,而新的具体的文化秩序还没有形成,农民在迷茫中探索,在乡村文化中找不到自己的归属感。更有甚者盲目地去追求城市文化,认为乡村文化就应该被抛弃,以自己是农民的身份为耻,认为农民就是没有文化的象征,他们对文化丧失了自信,失去了文化认同的基础。
(三)乡村文化自信缺失的内部原因
首先,乡村文化环境的封闭性。我国疆域辽阔,地理环境复杂,大部分乡村都处在比较偏远的地带,各自为阵,缺乏沟通和联系。尤其是偏远的山村地区,经济比较落后、交通不方便、信息闭塞,无论是接受外界文化还是将自己文化输出去都是比较困难的。这样一来,一方面乡村社会缺少文化发展的必要条件,而另一方面当地文化由于很难受到外界文化的冲击,没有参照物,人们周而复始的去重复原来的生活,安于文化现状,没有进行文化变革和创新的欲望。
其次,乡村文化人格的依附性。乡村文化人格的依附性主要表现在以下这两个方面,农民对土地的强烈依附性和农民对家族的强烈依附性。一方面,由于我国乡村是以小农经济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农耕文明,除了土地带来的收入之外,农民很少有其他收入,他们深深爱恋着他们脚下的这一片土地,对其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土地就是他们的命根子。又因为土地本身的不可迁移性,所以就有了生于斯,死于斯的人与地的联系。这样农民就被束缚在土地上,依靠着脚下的土地来生存,所以在漫长的农耕文明岁月中,积淀下他们不愿意离开土地和家乡的情怀和重农轻商、思想保守、因循守旧的文化和心理。另一个方面体现在对依靠血缘关系紧密联系的家族的依附性。家族观念在人们脑中根深蒂固,家族有祠堂和族长,族里的大小事都听从族长的安排,他们有时候甚至不会考虑这些事情是不是符合民主法治的要求,就一味地按照族规来处理。无论是对于文化还是政治经济的发展,家族都具有排外性,农民的视野被限制了,他们的理想不是为了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而更多的是为了“光宗耀祖”。这就使乡民缺乏开放创新的意识、独立进取的精神和民主法制观念。
再次,乡村文化变迁的迟缓性。纵观我国历史的发展长河,我们可以看出我国虽历经多次朝代更替、历史变革和战争破坏,乡村总能恢复其原有的社会秩序和文化,其根本原因是我国乡村长期以来是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一方面,小农经济本身具有封闭和稳定的特性,作为观念的文化也必然反应这种生产方式的特点,乡村文化变革也因此具有迟缓性。而另一方面,传统乡村文化有稳定和保守的特性,它有很强的自我保护能力,对农民接受其他文化形成一定阻力,致使乡村文化变迁具有滞后的特点。所以虽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政府提出的各项有关三农的政策,在物质方面城乡之间的差距在不断地缩小,但是在文化发展方面却出现了失调的现象。
四、乡村文化自信的培育路径探析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2]。而中国人口的大多数是农民人口,所以对于乡村振兴来言,农民文化自信的培育就显得举足轻重。
(一)大力发展乡村社会生产力
文化属于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由社会存在所决定着,所以农民要树立乡村文化自信,最基本就是要发展乡村的社会生产力。我们可以依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看,人有着不同层次的需求,当底层物质层面的需求得到满足后就会有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所以我们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优化结构,融合发展一、二、三产业,建立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而另一方面,发展农村产业可以解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使在外务工人员主动返乡,解决乡村文化建设主体流失的困境。同时也要破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经济和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均衡发展,只有这样城乡居民的身份才能够平等,乡村文化才能有更多的话语权,农民才能真正地树立文化自信。
(二)传承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我国的主流文化,也是新时代乡村振兴所必须遵循的先进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了解决乡村文化发展的迟缓性,并保证乡村文化的发展方向和价值取向,必须要传承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坚实根基和底气所在。在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過程中,根植于农业文明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增强乡村文化自信的关键所在。因此,我们要增强乡村文化自信,就要传承并坚持优秀的传统文化引领。“乡村文化是植根于农业社会的传统文化,集礼治文化、家族文化、安土重迁文化于一体”[5],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乡村中是大量存在的,他们不仅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而且文学和艺术价值也很高。比如农民与困难抗衡的艰苦奋斗的精神,人们对乡土的爱国爱乡情怀,以及人与人之间形成的团结奋进、尊老爱幼、与邻为善、诚实守信等的一些优秀品质是我们应该传承下去的。这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以家庭教育为基础,注重文化传承者的培养;以学校教育为核心,提高文化传播者的水平;以乡村教育为辅助,优化文化传承外部环境;建立三位一体机制,彰显有机结合联动协同效能。
(三)加深对乡村文化优越性的深刻认识
