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民币利率市场化与我国金融改革

2018-05-14曹艳琦

财讯 2018年16期
关键词:市场化存款金融机构

曹艳琦

利率市场亿是我国金融改革的关键一环,对于完善市场金融、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加快金融机构的市场化改革进程,提高金融机构竞争力,增强金融机构的创新和服务水平,让更多公众享受金融自由亿的好处。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最终目标就是形成在社会资金供求关系中,以基准利率为中心市场利率为主体,既有国家宏观调控功能,又具有市场自我调节功能的一种利率管理系统。

利率市场化 金融改革 深化改革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历程

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经营融资的利率水平由市场供求来决定。资金是重要的生产要素,利率是资金的价格,利率市场化是生产要素价格市场化的重要方面。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是在借鉴世界各国经验的基础上,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稳步推进的。总体思路是先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利率市场化,后存贷款利率市场化,逐步实现由金融机构自己根据资金状况和对金融市场动向的判断来自主调节利率水平,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

人民币利率市场化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1)使得金融业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

金融机构采取了差异化的利率策略,可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加大金融机构对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融资变得多元化,促使金融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也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利率市场化或再择机有序放开存款利率,存款利率市场化以后,可以更加有效地吸纳闲散资金,把社会上闲置的资金很好地利用起来,如果利率上涨,可以更加吸引大客户闲置资金,利率市场化以后,金融机构可以根据自身特点来决定利率,那么适当地提高存款利率,就可以在短时期内吸引到更多数量的闲置资金,以备今后发展。更好地把闲置资金利用起来,利率市场化可以起到积极作用。提高资金利用效率,更好地创造价值,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

(2)促进金融机构发展

贷款利率市场化以后,一些金融机构可能会上浮贷款利率,那么,就能够获得更多贷款利息收入,为银行增加更多获利能力。同时,银行在给中小企业贷款的时候,可能会更加严格贷款条件,对于发展前景更好的中小企业优先贷款,这样也可以进一步减少不良贷款。同时,还可以增加金融机构之间的市场竞争,进一步提高金融机构服务水平,促进金融服務创新。

利率市场化,资产定价将更加透明,商业银行利息差有利于竞争,经营模式转型压力增加,加速传统银行业务向投资银行、财富管理转变,促进银行进一步升级。

(3)推动完善信贷体系

贷款利率市场化之后,金融机构会给优质客户创造更多收益,而使那些质量不高的客户收益下降,风险较大且信誉度低的客户将退出信贷市场。

利率市场化后,银行也更加严格审核贷款人的信用状况,信用好的贷款者将更多受到青睐,利率市场化后,银行存款利率一般会提高,贷款利率则会下降,老百姓将会得到更多的实惠,同时,促进信用体系先前迈进一步。

(4)将推进存款保险制度

利率市场化后,一方面,利率对经济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增加,无论是国际金融市场利率上升或下降,各种市场经济变化,甚或是银行客户变更还贷或取款时间等,都可能会对利率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另一方面,金融机构间竞争会增强,经营压力会有所增加,一些银行可能面临新的风险,为了维护整个市场稳定,或将推进存款保险制度。

(5)促进农村金融服务进一步提高

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服务的主力军,不再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设立上限,有利于农村信用社自主定价,有利于统一各类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政策,营造更加公平竞争环境,有利于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不断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农村金融服务进一步创新与提高。

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以促进我国金融改革发展

当前我国金融改革与发展的三个是:市场化、国际化和多元化。

(1)利率市场化与我国金融市场化改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所谓资源的优化配置是生产要素的配置。显然,资金包括外汇资金如何配置,是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利率市场化改革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必经之路。

(2)利率市场化与我国金融国际化改革

鉴于利率与汇率以及通胀率之间的关联性,国际金融市场利率及其传导在金融全球化过程中会有力地影响着中国的利率水平,并且通过实际利率的变化影响中国经济的运行。所以,这就不难理解2015年11月3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三五”规划建议中再次提到推进利率市场化,因为利率市场化是一项改革。目前,尽管存款利率上限已经放开,但更大的挑战还在于在金融市场上形成能引导市场预期的利率信号。同时,中国利率形成、传导和调控还需要与国际金融市场利率体系接轨,所以,利率市场化改革这项工作还没有做完,“十三五”时期还要继续做。

需要注意的是,市场化形成机制的关键是要建立和完善市场基准利率。从某种意义上讲,市场基准利率是利率市场化机制形成的核心。当前,我国已建立起Shibor和LPR的基本市场利率体系。对于传导机制,短期内还要继续发挥存贷款基准利率的参考和指引作用,用好短期回购利率、再贷款、中期借贷便利等工具,理顺政策利率向债券、信贷等市场利率传导渠道,形成市场收益率曲线。同时要加强对非理性定价行为的监督管理,采取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等方式,激励约束利率定价行为。总之,“十三五”时期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就是要真正实现利率对金融资源的配置作用,为中国金融市场国际化奠定良好的定价基础。

(3)利率市场化与我国金融多元化改革

一方面,金融的参与主体更多,有利于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的推进;另一方面,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深入也有利于建立多元化的金融机构体系、有利于加速传统银行业务向投资银行、财富管理机构的转变,促进银行等金融机构进一步升级。

[1]段祺轶.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3:17-20.

[2]王蓓.我国大型商业银行存款利率定价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天津:天津财经大学,2014: 20-29.

猜你喜欢

市场化存款金融机构
29城居民人均存款排名:北上广人均存款超10万
浅议农村资产评估体系的构建
一季度境内金融机构对外直接投资17.79亿美元
隆昌县联社:“开门红”增存75877万元
互联网+背景下的黄梅戏市场化运作模式研究