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内部控制在小企业的实施
2018-05-14邵淑芹
邵淑芹
随着企业发展及内外部监管的需要,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内部控制越来越受到企业管理层的重视,但在小企业完全按照目前财政部五部委《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要求建立其内部控制,从企业管理层本身能够对企业实施的有效控制,成本效益原则等角度考虑,可能存在一定的障碍,本文试从小企业实际情况出发,期对内部控制的几个关键点在小企业的实际操作提出更具實用性的建议。
内部控制 小企业 成本效益原则
内部控制目标
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小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金资产安全和财务报告信息真实完整可靠。企业应当根据规范要求,建立和实施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内部控制体系,强化内部控制长效运行保障机制,持续开展内部控制监督。
内部控制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的组织
小企业主要负责人对本企业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负责。在实际操作中,小企业可以指定适当的部门,具体负责组织协调和推动内部控制的建立与实施工作。在实际操作中,笔者了解到企业财务部门为核心部门,可以财务部门组织协调和推动内控工作。
在实施工作中,可以对内控整个过程分阶段性目标设定,企业可以综合评估自身战略安排、资源条件、管理水平以及外部监管要求,合理确定分阶段的工作目标。阶段性目标可以是实现某一内部控制目标,也可以是实现某几个内部控制目标,应反映出企业所期望达到的运营和财务绩效水平。
在具体内部控制的建立以及实施中,小企业可以结合自身力量,聘请具有实战经验的专家团队协助工作,如风险评估等环节,但整体内控的建立以及实施应以企业本身作为主导,最熟悉企业实际情况的只能是企业自身,不可以将整个内控工作全部外包委托给中介机构或专家团队。实务中,有小企业将内控全部工作外包当地一家会计师事务所,自身只配备了业务能力不强的工作人员辅助会计师事务所工作,会计师事务所在完成了内部控制建设之后,与企业沟通发现已经生成的内控在很多环节与企业经营实际情况脱节,不能适用企业实际,企业内控的建立应是根据财政部五部委下发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结合企业自身实际经营情况一项全面的控制活动,而不应是照搬照抄其他企业模板,东拼西凑生成,这样的内控建立起来对企业没有实际价值。在实务中小企业可以利用现有的管理基础,将内部控制要求与企业管理体系进行融合,提高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工作的实效性。
小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应当重点关注的管理领域
(1)资金管理
(2)重要资产管理(包括核心技术)
这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多小企业中也普遍受到足够的重视,通行的做法一般是负责人安排“自己人”,直系亲属是他们认为最可靠的人选,对小企业来说,这本身无可厚非也能够理解,但笔者发现在很多小企业负责人的直系亲属存在不能胜任岗位,或在关键岗位上滥使职权,或仅仅依仗所谓关系对其他关键岗位人才颐指气使等等的现象。如此任命造成的恶劣结果有多个方面,一是,不能胜任重要岗位而实现内部控制的有效控制,造成企业损失;二是,在一定程度上会打击其他岗位优秀人才对公司的忠诚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施展才能;三是,造成企业内耗,不能促使企业稳定发展而是相反。
鉴于以上,建议小企业在上述领域若确实没有“自己人”可用,应引进人才,以良好的内控实施管理,实施监督,使得整个企业良性运作。
(3)债务与担保业务管理
在一些小企业,负责人没有认识到“抵押担保”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因此很大部分小企业没有重点关注“债务与担保业务管理”,在内控建设中,应对小企业从上而下指导,重视该项管理,可从财务部门专门设定人员,由其对债务与担保业务进行专门管理,在此基础上形成关于债务与担保业务管理完善的内控制度流程,确保其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
(4)税费管理
(5)成本费用管理
上述两项管理应是财务部门职责,但从笔者对小企业的了解和观察发现,很多小企业财务人员胜任能力不足,而小企业负责人往往对其重要性了解不够,致使一些小企业承担了很多不应该承担的损失,上述都是为企业“节流”创造效益的重要领域,应引起企业足够重视,可在财务部门遴选或外部招聘优秀人才,完善内控流程与管理,为企业节省更多费用,从而创造价值。
(6)合同管理
(7)重要客户和供应商管理
上述两项管理也是一些所谓“管理不善”小企业欠缺的,对合同的审核、签订、保管,不相容岗位的回避等等都没有形成完善的流程,对重要供应商、客户只是“心中有数”而没有形成体系,如供应商,对其供应价格,供应数量,质量整体状况,近期浮动,在同行业中的排名影响等等信息很少做到体系化。上述两项内控管理不到位可能形成法律风险,同时对重要的客户和供应商管理完善也能为企业创造效益,如强大的议价能力可使得收入增高或者成本降低,恰当利用信用条款可节约企业周转资金或者及时收回流动资金等等。
(8)关键岗位人员管理
企业的竞争已经演变成人才的竞争,而企业的关键岗位能够选择胜任的优秀人才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必须选择。
(9)信息技术管理
所有的管理都已经离不开信息技术,如合同管理,如财务核算,如项目、物流、资金管理等等,提高效率的同时保证准确、及时。
内控的执行
从实践看,小企业在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上存在很多问题,而制度的执行力更值得关注,制度设计缺位和执行不到位、制度执行不力、流于形式的现象比较严重,因此,需要重视和着力提升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执行力。为此需要:
(1)提高制度的透明度
一要探索更容易被员工理解、更加透明的制度表现形式,尤其是善于使用流程图和控制表的表达方式;二是要借助网络等平台,增加制度在制定和宣传上的透明度;三是做好制度的讲解辅导工作,使员工能够理解制度和制度执行的重要性。
(2)强化制度执行力的考核
企业应将制度执行力纳入企业内部绩效考核体系。对制度执行情况的考核,关键在于考核指标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