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会计实务操作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8-05-14杨群华
杨群华
随着我国中小企业的不断壮大,市场经济的高速扩张,市场对会计专业人员的需求越来越大,高校作为培养人方的聚集地,肩负着迎合市场需求,为社会、国家培养出实用性人才的艰巨任务。本文通过会计实务在教学中的地位和意义展开,突出表現会计实务在教学中的问题,最后提出解决相关问题的对策,旨在使高校能够更准确的7解市场需求,培养出具有市场高匹配度的财会人才。
高校 会计实务 问题 对策
会计实务操作在教学中的地位和意义
在市场运转的过程中,无论公司所处行业还是公司规模大小存在差异,想让公司能够正常的运营,就必须设置财务岗。可以说财务岗是一家企业运营过程中的核心岗位,也是一家企业能够顺利存续下去不可或缺的岗位。小企业可能需要的财务人员少些,但中大型企业内部需要的财务人员是非常多的,诸如审计部门、财务管理部门、财务部门等,财务人员需要一定的专业技能。无论什么企业,只有把财务部门作为公司长远战略目标中的重要部门,才能帮助企业更好的运营。
实践工作是检验理论知识的最好方法,会计实务操作能够让学生们将所学课本知识学以致用,融会贯通,便于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描述.为学生们踏上社会工作岗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许多学生在一开始接触会计理论知识学习时,面对会计学原理讲解中的会计假设、会计分期、持续经营等时,总觉得模糊或者茫然,会计实务操作课程是解决学生们茫然疑惑最直接的方式。经过会计实务操作课程学习后,空洞的理论变成能看见、能够着的真实资料,这无疑增强了教学的说服性,同时也加强了学生们的对会计知识的吸收。
会计实务操作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学习效果不佳,实务操作课程流于形式
在大多数的高校中,财会相关专业的学生的课程安排上,基本都分为校内和校外,校内主要是理论课程的学习,其次以短时间内的实训课程为辅。校外实践是大多数高校必不可少的环节,一般是安排在学生毕业学年或者毕业学期进行校外顶岗实习进行实务操作训练。
想要达到学生们在顶岗实习期间就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在校内的课程就不容忽视,而实务操作课程更是至关重要。但是,在大多数高校几乎都存在一些不利于教学初衷的情况。很多高校设置实务操作课程时间较短,一般是在每个学期临近考试的某一周或者某一两天,无论是学生还是执行实务操作授课的老师,都会存在一个敷衍了事,为了完成任务而学习的心态参与到会计实务操作学习中。学生们也会因为敷衍了事,而存在作业抄袭,课程流于形式的情形。这正是我们最不希望看到的局面,虽然有让学生们适应实践工作的初衷和,却依旧无法避免真实情况与初衷背道而驰的情况。
(2)教学内容与实践工作差异过大
在大多数高校中,参与会计实务操作教学工作的老师大多是常年在校内教书育人的,只有绝少部分是拥有社会丰富的工作经历从社会实践工作中回到高校进行教学的。这就导致进行会计实务操作教学的老师不能够完全跟上市场上日已更新的对财务人员的要求的变化,造成学生们在校内学习到的实践内容,无法在离开学校参加工作时迅速、灵活的运用到工作岗位中。
另一个很大的原因是社会科技变化迅速,从而影响到会计行业相关法律法规、相关制度顺应社会大环境的变化进行不断的调整更新,会计行业不仅会受到法律法规等因素的影响,还会因为高新科技的到来指引众多企业开始转变自身的运营模式,大量类似OA的办公系统等的投人工作中也影响着会计行业的实践工作在日复一日的变化着。但是教学内容的变化速度跟不上现实会计行业的变化速度,这是几户所有高校都面临着的问题。
会计实务操作的教学内容与实践工作存在差异,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有许多不同的行业,行业不同,运用的会计实务操作也不经相同。比如: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中大型企业与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小企业在会计实务操作处理上就会有所不同;外企所运用的会计实务操作软件与国内企业所运用的会计实务操作软件也不一样。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们学习到的会计实务操作是市场上大多数企业采用的会计实务操作,然而学生们在毕业后会进入怎样的企业是未知的。
(3)教学师资存在个体化差异
在随着市场对财务人员需求的不断扩大,各大高校纷纷扩大财会专业招生需求,由于学生人数在不断扩大,如果还是依靠原有的教学师资队伍,就会存在教师授课时间安排紧凑,也会导致教师教学疲劳,大大降低教师们的教学质量。所以,为了能够满足教学要求的标准,学校会进行师资招录。而很多高职院校由于人才紧缺等多种原因会招聘一些刚走出学校的大学毕业生,这一些大学毕业生由于缺乏实际工作经验,更多传授给学生的是理论知识。这就会造成学生们在毕业之后很难融入到社会实践工作岗位中,也就容易被市场需求岗位所淘汰。
