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会计事务所审计风险控制研究

2018-05-14王盼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6期
关键词:风险控制

王盼

[摘 要]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下,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审计作为对市场经济发展和企业经营的手段,地位越来越重要。但是,近年来审计方面出现的部分问题给事务所带来不少负面影响,本文从会计事务所内部审计的内涵和一般审计风险模型着手,对内部审计现状和如何加强控制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会计事务所;风险;控制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会计事务所的功能越来越重要,内部审计具有监督职能、评价职能、控制职能和咨询职能,有助于企业的长远经营和发展。近几年接二连三爆出的如蓝田股份造假事件,使人们对会计事务所的职能产生怀疑,只有从根本上了解产生风险的原因,才能采取正确的措施进行防范,因此内部审计风险成因及控制的探讨和分析就成为会计事务所降低风险、持续经营、健康发展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1 审计风险的内涵

内部审计风险控制是指公司为了确保落实既定目标,保证信息准确、资产完整、政策执行等方面能够有效地落实,确保公司的效能达到最佳而采取的自我约束、控制、评价的一套完整体系的总称。起初的内部审计注重保护财产和获得准确的会计信息资料,审计风险是指当会计报表工作中出现错报或者漏报情况时,企业的注册会计师应当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识别、分析和判断,了解风险之后对审计工作展开评价,确定风险类型和防控策略。包括现有的风险分析、风险检查和风险控制。审计风险等于固有风险、检查风险和控制风险之间的乘积。固有风险是指对不存在的相关假设内容的内部控制。控制风险指已被认定的重大错误情报问题,检查风险一般和企业财务报表编订的内部控制设计内容有关。审计风险中的三种风险要素之间是彼此相辅相成,互相影响。

2 审计风险模型

2.1 传统审计风险模型

传统的审计风险模型对解决账户余额、交易类别、披露错报十分有效,通过支出经济交易和事项本身的性质和复杂程度发生的错报、企业管理当局者自身认知和技术水平造成的错报、企业管理和个别人员舞弊和造假造成的错报控制审计风险。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审计模型的局限性开始暴露主要体现在传统风险模型容易忽略对固有风险的评估。注册会计师如果公司所处的经营战略、行业状况和外界经济环境缺乏了解,仅仅局限于了解公司的交易活动和财务状况等方面进行风险评估,导致对公司所进行的风险评估缺乏准确,对被审门单位管理层缺乏一定的控制力。当企业管理当局发生道德风险,串通舞弊时,内部控制的风险评估便互失效。这要求注册会计师把审计视角延伸到内部控制以外,擦亮眼睛,发现串通舞弊导致的会计报表存在的重大错报漏报。最后,传统风险模型并列了控制風险和固有风险,不能很好地利用财务报表审计工作。难以掌握住事务的核心和本质。

2.2 现代审计风险模型

现代审计模型主要指国家审计和鉴证准则委员会通于2003年发布了一系列审计风险准则。主要有:《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和《会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基本原则准则》等,为审计风险控制带来新希望。

3 会计事务所内部审计现状及对策

研究发现审计风险具有客观性、潜在性、偶然性和可控性等特征,这些特征为会计事务所控制内部审计风险提供了新依据和新可能,由于会计事务所形式体制单一、行业规范差等原因,会计事务所内部审计现状出现诸多问题,不容乐观。

3.1 改善内审人员结构,提升会计师综合素质,应对内审范围大、对象复杂化的问题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会计事务所发展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国际化,组织形式更加丰富多样,会计事务所并购以及股票上市等新业务不断呈现,导致审计范畴远远超出历史范畴,内审人员方面的审计责任显得更加重要,促使会计事务所审计风险进一步提升的潜在可能很大。

为此,需要改善内审人员结构,全面提升注册会计师的综合素质。制定有效的内部审计制度,进行行内审人员选拔和聘用注重挑选具有专业技能的内审人员,同时增加工程师以及律师,改善会计事务所内审人员的组织结构。同时内审人员要认识到学习的动态性,在网络时代,不能满足于现有的知识结构,要保持头脑清醒,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培养敏锐的市场嗅觉,做到与时俱进。现代复合型人才对企业十分重要,内审人员除基本的审计理论以及审计方法外,还可以学习一些经济法学工程造价和电子信息处理技术等不同学科方面的知识。

3.2 建立并运用现代审计风险制度,规避审计风险

审计方法和审计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传统进行的审计程序以及方法主要有详细审计、制度基础审计以及抽样审计三种,随着审计对象的复杂化,这两种审计方法的弊端不断暴露。要规避内审风险,还需运用现代审计风险制度,从事内审行业的人员都应该牢固树立起审计风险意识,切实提升审计风险防范意识,学习先进的审计理论以及方法,并运用到具体实践。在审计方法方面,引进先进的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根据具体的被审计领域可能发生的风险概率大小确认审计对象、审计时间及审计范围,把审计风险的分析以及控制作为整体出发点,统筹使用多种测试方法,集合多种审计证据,全面降低审计风险的发生。

3.3 强化监督,提高审计规范性

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特殊的规定,但是我国关于会计事务所方面的规定还不是很到位。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的机会使会计事务所得以把触角伸向国外,但国内仍存在不少舞弊现象,国际化市场中的会计事务所行业显得更为混乱。这还需要一定的外部监督,从人才管理和行业规范两个方面着手,提高人才审计能力,内部人员审计行为,确保审计流程的公正性,对审计者形成约束。

4 结语

总之,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下带来的审计风险是不能被消灭,但可以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会计师事务所的工作人员需要正视审计风险,根据企业发展实际建立适合自身企业发展的审计风险管理体系,促进我国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涂君.对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与风险管理的研究[J].财会研究,2016(11).

[2] 孔祥丽.A会计事务所审计风险防控对策研究[D].东华大学,2016.

[3] 闫美琴.会计事务所审计风险控制研究[J].品牌(下半月),2015(11).

猜你喜欢

风险控制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我国P2P网络借贷的风险和监管问题研究
浅析应收账款的产生原因和对策
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特征、风险与效率提升路径
会计预算控制现状及方法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浅谈高层建筑沉降监测关键环节控制
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研究
企业纳税筹划风险及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