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召夸镇农村财务管理情况之浅议

2018-05-14杨会萍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6期
关键词:农村财务管理

杨会萍

[摘 要]在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过程中,本文阐述了召夸镇在农村财务管理方面不断夯实财务管理基础、致力于改革管理手段、健全系列制度、强化各层次监督,不断提升农村集体财务管理水平。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农村财务管理;健全制度;强化监督

[中图分类号]F302.6 [文献标识码]A

1 基本情况

云南省陆良县召夸镇辖7个村(居)民委员会,26个自然村,共设置账套48套,其中村(居)委会7套,自然村25套,村民小组16套;共有财务人员62人。2002年底实行农村财务“双代管”,全镇48套账以及资金全部由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农经组进行代管,2006年初步实现电算化代替手工记账,2009 年实行农村财务委托管理,目前正处于逐步完善之中。

2 农村财务管理中的基本做法

2.1 实行农村财务代理制度、规范票据管理,从源头加强农村财务管理

一是积极实行农村账务、资金“双代理”,成立了农村财务统管办公室,下设一个统管出纳,四个统管会计,一个票据管理员。

二是建立村集体账户统一管理制度,由统管办在当地的信用社统一设立“村集体资金专户”,原有账户和存折一律取消,资金统一归笼到专户。对各种工程建设资金、农经项目等资金实行专户、转账管理,严格实行专款专用,专户拨付。

三是实行备用金管理制度。根据各村组的经济发展水平、工作业务量的大小等具体情况,核定了2000元至3000元不等的备用金限额标准。

四是加强了对票据的规范管理,广泛宣传和深入贯彻落实《陆良县农村财务专用收款收据管理办法》。收款收据由专人负责严格执行“定量领用、以旧换新、核销登记、年终结清”制度,建立领用登记簿,明确领用责任,定期清核收费情况。

五是加强了对工程项目、借(贷)款等项目的管理。

2.2 完善和健全农村财务管理制度,规范农村财务管理行为

根据市、县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情况制订并下发了《召夸镇农村财务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了民主管理和财务公开制度、现金和银行存款管理制度、票据管理制度等各项制度建设,使财务工作有章可行、有规可依,真正做到用制度来规范农村财务行为,推进了农村财务管理的制度化。

2.3 规范开支审批程序,加强对资金支出的管理

为使村级资金开支合理合法,并达到节俭的目的,我镇对村级资金支出制定了限额标准和严格的审批制度。一是坚持“量入为出”的原则,对各村组的伙食招待费、差旅费、误工费等做出了限额标准。二是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各项支出审批,必须取得有效的原始凭证,交监委会主任、副主任、村(居)委会主任、镇长等逐级审核审批后才能入账处理。

2.4 全面深化财务公开,切实加强财务监督力度

一是建立财务监督制度。村务监督委员会由村民代表选举产生。每月或每季度对所有的收支单据进行逐笔审查通过,否则一律不予审核入账。二是深化财务公开,做到“三个统一”。即:统一时间,全镇统一规定公开时间为账务处理后5日内必须公开,并建立了财务公开台账;统一内容,对财务收支情况、财务报表、重大经济事项等情况进行逐笔公布;统一地点,各村(居)委会及自然村都做到有一塊财务公开专栏。

2.5 切实加强队伍建设、实行会计电算化,努力提高农村财务管理水平

一是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全镇的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成立以镇长为组长的财务管理领导小组,以镇纪委书记为组长的财务公开领导小组,切实加强财务管理工作。二是组织全镇的财务人员进行专门的农村财务知识培训。三是建立农村财务网上监管平台,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提高农村会计核算水平和会计信息质量。

3 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3.1 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3.1.1 部分村组领导重视程度、支持力度不一,会计监督职能难以充分发挥。村组财务人员负有对本村一切经济活动及所有财务收支进行真实、全面、系统、连续综合的核算职能,并对本村的一切经济活动有监督权利。但实际上,村级的所有收支能否全部入账纳入核算,财务人员自己当不了家作不了主,而是村主要干部说了算,这就导致村级经济活动及其成果得不到真实、全面系统的反映,造成财务管理上的漏洞。还有部分村组领导对财务管理制度重视程度不够,村组领导审批不及时,未严格执行账款分别管理制度。

