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的历史发展和实践探索

2018-05-14朱磊陈爱华

中共石家庄市党委党校学报 2018年11期
关键词:改革开放探索中国共产党

朱磊 陈爱华

[摘要]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所开启的历史性转变拉开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史上里程碑式的发展。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迅速完成了意识形态领域的拨乱反正,牢固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接着提出了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文化建设方针。新世纪以来,尤其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文化强国的发展战略,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发展的规律有了深层次的理性认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相继提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持文化自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文化发展战略。

[关键词]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探索

[中图分类号] D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0169(2018)11-0017-05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的名义发表了一篇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5月12日,《人民日报》和《解放军报》同时予以转载。由此开始在全党进行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场讨论是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前进、积累了成功和失败的经验之后,进行的一次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和思想大解放运动,是执政党思想理论建设的一次飞跃[1]2。

一、在意识形态领域正确开展反倾向斗争,实现党的思想统一

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所开始的历史性转变,是全面而深刻的,这就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思想震动。有的人由于受“左”的思想影响较深,对党的政治路线和各项改革政策不理解、不赞成;有的人片面总结经验教训,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持基本否定态度,进而怀疑和否定社会主义道路、党的领导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在这些问题上如果思想不统一,就会妨碍全党的团结和进步,就会干扰党的正确路线的贯彻执行。“坚持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必须反对两种错误的思想倾向。一是要反对思想僵化,反对一切从本本出发”。“二是要反对和批判否定社会主义道路,否定无产阶级专政,否定党的领导,否定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错误观点和修正主义思潮”[1]68-69。因此,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的几年里,党中央积极地开展了反对错误倾向的斗争,促进了全党的思想统一。

(一)坚持两条路线的反倾向斗争的配合

为了正确开展反对错误倾向的斗争,党中央总结历史经验,制定了一系列正确方针。一是提出从实际出发,有“左”就反“左”,有右就反右,对错误倾向进行具体分析。1980年6月,中央在批转统战部的一个文件时指出,今后全党对于某一时期出现的重大思想动向和社会思潮,一定要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冷静地、细致地加以分析,查明来龙去脉,作出符合客观实际的判断。问题发生在什么范围、什么领域,就应当在这个范围和领域内解决,而不要任意扩大,更不能搞“一刀切”,发动全局性的政治运动。这样就可以防止和避免在反“左”的时候,把一切错误倾向都说成是“左”的;而在强调反右的时候,把一切错误倾向都说成是右的。在反对一种错误倾向的时候,要防止忽视另一种错误倾向,并注意两种倾向的联系性。

(二)不搞大批判运动

邓小平否定了猖狂存续20多年的“大批判”恶习,结束了思想文化宣传上的以势压人的恶劣作风。他在谈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倾向时指出:“毫无疑问,我们仍然坚持‘双百方针,坚持宪法和法律所保障的各项自由,坚持对思想上的不正確倾向以说服教育为主的方针,不搞任何运动和‘大批判。”[2]125邓小平同志划分了“大批判”和正常批判的界限,给思想文化宣传工作正确批判各种错误观点或思潮指明了方向。从本质上来看,大批判是一种整人的武器,它既不能肃清错误思想,又不能帮助犯错误的人改正错误。从批判内容上看,大批判不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实事求是的原则对错误观点作出冷静的、准确的分析,而是歪曲事实,阉割他人论点的主要倾向,以骇人听闻的言辞进行不恰当的指责和攻击。

(三)坚定不移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

针对干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路线的“左”的思想和右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党中央一方面系统清理党内对社会主义的一些错误观念,肃清思想政治方面的封建主义影响,另一方面重申以坚持党的领导为核心的四项基本原则,批评资产阶级自由化倾向。对此,邓小平说:“要旗帜鲜明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否则就是放任了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就出在这里。”[1]326邓小平还明确强调,“中国没有共产党的领导,不搞社会主义是没有前途的。这个道理已经得到证明,将来还要得到证明”。“反对精神污染的观点,我至今没有放弃”,“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也是不可缺少的,不要怕外国人说我们损害了自己的荣誉。中国要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才有希望”[1]328-329。1986年12月30日,邓小平再次提出:“如果搞资产阶级自由化,就是再来一次折腾。搞资产阶级自由化,脱离了党的领导,十亿人民没有一个凝聚力,就丧失了战斗力。”[2]152

(四)实事求是地评价毛泽东在中国革命中的历史地位

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这一时期党内在思想理论方面提出的问题作了科学的回答,系统地批判了“左”和右的两种错误倾向,对毛泽东思想作了实事求是的评价,维护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真理和毛泽东的历史地位,顺利完成了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任务,在新的基础上实现了党在思想上和组织上的统一。

