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我国财政支出预算绩效管理的思考

2018-05-14孙维娜

财讯 2018年16期
关键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评价

孙维娜

财政支出的预算绩效管理是一种特殊的政府管理行为,预算绩效管理从科学的角度运用相关的评价对财政的支出进行综合分析,且将得出的结果运用载下一阶段的预算编制,从而经济、高效的使用和分配财政资金,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政府管理效率。

财政支出 绩效管理 问题 建议

加强财政支出的预算绩效管理,是推动政府由经济建设型向公共服务型的转变的重要一环,也是政府部门加强管理的一种消费管理的一种方式,各级部门强化责任意识“花钱”的同时可以促进形成追责问效的管理。不仅如此,这种对预算和支出的把控有有利于建设廉政型的机构。

公共财政支出预算绩效管理具有以下特征。一是注重结果。公共财政支出预算绩效管理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投入,而是作为一种政府管理行为,更加注重满足社会需求,关心公共财政支出公共财政支出的效果,以期获得更大的社会效益。二是将政府部门的中长期预算具体化。公共财政支出预算的中长期战略目标通过年度、季度和月度的细分,实现目标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三是鼓励创新和节约。由于预算的基层管理者掌握更多关于财政支出的信息,能够促进支出预算的实现,因此应适当加大其裁量权及对其的激励措施。四是注重科学化和民主化。公共财政支出预算管理不再只是财政部门的职责,而需要更多的专家学者及社会公众参与。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财政人员的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取得了相应进步,我国的公共财政支出预算绩效管理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如管理制度框架已基本形成,预算绩效管理范围不断扩大,行使相关职能的管理机构更加健全,财政资金支出效益大大提高等,但是存在的问题还是很显著的,需要不断的加强和完善相关的措施。

我国财政支出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1)对绩效管理认识程度的缺失

长期以来,传统的投入控制性预算管理理念一直占主导地位,“重投入、轻绩效”的传统观念仍没有改变。很多公共部门及工作人员对绩效管理虽然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工作中习惯性的认为财政资金只要按规定使用即可,其使用效率或者社会效益与自己无关,对公共财政支出预算的绩效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再者,有些部门对于公共财政支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认识还不到位,对绩效管理的认识仅仅停留在绩效评价上,未处理好绩效管理和预算管理之间的关系,出现舍本逐末的问题。

(2)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不够充分

目前,绩效评价机制处于摸索阶段,不够合理,评价体系的科学性欠佳。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支出预算绩效评价报告质量差别较大,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适用性也有待验证。评价结果并没有真正与下一阶段财政预算的编制和管理和加强公共部门管理有效地结合起来,没有真正发挥其作用。而仅仅作为反映问题和情况的一种手段和方法。

(3)评价结果不具备约束力

很多部门普遍存在一评了之的现象,针对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流于形式,这种情况不仅导致评价结果难以应用,而且直接影响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权威性。

一是,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的成绩、问题与相关责任与项目执行过程中的各环节相关的责任人脱钩,无法形成直接约束,无法发挥评价结果在管理投资项目和分配预算方面的制约作用和参考作用。二是,未能体现评价结果与资金预算安排挂钩的对应关系,无法达到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有效性的目的。

(4)现行绩效考评过分强调与结果联系,忽视了投入和过程两个重要的环节。

现行试点地区的绩效考评,还停留在绩效考评的初级静态管理阶段,没有进行更为重要的动态管理,只是以对支出结果进行考评为主,看支出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忽视了对过程、投入、结果、效率等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考评,对财政支出的绩效管理无法达到预期目标,完善我国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的建议

(1)树立预算绩效管理理念

打破“重投入,轻绩效”的传统理念,把公共财政支出预算绩效管理的理念贯穿于财政预算管理的始终,改变以往只重视投入而忽视财政资金使用的效益和结果的局面,切实做到事前有目标、事中有管理、事后有评价。通过管理系统的不断循环运作,推动绩效管理的流程再造,不断完善公共财政支出预算的目标、管理制度和评价指标体系。同时,通过强化公共部门的责任意识,促进管理水平的提升,不断提高公共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2)注重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