3.1.2 村级财务管理制度足够完善,但落实到位难度大。我镇自全面推行农村财务代理制以来,在此基础上为了切实加强对农村财务的管理,制定了《召夸镇农村财务管理办法》等一系列配套制度,对村级财务方方面面基本都有了具体的规定,但制度执行上各地不一,部分村(居)委会主要领导干部不把财务管理制度当作一回事,这加大了工作顺利推进的难度,因而造成已经制定的各种制度在有的地方不能完全落实。

3.1.3 集体资产流失,村级负债过大。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财产物资和固定资产家底不清,特别是村民委员会换届时,财产物资和固定资产无法明确责任,无法办理交接手续,导致集体资产流失;税费改革后,有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收入来源缺乏,收入难以支付村内基本开支,甚至连村干部工资都无法保障,影响了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村内基本工作的开展,更别提加强农村基础建设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3.1.4 财务监督制度落实不到位。成立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目的在于使农村财务收支充分接受群众监督,控制不合理开支。通过调查发现财务监督制度尚未完全贯彻落实达到预期目的,表现在个别村务监督委员会有名无实,再加上有的监委会成员觉悟程度不高,工作职责不清晰,以及村干部的认识问题,在有关制度的执行上,有些权力过大、有些权力过小而流于形式。

3.2 财务人员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3.2.1 农村财务人员更换频繁,交账不及时,手续不齐全,财务遗留问题严重。随着村民自治制度的推行和完善,村 “两委”班子一更换,农村财务管理人员也随之更换,出现“一朝天子一朝臣”现象,换届选举后一些落选干部不愿意配合财务清理,一些新上任的村干部随意更换出纳又不及时进行移交,导致财务难以衔接。财务手续不移交,形成块块账、片片账、断头账,长时间易形成诸多遗留问题。

3.2.2 农村财务人员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年龄结构偏大,业务水平不高。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的财务人员占农村财务总人数的70.90﹪,40岁以上的占农村财务总人数的74.55﹪,召夸农村财务人员总体年龄偏大,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对农村政策、财经法规不熟悉、不了解,政治意识及法律意识薄弱,这都给农村财务管理带来了影响。

3.2.3 农村财务人员工资报酬低,缺乏积极主动性。由于村集体经济组织大多缺乏收入来源,农村财务人员报酬相对较低,部分财务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加之对农村财务人员没有严格的管理机制,致使部分财务人员思想意识淡薄,组织纪律松散。

4 对策及建议

4.1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农村财务管理历来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敏感的问题,也是滋生腐败、污染社会风气,导致农村不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各级领导需要进一步加强认识,树立会计代理中心作为村级会计业务处理和核算的权威,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让会计监督职能真正落到实处。

4.2 稳定队伍,提高素质

会计人员是农村财务管理的具体操作者,稳定会计人员队伍有利于提高财会人员的政策水平、业务素质和工作责任心,对村级会计人员的任用、调换、免职等,必须履行考核报批手续,坚持任人唯贤,保持会计队伍的相对稳定。同时,定期针对农村财务人员、村级主要领导等人员进行财务知识培训,以提高他们管理和监督农村财务的素质和能力。

4.3 健全制度,发挥职能

进一步健全完善财务监督制度,充分发挥财务监督委员会的监督管理职能。财务监督委员会应及时听取和反映村民对财务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参与制订本村的财务计划和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审核、检查本村财务收支账目,监督本村财务计划和各项财务制度的执行。财务监督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按月或按季公布收支明细表及有关账目,年终进行全面的财务检查和清理,公布清理结果,接受群众监督。

4.4 加强审计,强化监督

審计人员要以高度的责任心,严把审计关,对村级报来的收支业务,审核人员要审查单据的合理性、合法性、正确性及真实性,对违规违纪的支出单据拒绝入账,审计出的问题要及时向领导汇报,并对照有关制度规定及时严肃处理。对离任的村社干部进行离任审计,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4.5 加强管理,积极化债

要认真搞好农村村组集体资产的产权界定和产权登记工作,对集体资产要进行评估,要切实解决农村各业承包基数不合理、低价承包等问题,以防集体资产流失。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减债措施,积极稳妥地处理好已经形成的债权债务问题.

[参考文献]

[1] 江清强.浅议农村财务管理中的几个问题[J].农村财务会计,2016(09).

[2] 杜晓华.浅议农村财务管理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中国农业信息,2015(04).

猜你喜欢

农村财务管理
揭阳市农村财务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
我国农村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优化农村财务收支管理 促进农村经济有序前行
我国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的障碍及其对策思考
农村财务管理现状及应对策略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农村财务管理
加大农村财务管理力度 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研究
农村经济审计工作的必要性及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