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加强问题的探讨

2018-05-14黄左捷

财讯 2018年29期
关键词:预算编制管理人员行政

黄左捷

预算管理是确保行政事业单位能在经济效益等方面满足要求的主要途径。本文在对行政事业单位加强预算管理的必要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仍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进而论述具体的预算管理办法。

行政事业单位 预算管理 加强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行政事业单位职能的实现、服务质量的提升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本文所讨论的问题来说,通过预算管理方案的有效实施达到建立服务型政府、“节约型”社会的目标是行政事业单位发展中的必经之路。受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大部分事业行政单位预算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都存在预算意识不强、预算编制方法比较简单等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出现必然会对行政事业单位自身职能的实现产生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针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预算管理工作进行强化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将结合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仍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加强预算管理的必要性

(1)确保财务预算工作的有效展开

财务预算主要包含预算编制、内部监督、业绩考核等内容,通过这一工作的展开,企业或单位中所有的经济活动都将得到有效的管控,进而实现预期的效益目标。本文所讨论的预算管理则是支撑财务预算工作顺利开展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可以认为,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加强预算管理是财务预算的客观要求。

(2)建立服务型政府的客观要求

预算管理力度的加强必然能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运转的透明度,相关财务工作的展开也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更好的监管,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工作人员必然会以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进而提升其服务意识,在原有基础上加强行政事业单位服务功能的体现。

(3)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效益

在不加以管控的情况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必然会出现大量浪费现象,进而导致这些单位在实际运转过程中出现资金缺乏、管理混乱等问题。针对这样的状况,通过预算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相关工作人员将能更好的利用目标管理的方式来约束自身行为,进而提升这些单位的具体效益。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仍存在的问题

(1)预算意识不够强

结合上文中的内容,我国仍有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层人员没有意识预算管理这一工作的重要性,进而导致行政事业单位针对这一工作展开的投入难以达到要求,专业管理人员的缺乏以及预算管理机构过于简单等问题都会导致预算管理难以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发挥作用,最终导致其自身在经济效益上受到影响。另一方面,受计划经济的影响,行政事业单位部分预算管理人员并不能采用科学的方法来完成相关工作,甚至认为预算管理就是对账目的管理,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预算管理工作的展开自然难以达到预期。

(2)预算编制不能满足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需求

结合现状来说,我国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依然在沿用“上年基数+本年因素”的方法来完成预算编制,使用这种方法进行预算编制必然会导致设计预算与行政事业单位实际情况出现较大的差异,预算编制难以有效的分解到各个部门执行,预算管理工作的展开成效难以保证。另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要求预算编制部门必须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预算编制工作,而这样的状况必然会导致相关工作人员无法对具体预算项目进行深入核查,预算编制失去其本来意义。

(3)监督机制难以发挥作用

完善的监督体系是确保预算管理方案能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得到有效实施的关键,结合这一点来说,我国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都没有根据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具体内容建立完善的监管制度,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预算管理目标自然难以达成。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社会职能的实现来说,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都没有对其经费使用的社会效益进行考核,这样的状况必然会导致行政事业单位的职能难以实现。

(4)财务人员素质不高

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财务人员对有关法律法规不够熟悉、执法意识不强,对法律规定的不相容岗位的权责划分不清;其次,有部分财务人员不具备财务方面的专业能力、缺乏专业知识,且没有经过专业系统的学习和培训。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对策

(1)加强对于预算管理的认识

首先,领导层人员应能切实的将预算管理工作重视起来,定期组织预算管理人员对《预算法》等法律法规进行学习,确保这部分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能充分结合这些内容来展开工作。同时,领导人员对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视能更好的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预算控制氛围,进而更好的实现目标预算。其次,领导层人员以及预算管理部门应针对行政事业单位现有的预算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剔除现有系统中不科学、不合理的部分,确保财务管理人员都能在这一体系的约束之下展开工作。

(2)确保预算编制能满足事业单位的发展需求

预算管理人员应通过以下几种方法來确保预算编制的科学性。

1.给予预算编制充足的时间

针对预算编制时间过短而导致的问题上文中已经进行了分析,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管理人员应结合预算编制工作量、人员分配、行政事业单位实际状况等为预算编制工作预留出足够的时间。

2.通过零预算法完成预算编制

零预算法主要是指结合预算年度行政事业单位在人员及业务等方面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进而确定人员薪酬以及业务经费等内容,对行政事业单位运转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影响因素进行全面考量,确保财务编制能合理预测出行政事业单位未来的发展,同时,相关工作人员也能通过预算编制来更好的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效益。

(3)完善现有监管体系

结合预算管理目标,监管体系中应包含以下内容:

1.对行政事业单位采购工作进行监管

若监管过程中发现未经批准就擅自进行采购等问题,财务部门应严格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对这种问题进行处理,对这部分资金消耗不予报销,确保预算管理监管体系能发挥自身作用。

2.对违纪单位和个人进行严肃处理

部分人员由于其自身职业素养和道德的影响,在实际工作展开过程中存在非法谋求一己私利的状况,针对这样的问题,相关监管部门、审计部门等应针对行政事业单位运转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监管,在此基础上结合现有制度进行处理,确保事业单位其他员工都能依照具体岗位要求及预算目标展开工作。

(4)提升预算管理人员自身的职业素养

行政事业单位应通过以下几点内容来提升预算管理人员职业素养。

1.定期对预算管理人员进行培训

随着我国经济及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新的预算管理办法和管理理念被应用到了预算管理工作之中,针对这样的状况,行政事业单位应定期组织专业人员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通过讲座、研讨会等形式确保预算管理人员都能接触到这些新的管理办法和理念,并在接受培训后有效的将这些内容应用到预算管理之中。

2.选择专业的预算管理人员

为了保证整体预算管理水平的提升,事业单位应及时从相关高校或社会上吸取新的人才,并使用更高的要求对其进行考量,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整体预算管理水平能达到要求。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通过强化预算意识、做好预算编制、完善监管体制、 提升预算管理人员自身的职业素养四部分内容对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具体方法进行了论述。总的来说,预算管理是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在效益上能达到预期的关键,而相关管理人员则应结合行政事业单位发展现状、预算管理目标等针对具体的预算管理办法进行分析,确保其满足科学性及合理性的要求。

[1]陈杰君.浅议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强化[J].财会学习,2018,(13).

[2]王荣华.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J].现代营销,2018,(1).

[3]刘建华.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现状及改进建议[J].中国市场,2018,(11).

[4]張惠.新形势环境下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分析[J].财会学习,2018,(13).

[5]孙敏华.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问题研究[J].中国经贸,2017,(19).

[6]侯仁祥.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财会学习,2018,(11).

猜你喜欢

预算编制管理人员行政
试论国企全面预算编制问题及改进措施
论行政和解中的行政优先权行使
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中的问题与对策
论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我国成人教育管理人员专业化建设问题探讨
从新修改的行政诉讼法谈行政行为
浅析预算编制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影响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浅析行政相对人在依法行政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行政不作为的概念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