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改进分类考试的创新方法
2018-05-14尹宗平周晓隆
尹宗平 周晓隆
摘 要:分类考试是高职院校的招生渠道之一,常存在以下矛盾:学校生源数量不稳定,到校测试成绩往往不足以客观评价考生,学校组织考试压力很大。可以改进分类考试工作,包括:建设信息系统,对分类考试整个流程的关键点进行创新,例如:确定校考考生,在线缴费、编排考场,提高校考的效率与质量,动态预录取,辅助决策。上述做法可以有效解决高职院校分类考试的矛盾。
关键词:高职;分类考试;招生;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37(2018)04-0068-04
分类考试招生是高职院校招生渠道之一,近几年在全国得到大力推广,例如安徽省2015年通过分类考试录取的学生占高职院校招生总数的一半左右,2017年成為主渠道[1]。高职院校通过分类考试增强了院校的办学活力,并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积累了经验,其中信息技术可以极大提高分类考试的效率与质量,例如:安徽某高职2016年分类考试以人工系统为主,当年确认率(确认录取考生数/总计划数*100%)为42%;2017年使用招生信息系统辅助招生,确认率上升到69%;2018年继续优化系统流程,确认率攀升到87%,在省内名列前茅。
一、分类考试中高职院校面临的困难
(一)分类考试招生的做法
实行高职院校分类考试与普通高考相对分开,有利于高职院校选拔学生,也便于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安徽省分类考试包括以下内容:一是中职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参加文化基础测试、职业技能测试;二是普通高中毕业生、具有高中同等学力的社会人员报考高职院校,参加文化基础测试、职业适应性测试;三是考生可选报多所高职院校,同时被几所高校预录取,考生自主确认一所,扩大考生自主选择权;四是职业技能测试、职业适应性测试、预录取由高职院校自主组织,扩大高校的办学自主权。
(二)高职院校面临的困难
首先,学校生源数量不稳定。由于考生可以报考多所高职院校,可能被几所院校预录取,所以宏观上大部分高职院校完成了录取计划,但多数学校到校报到的考生不多。
其次,测试成绩往往不足以客观评价考生。对于很多高职院校来说,到校参加测试的考生数量很大,甚至超过一万人,学校压力很大;为了不影响学校的教学秩序,测试日期一般比较集中,测试工作较为紧张;各校自主命题,在命题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上把握较为困难。
(三)学校组织考试压力很大
学校的报名、缴费、编排考场、预录取工作繁重,且与考生沟通的环节多,全部用人工来完成十分困难,学校招生、财务、教务部门的传统业务流程带来一定影响。
二、建设分类考试信息系统
为了切实解决高职院校在分类考试中面临的矛盾,学校招生部门针对分类考试需要创新工作方法,其中不可或缺的是深入应用信息技术,主要是使用分类考试信息系统。
(一)选择建设信息系统的途径
高职院校要根据校情选择分类考试信息系统的建设途径:一是招生部门配置软件开发人员自主研发,这颇有难度;二是借助计算机类专业教师进行研发,但专业教师对招生业务流程了解不够深入,且他们不一定具有开发系统的积极性;三是设立软件项目委托企业开发,这需要投入较大资金,开发企业需要驻点服务,对分类考试工作进行深入分析。值得注意的是,招生工作事关学校办学基础,纪律要求严格,不允许出现大的疏漏,要控制开发风险,保留人工处理分类考试的备份方案。
(二)信息系统要适应电脑与手机浏览
考生主要通过手机上网,较少使用电脑,系统要提供浏览器页面,页面布局要适应手机与电脑屏幕。有两种做法,一是设计手机、电脑两种页面,由系统判断是手机还是电脑访问,呈现对应的页面,这种做法的缺点是开发维护甚为不便;二是设计自适应终端的页面,根据手机或电脑屏幕自动调整显示效果,包括页面的宽度、页面的布局、显示的字号等,这种做法更有优势。
(三)发挥短信平台的交互特长
招生信息系统实现了学校与考生的交互,但考生一般使用手机来上网,很多考生不会经常访问网页,有些时效性较强的信息难以及时传达到考生,所以要把短信平台作为必要的补充,以实现考生被动接收学校推送的提示信息。
学校可向电信运营商购买短信平台,虽然可以在招生信息系统中开发短信接口直接向考生发送短信,但是更实用的方法是从信息系统查询后台导出考生信息,使用电子表格软件EXCEL筛选出手机号、姓名等,复制到文本文件中,通过短信平台批量发送。
(四)提供与考生网上交流的平台