绩效评价的结果不仅是财政支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落脚点,也是下一个预算年度良好的起点。为实现对评价结果的充分利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向各主管部门通报绩效评价结果,发现预算管理中的问题并进行分析和处理;二是,建立绩效管理数据库,通过数据的上传和传递,最终实现信息共享;三是,对绩效评价结果进行公开和公示,这样一方面体现了尊重公众的知情权,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财政支出的透明度,便于社会监督;四是,将评价结果与下一阶段的预算挂钩,从而促进各部门实现财政支出预算的绩效化。

(3)增强绩效评价结果的约束力。

财政支出绩效管理,一方面是考核支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发挥绩效考评对决策的参考作用,深化预算改革,带动政府公共支出的良性运行,使政府公共支出在遵循程序透明、花费经济、效益显著的原则下进行。绩效评价结果是评价各单位财政工作以及各责任人业绩的有力证据,这一重要性决定了绩效评价结果应列人审核程序中,将此作为财政信息库的组成部门,完善财政支出的结构,便于为今后财政预算的编制提供信息依据。

为了提高绩效评价结果的约束力,就要规定评价工作结果的目的、程序和范围,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强化对评价对象的制约力。任何一项制度的全面高效的实施都需要相应的奖惩激励制度作为保障,笔者认为财政支出的绩效管理制度也不应例外。可以采取多种激励方式,如对绩效考评较好的单位可以增加资金分配额、扩大使用的权限、提高资金自由调配的权力;在财政部门和支出单位之间进行“节省分成”;对相关人员进行奖励等。对于考评较差的单位则可采取相反的措施:如限制单位财政支出的权限、减少单位财政支出项目和资金数额等。通过这些奖励和惩罚的办法促进各单位提高资金使用的计划性和高效性,让政府各部门加强重视程度,对资金使用严格把关,改变目前财政一家把关的现状。

(4)完善绩效考评内容,关注动态过程。

绩效考评要实现对结果进行考评,这只是其中的一个要求,美国等国的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发展到目前比较成熟的水平历经了几十年的时间。我国现处在发展起步阶段,要实现从静态管理到动态管理,从结果考核发展到包括对投入、程、结果、效率等全程的考核还需要一个过程,但是,我们应该尽量缩短这个过程,集中力量争取在较短时间全面推展这项工作。从项目规划起就应对可行性、预期结果进行考评,同时财政部门在早期就需要参与到项目当中,实现从规划、立项、实施、到结果的全过程跟入,及时了解最新变化,掌握动态情况、实时修正相关指标、合理控制项目投入,争取达到最优效率。

在当今社会,提倡节约型的建设财政投资和预算更是不可或缺的,财政这个重要的“节约点”,它的效用和功能,关系到党风廉政建设的深人持久开展,关系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只有运用科学、规范的绩效评价指标,对照统一的评价标准,按照绩效的内在原则,对财政支出行为过程及其效果进行的科学、客观、公正的衡量比较和综合评判等一系列活动。,才能实现对财政支出每一分钱的充分利用,获得“好钢用在刀刃上”的财政支出超值回报。

[1]张维平.我国推行绩效预算管理的思考[J].当代财经,2005,(2).

[2]李燕,王宇龍.论绩效预算在我国实施的制度约束[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5,(6).

[3]刘明,欧阳华生.深化政府预算绩效管理改革:问题、思路与对策[J].当代财经,2010,(4).

[4]刘兴华.我国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甘肃科技,2007.(9).

[5]刘邦凡,王萌,李明达.论我国公共财政支出预算绩效管理[J].管理创新,2014,(25).

猜你喜欢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评价
基于DRGs的老年医学科医疗服务绩效评价分析
对财政预算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的探讨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实践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探索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于问责的困境与出路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优化建议
完善我国财政支出监督的法律建议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