会计实务操作在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1)加强学生学习管理
提高会计实务操作课程的教学质量是实现设置会计实务操作课程初衷目的的关键,杜绝学生、授课老师鉴于临近期末而敷衍了事的心态,可以将会计实务操作课程由临近期末时间段适当的往期中靠拢。同时为了杜绝学生们存在同学与同学之间抄袭的现象,可以将作业尽可能的在课堂上完成,如果因为在课堂上完成作业降低了授课进度,也可以适当的增加课程数。这样,让学生在授课老师的监督下完成作业,一方面杜绝了抄袭现象,另一方面可以在第一时间解答学生们遇到的问题,提高会计实务操作课程的教学意义。加强学生学习管理不仅能够提升会计实务操作的教学质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校整体的教学质量,这无疑是个双利好的办法。
(2)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由于大部分高校老师是常年呆在高校教书育人的,为了提高会计实务操作课程的效率和作用。可以尽可能多的安排拥有丰富社会实践经验和阅历的外聘教师进行会计实务操作课程的授课,这样能够让学生们更学习到的知识更贴切社会实际情况,让学生能够更快的融人到社会中。但是,无论是市场经济还是社会实践都在每时每刻快速的变化,以上解决办法都只能片面的解决问题,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标。最根本的解决途径应该是从学生角度出发,从主观上让学生自己提高自学的能力,拥有自学能力后,无论学生走出学校遇到怎样的情况,都能够凭借自己的能力进行自学,然后快速的适应新环境,迎接新挑战,完成新工作。
(3)增强优质师资力量
介于一些高校选择招录刚毕业没有社会工作实践经验的大学生而导致学生们在走出校门后不被社会快速接纳的问题。建议各大高校应该招聘一些具有相关实践经验,最好是拥有丰富社会工作经验的老师进行会计实务操作课程的授课。
随着信息科技的不断更新,人工智能等新科技的迅速诞生,会计行业、会计岗位都将会在未来的市场中受到巨大的影响。只有从事会计行业的人尽最大可能提高自身的实务操作能力,才有可能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分得一杯羹,会计实务操作是在实际工作中必不可少且至关重要的环节。学生们良好的会计实务操作水平可以引导他们由会计操作型人才往管理会计方面转化,管理会计暂时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可能性较低而且管理会计在会计行业中属于专业能力更强,具有在同等条件下具有更好发展前景的职位。
会计行业是许多学生争先恐后想要进入的行业,在许多设有会计相关行业的高校中,选择会计相关专业的学生数不胜数,其中不乏含有985、211、双一流大学,从很现实的角度来讲,这些院校的学生在踏人大学大门时就比我们的学生拥有更优越的被选择的权利,更不用说那些选择会计相关专业继续升造的研究生和博士生了。本科院校更注重学生们的理论知识学习,而类似我们这样的高职院校就应该以实践操作放在第一位,只有这样,才能对我们的学生利好,让我们的学生在走出学校的时候给用人单位多一份考虑的机会,也为我们的学生多赢得一份机会。这无疑需要增强学校的师资力量,俗话说环境塑造一个人,在学校,老师就是塑造我们学生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老师的知识、见识、经历、人生观价值观都会在教学过程中或多或少的传递给我们的学生,只有优质的教师团队才能够更好的影响我们的学生,让他们从自己内心深处去热爱学习、去努力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也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在选择公司或者被公司选择的时候,能够用更大的可能性。
结论
企业会计实务操作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为了让学生能够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中分的一杯羹,只有让学生学到真正能够在职场上生存需要的本领。财务人员是一批要求拥有技术含量并具有实务操作能力的人才,而更重要的是实务操作能力。所以,我们在教学工作中,应该对实务操作引起充分的重视,让学生在学校收获更多在实践中能够灵活使用的实务操作能力,使其能够被社会接纳,能够更好的財会岗位得到成长。
[1]蒋柠亦.高校会计实务与操作基本问题的几点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107:137-139.
[2]张文.关于提高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思考[J].读与写杂忐,2014.9: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