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探讨
2018-05-14王彩婷
王彩婷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近年来出现并流行起来的会计和报告业务管理方式。它是将不同国家、地点的实体的会计业务拿到一个共享服务中心来记帐和报告,这样做的好处是保证了会计记录和报告的规范、结构统一、而且由于不需要在每个公司和办事处都设会计,节省了系统和人工成本。根据英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调查,现在已有超过一半500强企业构建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被越来越多的企业认可并运用,但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是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企业在目标定位、运营管理及风险控制等方面可能出现各种问题,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共享中存在的的问题和原因分析出发,探究其今后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共享中的发展对策。
财务共享 互联网
企业财务共享的意义及优点
与普通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不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优势在于其规模效应下的成本降低、财务管理水平及效率提高和企业核心竞争力上升。具体表现为:
(1)运作成本降低
这可进行量化计算与比较,如分析一个“共享服务中心”人员每月平均处理凭证数、单位凭证的处理费用等。这方面的效益主要通过减少人员数目和减少中间管理层级来实现。如果“共享服务中心”建立在一个新的地点,通常成本的降低效果更显著,原因是:通常选择的新地点,当地的薪资水平会较低;通过在“共享服务中心”建立新型的组织结构和制定合理的激励制度,能显著地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并形成不断进取的文化。
(2)财务管理水平与效率提高
所有子公司采用相同的标准作业流程,废除冗余的步骤和流程“;共享财务服务中心”拥有相关子公司的所有财务数据,数据汇总、分析不再费时费力,更容易做到跨地域、跨部门整合数据;某一方面的专业人员相对集中,公司较易提供相关培训,培训费用也大为节省,招聘资深专业人员也变得可以承受“;共享服务中心”人员的总体专业技能较高,提供的服务更专业。此外“,共享服务中心”的模式也使得IT系统(硬件和软件)的标准化和更新变得更迅速、更易用、更省钱。
(3)支持企业集团的发展战略?
公司在新的地区建立子公司或收购其它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能马上为这些新建的子公司提供服务。同时,公司管理人员更集中精力在公司的核心业务,而将其它的辅助功能通过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提供的服务完成,从而使更多财务人员从会计核算中解脱出来,能够为公司业务部门的经营管理和高层领导的战略决策提供高质量的财务决策支持,促进核心业务发展。
在互联网时代财务共享为企业集团发展战略的优化与调整提供了较为可靠的信息及数据支持,可以更大限度的提升其应对内部管理及市场波动风险的能力。总之,作为企业集团发展的重要环节,财务共享不仅是其财务管理体系优化的重要路径,也是提高企业集团综合市场竞争力的有力保障。
我国企业财务共享的问题
在现代企业集团管理制度的指导下,我国的一些企业逐步的推行财务共享服务工作。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呈现出了一些不足。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1)财务人员脱离业务,可能沦为辅助岗位。财务人员不再与公司的销售人员直接接触,面对的仅仅是一堆冰冷的数字,这些数字往往无法确切表达公司目前所面临的各项财务状况,财务分析师也无法将销售业绩的感性情况表达出来。
(2)急速增加的差旅费。一般建立财务共享中心的企业往往面临高额的差旅费,而最初创立财务共享中心的美国及欧洲公司拥有大量廉价航空公司,一二百美元的航空机票相对于数千美元的人工成本来说是非常便宜的,所以往往选择财务共享中心模式。
(3)臃肿的总部机关造成机关作风。设置财务共享中心的企业往往仅仅“共享”而不“服务”。例如将各分支机构原本的财务人员编制抽调为总部机关的编制,而不是相应的增加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编制。同时,由于大量人员集中在机关,造成服务意识淡漠,机关作风严重。
(4)人工成本不降反升。一方面中国存在东西部地区收入差距极大的事实。而一般大中型企业总部均设在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同时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也设在这些城市。这些发达城市人工成本极高,员工通过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模式达到降低50%人员的目标却因为这些区域人工成本200%于西部城市反而增加了人工成本。另一方面中国目前人工成本相对于其他成本来说仍然很低,财务共享中心的一台普通影印机往往够原财务人员一年的薪水。
(5)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成本的极大提高。为了满足财务共享中心的需要,必须指派专人负责设计财务共享中心的信息管理模式及提升信息系统管理功能,这些花费都非常巨大,甚至给企业造成严重的负担,更有甚者因为盲目推崇昂贵的国外大型信息系统而导致破产的企业。
(6)巨大的稅务风险及税务机会成本。一方面财务人员不再直接接触子公司及分支机构所在地税务局,对税务风险的敏感性极大的降低。同时,为了满足税务人员的约谈、询问、审计等工作而疲于奔命。另一方面由于税务人员与公司财务人员的沟通不畅,导致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申请的困难程度不断加大,使得企业失去大量税收优惠机会成本。
