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精英理念下高职英语教学中学生成才观培养路径探析
2018-05-14杨婷婷
杨婷婷
摘 要:新时期下高职院校应该树立“多元精英”的成才观培养目标,教师应该形成人才培养的“多元精英”理念。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应充分利用英语教学阵地,把学生成才观教育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引用不同教学法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
关键词:多元精英理念;成才观;高职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37(2018)02-0030-03
一、 高职英语教学及学生成才观培养
(一)高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英语是我国高职院校的公共必修课,也是很多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如旅游管理、秘书、电子商务等专业,均开设有英语课程。多年来,高职院校广泛开展英语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面临着一些问题。首先,高职学生普遍存在英语基础偏弱的问题,导致英语教学质量始终难以获得较大提升;其次,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在于增强学生职业能力,换言之,学习有效性以实际应用为准,但是,高职学生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提升较慢;第三,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在教学过程中,也有着促进学生认知能力、文化交际能力以及其他软实力发展的作用,但从高职学生的学习结果来看,很多学生仍把是否通过四六级考试或者专业英语等级考试作为验证学习效果的标准,不通过考试,就认为学习无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信心就会受到很大打击。
(二)高职英语教学中学生成才观培养的必要性
成才观是现代社会大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的一种观念,是以社会需要为基础形成的客体自我评价系统,简言之,就是根据社会需要,评价自己是否是一个“有用的人”。我国多年来的应试教育以及国人对“高等学府”的尊崇给高职学生的成才观造成很大影响。陶雪梅(2013)对高职学生成才观进行调查研究,发现高职学生的成才观与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存在着差别。高职学生的发展目标是成为社会有用人才,一旦学生的认知与社会需要不同,则学生的学习目标就存在偏颇。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目标不一致,教学过程势必艰辛,教学结果也不尽如人意。因此,调整高职院校学生的成才观,是保证高职学生英语学习与学校教学目标一致的根本保障,也是做好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基础,有必要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渗透学生成才观教育。
二、多元精英理念及其实践价值
(一)多元精英理念的含义
精英指的是在社会某个领域拥有非常强的能力,在某方面成为佼佼者。我国传统教育重视精英人才的培养,将学业、能力、品德、个人个性等多个方面发展较为完善的学生作为“精英”。但是,随着社会多元化和工作精细化的发展,一个人在某一领域的发展越来越以深度为核心,而不再以广度為核心,尤其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做某一个工作岗位上的精英,就要求学生拥有适合某一工作岗位的能力,而非适合整个职业领域的能力。这意味着,精英理念不再是要求学生做一个“全面”的能人,而是在学业的某一方面成为“专才”。精英也不仅限于定义高等学府的优秀学生,而是任何一个在某一学习领域或者能力领域有专长的人,都可以成为精英。这意味着个性的释放为多元精英理念的基础,精英不再局限于科技、文化方面,对精英的定义逐渐由单一的标准转为更为广泛和多元的标准。
(二)多元精英理念的实践价值
多元精英理念是在目前我国社会对人才需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多元精英理念的提出给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指导方针。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专业技能技术型人才,多元精英理念与高职院校教育目标不谋而合。我国多个研究者将多元精英理念与高职教育进行结合性研究,认为高职学生的成才观应与多元精英理念相契合,这是引导学生树立学习目标和个人发展目标的基础。陈学军(2015)在研究中指出,多元精英理念是人才标准的横向解释,成为职业教育“行行出状元”的导向性标准;安宁(2017)讨论地方高校精英人才培养策略,指出分层次和分目标培养人才是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这些研究结果都表明多元精英理念的应用为高职院校的教育提供了指引。
三、多元精英理念下的成才观培养路径
(一)确定多元化精英教学目标
多元精英理念认为,在任何一个领域或一个方向上有所专长都是精英。只要学生明确这样的评价目标,就会受此影响形成一定的成才观念。多元精英理念在英语教学中可以具化为多元化的英语教学目标,即学生以某一方面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夯实为起点进行学习,着重培养学生的某一类英语能力。例如有些专业高职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工作可能是中英文书面翻译或者口语翻译,在英语教学中,应重点训练学生英语阅读理解、口语和听力;有些学生单词基础好,而口语基础差,应以书面语翻译为教学目标,使学生在某一领域取得一定的成绩之后,再逐渐学习其他方面的翻译知识。这样的教学目标设定,既符合学生的英语学习基础,又能够促进学生特长和优势的发挥,使学生获得较强的学习效能感。取得一定成绩后,学生自然而然就能够体会到基础知识夯实对于英语学习的重要价值,进而更重视英语其他学习领域的基础能力练习。
(二)在教学内容中渗透成才观培养
