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社会责任对会计信息的影响

2018-05-14莫小惠

财讯 2018年16期
关键词:声誉管理层会计信息

莫小惠

企业通过提供会计信息以募集债务资本和股权资本,外部利益相关者通过运用会计信息中的盈余信息来对未来现金流量的数量、时间和不确定性进行评估,并借此作为其投资和信用决策的参考,这使得会计信息在企业与其外部利益相关者的沟通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股东来说,企业披露的会计信息应具有与员工、客户和社区同等重要的地位。

会计信息 信息披露 社会责任

受托财务责任要求企业诚实经营,保护受托财产安全,并遵守相关财经法规,按照公认的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告。财务报告信息不仅是向市场传递了有关企业绩效和优化资源配置的有用信息,同时还可以揭示管理人员与股东之间代理契约的执行情况。而公司治理作为受托责任系统中的一种控制机制,其最终目的是确保受托责任系统的有效运行。因此,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成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保障。

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

Mc Guire(1963)将法律责任纳入到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中,并提出了关于社会责任概念的个人观点,他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不仅包括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而且还应该包括有些除此之外的其他责任。Johnson(1971)认为企业的目标中所指的效用最大化并非是单纯的利润最大化,而是在实现预期利润目标的同时,能够充分考虑与企业相关的其他成员利益以及所处的社会环境效益。Carroll(1979; 1991)提出企业社会责任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社会对企业实现其经济使命,遵守法律法规、重视伦理道德以及自觉履行慈善的期望,并结合利益相关者理论将企业社会责任分为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方法

(1)内容分析法。内容分析法是指通过对企业已公开的文件或报告(如财务报告、社会责任报告)中的信息进行归类、整理,进而对企业从事社会责任活动进行量化和评价的一种分析方法。例如,对企业所披露的社会责任相关信息的字数、句数或者页数进行统计,对企业社会责任相关信息中的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进行分类等。即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信息披露的越多、内容越详细、定量数据越全面,则认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越好。

(2)声誉指数法与声誉评分法。声誉指数法是指由业内专家根据一套企业声誉评分体系,通过对企业在社会责任履行方面进行评分的方式,进而对企业社会责任表现进行衡量。Moskowitz(1972)是学术界最早采用声誉指数法衡量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他根据对样本企业进行多年问卷调查的结果将其社会责任表现分为优秀、良好和很差三个等级。直到1982年,《财富》推出声誉评分法,该方法采用向被调查公司知情人(竞争对手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财务分析师等)调查评价企业声誉的方式,解决了声誉指数法中问卷应答者不熟知企业社会责任活动的问题,通过获取相关专业人士对企业声誉8个维度的评分,最终得到衡量企业社会责任的企业声誉评分。

会计信息质量的特征

(1)以满足使用者决策需求为目标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最早从使用者的需求角度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进行系统探讨的研究文献应为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于1980年5月发布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2号公告《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SFAC No.2)。该公告将相关性和可靠性界定为会计信息的首要质量特征,将可比性界定次要质量特征。其中,相关性是指会计信息应具有对使用者产生差异决策的能力,并将相关性进一步细分为预测价值、反馈价值和及时性。可靠性是指会计信息必须真实公允地反映经济活动和结果,应具有令使用者信任的能力,这使得它应具备如实反映、可验证性和中立性三项特征。可比性是指会计信息应对相同的经济现象采用相同或相近的会计核算方法,應具有能够为使用者对相同的经济现象识别出异同的能力。

(2)以保护股东或投资人利益为目标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20世纪八九十年代,国际资本市场中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对资本市场的正常运转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在此背景下,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前主席Arthur Levit在其1997年发表了《高质量会计准则的重要性》的演讲,该演讲以保护股东或投资者利益为目标,提出了会计信息应备透明、充分和公允披露等不同于SFAC No.2的质量特征,这也使得透明度的概念首次获得了会计界的关注。次年,Arthur Levit在哥伦比亚大学以《数字游戏》为名进行再次演讲,此次演讲中,他着重指出了上市公司在财务报告中玩弄数字游戏,欺骗误导投资者行为的严重后果。

社会责任对会计信息的影响

研究结果发现:基于战略管理的动机,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会披露具有较高盈余持续性水平的会计信息,即社会责任表现越好的企业,其会计信息相关性越强。此外,由于管理层作为信息优势方与股东之间既存在利益趋同效应又存在堑壕防御效应,因此,从管理层激励中管理层持股视角,对管理层激励对企业社会责任与会计信息相关性关系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管理层持股的利益趋同与堑壕防御效应也存在于企业社会责任对会计信息相关性的影响中,管理层激励在企业社会责任对会计信息相关性的正向影响中表现为倒U型调节作用。即管理层持股比例的增加使得管理层利益与股东利益发生趋同,从而提高企业社会责任与会计信息相关性的正相关关系,当管理层持股比例到达某一点时,此时管理层持股比例的增加会导致管理层产生防御动机,导致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行为减少,管理层与股东之间的代理成本提高,使得企业披露的会计信息相关性下降。

[1]万寿义,刘威,李笑雪.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我国沪市A股的实证检验[J].会计之友,2013(21):23-31.

[2]袁涌.国外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现状研究[J].财政监督,2012(35):14-15.

[3]叶陈毅,聂莎莉,李娜.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问题探讨[J].企业经济,2011,30(06):170-172.

[4]王秋霞.西方国家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及其借鉴[J].西部财会,2007(09):47-49.

猜你喜欢

声誉管理层会计信息
短期与长期声誉风险的不同应对
Top 5 World
新时期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审计师声誉与企业融资约束
审计师声誉与企业融资约束
会计信息市场的构建研究
关于审计准则中管理层舞弊的思考
光明乳业管理层激励探索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国际比较
考虑声誉的企业投资决策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