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研小组与多元合作
2018-05-14王静卢帅花魏媛媛
王静 卢帅花 魏媛媛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组多元合作将成为有效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提倡和利用小组多元合作学习对提高教学质量极为重要。小组多元合作学习走进学研小组后,不仅能够真正的实现以“生”为本的素养课堂理念,还能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和积极性。并培养孩子进行知识的自主建构能力。本文从开展学研小组的视角出发。根据我们的实际经验开展对学研小组中的多元合作进行探究和实践。对小学教学课堂小组合作现状进行分析和改进。进而提高小学教学中小组多元合作学习的效率。
两人一组,提高竞争意识
中等生,是指由于思想意识、行为习惯、认识能力、价值取向、个性情感、意志和学习状况等原因形成的,缺乏强烈的竞争意识,自我价值观念淡薄,定向、定位偏离自我。在单位教育教学体中处于中间状态为特征的群体。是单位教育教学体中规模较大。人数较多的群体,更是实现单位教育教学体整体推进目标不可忽视的群体。在中等生身上,同样存在优等生所具有的潜能,甚至在某些方面有超常的优势,但由于种种原因造成他们在某个时期某种条件下处于中等状态。他们有很大的可能向优等生转化,但若有何不当,也有很大可能向后进生分化。
我把班上一批中等学生聚集到一起,给他们两两配对形成小组。从学习到纪律互相竞赛,如课堂上比谁回答问题多,作业比较谁的错题少,考试比较谁的分数高。在这一过程中,我不断找他们谈话,引导他们重视这一竞赛,这样积极竞争加引导方式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
在实践中,第一小组两位同学上一次考试成绩差不多,一个88、一个86。考86分的同学平时上课听课效率很低,爱讲话,但是课外练习做得多,考88分的同学很课堂很踏实,但课外练习做得少。基于他们两个可以在成绩和课堂纪律两方面互补的角度考虑,一个月前考完试给他们组成小组,由于成绩相差不大。因此组成小组之后一直在暗暗比较。我也在其中起推波助澜的作用。例如,当我知道A在家做课外练习时,我会悄悄告诉B,A会做课外练习,以鼓动他多去刷题,同时我会在他做题时给予相应引导。并争取每周找这两个孩子谈一次话,共同总结和分享这一周的收获、解决疑惑,这样一来,他们不仅仅是竞争,也能加强交流,互补互利。通过这样的互补小组的配对,这一次教学检测A考了92分,B考了94分,分数出来后两人并没有因为进步而产生骄傲和自满的情绪,反而在相互分析这两分到底差在哪里。
日前“减负增效”教改势在必行。因此,首先要解决的就一个思想上的问题,真正实施“减负增效”,就必须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恰当地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思维活动过程达到完整,真正实施“减负增效”,推进素质教育。没有竞争就不会进步,但这样的竞争必须要是积极地有效的,因此教师就必须在竞争中加以适当干预指导,引导积极良性竞争。“提优补差”是我们经常能听到的词,但一个班级真正的优等生和学困生是很少的。数量最多的是中等生,他们是一个班级最核心的部分,也是最容易进步和发掘潜力的群体。因此,引导学生自主建构,借力教学,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自身成长。又有利于营造班级良好的学习氛围。
四人一组,合理分工协作
班级中的后进生往往是教师教育教学中的一大难题。他们智力发展正常,但不愿意努力发挥自己的智力,导致学习成果不能达到最低的学习标准。对于学习,他们一般呈现较强的为难情绪,缺乏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态度决定了他们的学习效果一般差强人意。所以探究帮助后进生快速转化的有效性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际意义。
分组合作学习时,我认真了解分析了班上每个小学生的个性差异、学习能力特征和基础知识水平,对他们的学习习惯、成绩、能力差异等做了详细的判断,然后合理搭配、明确分工协作、不断优化组合。最终确定小组人数4-6人,一共九个小组。组建时充分考虑到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将每组的学生能力调控后,尽量做到各项比例相当。当然小组成员间的座位还是基于面对面或相邻,利于学生们的互相学习讨论。同时,组内以编号形式做到分工明确。能力较弱的1、2号学生先发言,3、4号学生适时进行更改和补充,能力较强的5号同学作为组长进行小结发言并且整理讨论所有内容。每个小学生在小组内都有自己的位置后,小组多元合作学习变得井然有序,整个教室的研讨氛围也十分的热闹积极。
在这样的小组活动中,明显发现1、2号同学由于抢占先机可以先自由发言。所以学习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再者,由于任务明确。而且分配了1、2号同学进行汇报,内驱力影响下。在组内讨论学习这九题过程中,后进生会聚精会神的听、思、记。这样的学习持续了一个多月以后,有一天我惊奇的发现,课间不再只有优等生帮助后进生讲解题目的场景,更多的出现了后进生给后进生讲解题目,引来更多的后进生加入讨论的场景,班级形成了一种浓浓的学习氛围。
全班多组,建立评价机制
组内互评,在“四人小组”合作评改作文中,每个学生都可以把自己作文中的闪光点读给其他同学听,让大家分享成功的喜悦,也可以提出疑问,寻求大家的意见,寻找最佳的方案。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探索,积极体验,相互交流,相互评价,相互影响,相互赏识,从而启迪学生思维的灵感,真正实现了共识共享共进。这种师生共同批改作文的方法,不仅减轻了老师的负担,全面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而且在民主的氛围中培养了学生的自信、自强、自主的人格,可起到一举多得,互动双赢的作用。
组间互评,各组推选出一到两篇极富代表性的文章,或事先打印或用投影展示,或在课堂上由作者朗读等。各组间互相评价,从文章的立意、结构、语言、情感、版面等各个方面进行评改,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要求学生按“删”“增”“调”“换”等修改符号做旁批。评改完毕后,各小组内讨论决定,给每个小组最优作文进行总评并按评改标准拟定一个分数。通过将部分同学的优秀习作进行展示,大大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各小组评改完后由学研组长汇总填好评改报告单上交,习作返回各位学生手中进行修改,这时教师可仔细审阅各小组评改情况,及时公布表扬评改认真的小组及个人,对评改不认真,批改重点把握不准的同学及时给予个别指导,帮其及时改正。在班级每一次习作评改结束后,我都会根据学生的评改情况评选出“五星小老师”“三星小老师”“潜力小老师”等称号,并且会有不同程度的奖励。
学研小组合作探究互动评改的模式,刚开始实行时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要相对多一些,头绪也比较杂乱,但这种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积极性的评改模式不但会刺激学生潜在的创作欲望,而且也在潛移默化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只要教师引导适宜,学生评改作文就不再是“愁眉苦脸”,学生的写作也就不再是“垂头丧气”。当这种模式运用熟练之后,教师就可以放权给学生,而学生每到有作文课时,也能轻松而愉快地完成写作和评改的任务。
利用学研小组多元合作学习。旨在为学生创设一个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和谐合作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互相探讨相互启发的机会。让学研合作学习能“深深”扎根于他们的内心。总之,这种高效的合作学习,需建立在伙伴学研的基础之上,才能有效的达到学习效果。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小学南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