在分类考试的全过程中考生都渴望对学校有进一步的了解,有许多问题需要咨询;学校也努力向考生展示自己的优势与特色,以方便考生选择报考。但由于人力有限,学校的招生热线往往很难打通,学校网站展示的信息往往不能满足考生需求,所以提供与考生交流的平台非常重要。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有利于展示学校的形象,有利于考生更精准地选择学校与专业。现在有的学校建立多个招生QQ群允许考生加入讨论,有的通过百度贴吧回应考生的咨询,有的在招生网站上建立留言板答复咨询,还有的引入招生应答机器人网上回复咨询。以上这些方法各校可根据情况选用,但要保证咨询渠道通畅,答复及时准确,减轻招生工作人员的负担。
三、进行分类考试流程创新
要深刻认识到信息系统只是工具,更重要的是招生部门要在分类考试的关键环节上创新,技术人员在开发系统时招生部门要深度介入,抓住影响分类考试质量的“痛点”,采取针对性措施,再造业务流程,并向技术人员准确提出需求。
(一)合理确定校考考生
校考指高职院校组织的职业技能测试、职业适应性测试。省考试院统一组织文化素质测试,划定全省最低控制线,然后将考生数据库下发给高职院校,考生数据库包括报考信息表、成绩信息表、志愿信息表、考生身份证照片和报考现场拍摄的照片。各校要根据《招生章程》确定参加校考的考生,并向考生提供查询页面。
确定校考考生是高职院校分类考试中的第一步,要重视其策略。对于生源充足的学校可提高校考的基本要求,例如:要求文化素质成绩达总分的60%以上,这样有利于提高学校的生源质量。对于达到校考基本要求的考生,可按各专业招生计划数的若干倍确定每专业参加校考的人数,按考生的一志愿专业从高分到低分确定校考考生。在确定上述倍数时标准要宽泛,确保有足够的考生在预录取中被学校挑选,要考虑到会有学生放弃校考、参加校考的大部分学生报考了多所学校、会有预录取学生放弃录取等情况。一个经验值是:如果当年允许学生最多填报的高校数是n,则校考考生数量可按不低于招生计划数的n+1倍来确定,此倍数可根据本校近年招生的冷热程度加以调整。对于生源不充足的学校可以让达省线的考生都参加校考。
(二)在线缴纳测试费
物价部门核准高职院校收取的测试费是120元。不应让考生提前到校现场缴费,这会增加考生负担,影响报考积极性,可以通过网络缴费,有微信、支付宝、网银等几种方式。微信在考生手机中安装普遍,支持银行卡快捷支付,高职院校通过微信收费现在不需要手续费;支付宝安装普遍,支持银行卡快捷支付;网银需要开通网上银行,多数考生难以操作,学校提现时要扣除手续费。推荐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开发时可以参考微信支付官方网站上提供的帮助与示例代码,对示例代码稍作修改,将支付结果写入招生信息系统的数据库即可。
(三)在线编排考场
首先根据教务处提供的考场清单生成座位资源表,表结构为:教室名称、考场号、座位号、考生号、座位总序号。考场号是四位数字,第一位是楼号,第二位是层号,第三、四位是教室号,如考场号1304,表示在1号楼3层04教室;座位号是三位数字,第一位是考试场次,后两位是座位序号,如座位号115,表示上午考试,座位序号为15;考生号初始为空,等待排入考生;座位总序号反映了分配座位的顺序,30人的标准考场在前,30以上的非标准考场在后,同一考场中按座位号排序。
然后,当考生在线交费或人工交费录入系统时,为考生在座位资源表中分配座位总序号最小、且考生号字段为空的座位,填入考生号,然后将教室名称、考场号、座位号显示给考生,并可查询。
还要提供考场信息批量生成与打印功能,用于考场门口张贴、监考教师持有、考生桌上张贴。考场门口张贴、监考教师持有的考場信息包括考生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等;考生桌上张贴的相当于准考证,除上述信息外还要有身份证照片、报考时的照片,这样考生就不用打印准考证,持身份证即可参加考试,极大方便考生。
(四)提高校考的效率与质量
校考可采用笔试或面试的形式。面试需要较长时间,在考生数量大时不宜采用,因为将可能超出校考规定的时间范围,大量的面试也可能导致评审老师逐渐倦怠,影响对考生的客观评价,而且面试本身对考生考核的点相对笔试较少,难以全面评价考生。笔试组织相对容易,特别是采用全部选择题的标准化考试,可让考生填涂答题卡,使用机器阅卷,在校考当天即可统计出成绩。机器阅卷时要考虑到会有相当比例的学生填错答题卡上的考场号、座位号信息,针对初步统计出的成绩要使用信息系统进行分析,剔除重号、缺考、错号等信息,并找出原始答题卡进行核对,不宜对填错信息的同学简单采用记零分的方法。