目前,无论是大众传媒还是政府主导的文化建设,都过分地强调“城市中心主义”,导致乡村文化日益边缘化,而乡村振兴不是再复制一个城市出来,我们要加深对乡村文化优越性的深刻认识。虽然前文也提到一些乡村文化的弊端,但是“作为一种文化类型的乡村文化并不存在绝对的优劣好坏问题,而我们关于乡村文化传统两面性的批判主要是基于乡村社会的历史发展,是站在乡村文化现代化的角度,在回溯与反思乡村文化传统的过程中作出的”[1]。乡村文化是我国农民在以血缘和地缘为纽带的农村社会,历经历史的沉淀,用其智慧所创造的我国农村社会所独有的文化样态。它内蕴着乡村社会所独有的一套以礼俗秩序为支撑的价值体系和生活方式。我们可以透过我国五千多年农耕文化的发展脉络,领略到蕴含在乡村文化中和谐、淳朴、勤劳、勇敢、仁爱、诚实守信、勤俭节约、热爱自然的优秀品质。所以站在乡村文化现代化的角度,尤其是在面对现代化的“社会病”时,我们仍然可以从优秀的乡村文化中汲取力量。因此我们要对乡村文化的精华进行再认同,加深对其优越性的深刻认识,不能一味地认为城市文化好,避免用城市文化的标准去发展它。城乡文化要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四)发挥乡村学校教育的推动作用
我们要善于发挥乡村学校教育对其文化建设的推动作用。由于闭塞的乡村文化环境,再加之有限的教育水平及对乡村文化内容的教育的忽略,乡村学生不知道什么是乡村文化,这又何来鄉村文化自信?这样就要求乡村教育,一方面,要增加有关优秀的传统乡村文化的教育和增设具有本地特色的地方课程来完善学校教育。另一个方面,要增设一些有着当地特色的实践活动课,让乡村学生真正地参与到文化活动之中。乡村青少年即乡村学生可以通过学校教育了解乡村文化的历史、未来发展趋势和乡村传统文化价值,自觉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通过实际参与,他们热爱自己的家乡文化,有文化自觉意识,积极主动地为自己家乡文化的建设和发展而努力。乡村文化拥有了这些含有科学文化知识的新鲜血液,才能实现自己的“造血”功能,才能真正地自信起来。同时除了发挥乡村教育对青少年的教育作用之外,还应该发挥其对广大乡村群众的教育作用。通过乡村教育,提高农民的知识水平、科技水平和文化素质,改变传统农民的依附性人格,培养更适合乡村振兴发展的文化心理和文化人格。
(五)坚持乡村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坚持乡村文化的创新性发展,是其重建的主要路径。乡村文化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够保证乡村文化与时俱进、永葆生机和可持续发展,乡村居民才能够永久地拥有文化自信。乡村文化的创新是“面向未来”“吸收外来”“不忘本来”的创新。“面向未来”的创新是指乡村文化在创新的历程中要始终用先进的文化来引领,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传统乡村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方式,如采取现代化数字处理技术对优秀传统乡村文化进行处理,把具有特色的民风民俗等录成视频,使其能够得到长期保存、不受时空限制地进行展览等;“吸收外来”的创新是指学习和吸收城市文化中的先进成分和其他乡村的优秀文化,如我国江西省婺源县是我国文物工作先进县,它积极推动乡村文化建设向旅游转型升级、把人文内涵与自然环境进行完美的融合、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变资源优势为文化优势,是我国其他乡村学习的典范;“不忘本来”的创新是指坚持继承优秀的传统乡村文化和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地域文化以及保护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留本地文化个性的基础之上,根据各地具体情况进行创新。
(六)加强乡村文化的推广宣传
乡村文化自信的培育需要加强乡村文化的推广宣传。事实上,乡村出现农民未意识到乡村文化价值的问题,社会上也未形成保护和传承优秀乡村文化的良好氛围,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和缺乏传播手段所导致的,所以我们要加强对乡村文化的推广宣传。首先,通过多种多样的现代化传播手段如网络、电视、广播、报纸,书籍等对优秀的传统乡村文化加以宣传,以增强农民学习和了解乡村文化的热情,提高农民对乡村文化的重视度。其次,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民俗表演、节日庆典、歌舞演出等来对乡村文化进行宣传,农民在参与文化活动的实践中增加了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最后,注重宣传的持久性,文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因此任何宣传文化的实践都不可能一劳永逸,只搞“表面工程”,应该开展长期且切实有效的宣传活动。
总之,引起乡村文化自信缺失的原因不是单方面的,它是由乡村经济的落后、城市化的发展以及乡村文化自身的缺陷等多方面造成的,所以乡村文化自信的培育与重建任重道远。我们要高度重视乡村的振兴发展与文化的重建,使未来的乡村实现全面发展,人民真正自信起来。
参考文献:
[1]张中文.我国乡村文化传统的形成解构与现代复兴问题[J].理论导刊,2010,(1):31-32.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0-42.
[3]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4]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5]李维,张体敏.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土文化传承研究[J].传承,2013,(07):136.
[6]沈妉.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乡村文化的困境与重构[J].理论与改革,2013,(4):156-159.
[7]王国胜.现代化过程中的乡村文化变迁探微[J].理论探索,2006,(5):13-14.
[8]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22.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0]贺雪峰.新乡土中国[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1]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邓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