在多元精英理念指导下,高职学生的成才意味着适合社会需要能够在某一工作岗位上发挥自己的长处,在某一职业领域中谋求长远的发展,是高职学生自我发展的基础,也是高职学生判断自己“是否对社会有用”的标准。高职英语教学中学生英语实用能力弱,多是因为学生将自己英语能力发展与未来的工作分开看待,有些学生不认为英语学习对未来工作有益,有些学生不明确英语学习与职业能力发展的关系。为此,要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成才观,使学生将英语学习与职业能力发展联系起来,就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即在教学内容中渗透成才观培养。现行的高职英语教材是高中英语教材的延伸,除英语专业外,其他专业学生学习的内容基本雷同,这不利于学生将自身的能力发展与英语相联系,也不利于学生通过学习英语树立成才观。高职英语教师应根据现行教材和所教授学生的专业培养目标,积极选取更多教学资源,通过展示更多教学信息,延展教学内容,使学生领悟通过英语学习提升自身职业能力、领悟“成才”意义。例如,园林设计专业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制作微课,选择中国园林景观与美国园林景观进行介绍,对比园林景观相同的设计要点中文化差异之表现,请学生观看微课视频,让学生一边进行英语听力和阅读的练习,一边思考中美国家文化差异在饮食、园林设计方面的区别,并讨论其中的共性。这样以来,英语教材内容就会得到了广泛的延伸,学生对英语教学内容的理解更为深刻,也更认同高职英语教学对他们职业能力的发展所具有的价值。
(三)应用不同教学方法实现多元化培养
多元精英理念强调释放个性,通过个性化的教育和培养使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长处,有意识地发展自己的长处,成为某一领域的精英,进而通过社会评价形成与多元精英理念相符合的成才观,引导学生实现自我发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这样的成才观培养可以通过不同教学方法的应用来实现,这也是解决高职学生单纯追求英语学习中的成绩评价和等级考试结果,忽视职业英语能力发展的主要方法。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认知不同,学习水平不同、学习偏好也各不相同。有些学生拥有较强的基础但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有些学生对书本不感兴趣但喜欢看美剧,这些都是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个性。教师需要做的是通过各种教学方法的应用,使学生的个性释放出来。首先,要使用分层教学方法,将学生按照英语基础水平和学习能力水平进行分类,根据不同学生群体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其次,要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应用,即采用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方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合作、探究和观察,形成符合自己认知特征的学习方法,在此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帮助学生知悉英语学习的价值所在,了解自己的能力情况,明确努力方向,逐渐形成符合自己发展需要的“成才观”;最后,高职英语教师要善于使用网络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创设有利的学习环境和锻炼空间,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四、结语
在多元精英理念指导下,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通过设计教学目标引导学生重视自身成为精英的方向,通过延伸教学内容展示学生成才的领域,通过应用不同教学方法使学生形成明确的成才观并且朝向一定的方向而努力。这样的教学路径必然使高职学生英语能力的发展呈现出“各有所长”的景象,也就是说,学生的英语能力与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相关,与学生的个性相关,但是,不符合统一的英语水平测评标准。鉴于此,高职院校必须进行教学评价改革,使教学评价与英语教学现状、学生的成才观发展、学生的“精英路线”一致,只有这样,高职英语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够真正体现出来。另外,多元精英理念指导下的学生成才观培养,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与职业道路发展为基础,这就需要高职英语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个性以及他们的职业发展规划,甚至还需要教师了解人才市场需要。只有这样,学生的成才观才能与社会需要相匹配,因此,高职英语教师必须与学生加强交流,必须深入社会了解各个行业领域英语应用的实际情况,以便在英语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成才观。
参考文献:
[1]胡凼.多元精英理念下高职院校学生成才观与学风建设研究[J].河北企业,2016(02):110-112.
[2]安宁.地方高校“精英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J].江苏高教,2017(10):105-106.
[3]陈学军.多元精英理念下的人才觀与成才观[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2):115-117.
[4]陈晔.精英教育概念与模式有关问题再探讨[J].江苏高教,2012(03):105-107.
[5]陶雪梅.高职学生成才观及其引导策略研究--以兰州S职业技术学院为例[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3:10-12.
[6]吴康妮.试议多元智能理论对高职生入学教育的启示[J].教育现代化,2017(08):128-129.
[7]黄彩丽.分级教学模式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01):115-117.
[8]吕艺.谈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中的英语教学[J].考试周刊,2017(12):12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