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艺术歌曲《沁园春·雪》的演唱技巧分析

2018-05-14黄丽丽

北方音乐 2018年12期
关键词:演唱分析曲式结构创作背景

【摘要】《沁园春·雪》是由毛泽东做词,作曲家生茂和唐诃编创的歌曲,是当前声乐表演与教学领域女高音声部的代表曲目之一。歌曲《沁园春·雪》是我国近代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声乐歌曲,要求演唱表演者要具有较高的情感把握和较高的演唱技巧。希望能够以《沁园春·雪》为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更多人的理解和重视,并为作品的演唱与研究提供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沁园春·雪;创作背景;曲式结构;演唱分析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沁园春·雪》是一首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经典女高音独唱歌曲,由毛泽东作词,茂生和唐珂谱曲完成。作品自问世以来就成为高校声乐比赛及音乐会的必唱曲目之一。

一、气息的运用

首先,在演唱这首声乐作品之前要调整好积极的演唱状态、控制好气息、调整站姿,为歌曲的演唱做好充足的准备。在《沁园春·雪》这首声乐作品中,有很多字都需要归韵、收音,如蛇、裹、蜡等,在唱到这些字的时候,要控制好气息,不能拖泥带水,也不能戛然而止,而是应该适当。《沁园春·雪》这首歌总的情绪是舒缓、宽广的,所以从歌曲开头部分的“北国风光”开始就要给人一种开阔、豪放之感。“千里冰封”后面有延长记号,既给人一种对眼前景色的沉浸之感,又有对写一句诗的期待之感。而“万里雪飘”中的“万里”又准确地表达出了一种豪放之感,到了“雪”字,又使画面生动活泼了起来。

二、“吐字”与“咬字”的运用

《沁园春·雪》这首歌曲的音区基本是在中高音位置,特别是在作品的开头和结尾高潮部分。演唱者在演唱时应该注意头腔共鸣,如在演唱“分外妖娆”中的“外”字,应该适当多加入一些头腔共鸣。在歌曲结束的部分中的“俱往矣,数风流人物”中的“俱往矣”给人一种大气磅礴的感觉,所以,在演唱的时候要加入强音记号,要充分地表达出作者内心的情感,这就需要演唱者要把歌曲中的每一个字的力度要研究到位、准确。唱歌是一门集科学性、艺术性于一体的声音艺术,我们在演唱作品时,要求具有饱满的气息,准确的吐字、咬字,恰当的混合共鸣以及富有力度,色彩性声音调控能力等。在《沁园春·雪》这首歌曲中,有一些“b、m”开头的歌词,如北、冰、比、莽等。在遇到这些字的时候,在演唱的时要注意演唱时的力度要比发音重。例如,歌曲中的最后一句“还看今朝”中的“看”,“看”这个字演唱的时候位于高音区,这就要求演唱者在在演唱的时候不能一味地追求音高,从而忽略了吐字、咬字的重要性。在《沁园春·雪》这首歌曲中,咬字、吐字的力度应该随着歌曲内容的逐步发展、情绪的不断变化以及曲调的节奏、速度等的变化而有所改变,咬字、吐字也应该变得轻快有力,短而准,咬字要干净利落。

三、演唱情感分析

“情感是歌曲作品的基本情绪和精神特征,如果只有声音没有真实感情,那么出来的声音是缺乏生命力的、机械的。”所有要求演唱者在演唱《沁园春·雪》这首声乐作品的时候,要随着诗人内心中的情景与不断变换的情感起伏,从而塑造这首歌曲中所要塑造出来的人物形象。《沁园春·雪》中的歌词中的“竞折腰”这三个字需要演唱者饱满地表达出作者的心境,一定要唱出作者内心的抱负和气势。在歌词“惜秦皇汉武”中的“惜”字要唱出作者的惋惜之情,这句歌词运用了休止符,休止符的出现是为了推动情绪的表现。“只识弯弓射大雕”這句要用延绵的气息一点一点地推动唱出一种霸气,从而能够更好地塑造出成吉思汗这位历史人物的形象。再如“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句歌词描绘的就是好一幅北国冰雪图,体现出了诗人借助北国雪景从而抒发自己对祖国大好山河的热爱之情。再举一个例子,如“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句话在歌曲的结尾处反复出现了三次,所以这句话就是起到一个引起人们注意,引出下句的作用。所以,演唱者在演唱的时候要塑造出一个伟人的英雄形象,从而表现出对美好生活地向往与坚信。

四、结论

《沁园春·雪》这首歌曲是我国声乐作品中非常优秀的一首歌曲,通过对这首歌曲的分析,可以进一步体会到了毛泽东心中的波澜壮阔与气势磅礴,字里行间流露出大气、豪迈之感。《沁园春·雪》这首歌曲是当代声乐史上不可多得的声乐作品,是值得演唱者去仔细研究和演唱的一首民歌声乐作品。

参考文献

[1]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2.

[2]汪毓和.中国现代音乐史纲(1949-1986)[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1.

[3]刘文荣.毛泽东诗词歌曲之美学研究[D].兰州:西北民族大学,2008.

作者简介:黄丽丽(1994—),女,辽宁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音乐与舞蹈学。

猜你喜欢

演唱分析曲式结构创作背景
歌剧《江姐》选段《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贡献》的演唱分析
浅析贝多芬奏鸣曲《悲怆》第一乐章
声乐套曲《冬之旅》第十一首《春梦》歌曲演唱分析
赏析古筝协奏曲《枫桥夜泊》
浅析咏叹调《我怀着满腔热情》旋律特点及情感表达
和声曲式分析
浅析女高音咏叹调《求爱神给我安慰》的演唱风格与艺术处理
舒伯特《D大调钢琴奏鸣曲》(D850)第一乐章创作特点分析
歌剧费加罗婚礼《你再不要去做情郎》演唱分析
浅析贝多芬奏鸣曲OP.10 No.2 第一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