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982年9月1日至12目,党的十二大在北京召开。这次大会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党的整个历史上、在党的建设史上,都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党的十二大站在历史发展的新起点上,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后党的建设历史经验的全面总结,系统地提出了努力把党建设成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坚强核心的党的建设纲领,我党历史上继往开来的一次历史盛会,为新时期党的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建设指明了方向。

(一)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政治工作

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一方面,思想政治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又渗透在整个精神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对于精神文明的思想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邓小平在强调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地位及其“保证”“服务”作用的同时,进一步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两个文明的基本保证,思想政治工作在新时期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等一系列创新性的著名论断。正如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所说的:“思想的闪电一旦彻底击中这块素朴的人民园地,德国人就会解放成为人。”[3]正如邓小平所说,思想文化宣传工作“实际上包括党的整个思想政治工作”[4]。

(二)抵制各种精神污染的侵蚀

“如果说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看成勘探一座高楼大厦的话,那么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就是寻找到了这座大厦的支柱。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看成社会主义这座高楼大厦的支柱之一,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首创”[5]。1982年党的十二大代表大会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了突破性的认识。在党的十二大的报告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第一次被看作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没有这种精神文明,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6]。1983年4月29日邓小平在会见印度共产党中央代表团曾说,“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就是建设物质文明。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忽视了发展生产力,所以现在我们要特别注意建设物质文明。与此同时,还要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最根本的是要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的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国际主义、爱国主义都属于精神文明的范畴”[7]28。

宣传战线应当旗帜鲜明地同公然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观点划清界限,不给搞精神污染的人提供阵地,而且要对具有代表性、迷惑性的错误观点及时予以澄清,肃清其在群众中产生的不良影响。这是剥削阶级没落的意识形态和四化建设者争夺下一代的斗争。因此,必须加强党对思想战线的领导,“如同在整党中对于错误倾向和坏人坏事,必须采取坚决严肃认真的态度一样,对于造成思想混乱和精神污染的各种严重问题,也必须采取坚决严肃认真的态度,而且要一抓到底”[7]45-46。

(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马克思最先提出了“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社会的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的观点[8]。1978年3月18日,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郑重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与生产力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9]87。此后,他又多次强调科技作为生产力的巨大作用,使其得以深入人心,成为全国人民的共识。1985年3月,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又说:“现在连山沟里的农民都知道科学技术是生产力。”[7]107

邓小平也异常注重军事科技对改进军队装备与提高战斗力的重要作用,他指出:“科研要走在前面。不单是尖端武器、常规武器有科研问题,就是减轻战士身上带的东西的重量,同样有科研问题。”[9]20邓小平还指出:“在军队中,科研和教育也要一起抓,进行现代战争没有现代战争知识怎么行?要使军队领导干部自己有知识而且尊重知识。要办各级学校,经过训练,使军队领导干部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现代战争知识。”[7]41正因為邓小平充分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所以才对科学技术的载体——知识分子有了更高一层的认识和评价。

(四)坚持正确的文艺创作和宣传观

邓小平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文艺,要通过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真实地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反映人们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的本质,表现时代前进的要求和历史发展的趋势,并且努力用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人民,给他们以积极进取、奋发图强的精神”[7]210。1980年1月16日,邓小平在一次干部会议上进一步提出:“我们坚持‘双百方针和‘三不主义,不继续提文艺从属于政治这样的口号,因为这个口号容易成为对文艺横加干涉的理论根据,长期的实践证明它对文艺的发展利少害多。但是,这当然不是说文艺可以脱离政治。文艺是不可能脱离政治的。任何进步的、革命的文艺工作者都不能不考虑作品的社会影响;不能不考虑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利益、党的利益。”[7]255-256他还同时阐明了“双百”方针与安定团结的关系,指出:“我们要永远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但是,这不是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可以不利于安定团结的大局。如果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可以不顾安定团结,那就是对于这个方针的误解和滥用。”[7]256这样,党的文艺方针就更加明确了。

(五)关于知识分子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一直强调要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提高知识分子的待遇,做好知识分子的工作。邓小平强调说:“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反对不尊重知识分子的错误思想。不论脑力劳动,体力劳动,都是劳动。从事脑力劳动的人也是劳动者。将来,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更分不开来。”[7]41党的历史反复证明,没有宏大规模的知识分子,中国的各项事业就不能做好,广大知识分子是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他们同工人、农民一道在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一支不可缺少的重要依靠力量。1990年江泽民同志在首都青年纪念“五四”报告会上的讲话中说:“能不能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我们事业成败的关键之一,也是衡量党的领导水平和领导艺术的一个重要标志。”[10]129他还指出:“要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重视知识分子的劳动成果,使之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充分发挥作用,并逐步完善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政策和制度。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继续尽心尽力地改善知识分子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坚决克服官僚主义和拖拉作风。”[10]132他还强调:“加强党同知识分子的联系,是做好知识分子工作的关键”,“以推心置腹、坦诚相见的态度,同知识分子交朋友”[10]132。

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新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交流、碰撞现象越来越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