(7)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员工有可能沦为弱势群体,人员流动率大幅度提高。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员工是否沦为弱势群体取决于集团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定位。在一些企业中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被定为与与原财务部同一级别机构,则不会沦为弱势群体;而在另一部分企业被定位为原财务部下属机构,则很可能沦为弱势群体,造成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员工离职率较高。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往往是求职者的“离职陷阱”,应聘者进入该中心即意味着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离职。
总之,无论是财务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还是企业集团相应的绩效考核指标的调整与优化以及信息系统方面所存在的不足,这些原因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共享工作的整体推进与稳健发展,需要我国企业集团在今后的发展中进行强化与提升。
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共享中问题的原因分析
我国企业集团在财务共享中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通过分析及调查研究发现,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财务人员整体综合素质的原因
财务共享对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由于企业在人才招聘及岗位培训等方面存在着一些不足,这就导致了财务人员的现有素质与财务共享工作的素质要求之间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在加之,在传统工作思想的影响下,我国企业集团内部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一定的小团体主义。这种思想影响着财务共享工作中及时的进行相关信息的互换与沟通,也不利于企业集团财务工作人员,从企业集团发展的大局出发,更好的进行工作的衔接及各个岗位之间的配合。
(2)流程管理意识因素的原因
流程管理注重细节与配合,这就要求无论是企业集团的管理工作,还是企业集团财务共享的推进与实施,都需要在流程方面进行科学化的管理与设计。但是,一些企业集团缺乏对流程管理应有的重视程度,这种类似于粗放式的管理思路,不仅不利于企业集团财务共享工作的顺利开展,在一定层面上还会为企业的稳健发展埋下一个隐患。从市场上一些失败的案例上可以看出,一个企业集团在运营中失利或者最终破产,除了市场层面的不可控因素之外。企业集团自身的管理,尤其是在流程及细节层面管理的不到位也是一个主要的原因。
(3)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原因
绩效考核是企业集团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点在企业集团财务共享工作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当前,从财务共享工作绩效考核的层面来看,相关考核指标的缺失,甚至是影响整个财务共享工作开展的一大桎梏。但是,由于企业集团所属行业的不同,对相关绩效考核指标的设定也存在着一定的不同。如果一味的照搬照抄,其最终的考核结果的信度与效度将会存在一定的折扣现象。另外,随着企业集团运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原有的绩效考核指标在内容与数值方面也需要进行相应的与时俱进。这一点在很多一线企业集团的具体实施中表现的并不是很尽如人意。
(4)信息系统的原因
这里的信息系统的原因主要是指企业集团在进行财务共享的过程当中,需要具备相应的信息管理软件及硬件的支持。由于我国企业集团在财务共享管理系统中存在着一定的安全漏洞而导致一些企业集团重要的财务信息泄露,给企业集团造成了重大的损失与不良的社会影响。另外,除了在信息系统的安全性方面,一些企业集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外,在应用系统的升级与换代方面也表现出了比较大的滞后性。
总之,无论是财务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还是企业集团相应的绩效考核指标的调整与优化以及信息系统方面所存在的不足,这些原因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共享工作的整体推进与稳健发展,需要我國企业集团在今后的发展中进行强化与提升。
[1]何瑛,周访,李娇.中国企业集团实施财务共享服务有效性的实证研究一来自2004-2008年的经验数据[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3(08).
[2]何瑛,周访.我国企业集团实施财务共享服务的关键因素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13(10).
[3]孟辉.浅谈通过财务共享中心提升财务管理水平[J].财经界(学术版),2013( 15).
[4]赵晓铃,丘云琳.集团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效益分析一一以中兴通讯为例[J].会计之友,20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