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并购中商誉价值评估研究

2018-05-14徐嫣然

财讯 2018年16期
关键词:商誉权重收益

徐嫣然

商誉问题在现今的经济环境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根据我国上市公司的披露数据来看,从2010至2015年间,上市公司光并购产生的商誉就从451家上升至1200家。所产生的的商誉金额更是显著上升。因并购活动产生的合并商誉的上市公司数量在逐步上涨,金额也在逐步增加,商誉的影响越来越重要。作为企业实现快速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并购的关注度在逐步提升。我们也清楚,金融危机的影响殃及了全球,有些企业没有抵挡住灾难两消失,有些虽然受到了重创,但是因为商誉的存在两幸存,所以商誉的影响不容忽视。

并购 商誉 并购动因 估值

引言

作为企业实现快速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并购的关注度在逐步提升。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中国对外投资额接近74.18亿美元,这其中,就有约150多家中国民营企业做出了贡献,而且同比增长速度接近两倍。这些说明在我国,并购活动的主导者是民营企业。并购活动从战略上讲,企业通过并购、战略整合实现投资与融资,为企业带来丰富的资源。通过将企业之间的经营管理模式一体化,从而达到规模效应。利用资源整合,资源共享与资源的合理利用,达到提高企业利润的效果。从这些并购活动为企业带来的有利影响。在我国目前的企业活动现状中,大部分并购的目的是为国企寻找新的突破口。

并购商誉的概念

(1)并购商誉的概念

国内规定:商誉就是合并对价减去收购方取得的被收购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那一部分。美国则揭露出:商誉是所购资产以及所承担负债的净值金额与被购买方成本的差额。它必须附着在有形资产上,商誉的构成因素比较多,例如:地理位置,管理基础、经营效率、市场潜力、生产历史、产品品牌、人员素质、企业合并的协同效应等;商誉有多种表现形式,比如企业社会形象、品牌知名度、企业商标等。这些方便人们辨识、记录。通过传播媒介在社会大众心中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打造有影响力的品牌,弘扬公司个性文化,从而提升社会信誉。

商誉价值评估的方法

商誉评估的基本方法有三种,即成本法、市场法和收益法。商誉的评估比较特殊,企业不同,商誉会有较大的差异,而且只有在企业进行并购、重组等活动时才需要进行评估。

(1)成本法

对于成本法,举个例子,讲讲如何评估客户资源价值。这一成本的估算主要是使商誉维持稳定的费用。比如:维持企业与现存客户关系的成本、企业组织结构完善的费用、以及对机会成本的预测等等。只要能将上述因素的成本能够合理具化,并得出成本价值,再减去经济损耗价值,如此便能得出客户资源的价值。如果能够做到合理量化成本,那么采用成本法计算时非常方便实际工作的。

(2)市场法

对于市场法,首先找出与商誉性质相同的参照物,即交易案例并且最好是与评估基准日相近的交易案例。通过比较调整差异得出最公允的价值,可比案例一般需要三个及以上。还是以客户资源的评估举例,通过比较交易案例的参照物与需要评估的对象的因素。比如:交易方式的差异、交易额的大小、交易时间的不同、甚至还有交易位置的区分。以需要评估的对象的因素为调整系数,根据上述阐述的内容具体比较两者的差异从而对参照物的系数进行调整,因此便可以求得被评估对象的价值。

(3)收益法

从收益法来讲,简单的说就是折现之后的未来超额收益价值。商誉的使用价值越高,水涨船高,其评估价值也会上升。这是因为商誉最重要的是被市场认可的特点,如果其获利能力,发展前景,竞争状态不被看好,不被市场所承认,那么商誉的价值则无法良好体现,这也是收益法的原理与出发点。企业的超额收益往往决定了商誉的价值。因此,对商誉价值的评估经常采用的方法是收益法,收益法包括了割差法与超额收益法两种。以下对这两种方法进行分析。

所谓割差法,是将估算的企业全部收益,减去估算的各类有形资产、其他可确指无形资产及其相应的收益,通过折现得出该商誉的价值。虽然表面上是简单相加,但在本质上,具有收益法的原理。

所谓超额收益法,简单来讲,就是把商誉的超额收益采用适当的折现率折算成现在得出的价值。商誉=企业每年预期超额收益×每年折现率

并购商誉评估方法的建议

(1)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通过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将每一个复杂的问题分支成一个小问题,利用树状图分析每一个问题之间的关系,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由专门的评估人员综合分析问题,制定调查问卷,统一回收结果。最后采用数学方法计算不同因素对应的权重。

(2)层次分析法在商誉价值分割的具体运用。

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通过商誉的构成要素,划分其对企业超额收益的重要性,根据调查得来的样本数据将各要素排序。选择最重要的要素,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层层划分。并从中找到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从而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2.构造判断矩阵

根据线性代数中的矩阵关系表示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企业的职能部门负责人根据企业情况填写矩阵调查表。专业评估人员根据填表人员的职责范围确定不同的权重,通过合理确定各填表人对调查结果的影响因素来确定权重的合理配置。

3.依次计算权重

我们需要求出每个层次对于上一层次所有元素的权重,层层推倒,最后列出权重系数总表,通过一致性检验后,就得出了各個因素对于商誉的权重。

以上方法通过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再通过权重因素具化各要素对商誉价值的影响,有效防止主观能动性的扩大而导致商誉价值的低估或者高估,从而是评估结果更准确。

[1]李晓玲.对负商誉理论的思考[J].会计研究,1999,02: 37-39.

[2]郑海英,刘正阳,冯卫东.并购商誉能提升公司业绩吗?——来自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14,03:11-17+95.

[3]王思维,程小可.负商誉的价值相关性研究一一基于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实证研究[J].会计与经济研究,2012,02: 54-61.

[4]刘桂良,刘宇蔚,邹昌洋.割差法下商誉减值测试的疑惑与改进一A公司商誉减值评估案例分析[J].中国资产评估,2015,11:26-29.

猜你喜欢

商誉权重收益
新会计准则下合并商誉减值测试研究
在商誉泡沫中寻找投资机会
吴通控股:商誉减值情况会在年报详细披露
权重涨个股跌 持有白马蓝筹
勵駿首季收3.5億跌3.7%
建设银行利增6.1% 日赚6.2亿
各省舆情热度榜
12
对商誉会计处理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