校考旨在评价考生进行专业学习的能力,命题是关键。普通高中考生的职业适应性测试难以预先评估学生技能水平[2],考虑到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它有思想道德、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强健体魄、文化修养、生态文明、国防素质等七个要素[3],可参考此范围进行命题;对于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的学生,思想道德范畴中的心理健康对保证学生正常学习非常重要,所以在命题时要加大这部分的分值权重,可以超出一半分值。中职考生的职业技能测试可以在实验实训场所以实际操作的形式进行,还可以参照普通高中考生补充测试立德树人的相关内容。
(五)实现动态预录取
校考后要公布成绩、进行预录取。录取是学校与考生之间信息交流、思想博弈、抉择专业、挑选考生的过程,理想的录取是学校尽量录取了优质生源,考生尽量考上了理想的专业。分类考试将录取的主动权交给了学校,只要在《招生章程》中已经说明,保证预录取过程对考生是公开、公平、公正的,不违背基本的教育法规,就可以尽展各所学校的特色做法,各校对预录取要灵活掌握政策、精心谋划措施。
专业志愿的数量不宜过多,一般考生的职业理想不会太分散,排序靠后的专业志愿即使录取了,考生去上的可能性也较小,例如:可以设计一志愿、二志愿、服从志愿。
预录取规则一般如下:每个专业按一志愿从高分到低分录取,如未录满则再按二志愿从高分到低分录取,以此类推。在这种录取规则下,专业一志愿在预录取中举足轻重,二志愿、服从志愿只有在冷门专业才可能录取。其不足是:对于热门专业会有许多高分考生无法录取,他们的二志愿也往往难以录取,造成优质生源流失;对于冷门专业会录取很多低分考生,不利于提升生源质量,并且可能会从专业服从考生中录取,这部分考生到校报到的可能性很低。可以考虑采用平行专业志愿的录取规则:全校考生从高分到低分录取,每名考生如一志愿专业未录满则录入,否则再看二志愿,服从志愿留到各专业录取完一志愿、二志愿后再考虑。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对考生比较公平,能尽量将高分考生留在学校。
要允许确定不到校的考生放弃预录取资格。高分考生可能会被几所学校同时预录取,当考生心理上已经确定了要上的学校,如果其它学校继续预录取他,就会浪费一个名额。要鼓励不到校的预录取考生主动放弃资格,允许考生通过网络在线申请放弃,可以采取返还校考测试费等激励措施。要鉴别考生身份,防止冒名放弃资格,比如要求考生在线申请放弃时提供多项考生个人信息和考生库中的信息进行比对;要允许误操作的考生通过电话取消申请;要将允许放弃预录取资格写入招生章程,使操作合乎规定。
要在信息系统中提供面向考生的预录取信息查询功能。在考生查询页面动态显示:该考生在一志愿专业中的分数排名、一志愿专业中未放弃预录取资格且分数高于自己的人数、当前可能预录取的专业,使考生及时准确地了解自身情况。
要提高专业服从考生的录取质量。对可能专业服从预录取的考生,要在考生查询页面动态显示:当前招收服从志愿的专业名称,对该专业有意向且分数超过自己的专业服从考生的人数。考生可以在线选择一个意向专业,学校从高分到低分录取表达了专业服从意向的考生。这样给了专业服从的考生表达意愿的机会,可以大大提高专业服从录取考生的报到率。
以上预录取规则要在信息系统中实现,并每天定时自动运行多次,以实现多次的预录取及动态更新预录取信息。
(六)为辅助决策提供实时数据
分类考试涉及教务处、招生办、财务处等部门和教学单位,要为他们提供网上查询后台,使之随时获知分类考试动态,以辅助研判与决策,主要查询的项有:校考资格清单,缴费清单,考场编排清单,预录取清单。
参考文献:
[1]安徽省人民政府.安徽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EB/OL].(2016-09-21)[2018-08-21] http://www.
ahedu.gov.cn/163/view/19199.shtml.
[2]董照星,袁瀟.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的途径、问题和对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2):5-9.
[3]国务院.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EB/OL]. (2017-01-19)[2018-08-21].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7-01/19/content_51613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