(一)文化的交流和融通

英国哲学家罗素在1922年访问中国之后,写了一片篇题为《中西文明比较》的文章,其中在论及文化的交流融通问题上写道:“在往昔,不同文化的接触曾是人类进步的路标。希腊曾经向埃及学习,罗马曾经向希腊学习,阿拉伯人曾经向罗马帝国学习,中世纪的欧洲曾经向阿拉伯入学习,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曾向拜占庭学习。在那些情形之下,常常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就中国而论,假如我们把中国视为学生,情形也可能一样。事实上,我们能向他们学习的东西很可能和他们向我们学习的一样多,但是我们能学会的可能性小得多。假如我们把中国人视为我们的学生而不把我们视为他们的学生的话,那只是由于我们害怕自己是不可教的。”[11]正是由于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碰撞、交融才使得这些文化在自身的发展中不断向外汲取营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焕发出新的生命力,绵延不绝。在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交流碰撞过程中,既要以理性的精神来理解、认识并热爱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化,也要以开放的心态和胸襟来理解其他民族的人民对于他们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化的热爱,并以科学理智的态度来欣赏和接受这些文化的优秀成果。正如华中师范大学俞思念教授在《文化与宽容》中所指出的那样,“文化的本质和源流,在于它在生长和发育中不断交流、吸纳、碰撞、融合。这正是文化本身所具有的宽容性的表现。历史长河中文化的交流、会聚都孕育着文化的跃迁;宽容性使文化得到质的飞跃。宽容,是文化的特点和本质,是文化生生不息的活力之源”[12]。所以,在历史的长河中不同类型的文化总是会表现出一定差异,但在许多场合却不表现出可能发生的矛盾与冲突,而常常呈现出一种和谐的统一体外貌。这就是文化具有的包容性所表现出的博大品格。

(二)文化的自觉和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对待本民族文化文化及其发展的一种精神态度和精神状态。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那样:“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已经复兴了并正在复兴着伟大的中国人民的文化。这种中国人民的文化,就其精神方面来说,已经超过了整个资本主义的世界。”[13]这种文化的复兴,是中华文化朝着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方向的历史性变革和新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迫切需要我国由一个文化大国变成一个文化强国,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积淀赋予的历史使命。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文化自信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一个必要条件。在全球化进程不断推进的今天,在广泛的中外文化交流、交融的背景下,如何在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凝练中华文化精神、增强文化自信,进一步培育具有中国文化的特色、生机勃勃的当代中国新文化,为国家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是国家现代化过程中一项重要的任务。

(三)构建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

恩格斯曾经指出:“一个民族要想登上科学的高峰,究竟是不能离开理论思维的”[14]285,“但理论思维无非是才能方面的一种生来就有的素质。这种才能需要发展和培养,而为了进行这种培养,除了学习以往的哲学,直到现在还没有别的办法”[14]284。历史实践告诉我们,在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综合实力中,思维能力、精神状况和文明修养等无形的因素会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成败起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一个国家的哲学社会科学的整体发展水平,体现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面貌和文明素质。哲学社会科学承载着“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的使命担当和重要责任,承载着为社会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合理的解释模式、科学的认识方法、有效的行为规范的神圣职责,肩负着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和独立的时代任务,对于提升中华民族的理论自觉和文化自信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深化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学理阐释,将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核心思想、关键话语体现到各学科领域。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向决策咨询、教育教学转化,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大众,开展形式多样的普及活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作用,要注意加强话语体系建设。在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上,我们应该最有发言权,但实际上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上的声音还比较小,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15]。

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扎根中国大地,突出时代特色,树立国际视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吸收借鉴国外有益的理论观点和学术成果,融通各种资源,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提升学术原创能力和水平,推动学术理论中国化。建立激发科研活力的体制机制,落实社会科学领域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改革政策,统筹管理好重要人才、重要阵地、重大研究规划、重大研究项目、重大资金分配,加强学术共同体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鼓励社会资金通过捐赠、设立学术基金会等方式支持科研工作。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术评价体系,坚持正确的学术导向,以学术质量、社会影响、实际效果为衡量标准,建立科研信用管理、评价结果公布等制度,建立健全分类评价机制,科学设置考核周期,引导教学研究人员潜心钻研、铸造精品。

参考文献:

[1]新时期党的建设文献选编: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2]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5-16.

[4]邓小平文选(1975—198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323.

[5]郭圣福等.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认识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338.

[6]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27.

[7]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70.

[9]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0]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1][英]罗素.一个自由人的崇拜[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88:8.

[12]俞思念.文化與宽容[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1.

[13]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516.

[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46.

责任编辑:王玮玮

猜你喜欢

改革开放探索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作品选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胜利闭幕
改革开放40年民族影像志
改革开放初期的上海百姓生活
因改革开放而生 因改革开放而兴
改革开放:干点什么最时髦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