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2018-05-14祝玲
祝玲
【摘要】在教育改革的进程下,素质教育成了教育教学的关键。而语文作为一门陶冶情操、培育“三观”的学科,对于学生品格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对于高中语文教学来说,传统文化占据着重要地位,在课堂上应该发挥传统文化的作用,不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传统优秀文化的熏陶。并且,传统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以人为本”的理念也有著很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高中语文;传统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在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语文素养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应该在课堂中充分地应用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发扬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增强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提高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但是如何应用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对于语文教学的作用就成了关键的问题。本文结合实践经验,对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进行了以下探讨。
一、应用传统知识 ,渲染文化氛围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传统文化知识更是具有独特的魅力。在高中的课堂教学中,如果学生能够自行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他们就会接受传统文化,积极主动地学习传统文化。而且,高中的语文教材为传统文化的学习提供了充足的资料,在教材中各种经典的著作,都显示了我国传统文化所表达的优良的思想,而文言文的部分也承载着上下五千年所总结出的精华。因此,要想成功将传统文化应用到日常教学中来,就应该深入教材,充分地研究文字背后的含义,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课文的基础知识上,只是弄懂课文的意思就算了,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探寻古人想要传达的思想感情或者是当时的文化背景。
比如对于司马迁的《鸿门宴》的讲解,笔者首先向学生介绍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在楚汉争战的时候,项羽的实力远远强于刘邦,并且想要消灭刘邦,但是项伯及时通知了刘邦,让刘邦有了准备,之后就有了这样一场鸿门宴。经过背景的了解之后,笔者针对课文的艺术特色等进行了讲解。通过多方面的讲解,学生充分地体会到了项羽之所以失败了,就是因为他耐力不够、轻信他人。而刘邦的成功就在于他在多方面的运筹帷幄。在学生了解了整个故事的发展和其中人物不同的性格之后,就对其中的故事产生了兴趣,也能根据古人的事迹总结出经验教训。由此可见,多方面了解教材,深入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能够逐步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愿意自主学习并且传承传统文化。
二、应用古典文学,提高写作水平
高中的作文一直占据着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地位,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高中作文要求学生要掌握多方面的技巧和人物事例,在写作的时候要有理可依,有据论证,因此,高中作文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高中的学生,思想已经基本成型,很多教师对于如何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有着很深的困扰,教师苦于找到高效的开展作文训练的方法,学生也难于写作,每天为了写作的提高而烦恼。其实,学生的写作水平的提高大部分来源于日常生活的积累,知识面越广泛,情感体验越深刻,作文越能写得好。并且,教材中涉及的古典文学部分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学生不仅可以从中学习到古人的思想内涵,还能够了解到古人的学习方法。对于高中写作来说,议论文占据了半壁江山,在学习古文的过程中也可以汲取前人的经验。比如在学习《劝学》的过程中,笔者就引导学生以《劝学》为范文,不仅仅是了解它在讲什么,更要分析出它的写作手法。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之后,有的学生就发现了劝学也是从探讨议题的意义开始,然后再应用多种方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事实证明,从古至今,学习方法都是相同的。学生在学习教材的过程中,还掌握了写作的方法。因此,学生就可以以古典文学为例,吸取相关的语文知识,为自己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且,多多阅读古典文学,还能将其中的事例用作论证的例子。古典文学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留下的精华部分,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学习古典文学,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三、应用民俗文化,体会文章内涵
在高中语文的课堂中,民俗文化在很多的文章中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民俗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为文章增添了很多趣味性,了解其中的民俗文化对于学生深刻理解文章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可以融入当时的社会背景、当地的风土人情,让看似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灵动,引起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从而完成高效的课堂教学。
比如在讲解《中国建筑的特征》的时候,首先,笔者让学生了解了建筑的构成和布局以及喜欢使用石雕、砖雕等来装饰的特点。之后,学生根据这些特点体会到了中国传统的建筑具有独创性和情感性。由此可见,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民俗文化,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当下的文化背景,更有助于学生准确体会其中的情感。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拓展了书本中的知识。
总之,教师要不断将传统文化融入日常教学中,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进行文化的渗透,帮助学生吸收和理解传统文化,让学生在传统文化氛围的熏陶中,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树立完善的人格。
参考文献
[1]邓丽.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教育研究[D].湘潭:湖南科技大学,2017.
[2]张才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中语文教学[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7.
(编辑:张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